关闭

菜单

人气:加载中...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2013)

豆瓣8.9分

主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阿曼达·李尔  

导演:弗兰克·帕维奇  又名: 曠世奇片之死

豆瓣精彩点评:

剧情介绍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想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有这样一部电影:它的导演是佐杜洛夫斯基,美术指导是让·墨比斯和h·r·吉格,电脑动画制作是丹·欧班农,主演是米克·贾格尔,参演包括奥森·威尔斯和萨尔瓦多·达利,音乐制作是平克·弗洛伊德,而它的蓝本,则是《沙丘》

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以上所有人物,而详细介绍的话:

佐杜洛夫斯基,智利籍墨西哥导演,邪典电影大师,以一系列魔幻现实主义电影而闻名影坛,代表作《圣山》、《圣血》、《鼹鼠》;

让·墨比斯,欧洲最顶级的漫画家、设计师,影响了包括宫崎骏、大友克洋、松本大洋在内的一批动画艺术家;

h·r·吉格丹·欧班农,共同合作了上世纪最著名的科幻电影系列之一,《异形》;

米克·贾格尔,滚石乐队主唱,六七十年代最炙手可热的摇滚巨星;

奥森·威尔斯,上世纪最重要的导演之一,其代表作《公民凯恩》是公认的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萨尔瓦多·达利,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与毕加索齐名;

平克·弗洛伊德,迷幻摇滚宗师。

而《沙丘》,则是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代表作,在科幻小说中的地位就如同托尔金的《魔戒》之于奇幻小说,无可撼动且影响深远。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沙丘》

上世纪七十年代,佐杜洛夫斯基的确是萌生了这样的想法,也的确找到并说服了以上所有大神,甚至已经在非洲进行了实景拍摄。而稍有常识的影迷都能一目了然,以这样的阵容,本该造就一部无比伟大的科幻电影。本该如此。

但事实却是,当导演佐杜洛夫斯基拿着——剧本是墨比斯手绘的分镜,包含吉格和丹·欧班农的概念图,厚达千页,本身不啻为一件艺术品——前往好莱坞叩响华特·迪士尼等电影巨头的大门时,却得到了一致的回答,“这是很好的想法,但我们不会拍它。”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佐杜洛夫斯基一直保留的《沙丘》“剧本”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墨比斯画的分镜

佐杜洛夫斯基没能拿到投资(五百万美元),他与合伙人的关系破裂,整个团队继而解散,而他的《沙丘》依然只能以厚重的分镜画本的形式,被束之高阁。

随后发生的事是什么呢?大卫·林奇后来指导了同名电影,制片方找到的这位电影奇才却拍出了一生中最糟糕的作品;雷德利·斯科特启用了原属于佐杜洛夫斯基的团队,吉格与欧班农在四年之后共同打造了科幻经典《异形》;墨比斯手绘的分镜组成的长镜头成为《超时空接触》的经典场面;而《银翼杀手》、《终结者》、《黑客帝国》,也无一不受其影响。从未完成的《沙丘》从此被称作“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在后来的二十多年中,一直被尘封。它开创的技法和展开的设定被无数好莱坞科幻大片借鉴,超前的概念影响了后来几乎所有科幻导演,而其自身的独特元素囿于现实,却只能在相比之下略显寒酸的漫画作品中被还原。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飞船设定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设计师h·r·吉格后来创造了“异形”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与《普罗米修斯》的场景对比

2013年,导演弗兰克·帕维奇拍摄的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这一切。在纪录片中,白发苍苍的佐杜洛夫斯基已不复当年的强健,但提到《沙丘》时却依旧两眼放光,而在谈到自己的作品被好莱坞雪藏时,又流露出无尽的遗憾,只能发出无奈的慨叹。

天才的设想和无敌的团队,最终还是要想金钱低头。

在此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好莱坞拒绝了这样的作品?

我想既有佐杜洛夫斯基自己的原因,也是《沙丘》与好莱坞科幻电影传统不相容所致。

喜欢邪典电影的影迷对佐杜洛夫斯基应该都不会陌生,其魔幻的故事情节、超现实的表现技法、怪诞的色彩应用,都打上了浓郁的cult烙印,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而贯穿每一部电影的,则是导演反思性的宗教思想(《圣山》是个中典例)。

这在小众电影、独立电影中,并不是问题,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科幻气息浓郁的《潜行者》便是一例。但佐杜洛夫斯基的想法是什么呢?不仅要将《沙丘》作为一部真正的科幻电影推出——他整合了一支无与伦比的制作团队,邀请了当时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和摇滚巨星——以此实现重新定义科幻片的野心,同时根据他自己的阐述和那本手绘分镜画本所呈现的图景,他还想在其中融入自己的观点。就像他在纪录片中说的,“他‘强奸’了《沙丘》”,如此解构又重构的目的,便是做自己想要做的电影。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潜行者》剧照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圣山》剧照

