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父如子》由是枝裕和执导的一部亲子题材电影,2013年5月18日在法国戛纳首映,2013年5月25日荣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影片于2013年9月28日在日本上映,收获诸多好评。
《如父如子》是一部双线并行的影片,观影者只有看懂、看透第一条线才能和第二条线接连。影片讲述了两个差距悬殊的家庭6年后得知当年在医院抱错了孩子,6年的父子亲情、母子亲情早就超越了血缘,两个家庭陷入了难以抉择和割舍的困境中。影片以抱错孩子为第一条线线,第二条线则是两个家庭、两位父亲的教育观。这部影片有对父母的思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是枝裕和的作品风格朴实,注重家庭日常,透过日常来反映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物的悲喜。他是一位具有社会关怀和人文主义色彩的导演。不论是《无人知晓》、还是《小偷家族》、亦或是《如父如子》,都能看出他影片中的社会关怀。
今天,我会结合影片中双线并行的叙述、影片中常使用的固定镜头,进一步更好的解读这部电影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在文章第三部分,我也会结合自身观影的习惯,分享三个观影方法。
"《如父如子》这部电影并不是单一的主线叙述,而是双线并行的叙述风格,两条线是既是相呼应,也是相辅相成。这让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被两条线紧紧牵着,生怕一个不注意,就将另一条线给弄丢了。双线并行的叙述风格,让这部电影的内容更加丰富,现实意义也得到提升。
电影中的双线叙述是如何并行的呢?
①第一条线:两个家庭,6年后才得知抱错孩子,血缘和相伴的亲情,如何抉择?如何割舍?
良多事业有成,妻子和儿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医院的一通电话,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生活。朝夕相处了6年的儿子居然和父母没有血缘关系,而这一切来自当年医院里那位护士为发泄个人私欲所犯的错。
6年的养育,6年的疼爱,从一个小不点养成如今这般大,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分分秒秒的亲情,早就超越了血缘。怎么可能轻易割舍掉,又如何能轻易的做出抉择,良多和妻子陷入了困境和痛苦中。
和良多家有同样困扰的是雄大家,他们家的儿子和良多家的儿子阴差阳错被忽视调换,他们也舍不得养了6年的儿子。
在我看来,舍不得的不光是父母,还有两个孩子。他们各自舍不得自己的爸妈,也不适应新家的生活。他们不能理解,为何突然要到别人家里去住,要叫叔叔、阿姨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两边的父母想纠正6年的错误,让他们各自归位,可是两个孩子只想回到原来的家里。
父母的难以抉择,同样也是两个孩子的难以割舍。琉晴去了良多家,他活泼开朗,好动,却没人陪他玩儿,他偷偷溜出去,跑回原来的家,和孩子们一起玩儿,非常开心。庆多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去了雄大家里,却总是望向窗外,盼着曾经的父母接他回去。
也只有两个家庭相聚的时候,孩子们才会开心的玩儿,快乐的笑,打成一片,像亲兄弟一样。
《如父如子》探讨了一个很现实的伦理话题:血缘和相伴的亲情,如何抉择?是枝裕和对于亲情和血缘的讨论在他的多部影片中都出现过,他没有说教式的直接告诉我们哪种答案,而是让我们去真实的感受,自己给出答案。
"②第二条线:两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观完全不同,家教模式vs亲子时光,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
良多忙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对孩子的教育是家教模式的。让孩子练习钢琴,上名校,回到家也是不苟言笑,和孩子的相处刻板又生硬,一心想把孩子培养得和他一样优秀。
庆多性格内向,却观察入微,自己虽然不喜欢钢琴,但听到父亲的夸奖,他愿意去努力学。只要是父亲说的,他都照做。只有那一次,父亲想把相机送给他留作纪念,他说了“不”,因为相机里他偷偷拍了很多父亲的照片,而父亲是不知道的。
良多虽事业有成,他一直觉得那份工作除了他无人胜任,但他不明白,父亲也是一份无人代替的工作,而他正好缺席。他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在亲情的较量中他输得一塌糊涂。
反观雄大,虽然生活不富裕,自己也只是经营一家破旧的电器行,给不到孩子更富裕的生活条件,但却给到了孩子们更火的关爱和陪伴。
琉晴性格活泼开朗,爱笑,也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弟妹妹,每天过得很开心。
雄大给了孩子更多的陪伴和亲子时光,在亲情的较量中他赢得当之无愧。
《如父如子》探讨了一个现实的教育话题:家教模式vs亲子时光,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那种更适合孩子?我想影片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从琉晴脸上的笑容中我们看得出,他的童年十分丰富和快乐。
