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二战电影里,我理解了四个单词。
大义、权威、面子、命。
盟军,正义代表大义;
军衔,阶级代表权威;
每个人选择,都有面子的因素;
而服从命令,就是赌命。
在战争中,
代表大义的将军,面子最大。
他可以事后认真、负责、有理有据地说:这场战役90%成功了,就是桥太他么远了。
而其间所有牺牲的人,客观上都死于战场的不确定性。
他们,服从不服从命令,都躲不开子弹。
所以,胜利属于这样的一方:
1. 下级服从命令
2. 成员有强烈的荣誉感
3. 阶级简单有效
4. Leader代表大义
而反战的逻辑是:
1. 我的命最重要
2. 别人的面子关我屁事
3. 权威最爱欺负人
4. 大义就是给霸凌的权威镶金边
和平年代,战争的形态,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宫里,有宫斗戏。
职场,有潜规则。
亲戚,有孝道传统。
在大义、权威、面子之下,
你想自己的命,不被别人玩残了。
那就,只剩一条路:
反战。
《遥远的桥》里有一场戏,
《教父》里的大哥桑尼,用枪指着军医的头,威胁他给自己的哥们优先做手术。
他成功了。
大义,是向上帝发誓的私人承诺。
权威,靠枪。
面子,他赌医生更看重自己的命,而不是面子。
命,哥们的命,活了。
I Choose So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