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看电影《心迷宫》的时候,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正好电影荒,我喜欢看悬疑类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电影,外加上对国内悬疑电影的好奇,在豆瓣上找了没一会,就发现了这部片子,同一时间看到的,还有《万箭穿心》。
这两部电影让我对国内的电影质量有了一个初步的主观认识,尤其是在看《心迷宫》的时候,对这种倒叙加插叙的叙述方式感到很好奇也很有意思,虽然在整体上看来《心迷宫》这部片子瑕疵挺多的,但是作品的完成度很高,结构上也没有什么硬伤,倒让我对他产生了好感。
先上龙标,这是一部2014年的电影了,虽然并没有看过最近新出的《逆时营救》,但是根据《逆时营救》采用的平行空间的桥段来讲的话,杨幂主演的这部片子的可看性不算太大,毕竟平行空间的电影实在太多,缺乏新意(诸如《恐怖游轮》、《明日边缘》、《源代码》、《罗拉快跑》)
但是这部片子《心迷宫》,在结构上的创新却很明显,不仅仅是在人性的探讨上,还通过倒叙、插叙、多视角平行蒙太奇等手法来完成故事的连续性上的工作。处于对故事本身的剖析,我会将整个电影顺序打乱重组,变成我们普通人能够看得懂的故事结构——所以片子中我会直截了当的介绍人物和故事。所以没有看过这部片子的朋友,不要骂我剧透(捂脸)。
废话不多说,我们开始讲电影。
正文
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女人在烧香,祈求什么东西,记住这个镜头,这个镜头在整个故事结构中是电影环状结构的起点。
在开头字幕出现的这段时间里,影片一直处于双线叙事。
这段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很有意思——画面中这个烧香的女人,叫做丽琴,而他的老公,名字叫做陈自立。
在故事的开头,丽琴披上了白色的孝服,貌似是去给人送葬,外面有人抬来的棺材,而这个棺材里到底装了谁,我们是不清楚的。
但是在镜头里,遗照上的照片,却是挂着陈自立的照片。
而另一条线里,两个男人坐在车里,其中一个人睡着了,睡着的那个人正是陈自立——正是丽琴的丈夫,另一个人,大壮,趁着陈自立下了车,拿起了砖头,貌似想要杀了陈自立,然而电影在此刻黑幕,并没有给出最后的结局。
影片的标题随即出现。这里如果听的仔细的话,你会听到传来一声闷响,这声闷响可以解释为是剧情的引线,也可以视为这个开幕戏的落幕。
标题后面的风景真美。
这里是本片的一个引子,大山上火一起势就很难灭掉,烧死人就变成了很正常的事情。这同时也是整个故事中最形象的戏剧性冲突。
在之后,故事也营造了在儿子肖宗耀与父亲肖卫国之间的外部冲突,在这个冲突里儿子想要出去,离开这村子生活和工作,而肖卫国则持相反态度,整个冲突在一开始就建置的极其富有张力。
我们分人物来介绍剧情,这样捋的时候能够更清晰一些,我在尝试了按照故事进度剖析电影的时候,发现故事的镜头语言实在是太复杂,很难用文字去叙述,就索性按照人物来分析剧情。
肖宗耀:
而儿子肖宗耀同时还有另一条支线:儿子肖宗耀和同村的女孩黄欢相爱许久,在晚上幽会的时候碰到了同村的无赖白虎,失手之下杀死了白虎,之后连夜逃出了村子不敢回去。到处借朋友的钱,想一走高飞,但是现实却是黄欢舍不得家里人,不愿意走,而肖宗耀在事情的决定上也是没有十足的把握,两人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
女孩黄欢在事情的认识上要比肖宗耀更加理性,劝其回去为白虎的死亡负责。之后肖宗耀就回到了村子里。
肖宗耀惊讶的发现白虎的死居然没有和自己扯上关系,而白虎的死亡居然变成了意外事故,肖宗耀心里有惊讶,也有惶恐,大概这是过去之后,还有窃喜。
