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节。
如今,我们几乎把所有节日都过成了“情人节”。各种版本、来历的情人节不说,甚至跨年夜、圣诞节,其实质也都变成了情侣们相聚的浪漫节日。
如果说当今这个时代,人类有没有共享的信仰,爱情可能是最当之无愧的一个。全球化的不止有经济和生活方式,还有人们的爱情观。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人们对爱情的颂歌。但实际上,这种近乎疯狂的对爱情的“信仰”,不过是近代以来兴起的新型事物。这让它看起来显得可疑:被视为高于世俗生活的爱情,果真如此神圣吗?沉迷于爱情的红男绿女,到底是在沉迷什么?
这个七夕节,我们想给“爱情”祛祛魅。
"撰文 | 张婷
爱情造神运动
从什么时候开始,爱情变得神圣化了?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的这句名言,堪称对当代爱情最精准的歌颂。它包涵了当代人认定的“真爱”的必备要素:建立在爱基础上的性,超越于柴米油盐的灵魂陪伴,甚至,在世俗生活之上的寄托和梦想。
我们姑且把这样一种结合了爱与性的真爱观称之为“浪漫之爱”,以此区别于纯粹生理的“肉体之爱”,以及,过分强调精神的“神圣之爱”。浪漫之爱是当代人最理想的爱情模式。除了有效平衡“爱与性”的关系之外,它还具有更多共同特点。法国哲学家吕旺·奥吉安在研究爱情伦理的新作《恋爱反教材》中,将这些关于当代浪漫之爱的共同点称之为“爱情的基本观点”,它们包括:
爱情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爱人的无可替代性;
爱情对理性的漠视;
爱情对道德的漠视;
情之所起与情之所终的不可控制性;
以及,爱情的持久性(无法永恒的爱不是真爱)
"《恋爱反教材》
作者: [法] 吕旺·奥吉安
译者: 蔡愫颖
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 2017年9月
由此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在各种日常活动中,唯有“爱情”,能让严丝合缝全副武装的当代人歇斯底里、失去控制。我们相信,爱情是一场毫无道理的瘟疫。我们爱上谁,不爱上谁,都有冥冥之中的天意,不由自己决定,其中的缘由也说不清道不明。而那个爱人是世间唯一的,一旦出现,我们就会有如被神光照耀一般,认出对方,认出这个不可替代的“the one”。
但是,假如对这些浪漫之爱的每个要素,都多问一句“果真如此吗”,却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爱人是不可替代的吗?爱上一个人真的是毫无理由的吗?爱情真的毫无理性吗?甚至,爱情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人们普遍认定,爱情应当遵从自己内心的感觉。在一段亲密关系当中,对收入、外貌、学历、车房等因素的考量,都被视为是功利的,可鄙的。最重要的,是双方有没有……“感觉”,或者说,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当代的婚姻观念也认定,婚姻关系应当建立在爱情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互相有“火花”的基础之上。
事实上,这种将婚姻与爱情联系在一起的做法,也不过是近两个世纪的事情。
18世纪50年代,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不仅掀起了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创作方法与审美观念的革命,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无数的浪漫主义诗歌、小说描摹着崭新的浪漫化的世界,它必将重塑人们对于夫妻生活、家庭生活的认知。
在浪漫主义被作为一种风格和运动普及之前,人们的生活中也有浪漫,但那更多的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它是片段的,零散的,不持续的。但浪漫主义的兴起令人们相信,生活中的精神面向应当是一以贯之的、无处不在的。爱情,无疑是最适合被精神化的对象。浪漫成为了它永恒的背景板,而不再是灵光乍现的瞬间。
爱情与婚姻捆绑
宗教、文化与经济的隐秘“合谋”
婚姻作为大多数爱情的归途,理所当然地接续了爱情的浪漫化。18世纪早期,人们对性有过更加开放的态度,认为性和爱可以分开。但随着爱情观念的深入,人们将“真爱”定义为:每个人的真爱只有一个,唯有跟这个人的性关系才被推崇。人们称那个唯一的真爱为the one, mr.right, ms.right —— 毫无疑问,必须是单数。
剑桥大学教授谭纳(tony tanner)在著作《通奸和小说》中分析,在19世纪,“通奸”和外遇,成为小说最流行的主题,而此前并非如此。这是人们的爱情观念发生变化之后,新兴起的问题。
阿兰·德波顿则在其著作《爱情笔记》中,将爱情观念的变化与宗教的世俗化结合起来。他考证,人们从19世纪才开始将爱人称为“天使”,而天使自然是一个宗教意味极强的指称。这似乎是人们将上帝之爱延续到人间之爱的某种象征。抛开细节的考证,在影响世界最为深远的三大宗教之中,伊斯兰教、佛教都并非将“爱”作为核心教义的宗教,但基督教毫无疑问扛起了“爱”的大旗。它更加强调爱的力量,爱人如己是教徒为人处事的准则。与此相应地,基督教也最强调现代家庭的价值。
不少人感叹,西方男人比中国男人对待婚姻的态度更谨慎更严肃,结婚之后更“顾家”,这也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念有关。随着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确立主导地位,关于“爱”的观念和信仰也越加稳固。
