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背景
本影片以胡生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事。要了解故事背景,必须得把开头胡生的旁白看一遍:
“我住在中国几乎最东边的岛屿上。你别看这里现在这么繁华,几年前,它不这样。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搬走了,我和我的两个兄弟,是最后离开的。大家都说,我的脑子有问题,只有他们两个,说我是正常的。所以,我很崇拜他们。浩汉哥,是个在外面闯荡过的男人,他的父亲,出海时发生了意外,死于一九九四年的十七号台风。那年,浩汉哥十岁。他很坚强,我很欣赏。江河老师,是岛上唯一的老师,他人很怪,吃面包要涂辣椒酱,他被分配到几千公里外的西边去教学。浩汉哥送他去。我们三个一起开车上路,计划穿过整个国家。这一路,我会看见小时候的邻居,周沫姐姐。还有浩汉哥通信了很多年传说中的,连他自己都没见过的刘莺莺姐姐。我好高兴啊。可是第一天,他们两个就不见了,我好难过啊。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他们三年了,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一位游客,看到了他手里的书我才知道,故事在那个时候,是那个样子的。”
根据这段旁白我们可以得出故事背景的以下信息:
1、东极岛现在很繁华(画面上在放烟花)。
2、东极岛几年前所有人都搬走了,胡生和江河、浩汉是最后离开东极岛的人。
3、胡生脑子有问题。
4、浩汉是十岁的时候爹死了,并且浩汉出去闯荡过。
5、江河老师是个怪人。
6、三个人计划横穿整个国家,江河分配到最西边去教学。
7、途中会去见周沫、刘莺莺。
8、出发的第一天,胡生就丢了。
9、故事发生在三年前。
10、接下来讲的,全部是胡生看到游客手里的《旅行者》书的内容。
二、故事的日程计划
这里还得引用一下胡生唱的歌:第一天我们去见周沫姐,第二天浩汉哥约会刘莺莺,第三天第四天,他们俩要睡两晚,第五天我们俩要送江老师去西天。
后会无期剧照根据上述计划可以得知:
1、 本次计划共经历5个工作日。
2、 第一天和第二天全部是顺路见邻居和笔友。
3、 第四天和第五天浩汉拟打算和刘莺莺睡两天。有人或者问,为什么不是江河和浩汉打算休息两天呢?如果是休息,就应该是“我们仨要睡两晚”,而不是“他们俩要睡两晚”,并且唱到此句时,由于胡生“脑子有问题”,暴露了浩汉此行并非纯送江河老师,有睡女人的计划,浩汉喊了“闭嘴”,故这里的“他们俩”是指浩汉与刘莺莺,无误。
4、 去除计划的睡女人的两天,实际行程只需要三天便可送江河老师入职。
三、人物分析
1、【江河】
江河的性格:
“我的工作都是分配的,我觉得安静的地方挺好。我也不太喜欢往上爬。”
“你一个男人,这么不思进取啊,不进则退,你不往上爬,就会往下掉。”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被同学排挤,那时候我觉得,只要把门关紧,风雨都是进不来的。”
“总是被支配来支配去,从来不知道替自己争取一下。”
“他呀,投身于小学生教育事业十年,读万卷书,行三里路。”
从以上台词可以得知,江河性格如下:
⑴比较安于现状,自己并不想改变自己的现状、不思进取。
⑵喜静,不喜热闹。
⑶从小就是个怪人,同学们比较排斥他。
⑷小时候遇到挫折,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自认为这样会免收伤害。换句话说小时候有自闭症的倾向。
⑸读书多,知识面广,但不出门。
总结:向命运低头的孤单的书呆子。
江河和浩汉一样,在这次旅途中,两人的三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江河的变化如下:
⑴江河遇到了苏米,并且爱上了苏米,并且明白了三个道理:
① 你眼见的或许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苏米是鸡吗?不是);
② 就算是你以为的人,也有他(她)本身的苦衷(苏米是骗子,但她被男人伤害过,骗钱是为了去国外产子)。
③ 即使是你觉得很差的人,也有他(她)的可取之处(苏米本质不坏,是个可爱、诚恳、美丽的女人)。
⑵江河遇到了阿吕,明白了两个道理:
① 人真的不应该只蜷缩在一个角落,应该出去走走。
② 天无绝人之路,即使遇到困境,也会自然过去。
可见,江河性格的三观是从消极转往积极。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内心点燃了不凡的渴望,有了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瞧瞧的冲动。他有了不安于现状、不畏惧困难、追寻自由的想法。
2、【浩汉】
浩汉的性格:
“那年,浩汉哥十岁。他很坚强,我很欣赏。”
“我两年前回来,想振兴家乡的旅游业。”
“不管走到哪里拉屎,总有人给我送纸。”
“到了最后,我彻底把她征服了,每封信都对我嘘寒问暖。”
“就像我,你看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绝不犹豫。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牵制。我爹也是这种性格。”
“记不记得十九年前九四一号台风,你父亲贸然出海,再也没回来。这都是你告诉我的,你还说这是冒险精神,你视他为偶像,他死得其所,其实没有。”
总结:自认为人缘好、对女人有一手、崇拜父亲想干一番事业的坚强的男人。
浩汉的这次旅程,三观的变化如下:
⑴浩汉遇到苏米明白了一个道理: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并且教导江河“小孩才分对错,成年只看爱恨。”
⑵浩汉遇到刘莺莺知道了两个真相:
① 自己崇拜的父亲并没有死,而是回到了他的前妻身边“偿还”“欠了这么多年的债”。并且他父亲只是死于酗酒后床上抽烟引起的火灾。
② 打算睡两晚的女友居然是同父异母的姐姐。
浩汉遇到阿吕得到了一个结果明白了两个道理:
结果是刚刚信任的朋友欺骗了自己。
道理是所谓的乐观只是你一事无成还在那傻乐;“天无绝人之路”纯属扯蛋,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走投无路的人。
可以说,浩汉从旅程开始(东极岛人全部搬离)到旅程结束,他的三观是从积极渐渐转往消极的,自己亲手盖上锅盖的那一刹那,三观尽毁。所谓的亲情、爱情、友情、事业“一事无成”,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他最后的心态,一定是“了无生趣”。
3、【周沫】
周沫的性格:
“日子过得就这样啊,温水煮青蛙。其实大城市和这个片场差不多,没什么大意思”
“在小地方想要往上爬,得靠人际关系、家庭势力,在大城市起码公平点嘛。”
“反正呢,背井离乡就要出人头地。”
“不过无所谓啊,人各有志,各取所需,你看我就很想得开。”
总结:如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过着煎熬的日子,却想去大城市争取公平发展的机会,能够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很想得开。
周沫是喜欢浩汉的,只是浩汉并不知道。从以下细节可以看得出周沫喜欢浩汉:
⑴“你这么挂念刘莺莺,为什么不早点见面?”
