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作者 | 黎蓉
"图片:engadin art talks
跨越疫情的阻隔,e.a.t.在线下重启。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得以重聚,共同讨论世界摆脱孤立和分裂的可能。
长期以来,瑞士阿尔卑斯山的恩加丁地区(engadin)一直以其美丽的山景吸引着世界富豪名流的到访,达沃斯论坛亦在此区域举办。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吸引着世界上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哲学家、音乐家、作家、建筑师等创意人士流连忘返。
高海拔可以激发流动的思绪,而恩加丁又处于南北交界之地(恩加丁南部离意大利很近),这赋予此地一种冲突的特质:当自南而来的阳光穿越山谷,照耀到北面的冰川,会让人感到南北在此相遇。
十二年来,恩加丁艺术论坛(engadin art talks, 简称e.a.t.)持续在小城zuoz举行。论坛象征性地选址在开放的阿尔卑斯山顶,其愿景就是希望联结这个南北交接的峡谷里的独特能量,并围绕它创造一个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能量场。
恩加丁艺术论坛由克里斯蒂娜?贝希乐尔(cristina bechtler)和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在2010年共同创立。我从2010年开始参与,最初这只是30位志趣相投的朋友的私人聚会,自2016年起,论坛开始对公众开放。
论坛最初的灵感来自“水晶链 ”(crystal chain)成员之间的通信,这是由建筑师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在1919年建立,由12位建筑师、艺术家和思想家组成的团体,它为e.a.t.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团体的成员希望发展新思想,开辟新道路,从而为未来的建筑打下基础。他们用来交流的媒介是连锁信件,在信中以假名传阅和讨论想法、草案和图纸,目的是通过(想象中的)仪式性建筑象征性地培养信仰和社区。
e.a.t.自创办以来也秉承以上理念,它因为不局限于特定的学术或博物馆框架而具有开放且自由的优势,充分激发了各界人士的思维碰撞。每年论坛只给参与的演讲者一个大主题来确定讨论的范围,没有任何具体要求,不设任何限制。演讲者来自艺术、哲学、文学、科学、音乐、建筑、电影、设计等多个领域,在该主题之下共同讨论、彼此激发灵感,如同一个创意发酵实验室。恩加丁艺术论坛的使命是使各个学科中最具创意的思想领袖与国际观众会面、交流,为他们创建一个自由沟通和创新的平台。
回顾十二年来的主题和内容,它们都把握着时代的脉搏且具有前瞻性。论坛上一次在线下举行是在2020年1月,主题为“沉默与倾听”。在这个听起来很有哲学性的主题下,几乎所有的演讲者发言的主旨,都不约而同地围绕着人类所面对的各种生态失衡问题展开,从自然到社会到个体生命本身。其中年轻的意大利植物学家、哲学家伊曼纽尔?科西亚(emanuele coccia)在演讲中提出地球应以植物而不是人为生命中心的生命观;因记录自然历史而知名的英国录音师克里斯托弗?沃森(christopher watson)的讲座则让听众明白,地球上没有绝对的沉默,地球就是一张声波地图,人类如果仔细倾听,就可以发现自身对地球污染和破坏的毒声。
虽然新冠疫情仍在反复,第十二届论坛于2022年1月28日至30日在zuoz重开,主题 “物质与记忆"直切当下现实,探讨身体和精神之间的关系,可持续性和时间的衔接,以及有关记忆的不同体验。
虽然疫情仍在反复,第十二届e.a.t.论坛在小城zuoz重新开放,图片:engadin art talks
相比往年来自五大洲、更加国际化的嘉宾阵容,去年的论坛因为疫情以虚拟的方式在网上举行,今年则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旅行依然困难,演讲嘉宾大部分来自欧洲,其中包括循环经济专家安德鲁?莫雷特(andrew morlet)、即将上任的苏黎世现代艺术馆馆长安?迪米斯特尔(ann demeester)、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洛朗?勒庞(laurent le bon)、巴黎大皇宫主席克里斯?德康(chris dercon)、nft专家kenny schachter、布景设计师es devlin、意大利艺术家armin linke、奥地利古典竖琴音乐家margret k?ll等等。
e.a.t.创始人克里斯蒂娜?贝希乐尔在简短的开幕致辞中指出,在疫情将世界隔离的当下,她希望今年的论坛让大家更深地体会到世界的一体性 “oneness of the world”。她还引用刚刚去世的艺术家兼诗人埃特尔?阿德南(etel adnan)的一句话:
“世界需要团结,而不是分离。爱,而不是猜疑。一个共同的未来,而不是孤立的”(“the world needs togetherness, not separation. love, not suspicion. a common future, not isolation.”)
