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1982年—),大学教师、物理学博士、资深驴友、健身教练、自由撰稿人。微博@坐在后排的兄弟。
有点恍惚,因为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情书》(逆光飘扬的窗帘和黑板上的字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雨中的呼喊)、《致青春》(少女堕胎事件)、《同桌的你》(打群架)、《老男孩》(煽动怀旧气氛的老歌)等一系列青春爱情片的影子。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是向前辈们致敬。
毫无悬念地,男生都喜欢打篮球,女生都喜欢穿白裙子,好上之前都喜欢打架,好上之后都喜欢破坏绿化(在大树上刻名字)。经典的三男两女组合:两个女生,一个冷艳不可方物,一个热情稀里糊涂;三个男生,一个负责逗比,一个负责耍帅,一个负责横刀夺爱。如片中人所言,重要的不是情节,而是姿势。
可惜的是,见过世面的观众不会被轻易打动,好几次在不该笑的时候出现了笑场。借用一句片中台词,“这年头,谁还缺奶呀?”
男女主角如愿考上了同一所大学,随之而来的是劈腿、同居、报复、堕胎,十足吸引眼球。仿佛不这么拍,就表达不出青春的浪漫和残酷,爱情的肤浅和辜负。
根据高考时间推断,主人公应是82、83年生人,跟我同龄,成长环境也差不多(北京和上海),可是,那个时代的爱情都长这样吗?
我知道有个男生,记下女孩发来的每一条短信,那时手机容量太小。我见过他的笔记,连“恩”、“好的”、“晚安”这样的话都写下来,精确到秒。最后他们没在一起。我知道有个女生,男朋友车祸去世后,在他的QQ空间里写下了十几万字的留言。我知道有个男生,每次给喜欢的女孩打电话,都紧张地说不出话来,只能先写在纸上。大学四年,积攒了厚厚一叠电话卡,也积攒了足可以写一本书的段子。我知道有个女生,坐了十几个小时硬座去看她喜欢的男孩,没钱住旅馆,男孩陪着她在食堂坐了一夜。
这些情节太土,不够奔放,拍不了电影。但那是我们真实的青春,含蓄、笨拙、诚恳。
当然也有狗血剧情,当然也有残酷物语,在这些狗血和残酷的背后,是一颗颗涉世未深的心。
而这部《匆匆那年》所表现的青春,既不是普通人的青春,也不是特立独行的青春,而是被泛滥被形式化的伪青春。跟影片末尾,一群三十岁老男人穿衬衫皮鞋打篮球一样做作。
找几个帅哥美女,堆砌一堆元素,安排几个笑点泪点,再请个天后唱主题歌,然后坐等收钱——有这么容易吗?
不要以爱情的名义哗众取宠,
不要以怀旧的名义顾影自怜,
不要以青春的名义招摇搂钱。
还是更喜欢《情书》、《假如爱有天意》、《初恋那件小事》,没有生硬的情节,只有干净的画面。清澈,温暖,动人。
末了,再对导演说一句:其实不用那么贪心,不用把两个小时填得那么满。像片中立志和女友考上一所大学的男生一样,最后一道大题空着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