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16期,原文标题《<善地>:爆笑深刻的多层喜剧 》,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善地》用轻松有趣的剧集诠释晦涩难懂的哲学和伦理学理论,同时还掺杂了心理学领域的认知行为疗法。虽然每集只有20多分钟,但这部轻喜剧有多个层次,层层拨开,探讨的是一些最深刻、最基本的人类问题。
记者/张月寒
"电视剧《善地》剧照 ,“恶地”建筑师迈克尔(右)和他的上司
第一层:哲学和伦理学
故事的主线这样展开:女主角埃莉诺,一个自私、不靠谱的青年女性,有一日突然眼睛一睁,发现自己来到了传说中的死后世界。她被一位名叫迈克尔的“建筑师”接待,他告诉她来到的是“善地”,并为她解释了整个世界的运作模式:每个人生前在这世上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积分系统进行统计。死后,根据总分,决定你这个人是去“善地”,还是“恶地”。
在这部剧里,主创有意将宗教信息大量移除,但也没有刻意回避。称谓不用传统的上帝、天使、地狱、魔鬼这些概念,但偶尔也会蹦出几次,让你意识到类比。这使得《善地》能充分展示想象力,构建出一个纯粹基于伦理、道德的往生世界,让善恶、是非、对错、利他、自私等主题,可以在这里进行酣畅淋漓的实验。
很显然,埃莉诺不属于善地。通过和周围的人聊天,她发现别人不是“花了半辈子时间在朝鲜为争取女性权利作斗争”,就是“在孤儿院旁边排除了数千地雷隐患”,或是给陌生人捐肾。埃莉诺被错误地当成“致力于拯救无辜的人免除死刑的律师”,但其实她生前是专给老年人卖假药的销售,还连续五年全公司业绩第一。
自私本性驱使,埃莉诺当然不想离开。这时,另一重要角色登场。为了让每个灵魂在善地完美无瑕地快乐,系统通过精确计算,为每个人匹配了最适合的“灵魂伴侣”。善地分给埃莉诺的灵魂伴侣是奇迪,一名哲学和伦理学教授,他花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撰写了一本3600页的学术著作。由于奇迪的专业,埃莉诺恳求奇迪教她如何变好,这样,她就能真正成为一个好人,顺理成章地留在善地。
《善地》最大的亮点,或许就是用轻松剧情和有趣台词,阐释晦涩艰深的理论。比如奇迪这样自我辩护:帮助埃莉诺变成好人,是一种道德必需吗?大多数哲学家会认为帮助一个人“变好”没有意义,因为一个人要么是一个好人,要么就不是;然而,亚里士多德却认为,人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变好”,他将其比喻为吹长笛,“变好”可以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最终,这一选择的决定,仍是基于道德正确。第二集结尾,在奇迪已经明确说明不会帮埃莉诺以后,埃莉诺开始回想自己生前那些自私的举动,又想起在往生世界,她还是重复自己的自私,从而造成整个社区的混乱。在没有任何自私目的的驱使下,她深夜爬起床,把所有垃圾都清理干净。正是这一举动,使奇迪看到了她可以变好的一面,最终决定帮她。这时剧集又适时嵌入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德性是人意志的道德力量,具有自主性的思想”。奇迪用这个理论引导埃莉诺,言明她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在道德上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好人。
整个四季内容,柏拉图、大卫·休谟、西奇威克、穆勒等名字相继在剧里出现,还有一些诸如功利主义两难等伦理学领域的经典命题。随着学习越来越多的理论,埃莉诺越来越意识到自己过去行为的错误,以及为什么是错误的。在第一季第六集,她做出了一个全然的利他主义行为——因为不忍看到奇迪因为保守自己的秘密而产生巨大的心理煎熬,她当众承认她不属于善地这个事实。由此,揭示出本剧的第二层壳。
"电视剧《善地》剧照:塔哈妮(右)和人工智能简妮特
第二层:他人即地狱
保罗·萨特在《禁闭》里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他人即地狱”。整个《善地》第一季的内容,是对这句话的一个完美诠释。
原来,埃莉诺他们所处的地方,根本不是善地,而是不折不扣的恶地。迈克尔是“恶地”建筑师。作为一个有追求的魔鬼,他想出了一个全新的折磨人类的手段:让他们彼此折磨。于是,不用灌熔岩、鞭刑、剥皮等老一套的地狱手段,迈克尔精心选择埃莉诺、奇迪、塔哈妮、杰森这四个人,找出他们心理最脆弱的那一点,一个人刚好能激起另一个人的最弱点,精心设计了一个互相折磨的体系。
比如说,奇迪有选择困难症,本身又是一个哲学和伦理学教授,这就使得他在人生中总是试图做“正确”的事。埃莉诺到达的第二天,她的存在就在迫使奇迪做选择:到底是帮助这个本不应该待在善地的人,还是不帮?帮,意味着要在所有人面前撒谎,似乎道德不正确;不帮,拒绝一个明显需要你帮助的人,则又像不对。所以埃莉诺存在的初期,对奇迪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埃莉诺是那种小巧型的美女,生平最恨那种个子高挑的女性,于是“善地”偏把她的邻居安排为塔哈妮,一名英籍巴基斯坦裔的高挑美女。塔哈妮贵族出身、举止良好,是那种典型的名媛,她的一切恰是和埃莉诺截然相反的——人们都不喜欢和自己不同、但各方面都比自己好的人。于是塔哈妮的存在,又对埃莉诺形成折磨。