打听浩汉的感情事。
⑵“幸亏我十岁的时候就及时不喜欢你了。”
听浩汉说自己混得一般,不想见刘莺莺,摸了浩汉的头,说着言不由衷的反话。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我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你了。”
⑶“我记得你很喜欢一个明星,几年前我拍戏遇到他,所以帮你要了一张签名照。送给你。”
这么多年,依然记得浩汉喜欢的明星,并且帮他要了签名照,一直藏着直到遇见浩汉想亲手给他,让他惊喜一下,结果浩汉表示早已不喜欢那个明星,听到这话时,周沫的表情从开心慢慢变成失望。这里要给陈乔恩的演技点赞。
⑷“要是你们以后还混得不好,可以来找我。”
这里的“你们”只是客气的说法,其实是针对浩汉说的。联系上面浩汉说的“混得一般,留个念想”,所以没有早点见刘莺莺,可以看出周沫的言外之意:如果以后你还是不想见刘莺莺,就来找我吧。
混得一般→不见刘莺莺。
混得不好→找我周沫。
至于没有要鲜花和水果篮,并不代表拒绝浩汉,只是因为,那是胡生拿在手上准备献给周沫的。换成天下任何一个女子,会在自己心仪的男人面前接旁边男人的花?有人会说,那是浩汉叫送的,我想说对女人来说思维是这样的:要送就自己亲手送。否则,我不认为代表你的心。
4、【苏米】
对于苏米,我不想做过多的剖析。简单说一下,她只是天下不少女孩的一个缩影:憧憬美好的爱情,却遇到一个王八蛋。对江河有了爱情,却自卑的选择了逃避。
我们可以从对话中获得“王八蛋”的一点消息:
浩汉:我姓马。苏米:我很不喜欢你这个姓。
可得知,那个“王八蛋”正是姓“马”。
我们也可以从对话中获得她将去哪里产子的大概信息:
江河:可是每年都会有冬天。苏米:我要去的那个地方没有。
可得知:苏米去的国家定是在北纬23.5°和南纬23.5°之间的地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出去生小孩无非是想获得很好的福利,福利好的国家有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在这南北回归线区域的城市,只有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和新加坡。像苏米这样的单身妈妈,又是中国国籍,想生小孩享受新加坡的福利很难,美国相对容易些。所以,苏米去美国檀香山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檀香山华人颇多。
5、【阿吕】
阿吕这个人,在他们旅行中真的存在吗?
阿吕的故事如下:
阿吕是东莞人,同学聚会,觉得修摩托车这个职业相比衣锦还乡的同学过于寒酸,自己组装了台摩托车自驾游,由于北京堵车,回去的那天耽误了时间。没有人关心他的存在,没有人在乎他的自驾中国游,但是他小学苦追七年的女同学嫁给了她,和他一起自驾游。由于某天下雨赶路,发生车祸,老婆死了。于是阿吕把老婆的照片印在头盔上,陪她一起旅行。他们都喜欢卫星,他这次旅行的目的就是去边境观看nt3m5p卫星的发射。他自己觉得自己就是nt3m5p,火箭把他发射出去追寻旅行者一号,自认为自己是旅行者二号。在途中上了浩汉和江河的车,最终因和江河发生争执,一个要求入职,一个要求看卫星,第二天偷了汽车(去观看卫星)。
从这个故事中得到大概以下的信息:
1、阿吕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者,不同于江河和浩汉。
2、阿吕的老婆死了,死于雨天赶路。通过浩汉说他掉下悬崖没死命硬,他后来又说自己老婆命没那么硬可以推测,两人是雨天赶路摔下了悬崖。
3、阿吕的生活来源为拍拍照、写写游记获得稿费。
4、阿吕和江河有过一次争执。一个是服从命运安排入职,一个是追寻自由,观看卫星发射。
然而,阿吕身上却与浩汉存在太多的共同点:
1、他们的车都被偷了。阿吕被偷摩托车;浩汉被偷汽车。
2、他们都让拉斯加斯吠过(拉斯加斯整部电影里出声就这两次)。阿吕不小心坐到拉斯加斯身上;浩汉一巴掌扇过拉斯加斯。
3、他们都在生活中积累了不少东西。浩汉“积累了很多资源”,阿吕“积累了十四万公里路”。
4、他们都向往自由。阿吕说“我为的是自由,而你却是为了生活”,但浩汉骨子里存在着自由,浩汉说过“你看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绝不犹豫。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牵制。”
5、他们都在电影里失去了亲人。浩汉死了爹,他死了老婆。
6、他们都曾撒尿淋湿了手,擦到了别人身上。阿吕擦到浩汉身上,浩汉擦在江河身上。
7、浩汉打算“明天等我把朋友送到目的地,我们就骑摩托车回去。”和他一起做骑士。
8、江河曾经叫去见刘莺莺的浩汉“洗把脸,把胡子剃了就好了”,而准备见发射卫星的阿吕特地洗了脸,刮了胡子。
仅仅如此吗?