而在最后,肖宗耀的父亲肖卫民和儿子在棺材前相见,之后肖宗耀选择了自首(是不是傻)。而在这段剧情里,有一个小细节:女孩黄欢将肖宗耀之前丢失的关于父亲的荣誉勋章用石头压在了草堆里,这里其实是想表达一个隐喻:代表勋章正义和光荣被压在了石头底下,正如肖卫民掩护自己的儿子一样,正义被自私自利所隐藏起来,无处可寻。(所以影片的最后结局可能因为要符合ZZ正确而被删改,真正的结局里应该是没有最后的这个自首的字幕的)
这就是肖宗耀的一条主线。
接着再来第二条主线,是关于肖宗耀的父亲,肖卫民的。
肖卫民:
肖卫民对肖宗耀其实是恨铁不成钢的,他的思维局限在他们那个时代,也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所以他觉得孩子的一切都应该由自己负责。
而在之后的故事里,肖卫民作为村长,主管村里的大事小事,在开头丽琴的丈夫死之后的棺材本,也是他预先垫上的,然而过了没多久丽琴就把棺材退回来了,告诉村长肖卫民说,这个棺材里的人不是陈自立。
而又过了不久,白虎的哥哥白国庆因为弟弟的赌债被搅得坐立不安,想借用这具无名尸体造成弟弟死去的假象,把来讨钱的人都赶走。
最终,肖卫民同意了白国庆的荒唐请求,将尸体连同棺材借给了他。
影片进行到这里,进行了一个插叙,在肖卫民参加流水席,给村里人讲话的那一晚,他全程目击了自己的儿子失手将白虎杀死的全过程,同时也看到两人直接逃跑。
出于对儿子的保护心理和自己本身的自私心理,肖卫民将现场伪造成了意外身亡——柴草自燃引发的意外事故。
这里又出现了平行蒙太奇:第二天肖卫民出门约上同村的老赵,共同发现了事故的第一现场,也为自己排除了作案嫌疑。所以说整件事情肖卫民理性的和有计划的,所以这件事情他也有很大的责任。
然而呢之后的剧情发展就已经超出了肖卫民的掌控范围:因为害怕警察的介入会给自己和儿子带来不幸,所以他索性全权处理此事,然而这具被烧焦的尸体却被人认成了女孩黄欢的尸体,在意识到是一场闹剧之后,尸体又因为身上带着陈自立的身份证而被认为是陈自立的尸体(其实这个身份证是白虎偷得,在之前的剧情里有铺垫)。而到了最后,陈自立的尸体被警察在山崖下面发现。这具尸体又成了无名尸体,除了肖卫民,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个尸体的真正身份。
肖卫民为此事感到巨大的压力,他想通过一些旁敲侧击来让白虎家的人认出白虎来,然而弄巧成拙。
他对自己潜意识中存在的邪恶感到愧疚和不安,遂将自己的所有勋章都收了起来,再也不敢提起过去的荣誉。
到棺材下葬,白虎的哥哥白国庆也没有认出自己弟弟的尸体来。肖卫民的最终目的虽然达到了,但是他已经知道这件事情已经完全不是它能解决的了,故事在朝着一个不归点进发。
最后的镜头,和肖宗耀的那条线一样,两人相遇,四目相对,心知肚明。
而最后一条主线,其实是丽琴的那条线,而关于大壮的那条线里,大部分都是与丽琴相连的情节,所以所有情节都归并于丽琴的主线里。
丽琴:
在丽琴的主线里,大壮是喜欢丽琴的,王宝山也是喜欢丽琴的,在故事的开头里,这种情感上的表达就用非常具象化的镜头语言表现了出来。或许还有隐喻蒙太奇的运动,但是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
在丽琴和王宝山的爱情里,王宝山是一个懦弱的、缺乏主见的男人,王宝山是丽琴的初恋,丽琴和他有过鱼水之欢,但也仅止于此,在王宝山被情敌大壮所诬陷为杀人凶手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其实也就结束了。
而在另一条爱情线里,大壮作为暗恋丽琴的人,在一开始就表现出极强烈的嫉妒心理,同时王宝山的诽谤,他也是始作俑者,这也就造成了大壮的心理冲突的进一步塑造。
在丽琴的丈夫陈自来的葬礼开始不久的时候,大壮出门买葬礼要用的东西,却碰到了正好回来的陈自立,大壮感到很惊讶,但心里也同时萌生杀人灭口的想法。也就是我们在开头看到的那一条线索所发生的故事。
然而,最终陈自立的死亡并不是因为大壮的谋杀,而是因为自己接电话时失足掉下了悬崖而死。大壮最终没能下杀手。