今年的主题“物质与记忆”由苏黎世大学艺术和建筑历史教授菲利普?厄斯彭(philip ursprung)提出。据厄斯彭介绍,这一主题灵感来自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于1896年出版的《物质与记忆:关于身体与精神的关系的论文》。这本书是19世纪有关“记忆是物理的(储存在大脑中),还是精神的(在灵魂中产生共鸣)”的辩论的一部分。柏格森提出了一个综合方案,对他来说,身体是关于现在的,灵魂是关于过去的。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
像查尔斯?达尔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或玛丽?居里一样,亨利?柏格森属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人类整体思想体系受到了挑战的时期,如同当下的世界。时至今日,柏格森的著作因其处理矛盾的方式以及对还原论和原教旨主义的批判而依旧保持着吸引力。对柏格森来说,概念不是定义,而是过程。同样,整个论坛两天活动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定义“意义”,而是更加关注 “物质”和 “记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张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共鸣。两天的聚会提供了一个契机,以此打开并连接,进而提出关于回声、痕迹、回响的问题。
“两天的e.a.t.就如同一个鲜活的美术馆”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参与者们围绕“物质与记忆”的主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莫雷特(andrew morlet)题为“物质与流动,一个新的经济愿景”的讲座介绍了全新的循环经济理念。艺术家armin linke通过“图片资本”的讲座让大家思考在图片泛滥的今天,当人们可以记录几乎所有的时刻—人们会记得什么?图片又是怎样被转换为资本。建筑师benjamin dillenburger在以“bits & bricks”为题的讲座中呈现人工智能在建筑上的应用,让我们思考:有了人工智能机器,人们几乎可以生产一切,但生产的痕迹在哪里?国际运动球鞋品牌on的联合创始人大卫?阿勒曼(david allemann)谈及散步,跑步对身心灵的影响,以及该品牌和建筑大师norman foster的未来在innhub的合作项目(innhub是foster + partners在恩加丁设计的一个包括运动、艺术和科学的新旅游社区,将在2025年完工)。
艺术家和设计师埃斯?德林(es devlin)与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充满想象力和美感的对话如同两个世界顶级乒乓球手之间的精彩对弈。德林以创造融合音乐、语言和灯光的大型表演性雕塑和环境而闻名,她介绍了自己的作品“记忆宫殿”,该作品绘制了7万年来人类视角转变的历史,从最原始的岩穴壁画开始。2017年她与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在伦敦蛇形画廊首次构想人工智能生成的集体诗歌的工作。
而四位博物馆馆长们关于博物馆的未来的激烈讨论,从艺术品作为物质和记忆的结合体开始,探讨了博物馆当下最紧迫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挑战,比如“博物馆是否需要一个新的定义?”、“博物馆正在继续扩大,但它们是否压制了什么?”。建筑师david adjaye则提出,在物质和记忆之上,博物馆需要有更多的清晰度,打开过去的故事,唤醒很多殖民地时期失去来路记忆的艺术品的生命力。让它们成为人类从国家到地球意识转变的物质载体,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人类共同体世界。
论坛最后一位演讲者是艺术界的多面手—策展人、艺术经济人、作家、教授和艺术家kenny schachter。他演讲的主题是当下如火如荼的nft艺术运动。他在艺术界的以“艺术毒舌”著称,习惯“讽刺和攻击”艺术界顶级权威人士,但没有人会当真,包括被“讽刺和攻击”的人,大家一笑了之。在e.a.t更是如此,因为这是一个开放和信任的能量场。
论坛第一天紧凑的节目在夜幕降临时以古典竖琴家margret k?ll的独奏音乐会结束。她的指尖优雅地滑动在琴弦上变换的韵律似乎回应着论坛在“物质”和“记忆”这两个概念之间产生的张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共鸣。她最后演奏的曲目是巴赫的《戈德堡变奏曲》。这部作品原本是一部键盘音乐作品,由一首咏叹调和一组30个变奏组成,但是因为全世界音乐家对它的厚爱,它被用无数不同的乐器演奏,包括中国的古琴和琵琶。听着margret k?ll的演奏,我不禁想起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钢琴家朱晓玫,《戈德堡变奏曲》是她至爱的曲目。对朱晓玫来说,这个作品让她想到老子的《道德经》,它们是殊途同归,如水,大道至简。她的梦想是为全世界人民演奏《戈德堡变奏曲》,至今她已经在世界各地的独奏会上演奏了几百次该作品。
夜幕降临,margret k?ll选择以《戈德堡变奏曲》结束一天的论坛,似乎在完美呼应着贝希特勒开幕辞的中心词:世界的一体性 “oneness of the world”。正如同《戈德堡变奏曲》作曲上的周期性,它以同样的方式开始和结束。
苏黎世当代美术馆馆长(kunsthalle zurich) 丹尼尔?保曼(daniel baumann)在论坛的结束语中表示:“两天的e.a.t.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美术馆,极具开放性,试验性,包容性,充满强度和复杂性。”