"是枝裕和在影片中经常使用固定的镜头,诸如多部影片中的吃饭场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上,各自吃着饭,哪怕不用讲什么话,也能让观众感受到非常温暖的日常。
《如父如子》中在两个家庭和孩子相聚吃饭的场景中,导演将他们同时放在一个镜头里,他们的交谈、各自习惯性的小动作,面部表情、眼神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对每一位人物的性格一目了然。尤其是孩子们打成一片玩的时候,很温暖,两家人像是很亲近的亲戚关系。
影片中也出现了多次拍照的场景,雄大用相机记录良多父亲和庆多外出游玩的场景,两家人在外游玩时拍的合照,还有良多给庆多拍的照片,庆多趁良多睡着偷拍的照片。这些照片是温馨的,给原本狗血的孩子掉包故事注入了一丝温情,当父母难以抉择,孩子难以割舍时,这些照片成了一道光,照进他们的心灵。
最后,良多也是发现了相机中庆多给他拍的那些照片才恍然大悟,血缘根本无力去判定和左右6年的亲情相伴,当他去见庆多,并对他道歉,蹲下来和他说话的那一刹那,良多才明白了父亲的意义所在。
影片中还有一个洗澡的场景,雄大和孩子们挤在小小的浴缸中,他喝了一口洗澡水,然后吐出来,惹得庆多大笑。这个场景太日常,也太温馨了,尤其是对于庆多而言,他从小和父亲刻板的相处,这一刻和雄大如此亲近,也让他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亲昵。
据说这个洗澡的场景是导演的真实经历,他和孩子们洗澡时也这样玩儿,但被老婆骂不讲卫生。
往往是这些日常的场景最能打动观众,也最能勾起人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
"看过是枝裕和的多部影片后,发现他是一位有社会关怀和人文主义色彩的导演,他关注的点皆是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亲情和血缘关系的探讨,被社会遗弃的孩子和老人,以偷盗为生的社会边缘人物等等。他的表达是克制和含蓄的,在表达悲剧的同时,也为观众展现那些温馨的日常和温暖。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观影的习惯,也结合《如父如子》中的情节,分享三个观影方法:
①多观察影片中的人物
人物是一部电影的主角,也是影片中故事的重心。无论是影片中的主角还是配角,都要多观察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更要观察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就会产生鲜明的对比。
《如父如子》中的良多和雄大就是两个完全不同性格的人。他们的不同不光是贫富的差距,还有对孩子的教育。良多对孩子的爱更像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学会谈钢琴,必须上名校,必须优秀,否则我就不爱你。反观雄大,觉得陪伴孩子和关爱孩子才是重要的,时常对孩子微笑,孩子的快乐最重要。
分析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继而进行对比,哪个教育方法更可取,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观众自有答案。
"②多留心影片中的固定镜头
视觉冲击是观影者最大的感受,除了把焦点集中在影片中的人物上,也要多留心影片中的固定镜头。这些固定镜头就是导演想要观众感受到的,或是温情的,或是悲伤的,这些细微之处的情感表达也足见一个导演的功底。
每个导演都要属于自己的风格,是枝裕和经常在影片中使用固定镜头,比如:吃饭的场景。可别小看这一个场景,这个场景里的人物全在镜头中,他们的表情,动作,相互之间的友好,存在的隔阂,矛盾全部会体现出来。
就拿《如父如子》这部影片来说,是枝裕和用吃饭的场景,洗澡的场景,拍照的场景,这些固定镜头让观众感受到了温情和亲情。固定镜头所表达的情感是细腻的,是没有台词,没有留白,让观众真切去用心感受的部分。
"③用故事思维看懂导演的主题
一部电影中,有时不只有一条线,可能主线和副线相交,也可能双线并行,不管有几条线,影片最后的主题是统一的。
我们写故事,不可能只写一个故事,一般情况下是用几个不同的故事来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做的目的让故事内容更完整,更丰富。电影也是一样的,双线并行,影片中的主题价值就会被放大,也能引发观众的思考。
《如父如子》就是双线并行的叙述风格,据说导演创作阶段,还参考了奥野修司的报告文学,通过日本20世纪70年代经济高度增长时期发生在冲绳等地的多起婴儿错抱事件,导演在表达事件的同时,引出不同的教育观,以及不同教育下孩子截然不同的性格影响,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想要看懂《如父如子》,想要了解导演的社会关怀,就不能仅仅从影片的故事内容来分析,那样只会局限我们的思维。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我就解读了《如父如子》影片故事之外的一些感悟思考,在文章第三部分,我也结合自身观影的习惯,分享了三个观影方法。
剧情片如父如子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如父如子剧照,如父如子hdbd高清版,如父如子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如父如子》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