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东木老爷子到底有多硬?
三个截面来让你领教——
军旅般的生活作息。
说起伊斯特伍德,立马就会想到他叼着烟,酷到没朋友的样子对不对?
生活里,其实伊斯特伍德闻到烟味就犯恶心。
因为父亲早逝给他带来很大打击,于是他立志保持健康的生活。
不抽烟,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健起身来儿子说他像个“莫得感情的机器人”。(难怪人家长寿啊)
不合群的立场。
在以左派为主流的好莱坞,怼川普已经成为了常态。
但伊斯特伍德是少数公然支持他的电影人。
作为一个老牌共和党人,他抱怨现在是个因为政治正确,人人都不敢诚实说话的“软蛋时代”(pussy generation)。
这硬气,像极了里根引用过他的一句台词——
go ahead,make my day.(来啊,有本事今天就干掉我)
第三。
当然就是电影。
62岁获得第一项奥斯卡时(《不可饶恕》),就有人说他的电影生涯到达顶峰,往后就要渐入颓势了。
可从那以后,老爷子又继续导了21部片子,水准在线,佳作频出。
这辉煌的事迹本身就太燃。
而伊斯特伍德的电影,还有个一以贯之的主题——
昭示一种阳刚热血的时代精神,重申对人类独立自强、坚韧意志的信心。
在盛行小确丧的年代。
伊斯特伍德永远在拍那种最燃、最硬核的电影——
看了,真不好意思继续做一个废人啊。
中国有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做到哪算哪,剩下的就交给运气。
伊斯特伍德呢?他更愿意相信“逆天改命”。
片名就表明态度——
《成事在人》。
电影改编自一段历史真实发生的热血故事。
这故事里面,有两个名字。
一个叫纳尔逊·曼德拉(摩根·弗里曼 饰)。
南非之父。
1990年,经历30年牢狱之灾的曼德拉被释放,并成功出任南非总统。
他身先士卒,领导人们破除种族隔离制度,在各方面建立不同肤色的沟通。
如果我自己都不能有所改变
我还如何希望别人做出改变
另外一个,叫跳羚队。
南非橄榄球国家队。
被曼德拉寄予厚望,在南非主办的橄榄球世界杯上,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消除隔阂,鼓舞人心。
但问题是——
这支橄榄球队,相当于国足水平。
缺乏战术,疲软瘫痪,毫无斗志。
……连出线都费劲。
面对困难的历史遗留问题,面对一支不可能获胜的球队。
曼德拉毫不怀疑,这个国家的信心能够被重新提振。
为了给橄榄球队打气,曼德拉亲自前去训练场拜访。
不端架子,不传达精神。
他做的,是记住并喊出每一个队员的名字。
电影片名,其实是一首诗的名字。
曼德拉被关进监狱的漫长黑暗岁月,就是靠这首诗,在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坚持下来。
他把这首诗,以及诗中不屈的精神,传递给了跳羚队。
我是我命运的主宰
我是我灵魂的统帅
世界杯赛场上的跳羚队脱胎换骨,所向披靡,直到最后的决赛。
对手,是传统强者新西兰“全黑队”。
胜算几乎为零。
听听这让人闻风丧胆的比分。
很多人安慰曼德拉和球队:走到这里已经不错。
亚军,也已经是这支球队的最佳成绩。
见好就收吗?
队长放下狠话:
我可能会断手断脚断脖子
但我绝对不会让那家伙冲过去
因为失败不是他们选项之一。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决赛当天,“大黑熊”被一只只奋不顾身的“绿跳羚”挡住去路。
一个被甩开,另一个顶上。
一个人拦不住,两个人夹击。
豁出性命的防守,最终获得了预想之外的胜利。
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如此评价影片:
“分分秒秒启迪着人类最深沉伟大的情感。”
这情感的底色,就是一腔“成事在人”的热血。
这热血,只是鸡血吗?
伊斯特伍德在采访中解释过,他从小根植的信念从何而来——
(“大萧条”时期)我们全家随父亲离开瑞丁搬到卡梅尔,这样他就能在中央车站找到一份加油员的工作。你要赶500里路,带着你的家人,带着你所有的东西,只因为这是唯一一份存在的工作。
所以我在想,如果他说“哦,我做不到”会怎么样?
《huffington post》
成事在天?
只有你坚持下去,才会发现老天也并非那么苛刻。
sir要说的第二部电影,可能很多人没听过。
在伊斯特伍德作品里,算不上出类拔萃,但别具一格。
《泽西男孩》。
根据同名音乐剧改编。
主角原型,是引领时代的一支流行摇滚乐队,四季乐队。
50首歌曲上billboard榜,46首夺冠曲,全球专辑销量超1760万。
就算你没听过乐队的名字。
但他们的一首名曲你一定听过——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the overtones.
