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孙维民饰演的周恩来、王伍福饰演的朱德等人化妆的痕迹特别明显,似乎在有意掩盖演员的老态。尽管如此,仍然能够看出唐国强、孙维民面容的疲惫。而1950年的毛泽东才57岁、周恩来52岁,但唐国强已经68岁、孙维民65岁,就连王伍福也已72岁,还在饰演当时64岁的朱总司令、67岁的卢奇饰演46岁的邓小平,年龄的反差直接影响到了人物的塑造。
"
我们很清晰地能够看到,唐国强他们这一代特型演员已经明显的年龄过大,饰演暮年的伟人尚可,倘若饰演解放前的伟人形象给人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作为央视投拍的重头戏,导演对饰演几位伟人的演员选择丝毫不敢马虎,除了观众比较熟悉的这几位演员以外,其实也没有其他能够胜任这部大剧的演员可选。曾因饰演毛泽东而家喻户晓的古月自去世之后,唐国强成了毛泽东饰演者的不二人选,尽管有争议,但还是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因在电影《开天辟地》里成功饰演了青年毛泽东的王霙如今也已接近60岁了,可他的形象还是适合扮演青年毛泽东,这样的局限性使他失去了很多机会。另外还有几位毛泽东的饰演者,因为出演的影视剧影响不大,大多不被观众认可。这也说明国内的特型演员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一旦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开拍,特型演员的选择也将决定着作品的成功与否。
"
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四渡赤水》、《巍巍昆仑》、《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上映,特型演员作为演艺界一种特殊的演员群体,受到许多电影导演的青睐和观众的欢迎,他们也确实成功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神形兼备。我们熟悉的古月、孙飞虎、黄凯、刘怀正等人正是这个特殊演员群体里的佼佼者,几十年的银幕生涯为几代中国观众带来无数经典形象。但这些为电影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特型演员们很多都已去世,即使健在的如郭法曾(刘少奇饰演者)、傅学诚(刘伯承饰演者)、谢伟才(粟裕饰演者)等人因为年龄问题已不再出演角色,曾经神形兼备的银幕形象随着这一代人的逐渐老去,留下的只有回忆了。
"
到了90年代后期,一些编导对于革命题材影视剧中的历史人物在“形似”的要求上不太严格了,讲究的是“神似”,使“特型演员”这一群体不再受到重视,这就出现了一些从外形上根本就不像的演员仅靠化妆就随便去饰演伟人,造成了“形没有形,神没有神”,观众的意见也很大。其实我们都知道,对于近代历史人物的塑造,特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塑造,“形似”是前提条件,没有“形似”仅靠“神似”去弥补,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不真实的,缺乏地气的。我们都看过电影《大决战》,这部片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特型演员要求最为严格的一次,导演李俊就要求人物不但要“形似”,还要“神似”,在全国各地艺术团体、院校进行地毯式筛选,马绍信(林彪的饰演者)、宗利群(彭德怀的饰演者)、谢伟才(粟裕的饰演者)等人就是因参与了《大决战》的拍摄才一炮而红,开启了他们的特型演员之路。
"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投资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全景式地展现了抗美援朝的整个过程,人物众多,题材厚重,场景宏大。但这部剧在对角色“形似”的要求上不是很严谨,除了几位伟人尚可接受外,主角彭德怀选用丁勇岱饰演就是一大败笔。倒不是否认丁勇岱的演技,而是他的外形与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实在相差太远。不知为何不用外形更像,表演经验更丰富的宗利群,而是选择了从没有饰演过彭总的丁勇岱。另外刘之冰饰演的邓华、王志飞饰演的聂荣臻都与原型相差甚远,如果不是字幕提示,根本看不出来是谁。也许有人会说:没有特型演员,照样拍出史诗级的革命战争大片。但我想说,拍出大片是有可能,能不能达到史诗级就很难说了。为什么《大决战》、《开国大典》、《风雨下钟山》等影片会成为经典?在这些影片里,特型演员对历史人物的成功塑造使影片的艺术魅力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