阿吕和江河有没有存在共同点呢?
1、阿吕出去旅行前,和江河一样蜷缩在一个角落默默开着摩托车修理铺。
2、阿吕回同学聚会耽误了行程,江河入职耽误了行程。
3、江河说写一部小说叫《旅行者》,阿吕称自己为《旅行者2号》。
4、江河能说出nt3m5p这个代码意义。
阿吕带给浩汉的影响是彻底的绝望,仿佛就是锅上的那个盖子。
阿吕带给江河的影响是自由的希望,让江河有了不再蜷缩的冲动。
阿吕这个人,我认为自始至终更本没有存在过。只是江河小说的虚拟人物,代表的是江河的梦想。只是随着送卫星的火箭爆炸,江河的梦醒来,回归平凡,所谓的《旅行者》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美好的愿望,或者说是江河内心对自由的渴望。那种摆脱现实、无拘无束的旅行,江河知道并不能实现。套用网络上的话:那些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人,你们考虑过钱吗?
江河在塑造阿吕这个人物的时候,情不自禁将自己和浩汉的影子加了进去。还记得阿吕的生活来源是拍拍照、写写游记获得稿费吗?其实拍照的是浩汉和江河,写游记《旅行者》的是江河。
于是,没有听江河的话刮胡子的浩汉,最终在小说里刮了胡子。
记不记得阿吕说浩汉是个教师?好多人看到这里笑了,其实并不好笑。浩汉确实是江河的老师,豁达的乐观、 “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牵制”骨子里的自由精神,都深深影响着江河,所以才有阿吕丰满的形象。只不过,在见过刘莺莺后的浩汉,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浩汉。
四、主角人物命运
1、【浩汉之死】
为什么我说浩汉死了呢?许多网友都提到过狗。对的,就是狗。
我们先来看电影里出现了几次狗。
⑴第一次是在雨中,停车有狗走过,这时候浩汉打电话问酒店查问胡生的消息,然后报给电台寻人启事,接着雨中捡钱。
⑵第二次,汽车驶离汽修厂时,旁边有黑狗被栓着,朝汽车吠。
⑶第三次,汽车开到刘莺莺的台球室门口,车右前方一条黄狗。
⑷第四次,遇到拉斯加斯。
我为什么说是遇到拉斯加斯,而不是撞上拉斯加斯,是因为江河亲口说没撞到它。
第一次出现狗,是离开周沫后;最后一次出现狗是遇到阿吕前。这中间段浩汉去见谁?刘莺莺。也就是去见刘莺莺的路程始与终。
这一次见面是注定的杯具。因为这次见面他得知了两个真相,前文有述。
他失去了什么,他失去了心中的偶像,他崇拜的父亲,他的父亲不是勇敢的死在海上,死在台风里,而是死在喝酒后抽烟的火灾。这是一个巨大的嘲讽,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模仿着他的父亲,以至于胡生那个“脑子有问题”的人都觉得他很坚强,结果他崇拜的只是个懦夫,只是个有婚外情的混蛋,雪上加霜的是,他喜欢了十八年的刘莺莺,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在乎他的想知道他消息的原来不是刘莺莺,只是他那个混球父亲。
当《女儿情》响起时,那个乐观的笑眯眯的浩汉,精神已经死亡。
为什么是男生版的《女儿情》?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只不过是浩汉的自问罢了。就好像浩汉自己问自己:关上心门的浩汉啊,刘莺莺美吗?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是浩汉问刘莺莺:你敢抛弃世俗抛弃婚姻法和我长相厮守吗?
答案自知,不用刘莺莺回答。韩寒选择这首《女儿情》在《快乐大本营》里说得很清楚,就是因为“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这两句话叛逆。
最直接暗示浩汉死亡的,是那则广播,一直养着四只猫的人,选择了养狗,然后站上了天台,跨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步。
何谓选择狗?
⑴是上文叙述的出现的四次狗。也就是从第一次狗的出现,到出现拉斯加斯。慢慢寓意着浩汉接近死亡。
⑵狗的寿命只有十四年,那也比情义两个字长啊。相比情义,浩汉选择了狗。
四只猫代表什么?
如上条,相比情义,浩汉选择狗,那么猫就是代表的情义。
浩汉的情义是什么?
我们前面分析过浩汉的性格,总结浩汉是个自认为人缘好、对女人有一手、崇拜父亲想干一番事业的坚强的男人。
第一猫,人缘好,友情。
第二猫,对女人有一手,爱情。
第三猫,崇拜父亲,亲情。
第四猫,干一番事业,乡情。
前三只猫都好理解,乡情怎么解释?还记得东极岛之歌么?“东极岛我们不会离开你,生是你的老百姓,死是你的小精灵”“东极岛啊东极岛,除了这里我们哪儿都不想去。”可是一旦出现“大岛建小岛迁”的政策后,所有人都离开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东极岛之歌成了笑话。但是有人从没想离去,甚至还“上了这个台不怕下不了台”的想号召别人留下,那就是浩汉。浩汉热爱自己的家乡,两年前回来一直在为能将东极岛开发成“海上的丽江”而努力,虽然这里“路还没车宽”。所以说,他想成就的事业,正是他对东极岛浓浓的乡情。
这四只猫在《旅行者》里“送朋友”了,准确的说是不得不放弃了。
东极岛居民搬迁→事业破灭;
父亲未死丢下了他→亲情破灭;
刘莺莺是自己姐姐→爱情破灭;
阿吕骗了他的车→友情破灭。
有人说,前面你不是说阿吕是虚拟的人吗?而且按照你说的,他是死在拉斯加斯出现前,何谈友情破灭?