"《恋人絮语》
作者: [法] 罗兰·巴特
译者: 汪耀进 / 武佩荣
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6月
在世俗的文化艺术当中,“爱情”更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三十多年前,罗兰·巴特就在《恋爱絮语》中感慨,对所有艺术形式来说,爱情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有哲学家统计,在谷歌搜索最受关注的几大主题,没有一个能比得过爱情。网络上,关于“爱”的词条有15亿之多,而关于“死亡”的才3亿,关于“幸福”的只有6740万。
关于爱情的描绘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如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先在小说、电影、流行歌曲中看到了爱情,而后才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爱情。这种文化对于爱情的塑造,先行将爱情作为一种观念,如同芯片一样植入到了我们的大脑中。在我们确定爱情真的存在以前,它就抢先一步入驻了我们的记忆,并发展出了一套关于爱情的规范和标准。
商家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场爱情造神运动中的商机。如果说,爱情是一个当代“ip”,它可能是变现最为成功的一个。从艺术创作到日用产品,人们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都可以看到爱情作为一个概念的商业植入。
各种情人节,更是消费文化的一次新发明。从2.14西方情人节,到3.14白色情人节,再到7.7农历七夕情人节,甚至跨年夜、圣诞节,都变成了情人节的变种……情人们争先恐后,在这些真真假假形形色色的节日里互送礼物,烛光晚餐,不管是什么日子,都可以变成一场消费狂欢。
在这些狂欢之中,爱情总是最终的高潮和归途。
请爱情走下神坛
永恒不在男女的欢爱里
爱情被奉上神坛,或许还跟个人主义的风行有关。随着现代生活日趋走向原子化,人们对个体概念越来越推崇,“自我”和“个性”成为毫无疑问的王者。拥有独特的自我,是对每个当代人最崇高的赞美。
在所有的日常活动中,唯有爱情最能帮助人确立自我。一个人,考试得第一、职场上被晋升,都只能说明“自我”的某个方面得到了确认。唯有当一个人处于爱情当中时,他/她才会感到自己的整个“自我”被另一个人用“我爱你”的誓言全部接纳、全部肯定,甚至包括自我当中的那些缺陷和不足。
"《爱的多重奏》
作者: [法] 阿兰·巴迪欧
译者: 邓刚
版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渺小的自我通过伟大的爱情获得了确认,而且其代价和过程极为简便,几乎没有任何门槛。人们歌颂跨越等级、肤色、族群、性别的爱情,爱情将一切渺茫的希望变为可能。要在生活中的其它活动中,获得同样的确认感,代价要高昂的多。对此,刘瑜有过一段很恰如其分的概括:“之所以永远有这么多人在忙着得到爱失去爱抱怨爱唠叨爱,除了伟大的化学反应,还因为爱情是成本很小、‘进入门槛’很低的戏剧。如果要以做成一个企业、创造一个艺术品、解决一个科学难题、拯救一个即将灭绝的物种……来证明自己,所需才华、意志、毅力、资源、运气太多,而要制造一场爱情或者说那种看上去像爱情的东西,只需两个人和一点荷尔蒙而已。于是爱情成了庸人的避难所,于是爱情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被大量地生产出来。”
于是,整个时代患上了爱情饥渴症。
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制造出一份份活色生香的爱情生活:在一起,分手,和好,再分手,第三者,第四者……只要你不厌倦,这个叫做爱情的戏剧可以一直巡演,永不谢幕。在这些循环往复的爱情游戏中,自我得到一再的关注和确认。
"《论爱》
作者: [法] 吕克?费里
译者: 杜小真 译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也正是因为爱情这种强大的自我确认功能,是否拥有它,如何拥有它,成为人们互相之间衡量彼此的坐标。在利用爱情得到自我确认这一点上,不得不承认,女性往往所受荼毒更多。
在《倾城之恋》里,张爱玲感慨,“一个女人,倘若得不到异性的爱,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一个被当代爱情观念塑造的女人,已经习惯用“在爱情中是否有魅力”,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倘若答案是肯定的,她便不自觉地流露出难以抑制的自信和满足;倘若答案是否定的,她便会有无处躲藏的遗憾和悲哀。
一个人,如果不保持足够的警觉,很有可能在爱情戏剧中轻易耗费掉一生的光阴。毕竟,围绕着爱情的游戏,实在是太多了。而当你回过神来,想要做一些更加真切的事情,却往往已经在爱情冒险中花光了所有的精力和雄心。
我们应当给予爱情更恰如其分的位置:它只是自己和他人众多关系中的一种——不比其它关系更卑鄙,也不比其它关系更高尚。
永恒不在男女的欢爱中。是时候,让爱情走下神坛了。
"""别人都能找对象,你为啥不能?
▼
直接点击 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爱情片恋人絮语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恋人絮语剧照,恋人絮语hdbd高清版,恋人絮语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恋人絮语》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