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醋鱼、东坡焖肉、蜜汁火方、罗汉大虾、一品豆腐、龙凤呈祥、神仙鸭子、栗子炒仔鸡、炸响铃、宋嫂鱼羹、十年老酒一坛……”
最近一部与名为《楼外楼》电视剧,登上了央视一套黄金档。
没错,讲述的就是杭州名餐馆“楼外楼”的传奇故事。
据说,这部电视剧中出现的掌勺镜头都是楼外楼的师傅做的“手替”,而所有菜肴也都是由楼外楼的大厨现场烹制出来的。
难怪主演之一的秦海璐说,这是我拍过的“最好吃的电视剧”了。
31岁的蔡文君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以“本色”厨师的身份,出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的荧幕上。
他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不过,皮肤有点黝黑。从中策职高毕业后,他一直待在楼外楼,从墩头做到冷菜师傅,“已经有13年时间了”。
作为第一个在电视剧里亮相,还有三句台词的冷菜厨师,他至今还有点茫然,“我也是刚听说(出镜了),好紧张。”
“这这这可怎么办啊”是蔡文君在这部戏里的说出第一句台词。“当时要拍的镜头是我在雕南瓜,其实大概的造型我前一天就准备好了,花了三四个小时。”
说到出镜的事情,蔡师傅显得有些腼腆,“去之前以为只是烧菜,根本没想到会露脸,还有台词。前一天晚上接到通知,我整个晚上都睡不着了,紧张的啊,从来没有拍过电视剧。拍摄的时候周围全是人,摄像,灯光,剧务……我紧张得都磕巴了,拍了三四条,才逐渐进入状态。
蔡文君告诉杭州吃货,他是前年(2016年)11月份进组的,“当时从楼外楼180多个厨师里面挑人么,基本就是组成了一个团队,冷菜师傅、热菜师傅、切配、主炉,每个岗位都找了一个人。我们前后去了8个师傅,有4个人是长期在剧组里待着的。”
我的主要工作是做冷菜,你在电视里看到的那道‘荷塘月色’就是我在现场拿黄瓜、百合、干果,做了点创意,用黄瓜做成荷叶,用百合做成莲花,也是体现西湖的元素。别看是拍电视剧,其实里面的每一道菜,我们都很用心做的。”
“在电视剧上露脸看着光鲜,其实背后还是很辛苦的。这部剧开拍的时候已经很冷了,我们住的地方离拍摄基地有点远,单趟车程要1个多小时,我们每天早上都是5:00就要起床了。摄影棚和餐馆不一样,没有设备,拍摄棚都是临时搭建的,今天是个厨房,明天就可能变成一个会客厅。给我们搭的临时灶台,四面透风,每天煤气瓶都要自己抗上去的。十一二月太湖边,真的是寒风凛冽,我们做厨师还好啦,那些演员,拍的是夏天的戏,就穿一件单衣,有时候一拍就是好几个小时,真的挺辛苦的。
骆林是这次驻组时间最长的一位师傅,也是这批师傅中资历最老的。他告诉杭州吃货,这部剧里出现的每一道道具菜,都是楼外楼大师傅们的心血之作,“前一天晚上剧务会将第二天要烧的菜单给到我们,我们就开始准备,跟后方沟通,要什么食材,怎么烧,很多食材都需要从西湖边楼外楼的总店里运过来。”
“除了楼外楼名菜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干炸响铃、东坡肉……是每天都要烧的,还要根据编剧提出的要求,烧一些符合剧情特点的菜。厨师们几乎可以说是随时待命,看剧组需要,多的时候一天要烧六七桌,甚至有时候需要8位厨师一起烧,才能做出来。”
骆林说,开拍时他听说,演员一般都不真吃“道具菜”的,但这一次,他们知道是楼外楼大厨现场烧的,一个个都吃得很开心。
5月21日开始,楼外楼推出了定制民国菜,可以供散客零点;还有2500元一桌的民国宴(可供10人用,需要提前半天预定)。
从杭州吃货第一时间拿到的“楼外楼民国菜”菜单上看,这一次吃货们不仅能吃到传统名菜“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鸡”……楼外楼的大厨们还专门研发了一些符合民国特色的菜肴。
楼外楼行政总厨高征钢告诉我们:“杭帮菜在发展过程中分为‘湖上帮’和‘城里帮’。楼外楼属于湖上帮,注重食材的鲜、活、嫩。”
“楼外楼的菜肴,烹调时候讲究因料做菜、拼配合理,应时而异。就拿当家菜‘西湖醋鱼’来说,烹制要选用800克左右的草鱼,放入笼中饿养两天,使鱼吐尽泥腥气,并采用活杀现煮,不着油腻,不放味精的软溜方法烹制,才能达到成品色泽红亮,肉质细嫩似蟹肉的口感。好吃的西湖醋鱼,口味应该是酸、甜、鲜合一的。”
除了传统名菜,这一次,高大厨他们还对一些菜进行了改良,“你看这道莼丝鲈鱼,其实是有故事的。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以前我们吃到的‘莼鲈之思’一般是用的莼菜叶做的。这一次我们用了莼菜根一般人很少会见过,家里更是吃不到的。”
“为了这道菜,我们还专门去景德镇订制了匹配的餐具。就是希望能给食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高征钢说。
来源:微信公众号@杭州吃货(id:ilove-eat) 作者 深爱老字号
(原题为《“楼外楼”上了央视一套黄金档!这部馋到全国人民的电视剧背后,原来还有...》)
编辑: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