这并不矛盾,因为所谓的“四猫换狗”本身也是小说虚构的部分。
还有其它暗示浩汉死的地方吗?有。
雨天。
整部戏里下雨的镜头,只有两场。
一是第一条狗出现的时候,也就是去见刘莺莺路程的始。
二是见完刘莺莺后天突降大雨,在车上江河问浩汉,你跟刘莺莺怎么样了?浩汉答:没事,还是送你去入职要紧。
提到雨的就一次,就是阿吕说的“我真不应该下雨赶路的”,阿吕的老婆死于这次雨中赶路。
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浩汉死于这次雨中赶路,之所以赶路是因为急着送江河入职。
而江河“命根子硬”,活了下来,浩汉“命没那么硬”,死了。
还有其它暗示浩汉死的地方吗?还有。
电影结束时,将第二场雨中只是把“还是送你入职要紧”后面的话说出来了,那就是“真没想到我们在这样一个地方告别,但跟人告别的时候吧,还是得用力一点,因为你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
这场雨中赶路,是浩汉见刘莺莺的最后一眼,说的话也是最后一句。
这段雨中车里的对话为什么放在电影最后?下文有述,暂按不表。
为什么雨中会失事?
拉斯加斯的出现,便是答案。
江河说过,没有撞上拉斯加斯。潜台词是这场车祸是避开了拉斯加斯。根据前面分析的,这场车祸应该是拉斯加斯的乱入导致浩汉开车时急打方向盘坠入了悬崖。
自然,车便在此时毁了。这就是为什么小说最后车被虚拟的阿吕开走了。因为最后,车和阿吕,都是不存在的。
那么江河是怎么去的西部教学?
2、【江河老师】
前面有说过,江河有想不再被支配的梦想,有自由的向往。但是最后他并没有实现他的梦想。
可是《旅行者》这本小说火了,东极岛三年后重归热闹,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因为胡生在片头交代得很清楚:“你别看这里现在这么繁华,几年前,它不这样。”,“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一位游客,看到了他手里的书我才知道,故事在那个时候,是那个样子的。”
东极岛终于成了旅游胜地,旅客甚至携带着江河的《旅行者》前来旅游。
江河完成了浩汉的事业。这是整个故事唯一让人值得欣慰的地方。
但是真如故事快结束时那样,江河回到了东极岛,坐上了旅游船,抱得苏米归吗?
no。
这只是《旅行者》臆想的部分。
江河:“我决定把我们所有的经历都写下来,就叫做旅行者。千里之行,后会无期。”
浩汉:“好啊,记得结尾的地方,把我美化一下。”
江河:“不,浩汉,那个位置不是留给你的。有很多话,我们在生活里说不出口,所以在书的结尾,我要对苏米说……”
江河最后美化了结局,那就是他回到了岛上,带着苏米去旅游。
江河奔跑着,走着以前三人走过的路。江河去看望了他们夷为平地的家。江河走过弄堂,那些学生们从身边欢快的跳跃着,奔跑着。
这一段,只是江河对故乡东极岛和浩汉的缅怀。他并没有回东极岛,只是自己书中的幻想。
他书中幻想着东极岛变成了浩汉期待的那样。因为那时候,岛上只有他一人,更本没有所谓的导游,也没有可以买纪念品的地方。
还记得江河幻想的登岛那一刻,在空中绽放的烟花吗?它成真了,因为片首的时候,胡生旁白时,繁华的岛上正在放着烟花。
至于苏米,她出国生孩子了,她是个动了心却没有勇气而选择逃避的女人。江河在做什么?江河有自由的冲动,却告诉自己这只是个不可实现的梦,他依旧在西部教着他的书。江河丢了苏米的联系方式,他们不可能在一起。
汽车坠毁后,江河是怎么入职的?摩托车。这就是阿吕为什么环中国游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的原因。由于自己受伤治疗(堵在北京),最终骑摩托没赶上同学会(入职)。
江河说:“所以在书的结尾,我要对苏米说……”一张报纸盖住了他的脸。他最后想要对苏米说什么?
还记得电影的结尾吗,那就是书的结尾:“真没想到我们在这样一个地方告别,但跟人告别的时候吧,还是得用力一点,因为你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江河要对苏米说的,就是这些。
我为什么反复说江河最终回归平凡之路,继续在西部教学。难道他没有把去西部的摩托车骑下去,像阿吕那样吗?
还记得阿吕说看不清那个人,那个人藏得很深吗?江河是在说自己。他始终都无法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江河爱分对错,这在电影里有几次表现,他对骗子团伙说“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在和浩汉打架前说“你这样说是不对的”。可是他自己一直没有分清自己的对错,蜷缩在一个角落里,或者是抛下一切不受支配的去享受自由,哪个对,哪个错?这就有了阿吕和江河那夜之争,是去西部教学,还是自由自在的去看卫星?这次吵架只不过是他自己思想的挣扎。最终的卫星爆炸,告诉了我们答案——他最后还是江河老师。
五、关于电影
1、电影的表达方式和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韩寒说得很清楚,幽默与忧伤,告别与告白。表达方式是“幽默与忧伤”,主题是“告别与告白”。
你从“但跟人告别的时候吧,还是得用力一点,因为你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这句话里看出什么?有人会想到《来自星星的你》,是的,我看电影时第一反映就是星星里的那句台词“告别要趁早,否则真到那个时候,就没法好好告别了。”
2、不看这篇文章你注意到以下细节了么?
⑴首尾呼应的烟花。
⑵四次出现的狗狗。
⑶老公命根子不硬,打电话咨询的女人问的是“韩大夫”,韩寒过了把大夫瘾。
⑷浩汉去见刘莺莺,下车前对着汽车化妆镜摸了下络腮胡子,进门坐在轮椅上的中年人也是一脸的络腮胡子。你有想过为什么刘莺莺怎么会找个残疾人看店?
