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坤是一个抢劫团伙的首领。这个团伙的组成相当合理。
阿坤身手狠毒。
叼雪茄的假洋鬼子(王敏德)负责行动的策划。
这个胖子叫陈魁,负责联系军火,车船等一切后勤保障工作。
还有一个专门负责开车的叫小雄。
整个团伙人员精干,工作效率非常高。
某日,该团伙来到泰国抢劫。整个行动过程是很成功的。不但抢到了钱,还顺手干掉了团伙里的一个卧底。
然而在二次交易的时候出了问题,对方有黑吃黑的嫌疑。
幸亏陈魁留了一手,险中得脱。
不过这个情况,陈魁事先没有通知自己的同伙。
这让假洋鬼子很是恼火,阿坤也不爽。不过毕竟是同伙,过去了就算了。
于是便继续策划,再干一票。
尽管已经策划的差不多了。但必要的休整还是要有的。
不过别忘了,人就怕闲着,因为一闲着想的事情就多了。
比如假洋鬼子就想泡妞:
可惜人家不甩呀~~
不过这个妞居然搞了这么一齣~!
给阿坤放了个电~~,可是阿坤没稀得搭理她。
但是陈魁就没客气,尽管可能比较被动,但还是来者不拒了。
妞的理由也很充分:
谁不愿意跟大哥混捏?!
可问题是,阿坤才是真正的老大呀!这不整混了么?
为啥会整混捏?原来阿坤养伤时期,陈魁带了一段时间的队伍,这次来泰国呢,也是陈魁一手安排的。尤其是陈魁还经常在团伙里面怼人:
老大喜欢枪,多买了一把。陈魁怼。
假洋鬼子泡妞,他也怼。不但怼,还把人家妞给撬了过来。
真不像话!
这一系列动作,加上前面给同伙带来的惊吓,让阿坤开始怀疑陈魁了
假洋鬼子也开始不满。
“怀疑”这件事情是具有放大效应的。尤其像这种做着刀口舔血生意的人,一旦开始怀疑就意味着杀戮。
于是在抢劫宝石的过程中,阿坤下手了。
先开了一枪,但是没打死。
陈魁意识到是老大想干掉自己,于是主动提出要老大“再送一程”。
不过陈魁也算够意思,拿出自己的戒指当信物,要同伙去找五爷,安排他们离开。
2
于是乎团伙众人返回香港继续战斗~~
可这次好像不大一样了。
假洋鬼子联系跑路的船,人家不鸟他。
阿坤去买枪,比往常也贵了好多,气得他没辙。
小雄的脑门好像也泛了绿。
气急败坏的两人找到了那个妞,把她杀了。
咋这么不顺捏?
原来,陈魁的戒指是他和五爷约定的暗号——一旦有事,给自己报仇。
而那个妞其实是个警方的情报人员。
如此一来,团伙的下场可想而知。
3
一个团队的兴衰应该是有规律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就会高效运转,例如电影里团伙一开始交代的“从未失手”。
而一旦团队的前进目标不明确,团队的战斗力就会下降。
比如在电影里,陈魁安排的抢劫宝石,其实另有目的——给自己的亡妻报仇。
由此造成的组织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猜忌:例如陈魁在二次交易时留了一手,尽管解救了同伙,却给人带来更多的疑虑,甚至恐惧——他还有什么瞒着大家?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核心”。任何一个组织都不能没有核心,所谓蛇无头不走,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是这个道理。“核心”相当于“大脑”,在组织、协调、平衡、决策等等关键环节起到决定性作用,“核心”更决定了组织的前进方向和战斗力,因此“核心”是决定一个组织兴衰存亡的重中之重。
从这一点看,陈魁的说法是绝对不正确的。
同时在电影故事里,我们也能感受到。在这一次行动中,陈魁是组织实际上的“核心”。
这就十分危险,一个组织怎么能有两个核心呢?两个核心只能造成权力的分散,进而导致组织的分裂,从这个角度看,干掉陈魁是阿坤的最优选择,例如电影《黑社会》里大d一旦提出“双话事人”他就必须得死。所以陈魁的死是必然。从上面的分析看,电影里那个,外部因素——妞,也就只是个导火索了。
而组织最后的覆灭,也只是权力争斗和转移的导致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