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怎么认为,我觉得这部电影里对爱情和性之间的关系描写得非常到位。和食联系在一起,深入浅出,立体入心。我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很没有意思,越经过时间和爱情的磨练越觉得它里面的很多观点和话语都是有启发意义的。《魔幻》里每一个角色都比较明显得有他所代表的现代人的爱情观,从这些不同的人的不同的爱情观中,我们能抽取出现代社会里爱情和性之间的关系。当然,只是一家之言。
我来简单分析。先插一句,编剧是林咏琛。作品还是不错的。
慕容优的妈妈。这个厨艺出色的普通女人把自己婚姻的失败归结在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诅咒上。不难看出她的无奈。对于男人的离开和对于自己才艺的不被重视。很多人都喜欢这样安慰自己。我就是乐此不疲的一个。
男人有很多事情,比女人和家庭重要多得多。你留不住,哪怕你用尽你所有技艺让不想进家的他闻到饭菜的香味,他还是要走。女人一旦陷入爱情总会做出许多努力,用尽浑身解数,留住他对于女人来说就是留住幸福。这方面慕容优的母亲几乎患上了强迫症。其实,电影最后还是采用‘平淡是真’的道理告诉观众朋友们,幸福,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女人,就是和丈夫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简简单单的家常饭。
慕容优。全片有这个女人的心理活动作旁白显得很有意思。女人的口是心非被演绎得很到位,社会人做人必要的伪装和虚伪也被演绎得很幽默。可能受到母亲的诅咒的影响,她对爱情有种天生的不自信和迷惘。同时依赖着母亲的私房菜过着没有远大理想的生活,并逃避挑战。这种双重不自信相信是大家普遍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女人们。同时,她是一个比较正统比较大众化的女人,对爱情专一,对性态度认真,又能与大众女性产生共鸣。但她的结局是很美好的。她的助手小可一直默默关注着她,并帮她自创了自己的菜式和抓住属于自己的爱情(姐妹们,姐弟恋的时代到来啦)。这也是在告诉大家,一定要勇敢面对生活,我们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切。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恋爱中的女人真的很美丽。
傅薇。我最喜欢的角色。优雅、性感、独立、迷人、聪明。因为她的人生观、爱情观比较独特,所以她并不具有典型性,她的作用不过是另一种看待爱情和性的观点,帮助我们多角度分析。恋爱,她已是红尘之外的人了,看透了厌倦了,现在只想享受短暂的美丽。她懂得游戏规则,深谙不可言传的美妙。她对于男人只限于对性的要求了,她不相信爱情这种东西了。她的洒脱让人又羡又拒之千里。傅薇蝎子和青蛙的故事让我为之一惊,自古是男人爱美人不爱江山是本性难改,没想到这个女人能这么理智拒绝这个可以给与安定幸福的男人。她不想被束缚,也不想伤害传佑。这种女人不会停留,永远不是谁的宠物和女皇,但这种女人也有她们说不出的忧伤。是最勇敢的种类。
范传佑。女人故事中的第一个男人,也是用来伤害我们让我们成长的男人。又爱又恨的男人。他在列车上的一段话体现了他的爱情观,在遇到傅薇之前他的爱情依然是场证实自己魅力的战争。呵呵,爱情其实就是这样,一物克一物。
小可。有心、聪明的好男孩。来弥补优的创伤,帮助她治疗她的心灵的男人。
真正的爱情是要经过这样的过程:两个‘进入’。心灵的‘进入’再到身体的‘进入’。心灵的进入是不让身体的进入沦落为肮脏的‘性’的绝对前提。反过来不会是长久的真正的爱情。当优和小可谈起恋爱,小可这个年龄的男孩却没有提出性方面的要求让优觉得很不对经,她询问了周围的朋友,从这些回答中我们能看出因爱情而生的性有几个必要条件:安全感、信任感、希望对方做的事情要做得到等。而当小可一句话就直击优心中最隐秘又最真实的地方时,所有这些条件都不再需要去培养,心灵的门已经打开,就等你莽撞的闯进来了。
性和爱情是不能分开的,优和传佑的失败爱情如是说。这么真理的真理电影选择的是从反面来阐述的。性是爱情的催化剂。催化剂不仅仅是加快反应速度,它还可能是减慢速度。优和传佑几次性事都非常邪门的不顺利,让他们失去了爱情的信心,于是他们不欢而散。即使是多年后难得再见,传佑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住在xx饭店,可以打电话给我,多晚都可以。多晚都可以哦!分明是性的暗示。而优也在传佑的房间是单人双人而耿耿于怀。还是性。而对于没有勇气再爱的优,对性也依然是不能洒脱的。
傅薇和她周围的男人们,包括企图打破她的游戏规则的传佑,这些人都是游走在性领域里的王者。他们把性和爱情分得很开。性归性,爱归爱。万岁。所以在结束、离开时他们的话才是那么一致‘都是大人了,知道游戏规则的,对不起,我没什么可说了’。就算是婚姻,他们依然轻松,‘我也结婚了,那又怎么样?’、‘要说爱呢,我最爱的当然是我的老婆’这样的台词不能不说明现代婚姻的脆弱。对爱忠诚不等于对性忠诚,不是么?
影片最开始吃大闸蟹一段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如此。食色性也。人的本能欲望真的有非常微妙的联系。和其他吃相狼狈不堪,喜形于色的人相比,优雅从容享受美味后再点上一只烟的傅薇,也许真的是对性对爱最淡而处之的人。可,谁又能真正这样既入‘世’又出‘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