⑸电影中的数字:
1994.17——浩汉父亲死于1994年的17号台风。
36.11.4——周沫作为替身下场后,主角上场是36场11镜4次。
568.868——568包钟,868包夜。
140000——阿吕行了14万公里路。
4321——浩汉出海捕鱼4年,出租车司机开了3年,跑运输跑了2年。幼儿园保安干了1年。
3980——他们的旅程总长度。
36——旅行者一号36年冲破太阳系。
18——浩汉喜欢刘莺莺18年。
14——狗的寿命只有14年。
10——江河执教10年,浩汉的爹出事时他是10岁。
7——阿吕小学喜欢他的老婆7年。
6——电话里的男人孤单的生活了6年、阿吕曾途径在浩汉和江河迷路的地方6次。
4——电话里的男人养了4只猫。
3——浩汉在大陆上攒了3年的钱才买了汽车。胡生在东极岛等了浩汉和江河3年。
2——浩汉回到东极岛2年。命根子不行的“丈夫”还需要2个疗程。阿吕的名字叫旅行者2号。
1——商人打电话给浩汉:这里有1套底楼商铺,租到赚到,满地数钱。电话里的男人后来养了1只狗,跨出了他人生的最后1步。
⑹江河的两次口误:
“放心吧,交在我身上。”说成“交心吧,放在我身上。”
“记住,我是交配到最西边的岛去发书的。”,可能你看到了前面的“交配”两个字,没注意后面是“发书”。
⑺江河拉窗帘两次全部拉坏,浩汉拉了一次没坏。
3、这是部喜剧片么?公路片么?文艺片么?
你可以认为都是。但在我眼里,他只是部灰色调电影。
4、这部电影是心灵鸡汤。
纯属扯蛋。电影里对“心灵鸡汤”这四个字有明显的讽刺,江河说“好渴”,浩汉说“那你去喝点偷车贼的心灵鸡汤吧。”
5、狗狗最后为什么选择了江河而不是浩汉?
因为浩汉那时候其实已经死了。陪在拉斯加斯身边的,一直是江河。因为在《旅行者》小说中浩汉还活着,所以只是对拉斯加斯最终跟着自己的隐晦处理。
6、平凡之路究竟是什么?
温水煮青蛙,周沫说过。我们活着,并且煎熬着,或许,真有跳出锅的那一天。能不能跳出锅,在于你自己有没有盖上锅盖。
六、我想对电影说的话
1、谢天谢地,没让我看到a喜欢b,c喜欢d,最后a喜欢c,b又喜欢上d的人物关系。你知道的,现在看电视电影,不群p一下都不好意思放出来。
2、这是部我认为值5星的电影。我写的影评和分析并不多。
3、这部电影的奇妙之处在于,你看第一遍或许觉得韩寒水平不过这样,四五年都筹备的啥东西,但是你看了各个网友的分析,会陷入思考,会有重新观看的冲动。
4、这部电影并不是讲道理的电影,但它确实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无常,与你的友人、亲人、爱人分别时,多一份在意,多一份珍重吧。
七、细节解析
先进行上文的补遗:狗出现为5次,告别周沫(丢失胡生)在加油站屋顶出现一次狗。
由于在百度贴吧时不少网友针对本帖提出不少细节提问,或是我文中没说到的,或是没看明白的,在此我总结并一一解释。
有人看完,还没清楚故事的大纲,我列一个真实故事和《旅行者》故事的行程对比,或许能看更清楚些。
旅行者小说:见周沫→巧遇苏米、丢胡生→见刘莺莺→巧遇阿拉斯加(虚构)→巧遇阿吕被骗车(虚构)→①浩汉重新去忙事业(虚构)、②江河入职→江河成为作家、娶了苏米(虚构)、携带阿拉斯加重回东极岛旅游。
真实情况:见周沫→巧遇苏米、丢胡生→见刘莺莺→雨中赶路车坠毁浩汉亡→江河骑摩托入职→江河成为作家(未回东极岛)。
我的看法:
①到丢胡生前所有故事为真实故事;即使是一言一行。
②丢胡生后(离开宾馆)到雨中赶路之间有虚构部分,主要为不断出入镜头的狗。
③从遇到阿拉斯加到电影结束全部为虚构部分,包括阿吕。
我对浩汉之死的观点是:雨中赶路避让阿拉斯加坠崖身亡。
主要论据为:
①见刘莺莺见后不断出现的狗和天台四猫换狗跳天台的说法。
②阿吕口中的雨中赶路(妻子身亡)和浩汉见完刘莺莺后雨中赶路送江河入职。
③雨中赶路出发前浩汉说的“在这里告别”、“最后一眼”和“最后一句”。
我对江河最终结局认定为车祸后骑摩托车去了西部教学,完成了《旅行者》,并且并未回东极岛。
主要论据为:
①交通工具:阿吕骑摩托环中国游。
②回西部教学:送卫星的火箭爆炸(自由梦想的破碎)。
③并未回东极:登岛时的孤身一人,寻找浩汉未果后的失落。
接下来百度贴吧所有的网友提到的细节,全部针对以上我个人认为的真实故事解析,如果你并不认同我以上的观点,看接下来的解析是毫无意义的。
后会无期剧照网友集中的问题:
1、苏米已经逃出窗外,江河何必拉着浩汉一起逃?
解析:前提是江河并不知苏米并非鸡。而宾馆有探头,警方如果通过录像查看明明有女人进了江河的房间,进去后却发现空无一人,窗户的防护栏已被踹开,还是可以认定江河与浩汉的存在嫖娼嫌疑。探头位置在进门走廊天花板顶。
2、五只狗何来寓意?
