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momo
玩表的都知道保罗·纽曼,rolex(劳力士)迪通纳里最好看的一款古董表,不过我今天要说的不是表,是人,身为演员、车手、慈善家的保罗·纽曼。
今年的奥斯卡,小李子大热胜出,媒体纷纷热泪横飞:“小李子结束22年陪跑,抱得金人归。”但是对于熟悉奥斯卡历史的就知道,22年陪跑算什么—当年保罗·纽曼从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到真正获得奥斯卡影帝,中间经过了28年,而且是7 次提名,7次落败,到了1986年,奥斯卡觉得实在不好意思了,给了他终身成就奖—保罗·纽曼说:这样他们就不用给我最佳男主角奖了。结果。第二年,保罗·纽曼第8次提名,这回,他终于得奖了。
在此之后,他还得到过两次提名,结果,嗯,还是没得奖, 在保罗·纽曼的一生中,总共获得10次奥斯卡提名,却只得过一次奖—小李子,你的路还长着呢。
能够得到10次奥斯卡提名,保罗·纽曼自然佳作不少,不过, 我自己最喜欢的,只有四部:
《江湖浪子》(the hustler)1961
最早看这部电影,不是因为保罗·纽曼,而是因为桌球:《江湖浪子》是将桌球拍得最精彩的两部电影之一,另外一部,是它的续集《金钱本色》。但若是仅仅将《江湖浪子》视为一部讲桌球或者赌徒的电影,就无法理解它为什么能获得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七项奥斯卡提名。实际上,《江湖浪子》表面上呈现的是输和赢,但从根本上却是一个有关作为一个人意义所在的故事。电影和戏剧历史学家伊桑·莫登曾指出,《江湖浪子》是1960年代初屈指可数的几部重新界定了电影与观众间关联的作品。他写道,这是种“挑战而非阿谀,怀疑而非确信”的新关系。莫登断言,没有任何一部1950年代的电影“对一对一比赛的自我肯定有一个如此残酷和清晰的认识,无论是赢家非人性的一面,还是输家被阉割般的脆弱”,这部电影的影响,在之后的很多年逐渐体现出来:无数的电影学习它的桥段设计和人物塑造。
抛开电影本身不说,《江湖浪子》是被称为“如同大理石雕刻般的容貌”的保罗·纽曼最帅的一部电影,结合了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两大帅哥的英俊和不羁,光是看他的颜值就值回票价。
《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1969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虽然保罗·纽曼本人没有获得任何表演奖项和提名。电影主题曲《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是我最爱的歌曲,我的博客一直用来做背景音乐,只要点开我的博客,就能听到这首跟苏东坡的《定风波》意思差不多的歌曲—不过现在大概也没有什么人在用博客了吧。
两个无法无天的牛仔,纵横在西部荒野,这场面想起来就过瘾,虽然最后二人死于乱枪之下,但是那感觉是真爽—顺便说一下,我一直觉得《上海滩》的大结局,许文强被包围,冲出去寻死那一段,绝对是向《虎豹小霸王》致敬。
保罗·纽曼和罗伯特·雷德福成了银幕上最经典的搭档,而且他们也十分喜欢这部电影:15年后,罗伯特·雷德福创办美国独立电影节的时候,他用自己在这部电影里的角色命名了这个电影节: sundance,圣丹斯,或者又叫日舞,圣丹斯电影节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独立电影盛典,也算是《虎豹小霸王》的副产品之一。
《骗中骗》(the sting)1973
这部电影算是香港各种老千片的祖师爷:说来有意思,保罗·纽曼长得英俊倜傥,为人又是出名正直善良,但是电影里总是扮演仪表非凡的骗子,或者衣冠楚楚的黑帮老大。
《骗中骗》算是开创了一种模式:几个想骗点钱的小骗子,不小心招惹到了惹不起的大佬,结果有人丢了性命,于是剩下的人要用骗术,挑战一手遮天的对手,以正义和复仇的名义,狠狠骗一次大的……之后的香港老千片、赌片,至少拍了几百部,都离不开这个模式,《骗中骗》给香港电影送去了半壁江山。
《金钱本色》(the color of money)1986
《江湖浪子》的续集,时隔25年后,保罗·纽曼出演快枪手艾迪,只不过这次他已经是洞察一切的老手,调教跟自己当年一样的新人,汤姆·克鲁斯出演的文生。
《金钱本色》由马丁·斯科西斯导演,这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保罗·纽曼得了奥斯卡。里边好有个黑人小角色,是福斯特·惠特克饰演的,若干年后,他也得了影帝: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是由两位奥斯卡影帝加一个奥斯卡大导演,再加上最帅时候的汤姆·克鲁斯……算是豪华了吧。
对于表迷来说,还应该增加一部《获胜》(winning), 因为正是在这部电影以及其海报上,保罗·纽曼戴着rolex (劳力士)迪通纳6239,在此之后,这款表才被称为“保罗·纽曼”,当然,保罗·纽曼和迪通纳的渊源不只是一块表:他因为演《winning》接触赛车,并开始喜欢赛车,于1977年成为职业赛车手,组建了自己的车队,1995年,已经70岁的保罗·纽曼带领车队获得daytona 24小时耐力赛冠军,成为daytona史上年纪最大的赛车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