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常看电影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日本传统剑戟片中,武士们之间的对决往往都是非常快速的,最常见的都是一刀就而过就分出生死了。但是中国的武打片中更常见的还是两边乒乒乓乓打半天最终才能分出胜负。那么到底哪种才更写实呢?真实的战斗中到底是快速分胜负还是要打很久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既然是影视文艺作品,首先需要考虑的肯定也不是真实性,而是观赏性。所以日本和中国武打片都不代表真实的打斗情况。就算是日本剑戟片,一样也会用快放来表现主角出手如电,并且让配角故意卖破绽送人头方便主角大杀四方。而且,不同情况下打斗情况,肯定也是不同的,就比如中国武打片中,大侠砍龙套也是一剑一个,而日本剑戟片中不少武士间的最终对决也是要打一会的。另外,时代不同,无论是日本剑戟片还是中国武打片,其中的打斗动作以及拍摄手法也都不断的再改变。
"
当然,日本的剑戟片请的动作指导一般都是知名的道场师范,打斗戏比较偏写实,其中确实有不少比较真实的细节。尤其是早期的日本剑戟片,可以看出动作指导确实有真实打斗的战斗经验,很多细节并不是没有战斗经验的人能想象出来的。比如日本1969年上映的剑戟片《御用金》中,最终雪地对决的一场戏里,武士为了保证手部灵活,专门拿火把烤手前去决斗。这种细节足以说明动作指导是真的有在冬天室外对抗的经验的,手被冻僵的话显然会对出手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样如果戴厚手套,一样会对挥刀产生影响。所以最大程度保证手部灵活性的细节,尤为真实。
但同样在这部片子中,两人对峙很久,主角把剑插入雪中,就算没有格斗经验的普通人也能看出来打算挑起雪遮蔽对方视线,然而反派却义无反顾的莽起来开始自杀式冲锋,然后被主角用雪挑脸导致动作慢了被杀死。这显然也是为了剧情安排的打斗,真实的打斗自然不会是这样上去送人头。毕竟影视文艺作品还是要为剧情和观赏性服务,不是真实打斗纪录片,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真实。
同样中国武打片,比如成龙的电影,打到人手会痛,打起来会利用环境和各种道具来进行战斗,打起来十分灵活,因地制宜。比起日本剑戟片中只要被砍中就静止不动开始凹造型,这些细节也是日本剑戟片所缺乏的。所以并不存在哪种打斗风格绝对真实,都是要为整部作品的基调和观赏性进行设计。
但是这两种打斗风格,其中也有两国格斗技术理念的不同。日本的武士阶级是中国所没有的,他们有很多中国观念所不认同的理念,比如推崇一骑讨进行单挑,再比如日本武士的剖腹文化。这些不同的理念直接导致了两国的格斗技术的差异。对于日本武士来说,胜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胜利即便死也是值得的,这代表着家族的荣耀。所以日本传统格斗技法中,有相当一部分被中国武师称为“舍身技”的技术动作。这种“舍身技”就是孤注一掷的打法,拼上一切去打死对方,一旦失误就会被对方抓住机会打死。比如空手道中的抢背击头,整个人空翻起来用脚踢对方头部,一旦被对方躲开,己方躺倒在地很容易被对方趁机攻击。这是中国传统武术中见不到的。
中国传统武术的核心不是为了胜利或是杀死对方,很多人说真正的武术是杀人技,这其实并不正确,要说杀人技,现代击剑更符合杀人技的定义。只要能先捅到对方,哪怕我也被捅到都没关系。杀伤对方的目标高于自身,不惜一切代价杀死对方,哪怕同归,这才叫杀人技。包括日本的舍身技,赌上一切去打,哪怕一旦打空了失误自己会死也没有关系,这也可以说是杀人技。而现存中国传统武术格斗的第一要点,永远是我不能死了残了,可以输,打输了没事,回去再练几年回来报仇,但是死了残了就啥都没了。传武里基本见不到日本“舍身技”这种对方不死我死的技巧,中国传武的格斗思路永远是我要进攻失利以后,要怎么防对方反击,甚至于我要打不过对方我要怎么跑。
再比如踢裆戳眼一类技术,总有人说是杀人技,但现实就是你要杀人,拿把刀凑过去突然暴起,噗噗噗捅死对方显然比你上去戳眼踢裆好使多了。藏把刀过去噗噗噗捅死对方,这叫杀人技。而踢裆戳眼是干嘛用的呢?打个比方吧,你是良民,身上不带凶器,然后遇到个高你一个头的肌肉壮汉上来挑衅,人家体重可能高你8个量级,你打他身上根本不疼不痒,他打你一拳你就休克。这怎么办?只能打咽喉、眼睛、下阴这种薄弱部位你才能保证让对方失去伤害你的能力,让自己不被打死。所以这叫活命技,而非杀人技。
中国传统武术里所有打击要害的招式,目的并不是为了胜利,都是为了迅速放倒对手以保证自身安全这一思路。在不流行一骑讨单挑的中国环境,混战情况是最常见的。比如几个人一起上来打你,你如果不下死手麻溜放翻对手,那你可能就被打死了。但是绝大部分中国传统武术的格斗技巧,都不是奔着要害去的,毕竟谁都不傻,谁能把要害亮出来给你打?想要打中要害需要冒很大的风险的。所以中国传统武术更多的是撬动对方重心,让对方难以反击,然后再补刀这类思路。在兵器格斗也一样的,中国武术首要先护身,比如夜战八方藏刀式这类技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能砍到人,只求不被人偷袭到。这种格斗思路的技术在日本传统技术中就很少能见到。
这种理念上的区别,也就导致了两国格斗技的打法不同。日本技术更注重进攻,而中国的技术更强调攻守兼备。所以两国的武术行业人员去做动作指导,设计出来的打斗风格自然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可以说,两种打斗风格都不写实,也可以说两种打斗风格也都比较写实,只是两国的打斗环境、格斗理念不同导致的差别。
当然现实中的打斗,也不太可能真的像老港片里乒乒乓乓打很久都分不出胜负,老港片中两人先拿长兵器打一会,然后换个短兵器再打,然后再换成徒手打一会,主角还得被打的非常狼狈,在逆境中突然摸到掉落的兵器一下杀死反派。这种套路显然也不是真实打斗情况,这种套路更多的是为了全方位展示演员的各种打斗功底。这种套路在2012年印度尼西亚的电影《突袭》中依然被沿用。但是这种老派的打戏风格,显然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观众审美了。所以《突袭》之后印度尼西亚动作片也没能延续《突袭》的类型模式。
而日本的剑戟片那种着重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内心,然后一击分胜负的打斗动作也一样没落很久了。对于观众来说,现在喜欢的是节奏更紧张更明快的的打斗风格。这种风格日本传统的剑戟片玩不出来,他们那种追求一击必杀的理念打起来并不好看。相反中国传统武术中就有很多更具有观赏性的动作,这就导致了即便是喜欢讲究传统的日本,在拍摄真人版《浪客剑心》时,还是请了曾给甄子丹服务的香港武打动作团队来设计打斗动作,并且大受好评。从动作戏的观赏性上来说,中国武行一直都是站在世界最前列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