在成名之前,他们只是四个新泽西州工人阶级出身的普通男孩。
偷蒙拐骗,不学无术,频繁进出监狱。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就曾经直言不讳地称四季乐队是“少年犯组成的乐队”。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三条路:
成为黑帮,从军,以及成名。
他们选择了第三条。
组了一支乐队,在酒吧里卖唱。
他们才华横溢,但是无人赏识。
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找到愿意签下他们的唱片公司。
却一而再再而三吃闭门羹。
为了维持生活,只能给各种歌手和音。
相信每个怀揣梦想的人都有过这种愤懑。
有时你感觉自己有东西迫切要与这个世界分享
结果却发现没有人在乎
《泽西男孩》讲几个年轻人如何从底层一步步爬向梦想巅峰。
却并非是一路向着名利场高歌猛进。
相反,它更像是一首关于梦想的乡村小调。
电影中有一幕sir印象深刻。
乐队新成员写了一首新歌,在钢琴前展示。
尽管他们从未排练过,但当旋律流出,四个人的默契自然而然地连接上。
主唱、吉他、贝斯依次加入。
成名?他们早已抛之脑后。
此时他们只是四个纯粹沉浸在音乐中的男孩。
电影结尾,四个人功成名就,同时也相继老去,才发现:
梦想的意义,不只是实现。
拥有梦想本身,就足够美好。
四个小伙站在街灯下面
当一切还是未知数的时候
我们第一次发出那个声音
我们的声音
当一切散去,只剩下音乐
那才是最美妙的
最后当然绕不开这一部——
《百万美元宝贝》。
人生必看的经典励志电影。
戏里戏外,都是一腔热血。
电影改编自短篇小说集《燃烧的绳索》。
小说作者曾是一位为拳手处理伤情的工作人员。
这是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小说2000年面世时,他已经70岁高龄,在过去的40年间,他的作品一直被出版公司拒之门外。
女主希拉里·斯旺克。
从拖车房里走出的奥斯卡影后。
为了演好片中的女拳手,她进行魔鬼般的训练,练肌肉、增体重,像专业拳手那样打拳击。
最后她的体重从108磅增加到129磅,其中19磅是纯肌肉,身体的脂肪含量只占7%。
影片前半部分看上去是个温情励志的故事。
年迈的拳击教练法兰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饰)和家人关系紧张,尤其和女儿。
30多岁的女招待麦琪(希拉里·斯万克 饰)生活困顿,唯一的乐趣和出路就是拳击。
麦琪用坚毅的决心软化了法兰基,他决定把麦琪培养成出色的女拳击手。
他们两人联手,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比赛。
按照这样的走向,不出意料是个标准作业的好莱坞美国梦——
拿下冠军,家人和解,走上人生巅峰。
但后半部分换了一条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跑道。
如果说《成事在人》的关键词是热血,《泽西男孩》的关键词是梦想……
那么《百万美元宝贝》讲的是在和命运的博弈中,你注定要输的结局下,人该如何自处。
sir到现在都记得两位老人在麦琪死后的对话。
心碎,却又受到鼓舞。
麦琪走进那扇门的时候,除了胆量她一无所有。她没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一年半以后,她却能够争夺世界冠军,这是你的功劳。
每天都有人死去,拖地的时候,刷碗的时候。但是你知道他们脑海里最后一刻闪现的是什么吗?
“我从来没有过机会。”
因为你,麦琪得到了属于她的机会。如果她今天死去,你知道她最后一刻的念头是什么吗?
“我觉得我干得不错”。
死当然可怕。
但更可怕的,是没有真正活过。
麦琪活过。
为自己活过。
生命就像一则寓言,不在长短,在于内容。
麦琪以拳为笔,刻下属于自己的雷霆万钧。
sir一直觉得,顶级的励志片,是反成功学的。
它不是粗暴地示范,教你如何抵达某种众望所归的彼岸。
而是在看到有关生活的残酷真相之后,依然咬牙坚持。
为活在当下,活出自我。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钟爱在银幕上塑造英雄形象。
这个英雄可以是西部牛仔,退伍老兵,也可以是一个个为梦想奋斗的普通人。
还包括伊斯特伍德自己。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成为一名演员之前,做过伐木工人、加油站服务员,之后从出演环球制片厂中最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开始,一步步走向作为演员的巅峰。
后来成为导演,他也从不惮于突破自己。
涉足公路、音乐、战争、历史、体育等各种题材。
如今89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还在拼命拍片。
还在努力,还在思索。
你有什么好颓?
只有一次的人生,拿出点干劲啊!
sir特别喜欢伊斯特伍德另一部电影《完美的世界》的布奇开车时对小孩菲利普说的一段话。
这话,也是伊斯特伍德说给银幕前的你:
这是一辆21世纪的时光机器
我是船长,你是领航员
前面就是未来
后面就是过去
如果生活过于缓慢,你想要飞入未来
只要踏下油门就好
如果你要生活慢下来
只要踩下刹车就好
这就是当下
好好享受当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