解析:再归纳一下五只狗出现的时间和地方:
第一只狗出现在加油站,见完周沫后,可为去见刘莺莺路程始。
第二只狗出现在雨中数钱停车时,去刘莺莺的路途中。
第三只狗出现在去修理厂家装玻璃后离开,见刘莺莺的途中。
第四只狗出现在刘莺莺大门口附近,车右前方。正式见刘莺莺的时候。
第五只狗出现在见完刘莺莺后遇阿吕前,可为见刘莺莺路途末。
出现的时间段,就是见刘莺莺的路程始与末。有这么巧的事?在东极岛上没见到狗,去见周沫没见到狗,见到阿拉斯加后再没出现过第2只狗,我除了认为这是有寓意的,还能代表啥呢?韩寒在叫摄像拍的时候,甚至规定什么时候画面里不能见天,已经细致到这样的一个程度,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狗就没任何用意吗?韩寒说过一句“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难道会有毫无道理的出镜的狗?而且恰巧是在见刘莺莺的路程始末?
所以我认为,出镜的5只狗确实是有用意的,是代表着浩汉慢慢接近父亲、女友真相的同时慢慢代表走向死亡。
我们再看看这5只狗当时都是什么状态:
第一只狗,高高在上;
第二只狗,已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过还是自由自在,摇着尾巴从车旁慢慢走过。
第三只狗,被栓在地上只能吠,失去自由自在的能力;
第四只狗,吃着地上垃圾(远看好似别人的呕吐物)的野狗;
第五只狗,阿拉斯加,被车撞(吓)晕在地。
从高高在上的姿态,沦为为降到平地到失去自由到变为野狗到被撞(吓)。这本身就是个走向灭亡的曲线图。
3、为什么不是江河死?
解析:江河的性格前文有分析,电影始是个向命运低头的孤单的书呆子。电影末的时候,他有了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瞧瞧的冲动。他有了不安于现状、不畏惧困难的想法。这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从消极转变为积极的,说转变后的江河自杀了,完全是忽略了他的性格。况且,书是江河写的,本电影的内容完全是江河的《旅行者》,作者尚在,何来死的说法?又有人说是他写完书后再自杀的,旅行者火是因为他自杀才火的,那就更悬了,自杀了作品就能火,这是神马逻辑。
4、你前面说东极岛是真的繁荣,后面又说东极岛繁荣是虚构的,不矛盾吗?
解析:不矛盾,东极岛三年之后是真的火了,这是通过胡生口述的。后面的江河携带苏米和阿拉斯加回东极岛去旅游,完全是《旅行者》小说里的内容,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江河只是在书里这样描写的场景。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在小说里完成江河的心愿(成为海上的丽江),没想到书出版后,东极岛真的变成了旅游胜地,等于是江河完成了浩汉的事业。
5、怎么判断的江河并不是真的登岛,登岛的目的是什么,登岛时那场雨代表什么?
解析:江河登岛时是孤零零一个人,并没有真实的导游和游客,也没有所谓的购买纪念品的地方。这些声音不过是江河想象东极岛繁荣的场景。江河登岛的目的,是寻找浩汉。因为在《旅行者》小说的最后,浩汉并没有死,只是颓废的说去忙自己的事业了。所以有江河登岛再寻浩汉的场景。江河走过和浩汉走过的路(举火炬的男自由神像),江河来到浩汉的故居前(一片空旷),江河最后很是失落。这一段只是对东极岛和浩汉的缅怀。那场雨也只不过代表他失落的心情。
我甚至认为,在《旅行者》里这段一定是这样描写:
“我告别船上的妻子,来到东极岛上。我疯狂的走着我和浩汉走过的路,盼望着浩汉能够出现。内心的急躁让我觉得很热,我解开雨披,一直到走到浩汉曾经住过的地方,然而这里早已夷为平地。浩汉再也没有出现。此时天正下着雨,淋着我失落的心。回到船上时,电视里正在播放记者采访周沫的画面,苏米正在座位上小憩,我坐过去,苏米靠了过来。”
6、刘莺莺为什么找个残疾人看店?
解析:浩汉下车前,对着车内化妆镜仔细看了一下自己的络腮胡,推开门见到的就是一个络腮胡的中年人,腿有残疾,坐在轮椅上。我个人观点这就是浩汉的父亲。先介绍浩汉的父亲(以下简称浩父),浩父的原配夫人是刘莺莺的母亲,后来抛弃了刘莺莺母女,去了东极岛和浩汉的母亲有了感情,生下浩汉。在浩汉十岁那年,浩父出海遇到台风,后回到刘莺莺母女身边。事情真是这样吗?
电影台词:“那年你十岁,(或者)十一岁。你父亲觉得,在他的责任范围里,只能做到这里了。于是就来找我和我妈妈。他欠了我们这么多年,当然,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偿还,可是对你来讲,就不一样了。”
这段说明什么,说明他父亲是觉得把浩汉养大到十岁,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然后自己抛下浩汉去找刘莺莺母女的。我可以想象浩父在东极岛和浩母有了感情,但是防范措施没做好,浩汉生了下来,浩父为了尽一个父亲的责任,毅然留在东极岛陪伴了浩汉十年。等浩汉十岁的时候,浩父觉得自己已经尽责,该回刘母那偿还欠了这些年的债了。只是出行时不巧遇到台风(别说故意安排在台风这天出海,再优秀的舵手也没胆量),但是浩父活了下来仍然回到了刘母身边。
如果我假设浩父在回去找刘母时遇上台风,不幸断了腿,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刘母身边。
由于腿疾,再也没办法回到东极岛看望浩汉,但又关心浩汉,便通过所谓的“一帮一”活动让刘莺莺联系上了浩汉,对他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并叫刘莺莺和他通信,然后了解浩汉的近况。并且,浩父由于双腿有问题,所以躺在床上抽烟,不小心点燃了房屋,烧了房子。但在这次火灾中并未死,没有了房屋,刘莺莺便出来租房并开台球室为生。而浩父便在此看门。
有人说,你这是编的,是的我是编的,更多靠的刘莺莺的话联想。
我这样联想,便能解释以下问题:
1、残疾人和浩汉都有络腮胡,这是遗传。
2、刘莺莺为什么会找个腿脚不便的人看门。
3、为什么会给这个络腮胡子的中年人镜头,时间还不少。
4、为什么刘莺莺会很早出来开台球室(家被烧,无处可去)。
5、为什么浩汉的父亲是躺在床上抽烟(浩汉也抽烟,应该是小时候受父亲影响)。
6、中间断了一个月没有写信,是因为发生了火灾,开台球室。
如果我的假设成立,联想是真的,又会带来以下的问题:
1、浩汉认不出分别十九年的父亲?
