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死”常见于独居老人,因长时间独居极少与他人接触,发生疾病或意外死亡较长时间后尸体腐烂才引起周围邻居注意。近年日本“孤独死”开始向30~40岁年龄层扩大。
中年男性的“孤独死”
近年,“现役世代”也就是处于工作年龄段的人“孤独死”案例越来越多。“现役世代”早出晚归,对周围邻居来说没什么存在感,因此也很容易出现死后短时间内无法被发现的情况。
在这些“孤独死”案例中80%的死因是长时间的”自我忽视式”生活方式。“自我忽视式”生活方式多指生活在满是垃圾的环境中、生病不主动治疗的一种忽视自身需求的慢性自杀式的生活方式。
在特殊清扫组织-武藏think tank公司工作了近10年的盐田先生对“孤独死”感触颇多:“现役世代"的孤独死现场有很多共同点,基本都能看到速食拉面、药物、酒、烟等不健康生活的代表性物品,死者多因工作压力、疾病等失去工作后开始独居生活,然后变得越来越孤僻,拒绝与外界接触。。
与因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而导致陷入“自我忽视式”生活状态的情况不同,“现役世代”的“孤独死”多是因为在人生重要阶段遭遇了重大挫折,失去家庭或工作后与社会脱节,最终一蹶不振。
人到中年
对于男性来说35岁左右似乎是个坎儿,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借贷比率和接受精神科治疗的比率显著增加,大都是因生活压力大导致抑郁等精神类疾病,最后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只能靠借贷维持生活。
人到中年后突然遭受重大挫折后一蹶不振以致“孤独死”的情况并不少见,就盐田先生近十年来的工作经历来看,“现役世代”的“孤独死”发生率远远高于老年人。
相较女性而言,男性更不善于外交,一旦陷入自闭就很难再走出来。盐田先生感触说:“我从小受父亲虐待,是在福利机构长大的,没怎么感受到过家庭的温暖,所以非常理解那些遇到挫折后自暴自弃的人。他们本来只是想逃离外界的压力,却不幸陷入自闭,最后一个人默默走向死亡”。“孤独死”虽然多是由于死者的过度自闭,但是其实亲人的冷漠也是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孤独死”发生后亲人仅仅因支付特扫组织费用而闹得不可开交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次的清扫费用也是因为家属拒绝支付而由大家负担了。
自闭人群数量增加
据《平成27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全体版)》记录显示,在日本6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每天和他人交流的占90%,而独居人群中,有30%的男性和20%的女性在一周中与他人交流的次数不超过2次。其中6.6%的独居女性表示“附近没有可以聊天的人”,17.4%的独居男性表示“和附近的人没有交流,也没有人可以依靠”。
这还只是高龄人群中的数据,与预想不同,“孤独死”的高发人群并不是高龄人,而是那些终身未婚或中途丧偶的中年人。在这个单身独居比例逐渐升高的孤独社会,“孤独死”发生在谁身上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