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如今的名气,估计是他自己也想不到的,为何这样说?在世时,他还不是诗圣,李白如日中天时,他只是一个超级小迷弟而已。虽平生存诗1500首,但在当时却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但他却是我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
从白居易开始,他的诗受到世人的瞩目,白居易说他的诗“贯穿今古,缕格律,尽工尽善”。而韩愈,更是用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将他捧上了诗仙的高度。到了宋朝,他的诗名直超李白,受到黄庭坚、李师道等人各种模仿,诗圣之名终于坐实。
到如今我们以相对客观的眼光来看,杜甫的诗无论意境还是对仗工整度,都确实属于唐诗的巅峰。要在其平生1500首诗中,找到水平最高,确实不容易,但其最霸气的一首却非这首《前出塞九首·其六》莫属,全诗言简意丰,其中5个字更是入选36计,令人拍案叫绝。
《前出塞九首·其六》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这首诗中最出名的一句当属“擒贼先擒王”,很多人都听过,但多数我却不知道前面还有3句,而这3句也是句句都牛气。一、二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是从兵器的角度来讨论。很多人不明白,世人眼中一向文绉绉的杜甫,为什么会懂这些?其实唐代的文人从来都是能文能武的,就像李白的师父是剑圣裴旻一样,杜甫家从父亲杜预开始就以文武双全为家训,所以这些兵家的道理他怎会不知。
三、四两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论述如何用最快地方式结束战局。杜甫一生不喜战,在其经典的三吏三别中更是用尽笔墨,字字泣血。但唐王朝征战的脚步却从没停下,如果不得不一战,那就尽量减少伤害,这就是诗圣的仁心。
因为写得太有道理,“擒贼先擒王”竟入选了明末时的《三十六计》中。这36计中其它名计有:金蝉脱壳、借刀杀人、 浑水摸鱼、打草惊蛇、反间计、调虎离山、隔岸观火等诸多经典兵家计策。而“擒贼擒王”,是其中重要的一计。
在这首诗的后几句中,杜甫强调列国自有疆土,用好的办法制敌才是真正的兵家之道,多杀伤并不可取。杜甫直诉胸臆地道出自己的想法,这在他的诗作中是非常少见的。
从写诗为文的角度来说,这首诗在杜甫平生诗作中,论格律对仗等都算不得多高明。但一位文人能写出如精妙的兵家诗,就当真令人拍案叫绝了。而难得的是,我们在这短短几句诗中,看到了一位霸气的胜家气势,和一颗仁义的侠者之风,这颗仁心或许才是杜甫被尊为诗圣的最大原因。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这首不一样的神作,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