“物质与流动:一个新的经济愿景”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莫雷特(andrew morlet )的讲座名为:“物质与流动,一个新的经济愿景”。麦克阿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成立于2010年。基金会致力于推进世界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作为全球循环经济的思想领袖,基金会主要从“教育”、“商业”、“机构,政府和城市”、“洞见和分析”、“系统性倡议”和“传播”六个领域入手,将循环经济推上商界、政界和学术界的重要议程。
据莫雷特介绍,目前多数行业均采取“获取—制造—废弃”的线性生产模式来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循环经济则旨在重新定义增长,重点是创造积极的全社会效益。其目标是逐渐将经济活动与资源的消耗分离,利用循环模式对生产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次利用。
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下,循环经济通过资源流动管理来运用和保存自然资本,在保持产品和材料使用周期的同时,优化资源效用,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
莫雷特在讲座中特别指出,在过去40多年中,世界关于“可持续性”的推进是不成功的,因为“可持续性”所聚焦的,是如何减少对地球的破坏,和“负能量”意识相关,而循环经济是“正能量”的再生创造运动,致力于让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和谐共生、共同创造。他认为,人们应停止谈论可持续性,把经济思想聚焦在新的创造上。首先应该改变的就是思维方式: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经济同样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应该充分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间不可分割的互联性,经济、商业、政治都应该以此为指导。
具体如何改变思维方式?对此莫雷特提出“语言的潜意识力量”。他举例说,在经济和商业上,“消费者”这个词是一个潜意识非常有负面、消极能量的词,因为它把人视为商品,而不是人。
他在讲座中重点提出循环设计指南,启发各行业设计思考如何将对自然界的影响降至最小,如何重新设计产品系统、储存系统、更新系统、再生系统,并一起打造新创造的经济理念。
莫雷特讲座以这句话结束:“设计决定并塑造了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在讲座结束后的问答环节,我问莫雷特是否知道在2017年以101岁高龄去世的未来学家雅克?弗雷斯科(jacque fresco)?他的结束语以及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否也受到了弗雷斯科的影响?因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弗雷斯科就已经开始把相似的理念和具体设计方案公开展示给世界。
莫雷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他似乎完全不知道谁是弗雷斯科。
雅克?弗雷斯科拥有未来学家、科学家、社会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工业设计师、作家、讲师等多重身份。他生前表现出对结构设计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在20世纪70年代,弗雷斯科开始设想智能城市,并提出了循环城市的设计。
弗雷斯科提出了和循环经济颇为相似的"资源型经济 "的社会经济体系,并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他认为这种经济是人类进化的下一个阶段。
此后弗雷斯科撰写并发表了他对可持续城市、能源效率、自然资源管理、控制论技术、自动化和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的系统看法。他还创办并指导了非营利组织项目“维纳斯计划”,该计划提出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模式,利用科学和技术来改善社会,以实现更可持续的文明,让所有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到富足的环境。从整体上看,维纳斯计划通过将未来的社会哲学与技术知识相结合,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于解决人类条件的问题,填补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差距。弗雷斯科的方法论旨在挖掘科学和技术的全部潜力,以实现所有生物系统的社会改善。他还倡导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使人类、技术和自然能够可持续地进步。
如同天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lsa)一样,弗雷斯科一生所有的思想,创造和设计都没有申请任何专利,因为他深信:“最终,世界上所有的资源都必须作为人类的共同遗产由所有的人分享。” (eventually all resources of the world must be shared by all people as common heritage of mankind.)