2、刘莺莺为什么不告诉浩父还活着?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①浩父离开东极岛时,浩汉只有十岁,还是个孩童,说白了顶多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十九年过去了,记忆恐怕已没那么清晰。
②就算有那么清晰,他父亲已从三十岁左右变成年近半百的中老年人,相貌有所变化。
③浩汉早就认定他父亲已死去,关于这点他从未怀疑。不要说一眼看见这个残疾人马上就要认出父亲,就算是十九年前他的父亲穿越到他眼前,他也要揉揉眼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④当时的浩汉一心想见刘莺莺。如果你中了500万的彩票去彩票中心领奖,你会关心守门的门卫长什么样吗?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有三种假设,当然也要感谢那些给过提示和自己猜测的网友:
①刘莺莺更本没原谅这个父亲,她说过“我还是接收不了他,天底下,不是所有的债都可以还的”,虽然她养着浩父,但在她眼里,她真正的父亲早已死了吧。
②刘莺莺更本不想让浩汉接过这个生活的担子,让浩汉来照顾已残的爸爸。
③浩汉的父亲跟本不愿意让刘莺莺告诉浩汉自己还活着,说羞于见浩汉也不为过。说到底是心里觉得亏欠着浩汉。
所以,我觉得络腮胡的残疾人,应该是浩汉的父亲。
7、为什么刘莺莺会说“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解析:“喜欢就会放肆”是说给浩汉听的,浩汉大尺度的写信内容,是因为喜欢刘莺莺。
“但爱就是克制”,是说的她自己。因为“喜欢就会放肆”,所以她一直没有告诉浩汉真相,自己和他是同父异母的姐弟,爱一日便是一日;“但爱就是克制”,不管爱多久,自己终究不能和浩汉在一起,因为血缘关系。真的爱浩汉,不如告诉他实情,断了浩汉的念想也断了自己的念想。所以,在说出真相的时候,刘莺莺始终在专心的打着台球,如同五雷轰顶的消息被她这样波澜不兴的娓娓道来。这也是一种克制吧。
“相比我们认识的时间,我说的有点太晚了。”那是因为喜欢,所以会放肆的隐瞒到现在。
“可要是算我们见面的时间的话,我说的够早。”那是因为爱,所以要克制住自己的感情早点说出来。
8、你说的车祸是雨天,可撞到阿拉斯加的时候是晴天;你说出车祸是浩汉开的车,可撞到阿拉斯加的时候是江河开的车。这怎么解释?
解析:我得把浩汉出车祸的情形再说一遍。
浩汉雨天赶路送江河入职,突然阿拉斯加闯入视线,浩汉(此时刚见刘莺莺,心情的沮丧可想而知,注意力恐怕也没那么集中)急打方向盘,坠入了悬崖。
⑴雨天出车祸的论据得自浩汉雨天赶路前说的“没事,送你入职要紧”和阿吕说的“我真不应该下雨赶路的”
⑵坠崖的论据得自“摔下悬崖都没事你的命真硬”和“她的命,没有那么硬”。
⑶车祸的形成的暗示,正是来自晴天江河开车遇到阿拉斯加,江河说“我没有撞到他”,意思是遇到阿拉斯加时进行了避让。
雨天赶路后全部是《旅行者》小说内容,白天江河开车遇到阿拉斯加只是暗寓车祸形成的原因。我并不是指这个时候才发生车祸车毁人亡的。
也就是说旅行者中的车祸遇到阿拉斯加只是为了暗示现实中浩汉雨天赶路死亡的原因。现实中浩汉车祸是在雨天赶路时发生,并非是旅行者这段遇到阿拉斯加时发生,这样应该能理解了吧。
9、见完刘莺莺后下雨时在车上的对话,和电影最后两人在车上的对话是不是一个镜头?
解析:绝对是。
⑴见刘莺莺后在车上的对话为:
“你和刘莺莺怎么样了?”“没事,送你入职要紧。”
⑵片尾结束时对话为:
“你和刘莺莺怎么样了?”“没事,送你入职要紧。对了,我刚才帮你把结尾想好了,你听着啊,真没想到我们在这样一个地方告别,但跟人告别的时候吧,还是得用力一点,因为你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
10、见刘莺莺后是下雪,并非下雨。
解析:不,肯定是下雨。虽然下雨和下雪雨刮器都是一样动,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在进刘莺莺的台球室前,有路人甲(穿深色衣服的胖子)骑自行车路过,穿的是短袖。外面路人的服装也不统一,有短袖有薄衫有棉衣,这种天气只有是晚春初夏,或者深秋,这时候街上穿衣服最是凌乱,怕热的人穿着夏天的衣服,怕冷的已经披上棉袄了。你见过下雨穿短袖的,你见过下雪穿短袖的吗?
11、阿吕说命根子硬,紧接着就出现了广播里妇人说自己老公的命根子不行,如果阿吕是虚构的,这暗示着什么呢?