但是大壮却因为自己的私利而选择隐瞒这件事情,没想到最终警察发现了尸体,并通知了丽琴。丽琴在坐大壮的车的时候,看到了放在后座上的陈自立的拐杖,明白了一些东西,可能她在主观上以为是大壮杀死了陈自立。
在从派出所回到家的时候,丽琴从后座上拿出了陈自立的拐杖,至此,两人都心知肚明,但都没有将这件事情捅出来。
由此也证明出人性的丑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在自私和自利的道路上只要稍有不慎,等待你的将是无间地狱般的煎熬。
拐杖的拿出,其实也代表了大壮暗恋的结束,也可以说是爱情的不及而终。
而在故事的最后,我们开始讲讲真正的“主角”白虎的支线故事:白虎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赌博欠了很多的债,也导致了债主在他失踪后追到了他哥哥白国庆的家里。
他在与陈自立偶遇之后,看到了陈自立钱包里的钱,起了贼心,偷了陈自立的钱包,不久回到村里,被肖宗耀误杀。而他的死亡,也是整部电影的导火索,亦可以说成是故事冲突的起点。
在影片的最后,出现的却是在整部片子最开头时间里发生的故事,这个时间点里:
女孩黄欢发现了自己怀孕了,正准备告诉自己的男友。
白虎赌博结束,到庙里拜佛烧香。(依然以烧香为结尾,我的理解是向观众传达一种村里人的固有信仰,从而使宿命轮回变得有据可依,这很像在电影《无间道》里提到的宿命论)
在电影《无间道》里,最开始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佛曰:受身无间者永生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之大劫。
故事最后结束的一个空镜头,似乎在表达什么,但是我没看出来,等我看出来会再补充。
在之后的故事,其实我们就已经很清楚了,白虎被杀,黄欢与肖宗耀私奔等等。故事最后采用的,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环状结构,而在这个环状结构的基础之下,又增添了三条主线和几条支线来丰富剧情,但是高深就高深在电影虽然很工整的采用“三线并行”的叙事手法,很多人看不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由于故事情节上拼接和补充有些复杂和混乱。
电影采用了了视角上的变化来营造出了“多合一”的叙事表象,而且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并没有和很多“平行”电影一样采用单视角的叙事手段,更多的是通过多视角的融合来讲整个故事一点一点拼凑在一起,使得故事在理解和分析上会复杂的多,但是整个故事的结构和形式很规整,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上也没有硬伤。唯一可惜的是电影的镜头语言太平,缺乏波澜起伏。
如果没有这部剧本的话,简简单单的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一旦将故事捏碎融入到三线叙事的结构里面,这部电影的质量就非常高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心迷宫》的评分。
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我认为这个片子配不上这个分数,而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就发现,其实是这个分数配不上这个片子。
三个小时的奋斗。写完这部影评的时候,我的大脑已经透支了。
致敬编剧、导演:忻钰坤,冯元良
有些事,不问就是压在他心头,压一辈子;一旦问出来了,这石头就是压在你心头了。
来看我影评的人,留下的,我们有缘,离开的我们有缘再见,静静的听我讲完一个故事,看完一部电影,一辈子,就是一部影评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