在此矛盾便出现了,表达个人思想的作品如何与作为类型片的科幻电影调和?

cult(或说小众的、独立的)电影是前者最好的载体,但科幻片这样的体裁,却并不完全适用于此。诚然,有许多科幻经典具有突出的个人风格,但风格不代表思想,即便如《2001:太空漫游》,也并没有超越科幻片的框架(所得的奥斯卡奖项几乎都是技术奖,而其本身亦是以“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而知名)。而反观佐杜洛夫斯基,他并非全然的科幻片导演,也不是传统的类型片导演,其电影中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反基督思想”思想如若施展于cult电影,就像之前的作品一样全然没有问题,但纯粹的理念和观点与科幻片结合,对于传统模式将是一种僭越。

我们没能看到《沙丘》完成,但无法不想象,《圣山》风格的《沙丘》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实际上我们也明白,这样的二律背反或许是不会改变的结局。

另一方面,好莱坞科幻片的传统也是掣肘的原因。

上世纪50-60年代,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崛起时期,以技术繁荣为主导,其代表便是《2001:太空漫游》(1968年);进入70-80年代,在特效技术的长足发展之下,故事性开始为许多科幻导演所侧重,《星球大战》(1977)、《异形》(1979)和《终结者》(1984)是其中典型;90年代至今,特效技术进一步发展,科幻片如今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商业化,现代电影工业流水线下的特效堆砌和无脑主旋律成为主流。

那么佐杜洛夫斯基所构想的《沙丘》,该置于哪一阶段呢?

《沙丘》酝酿于70年代中期,按照科幻电影前后的发展,应该是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点。前有《2001:太空漫游》珠玉在前,所以佐杜洛夫斯基请来了强大的技术团队,但实际上《沙丘》依然超前了,而且超前了不止一个时代,单是片头描画的深入宇宙的长镜头,就是当时的特效技术无法做到的。《阿凡达》便与《沙丘》类似,不同的是卡梅隆走到了终点。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2001:太空漫游》剧照

而以故事性论,不管是50-60年代还是70-80年代的科幻片,在生发宗教层面的思考、提出对技术进步的质疑、探讨人的异化和社会危机,乃至突出末日和灾难中的人性善恶上,都没有跳脱既有的范式,而我们所见的大多数科幻经典,究其故事内核,更是正义-邪恶、光明-黑暗的标准模式。如今的许多科幻片,则大多是基于以上模式的组合变化,甚至不需要故事也可以拍2个小时的科幻片大行其道。

《沙丘》不同于这样的模式,或者说不适应这样的模式。一是《沙丘》本身太宏大了,其复杂程度远非《异形》或《星球大战》可比,二是佐杜洛夫斯基想要讲的故事,恐怕也是“非典型”,《沙丘》本身宗教意味和哲学思辨十足,佐杜洛夫斯基进行的改造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谈到《沙丘》时长20个小时、片尾主人公被割下头颅重生的设定中可见一斑。

影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星球大战》剧照

技术(特效)+故事,一直是好莱坞科幻片的两大根本要素,最终指向则是票房,这不仅是科幻导演所要考量的标准,而且是电影公司看重的指标。无论哪个时期,技术+故事,结局都是票房的好坏,这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本质,也是科幻电影,特别是大制作科幻电影在突出故事表达思想背后的本来命题。

以此衡量《沙丘》呢?在技术上超前于时代,在故事上跳脱于时代,而技术团队却脱胎于资本为基础的好莱坞特效工业,主角也无一不是归化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偶像,同时其根基是作为类型片的科幻。这些要素与佐杜洛夫斯基的个人风格与独树一帜的思想共同结合,远非好莱坞科幻电影之下的工业体系所能承载。

从这种意义上讲,电影巨头们说的是实话,他们的确拍不了。

从此便是定局,在那样的时代,《沙丘》或许注定无法被搬上银幕吧。只是作为科幻电影迷,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不过换一个角度,具有电影史意义而终究没有被拍出来的,恐怕也仅此一部吧。

最后再一次想起佐杜洛夫斯基充满无限激情的话语:

“movies have heart,have mind,have power,have ambition.i wanted to do something like that.why not?”

科幻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高清在线观看由没事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剧照,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hdbd高清版,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没事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
更多

相关影片

HD
HD
HD
HD
HD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