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认为孩子拒绝沟通也可能是父母的预设立场。很多父母以为告诉孩子人生道理或指引他怎么做比较好,就是沟通,若孩子不想听从,就成了拒绝沟通;但真要说来,在未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前就直接给予评论或建议,等于父母先关上了沟通的门。
想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要给他机会与空间表达,而且是不带任何预设立场地去听孩子的想法,千万别抱着我先听听你怎么说,再来驳斥你的态度来进行所谓的沟通,这样只会越沟通越不通。孩子是很敏感的,他看得到你藏在背后的藤条。一旦他察觉你问他有什么想法或感受,只是为了找机会反驳或甚至批评,并希望他接受你的价值观时,他会很识相地乾脆不说,免得惹来一顿罗嗦。
就像不少父母会温柔地对孩子说:来,有什么心事都可以告诉爸妈。
当孩子鼓起勇气说他在学校和同学打架,父母立刻勃然大怒地将孩子训斥一番,却忘了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会觉察到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做错事(就算有,也会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而拒绝承认犯错);他会直觉自己上当了,上了父母的当,然后在心底发誓下次绝对不会再上这种当,换句话说,什么都不要讲最好。
一段关系的动力,不会由单方面造成,是双方一起营造出来的
倘若家长真的很希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请一定要记得:
用了解取代预设立场:多确认孩子的想法与状态,不急着预设立场。
用接纳取代批判:耐心把孩子的话听完,别急着论断对错或批评。
用肯定取代否定:多用肯定句来表达对孩子的关心或提醒,别让否定句毁了你的善意。
不只是亲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皆不外乎如此。
关注北鼻日记:亲亲的我的宝贝,北鼻(baby)日记,关注孩子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