塔哈妮是个没有一刻不喜欢活在焦点中的女性,她所受的教育、经历以及自身的优秀,都使她迫切需要一个人分享、交流。她需要有一个同等高贵的灵魂,可以从深处欣赏她。但善地分给她的伴侣杰森,却是一个来自杰克逊维尔市的底层小混混。塔哈妮喜欢的那些艺术、音乐、古董、文化,他一概不知,而且剧集最初还设置他被迫伪装成一个东方僧侣,遵守沉默誓言,这对于倾吐欲过强的塔哈妮,又是折磨。
但是,在这本该完美的“他人即地狱”,魔鬼迈克尔没有料到的一点是,这四人尽管在初期相互折磨对方,但在相处的过程中,却发展出互相支持、帮助并最终各自谅解的友情。也正是这种友情,使得埃莉诺意识到,他们所处的根本不是善地,而是恶地。虽然魔鬼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清除他们的记忆,一切推倒重来,但一次又一次,四个人总是能意识到这不是善地,于是折磨的目的失效,魔鬼一次次被打败。
让他们意识到真相、打败魔鬼的关键,是他们构建的具有支撑功能的人际关系。于是,这又引出本剧第三层壳:心理学。
"电视剧《善地》剧照:《善地》主要人物,埃莉诺
第三层:心理学
认知行为疗法在《善地》随处可见。这种疗法认为,通过改变信念,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和行为。比如第一季,奇迪不断引导埃莉诺用自身的行为,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把她从一个自私、只想着自己的人一步一步“纠正”过来,开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这一疗法的成果体现在第一季第六集,埃莉诺不忍看到奇迪那么受折磨,站出来坦白自己的真实身份。
一个人想要变好,总离不开“来自亲人、朋友、伴侣等健康人际关系的支撑”,这个理论也反复出现在剧中。这也是为什么最终埃莉诺在一切看似完美的时候,还是选择去“中等地方”找一个叫明迪的女人。明迪独自在一片无人地域生活了无数年。她独善其身,不爱别人,也没有人来爱她。因为不是“善地”也不是“恶地”,所以地球中任何她喜欢的东西,电影、书籍、音乐等,她都只能保留那些她中等喜欢的。
埃莉诺说她了解明迪。明迪就像曾经的自己,以为自己已对人性完全失望、对他人完全失望,但内心深处仍渴望与他人的联结。她最终说服明迪从自我隔绝中走出来,再次勇敢启程,寻找值得托付的人际关系。
第四层:死亡
迈克尔在第一季是反派,第二季却因为被下属策反夺权,想要加入“人类战队”,渐渐地,这一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四人同意迈克尔加入的一个条件是,他必须和其他三人一起向奇迪学习哲学和伦理学的课程,以共同提高自身。他们希望可以把迈克尔从坏的魔鬼,变成好的魔鬼。
刚开始,因为迈克尔不是人类,可以永生,所以,他无法真正深入学习这些理论,因为,如果一个人可以永生,那么道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算他杀了人,犯下了这一伦理学领域作为一个人可犯的最大错误,他也有几亿年去消化内疚、悔恨等情绪”。
为了让迈克尔产生学习的动力,奇迪和埃莉诺商量:如何让他体会到作为人类的感觉?他们意识到,迈克尔虽然可以永生,但魔鬼仍然可以“死”。奇迪让迈克尔想象:当迈克尔的上司发现他居然和人类结盟,他的精髓很可能被“灼热的长勺挖出来,身体组成的每一个分子都会在太阳的表面被无尽炙烤”。
瞬间,迈克尔意识到这有可能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就像每个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终将死亡一样,迈克尔产生了生存危机,“寻找生命的意义,就是哲学上的自杀”。
奇迪推荐他读加缪,读托德·梅的《死亡》,但是,这些似乎都没有解决迈克尔感到的那种虚无感、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最后,埃莉诺想起了自己生前经历的生存危机,她感同身受地这样向他解释:
每一个人,都有点悲伤,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终将一死,但也正是这刹那的永恒、有限的快乐和幸福,这些值得他们在极短的生命中追寻,才给了人类生的意义。
最终季,当四人组和变好的迈克尔费尽千辛万苦来到真正的“善地”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当完美变成一种永恒,原来,人也是受不了的。在善地待了很久的,史称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的“亚历山大城的海巴夏”(hypatia of alexandria)说,因为在善地无止境地待着,想要什么就能马上得到,存在的每一秒,都是美好,她的大脑反而停滞了。
天使们也因为这种长久无法解决的“永生无聊”,将整个善地的管理权交给迈克尔和四人组,于是,商量再三,他们推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这个答案,仍旧是终结。
四人在真正的善地,造了一扇新门,告诉所有在善地的灵魂:如果你准备好了,你可以走入那扇门,之后,你就真的将永远消失在这个宇宙中了,一点儿尘埃都不留。
观剧观到这里,会发现剧集给出的寓意已经不言自明:最终的“善地”,仍是像人间的复制。由此,你现在正活着的这一刻、你当下所处的位置,其实就是“善地”。努力珍惜每一天吧,因为它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