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数学家、过程哲学创始人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强调,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的多样性是地球保持高度发展的“材料和驱动力”。辛丑牛年将至,从世界多文明的斑斓画卷中重新认识“牛”—这一与人类演进、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对于我们加深对于世界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全球多样文明、中国自然历史的理解,都有重要的意义。早在约300000年至10000年前的西欧洞穴岩壁上就出现了野牛的画像;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野牛图》
大约公元前400年,《圣经·旧约》中出现了有关“金牛犊”的故事;在约公元前10年的罗马帝国,野牛要参与竞技场上的残酷表演;8-11世纪,野牛角在维京人的战争生活中发挥了作用,逐渐形成后期维京头盔的形象。
"戴牛角头盔的维京人雕像而中世纪的动物寓言还大多延续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其《自然史》著作中塑造的怪物野牛形象。到了17、18世纪,自然史学已更为科学客观,博物学家通过分类、命名进一步把握自然秩序,解剖学的发展也使得人类对这一生物的内外部结构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今天,我们借由“丑年说牛”迎新特辑的第二弹--西文善本篇,来了解18世纪以来欧美地区自然史著作中有关“牛”的知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藏1749-1789年出版的36卷《自然史》。作者是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1707-1788)。该书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等,其中前15卷涉及四足动物,以详细科学文章和一般性文章,介绍动物分布、繁殖习性、变异、行为和生活环境等知识,每卷均附有相关版画。不同于林奈对命名与分类的看重,布封侧重认为博物学所描绘的是有关自然秩序的宏大画面,人为分类难以将之涵盖。布封在第11卷谈及牛科动物知识时,首先便对18世纪已命名的牛科物种进行了重新辨析。具体到“水牛属”,布封则从“形态特征”、“重量”、“腹腔结构”、“骨架”等方面展开介绍,并加入对动物内部、外部特征的解剖性描述。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藏全套《自然历史》,共37卷,含有21,500页文字和296幅铜板画。该丛书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和矿物学3个部分。其中18卷涉及动物学。作者马丁努斯·霍图因(martinus houttuyn,1720-1798)是一位荷兰博物学家。他在书中汇集了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1707-1778)、雅各布·西奥多·克莱因(jacob theodor klein,1685-1759)、马蒂兰·雅克·布里松(mathurin jacques brisson,1723-1806)等3位18世纪著名自然学家关于动物分类的思想。霍图因完全依靠有关博物学的作品文字、他个人或其他人收藏自然历史标本,进行研究与写作。霍图因所接触到的标本及相关记录比林奈标本更为广泛,为自然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记录。例如,在第3卷,霍图恩在介绍牛科动物时,借鉴了英国著名博物学家乔治·爱德华兹(george edwards, 1694-1773)为大收藏家汉斯·斯隆(hans sloane, 1660-1753)藏品所绘制的《印度小水牛图》(little indian buffalo, 174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藏1885年版《自然史·插图版》,封面材质为维多利亚时代的浮雕布,上有装饰性的字体,三面书口刷金。内含由伍尔夫(g. wolf)、科尔曼(w.s. coleman)等绘制的大量黑白插图。作者约翰·乔治·伍德(john george wood,1827–1889)是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牧师-自然学家,也是一位多产和成功的自然史作家。此书涵盖了脊椎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辐射对称动物、原生动物等。本书第一部分涉及瘤牛(zebu)、水牛(buffalo)、欧洲野牛(aurochs)、非洲水牛(cape buffalo)、美洲野牛(bison)、牦牛(yak)、麝牛(musk)等牛科动物。伍德试图为大众读者写作,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准确的科学知识。以“美洲野牛”为例,伍德所撰写的科普知识,不仅包括这一物种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栖息环境等自然科学内容,也涉及19世纪印第安文化、人类捕猎行为等社会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