解析:我说了阿吕是虚构的,那么所谓“命根子”之类的玩笑也是虚构的。韩寒在这部电影里多次使用一种手法逗观众发笑。就是我不会怎样怎样,结果却又那么做的了场景。江河说“我做的决定绝不会改变”下个镜头江河马上坐到副驾驶位置了;苏米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一直会醒着”下个镜头苏米已经睡着了,所以命根子硬接下来广播命根子软,也只是这类逗人笑的手法。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寓意或者暗示。
后会无期剧照12、“我认为江河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幻想添加进自己著作的结尾处,和旅行者的主题毫无关系。”
解析:不,有必要把自己的幻想添加进自己的著作。如果直接写浩汉在见完刘莺莺后死亡,自己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去入职,那才是真的失去了“旅行”的意义。因为故事开始时是计划横穿中国,送江河入职,进行一场旅行。记得合照前浩汉说:“未知旅程,合影留念”,可见这次送江河是作为“旅程”的,所以江河才说要把经历写下来,叫做“旅行者”浩汉已死,自己一个人还叫什么旅行?自己是纯入职,而浩汉才把这次看作旅行,况且浩汉回到东极岛是想发展“旅游事业”的,按我说,没了浩汉,就不叫什么旅行,所以这是旅行者浩汉必须活着的原因之一,这还是其次,第二个原因是江河还是不愿接收浩汉死的事实,才会让他继续在旅行者活下去,后来又去忙他的“旅游事业”了,并且假象回到岛上去找了浩汉。
13、电影里为什么总出现撒尿的镜头?
解析:我觉得吃喝拉撒睡都在电影里有过体现,比如镜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俯看汽车在跑,这只是旅行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并无特殊含义。我眼里经常撒尿就是体现一种关联作用,让阿吕淋湿手擦到浩汉身上,浩汉淋湿手擦到江河身上,显得阿吕和浩汉有相似处。当然,有人说刚开始三人分老远撒尿,后来站一排撒,显得关系越来越亲密,这也可说是老拍撒尿的用意之一。而我觉得说浩汉和江河起初有些戒备阿吕,后来已经完全信任阿吕把阿吕当成了朋友更为合适(象征四猫里的友情)。
14、你论证浩汉之死有一条论据是四猫一狗,四猫里的友情是阿吕,但阿吕出现时浩汉已经死了,难道不矛盾?
不矛盾。其实前文有述,只是说得简单。在《旅行者》里,弃四猫选狗,四猫代表的情义,狗就是“14年寿命”的阿拉斯加。这里只是暗示浩汉是跳天台的人。记住以上不管猫狗还是跳天台的人都是虚构的,代表的寓意。而浩汉真正死的原因并不是“情义”一无所有,而是雨天的车祸。这是两回事,分开现实故事和《旅行者小说》就不冲突。
15、狗为什么没跟浩汉走?
解析:其实前文说过,只是我在说的时候过于简单,可能有人没有理解。真实的生活中,阿拉斯加自始至终是跟着江河的,因为浩汉在遇到阿拉斯加前已经死了。既然不存在浩汉,阿拉斯加最终当然会跟着江河。所谓叫狗选不过只是隐晦处理。这和下一条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16、为什么黑着灯进隧道,驾驶员本来是浩汉,出来时变成了江河?为什么阿吕要说“没想到隧道这么长”?
解析:和上条一样,既然浩汉早已死了,那么驾驶员只可能是江河。所以出隧道时可以看到,江河开着车。进隧道前,江河说过一句话:“浩汉,开灯”,浩汉回答:“没事,隧道很短。”我的理解是因为之前基本是浩汉开的车(这里用浩汉开车进隧道),进隧道时江河只是习惯性的叫浩汉开灯。浩汉不存在,当然就不会开灯。出来时阿吕的一句“没想到隧道这么长”,这段漆黑的隧道,我同样和登岛时下雨的理解一样,只是寓意江河孤独、凄凉的心。本来两人共车,如今喊“开灯’才发现,浩汉早已不在。
17、汽油车不要加柴油这话有什么寓意?
解析:只为笑点。如果硬要说有寓意,也是个消极的寓意。和温水煮青蛙的试验一个道理。
你努力拼搏,做出改变(给车加柴油,青蛙想跳出锅外),结果仍然改变不了结局(车熄火,锅盖上了锅盖继续煮)。多少都表现着人生的一点无奈。学影视专业的朋友,你们努力过拼搏过吗?我知道每年报考影视专业的人成千上万,然后真正成为明星的又有几人呢?所以,周沫成为明星那段,更认为是虚构的。代表江河对周沫美好的愿望吧。
18、如果阿吕是虚构的,为什么直到阿吕出现才该表两人的人生态度?如果是假的不应该是没任何变化的吗?
解析:真正影响江河的是浩汉,浩汉这一路扮演的是江河的精神导师,典型的就是吃面夹蛋那一段台词,“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牵制”,而之前江河一直习惯被支配。片中浩汉对江河说教的次数并不少。所以,我认为阿吕的出现只是代表江河的梦想,一种对自由的渴望。
浩汉也不是遇到阿吕才彻底绝望,与刘莺莺见面后他的精神早已被摧毁了。
19、楼主你解析的和韩寒公布的不少部分冲突,违背了韩寒的本意,并不是真正的《后会无期》韩寒想表达的东西。
是啊,确实不少冲突。比如韩寒说苏米最后是真的和江河在一起了(听剧组人员意见改的),再比如阿拉斯加选择江河并没有特殊用意,拍的时候是让它自己选的。
可是我想说,当一个作者完成一部作品时,这已经不是作者的作品。它是属于每个读者自己的。读者怎样去理解,去体会都已经与作者无关了。我解析到现在的,认为只是我眼里的《后会无期》,对于我来说,这不是韩寒的《后会无期》,已经是我自己的《后会无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