“博物馆的未来”
中国正在经历着博物馆蓬勃发展的时期。小时候在中国除了故宫没有其他博物馆。第一次在纽约大都会看到比故宫级别更高的中国艺术藏品泪下的那一刻至今记忆犹新。作为一个自20世纪90年代学生时期开始在欧美各大博物馆吸收养料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博物馆是一个拓展我的眼睛和大脑,滋养精神和心灵的家园。博物馆这个话题因此是我长期以来关注的。
“博物馆的未来”对话现场,图片:engadin art talks
2006-2008年间,巴塞尔博览会有一个特别的 "艺术对话 "项目,讨论博物馆的未来。它是按地区进行的:美国、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博物馆的未来。它启发了我自2010年开始持续至今一系列博物馆馆长的采访和写作。杰出的博物馆馆长的大脑如海洋。多年来和他们的工作接触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国际顶级博物馆馆长需要具备企业ceo,艺术史学家,策展人,融资家,政治家,艺术家融为一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今年的博物馆论坛由法国阿尔勒梵高基金会艺术总监bice curiger主持,演讲者包括即将上任的苏黎世现代艺术馆馆长ann demeester、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洛朗?勒庞(laurent le bon), 巴黎大皇宫主席克里斯?德康(chris dercon)。在开放轻松的气氛中,大家直抒其言、毫无忌讳,讨论过程激烈优雅、生动幽默,不时赢得听众的掌声和欢笑。
curiger从“物质和记忆”切入,她认为博物馆是以非常复杂且有效的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机构:博物馆建筑和里面的物体储存着记忆,但这种记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被唤醒。她引用了艺术大师博伊斯的话:“博物馆是作为记忆的电池”。
curiger认为在讨论未来之前,必须事先回答博物馆当下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她和克里斯?德康一起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主流媒体对博物馆艺术展览专业艺术评论的强烈兴趣。curiger认为,当下媒体极度缺乏专业艺术评论报道,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紧迫的问题还包括:博物馆展览内容与观众的包容性、多元性;数字化带来的挑战和机会;博物馆内部和外部的对话机制:哪些价值必须被捍卫,有需要哪些力量从外部作用于博物馆使其保持活力;博物馆如何在国际主义与区域主义,文化精英观众和普通大众之间取得平衡等等。
对话还谈及了博物馆的未来特别需要注意的“陷阱”:排名、点击率、参观者的数量正在成为衡量博物馆成功的标准,以及为了迎合流行主义,被快餐流行文化侵蚀的风险等等。
馆长们讨论了博物馆应该保持慢速观看和思考的传统还是拥抱图像的蒙太奇的现在,发挥新的可能性和能力,改变19世纪的慢观看的方法,还是力图两者之间的平衡?博物馆是否需要一个新的定义?博物馆应该如何帮助人们自由思考?与观众互动和接触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关于“博物馆应该如何处理常年囤积的馆藏”问题,作为蓬皮杜艺术中心主席的洛朗?勒庞表示,目前蓬皮杜只有1%的艺术藏品被展示。在最近召开的一次收购委员会会议中,蓬皮杜艺术中心又购买了1000多件作品,但如何处理这些收藏品则需要更细致的规划,蓬皮杜还因此在包括法国、中国上海等地开设了不同的分支机构。而克里斯?德康则提出,应加强博物馆之间交换展示艺术藏品的合作。
curiger的梵高基金会并没有太多艺术作品,而是更加注重梵高的精神。比如用梵高的手稿或信件来创造与其他艺术家作品的关系,发明新的表现形式 。
有关“西方博物馆是否有必要收藏非西方的当代艺术?”这一问题,克里斯?德康强调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的出品者,西方博物馆需要补习功课,认真研究展示收藏来自亚洲、拉美以及非洲的艺术,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来自的区域不同,而是因为其艺术内容所具有的价值。
而对于有关“私人博物馆的兴盛对公立博物馆的影响?”的问题,洛朗?勒庞指出,在法国,过去50年间博物馆的参观者比例并没有增加,仍然只有30%。克里斯?德康则表示,公众对博物馆未来的期望是巨大的。人类正在经历的疫情让很多问题都面临质疑,疫情危机将让很多改变得以发生。
在接下来策展人奥布里斯特和建筑师david adjaye的讨论中,深刻反思了博物馆应如何立足现在,还原藏品的过去和它们的生命力。adjaye认为,博物馆应该更清晰地处理博物馆内的物质和记忆,展开故事、展现藏品的来源。西方博物馆在17-19世纪殖民时代开始构建,被视为启蒙和知识的殿堂,但是这些博物馆内作为人类文化和精神的物质,却失去了有关它们是从哪里来,又怎样被带入这些殿堂的记忆。
adjaye让我意识到,处理博物馆来自殖民时代的艺术品所带来的挑战和冲突正是世界/人类连接、理解、进化、团结的机会,一个人类超越物质/物品/记忆,转向文化和精神共同体的机会。21世纪的博物馆的定义不应该停留在传统的宝物宫殿的概念。重要的不是谁拥有和保管这些物品,重要的是如何唤醒这些物品的生命力;以及如何联手合作,利用这些历史物品来分享人类的知识和智慧创造,建立加深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以此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
正如诗人埃特尔?阿德南(etel adnan)所指出的,世界不需要分裂孤立,而需要团结。博物馆有能力和责任利用艺术的美和力量连接人类整体,这也许是博物馆最紧迫和最关键的任务之一。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身体”。如何塑造博物馆的未来的深层问题是如何塑造人类自身的未来,从个人生命到和集体,在博物馆这个公共的但同时具有私密性性的物理和精神空间场所。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持续关注、思考和行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