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没想写观后感,昨晚看了电影发了微博 ↓
"
不止一人问:为什么癌症是槽点?
解释的话要好长一段,干脆把观后感简单写了吧。
先回答那个网友的问题,癌症在《送你一朵小红花》里是槽点当然是我的个人感觉,不一定对。因为这个题材,本来我是不太想看的。不过排片实在多,小西瓜上课又要好长一段时间,就看了。
我总觉得,拍癌症、校园暴力、抑郁症之类的题材有点偷懒,癌症是个多特殊的背景,在这个前提下,其实人会有很多行为和决定看起来有点疯狂,有点怪异,但没法细想,一旦共情,无论多奇怪,放到生命的前提下,都非常正常又很合理。
不信大家可以想想电影《我不是药神》,但药神这种力量感特别强烈的电影又跟《送你一朵小红花》不一样,小红花还是很小很轻的切口,跟《我不是药神》相比,难度要低很多。所以导演韩延拿癌症病人作为题材拍青春和成长,又是顶级流量明星担纲主演,当然很聪明,光是催泪这一点就可以让无数粉丝买单,也很容易让观影路人坐进电影院的沙发椅,比如我。
但在观众(只是我)看来,真的想拍个好电影,其实不需要拿题材吸睛,再说男主都易烊千玺了,还愁票房么?
所以,电影刚开始没几分钟,我就把《送你一朵小红花》当成一部青春片,它拍的就是成长。成长里无外乎就是长大、爱情、理解,这么一捋,就顺多了。
我个人很喜欢看成长类的电影,因为成长这个词真的很美妙,它不仅是少年需要,无论什么年龄都不应该停止成长。不是得了癌症才需要理解亲情,珍惜爱情,领悟生活,普通人一样需要。只是电影是造梦的,把一段长长的人生压缩在一两个小时,难免浓度提高。
当然,在癌症患者的身份下,电影里的韦一航、马小远更容易让人感动,这不过是同情和共情带来的催泪效果。其实想想,所有的年轻人,大都和韦一航、马小远一样,容易丧,容易躁,容易动情又容易怀疑,容易激动又容易放弃,毕竟年轻就是干脆利索,鄙视拖泥带水,这种脆生生的宁折不弯,才是青春让人觉得美好的原因。
可是,把《送你一朵小红花》里的癌症换成成长里的任何别的因素,都能成立,挂科,失恋,失业、生病、平庸、背叛、意外……哪个不容易让人丧呢?这些生活里经历的一点一滴,当盖在头顶时,都会有身处其中抬头只能见到乌云一样沉沦。但也不用担心,无论多大的喜悲都会过去的,慢慢成为一丝一丝的年轮,缝进我们的青春。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被现实、职场、生活拧成哪怕麻花一样也不会折断,你就知道,自己成熟了。
当然,青春也就消失了。
小红花这电影没法剧透,因为本来就是一个特别普通的成长故事,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但不是说它不好,相反,真的可以说是特别好,演员舒服,叙述顺畅,导演克制,情绪浓烈的催泪戏点到即止,很快会有喜剧处理拉回你的眼泪。而且真的要好好表扬电影的预告片,力所能及地把电影里最浓烈的几个片段都剪辑出来了,说预告片比正片精彩,感觉有点怪怪的,毕竟哪部电影不是预告片更浓缩精华呢,否则靠什么吸引人进影院?
男主易烊千玺和女主刘浩存都很合格,好几场戏甚至有惊喜。经过《少年的你》,易烊千玺显然对电影镜头更从容,几场怼着脸拍特写的戏,游刃有余,特别是电影结束的那个大特写,眼神,表情,眼泪,说他是个合格的电影演员,一点不带表扬色彩的。台词也有进步,酒后表白的那场雨中戏,以前偏弱的台词都成了亮点,这点人家专业演员胡歌都点名表扬过了。
当然,电影里的配角更稳。你能看出易烊千玺对角色的设计,比如因为丧而习惯性的弓腰驼背,恋爱里躲闪、偷瞄和面对父母时的眼神,吃饭捏着筷子的下半部,这些细节当然对角色的完成有帮助。但如果论细节,真的还是要看戏骨,大家可以留意一下电影里扮演妈妈的朱媛媛是怎么吃虾的,真的,几秒钟的戏,比菜市场掐菜叶、花三分半钟省五块钱停车费还要让人信服那个人物。
电影的结尾有点无奈,相信很多人会跟我一样,宁愿它停在韦一航守在马小远的病床前,两位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一边看着心电图输液瓶氧气管,一边憧憬着平行时空里那个电动车上健康的、快乐的、青春的自己,仿佛一切灾难没法解决但可以停止,只要没看到结局,就可以想象大团圆。
但电影还是勇敢又往前走了一步,它拍了现实里的马小远,对,癌症里无论是谁,主角光环都没用,更多的结局是死亡。而侥幸活下来的那个呢,他会痛苦,会沉陷,更会徘徊,也会慢慢想通,和解。
人就是这样,他没法永远原地踏步,身边可能会重新有一个人,或者一直就一个人,但他迟早会慢慢淡化悲,渐渐忘了痛,或者把这一切放在记忆的一角,转身往前走,走到无数普通人汇集的人流中去,变成我,你,我们,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