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百老汇音乐剧《乐队来访》正式开幕,不仅场场爆满,口碑爆棚,而且还横扫了一大波音乐剧奖项,甚至被评为2017年度最佳剧作。
可以说是这两年,百老汇制作最大赢家了。
这部音乐剧,改编自2007年艾伦·科勒林执导的同名电影。
电影豆瓣评分8.1,也算是质量认可了。
百老汇看不成,那我们就通过电影,看看这个故事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乐队来访》
????? ???????
一支埃及的亚历山大警察管弦乐队,受邀前往以色列一个城市的艺术中心表演。
但他们到了后,却发现机场空无一人,根本没人来迎接。
他们拎着各自的乐器,站在风中,面面相觑,一脸懵逼。
其实这是因为,压根没人记得他们的来访。
这里,影sir要科普一下以色列和埃及的尴尬关系。
要知道,两国之间的斗争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热战冷战不停。
这下,你就知道为什么这只乐队被“无视”了。
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是团长本着“不给组织添麻烦”的精神,决定自己解决,就派新来的叛逆小哥去问路。
但是因为语言不通,加上叛逆小哥一心撩妹,结果问错了地址,一行人来到一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更惨的是,此地通车不便。
团长跟叛逆小哥本来就互相看不惯,这下团长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睛。
好在一家餐馆的老板娘,主动邀请他们住下来。
这地儿方圆十里不见人影,加上大家又饿又累,他们也别无选择,分三拨住下:
团长和叛逆小哥,住在老板娘家。
副团长三个人,住到餐馆伙计家。
剩下的人,住在小餐馆。
老板娘是个风流俏寡妇,黑发红裙,风韵犹存,晚上主动邀请团长出去看风景。
团长本来很矜持,一心维护埃及军人的形象。
但是吃人嘴短,加上老板娘确实热情好客,就答应了。
这个地方确实荒凉,晚上没有任何声音。
破烂的小餐馆里,老板娘谈天说地,从炮友谈到人生。
团长话不多,但因为聊到音乐,所以也慢慢健谈起来,讲起了自己的婚史。
他有个儿子自杀了,妻子伤心欲绝不久也去世了,这成了他后半辈子的伤。
这边是团长被妹撩。
同人不同命,叛逆小哥却在教人撩妹。
他想出去逛逛,不由分说就蹭了一男孩的车,结果当了电灯泡,人家男孩是去相亲的。
这个男孩不善社交,甚至直接拒绝女孩的邀请,一幅注孤生的做派。
叛逆小哥都看不下去了。
小哥先传授给他啪啪啪的经验,惹得男孩心猿意马。
然后,手把手教男孩怎么撩妹。
男孩一板一眼跟他学,一摸、一搂、一吻,齐活!
对,此片就是这种冷笑话式的幽默风格。
另一边,在餐馆伙计家留宿的一伙人,就不太好过了,因为来得太不巧。
本来这家人吵架就是日常,加上今天正巧是伙计妻子过生日,乌泱泱来了一帮陌生人,自然没有好脸色。
这几个人如坐针毡,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但是,伙计的爸爸听说他们是乐队后,顿时来了兴致,因为他年轻时就爱音乐,
几个大男人在餐桌上唱起了共同喜爱的歌,气氛也变得融洽。
这一夜终于相安无事过去了。
第二天,他们整理行装出发去目的地了,以后大概再也没有机会相见了。
老板娘想拥抱团长,但还是偷偷收回了胳膊。
乐队一行人站成一排,老板娘和伙计站在门口,一切又回到了昨天他们刚来时的样子。
但经过这一夜,有些东西已经改变了。
处理民族冲突题材的电影很多,但是像这部片子一样小巧、克制的并不多见。
导演把故事设置在一个很小的时空,两群人,三个地点,时间只有一天一夜。
可以说是非常小成本了,但是情感力量却没有变弱。
导演在细微处,着力表现几十年来冲突不断的两国,在文化上的和谐共通之处。
老板娘跟团长说,她小时候身边的人,都十分狂热地沉迷埃及电影,一些经典人物也一直陪着她长大。
虽然他们是不同的国籍,但有着共同喜爱的音乐和电影,他们对陌生人都有善意和热情。
两国间的冲突矛盾,都在淡淡的温情中消融了。
但民族隔阂不是电影的唯一主题,还有就是整部片子弥漫着的孤独感。
老板娘跟团长说,这里太安静了,让人感觉不到生命,她甚至羡慕埃及城市里的噪音。
她和团长坐在空荡荡的长椅上,幻想着,
这里是个花园,你需要靠想象的。她指着光秃秃的四周说,这里是树林,这里是海洋,这里是孩子玩耍的地方......
在异国他乡,团长怀念着死去的妻儿。
在四处无声的夜晚,几个乐队成员,弹起琴吹起长笛,老人低沉的吟唱声充斥着这个荒凉的小镇。
孤独是个古老的话题,永远也无法解决。
就像餐馆伙计对那位总写不完乐谱的副团长说的:
“你的演唱会也许可以这样结尾,我是指,不要宏大的结尾,配上小号和小提琴什么的,也许可以这样结束,就是那种突然的终结,没有悲伤,也没有快乐,只有一个小房间,一盏台灯,一张床,孩子在上面安睡,还有......无尽的孤独。”
孤独总是常态。
好电影不一定非要大制作,拍小场景、小幽默、小人物,也有独到的精彩之处。
没有陈词滥调的说教、没有泛滥的煽情和鸡汤,只有淡淡的温情和幽默,让人看完轻松又舒服。
温暖的孤独日常,这不就是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