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菜单

人气:加载中...

战犯 (2018)

暂无评分

主演:巫刚  程前  刘佳  那志东  

导演:龚艺群  又名:

豆瓣精彩点评:

剧情介绍

1948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惩处战争罪犯命令》,12月25日,中共中央授权新华社发布了43名国民党头等战犯名单。这一名单基本囊括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内,所有位高权重的党政军大员。

1、蒋介石

"

蒋介石(1887年—1975年),浙江奉化人。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总统,特级上将。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从成都机场起飞,当晚抵达台北,至此再未回到大陆。

1969年9月16日下午17时,蒋介石的座车沿仰德大道返回阳明山官邸时发生严重车祸,蒋介石胸部遭受重创。

蒋介石愈后自嘲:减我阳寿20年!

1972年,蒋介石因感冒并发肺炎,继而引发车祸旧疾,健康每况愈下。

1974年蒋介石再次因流感引发肺炎,虽经全力救治,自此却一蹶不振。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因旧疾导致心脏病突发,于台北士林寓所病逝,终年88岁。

其子蒋经国遵其遗愿“灵柩暂厝于慈湖,俟来日奉安于南京紫金山”。

——至今悬棺待葬!

2、李宗仁

"

李宗仁(1891年—1969年),广西桂林人。国民政府代总统,陆军一级上将。

1949年11月20日,李宗仁从南宁乘专机飞往香港。12月,从香港转赴美国。此后,在美国开始了16年的寓公生涯。

从1956年4月开始,李宗仁先后5次派程思远到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表达其思念故土,回归祖国的愿望。

为避免横生枝节,1965年6月13日,李宗仁以度假为由独自离开美国到达欧洲,在瑞士与夫人郭德洁会合。

1965年7月12日,下午两点,李宗仁偕夫人郭德洁在苏黎世搭乘瑞士航空公司客机,经日内瓦、希腊雅典、黎巴嫩贝鲁特、巴基斯坦卡拉奇,最后飞抵香港。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偕夫人郭德洁飞赴北京,下机后在机场发表声明,表示要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1969年1月30日午夜,李宗仁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经中央批准,其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终得叶落归根!

3、陈诚

"

陈诚(1898年—1965年),浙江青田人。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陆军一级上将。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陈诚历任“台湾警备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国民党副总裁”等职。

1965年初,陈诚因肝癌住院治疗。

1965年3月5日,因感冒并发肺支气管炎,病逝于台北,终年67岁。

陈诚在台主政期间,吸取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教训,努力缓和与当地农民之间的矛盾,推行“三七五减租”和“以工商企业股向地主赎买土地”的办法进行“土地改革”。

陈诚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提升民生福祉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获得民众认可!

4、白崇禧

"

白崇禧(1893年—1966年),广西桂林人,回族。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华中“剿总”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

1949年12月4日,广西战役中遭受惨败的白崇禧乘飞机逃到海南。12日转飞香港,于28月逃往台湾。

白崇禧作为桂系首领,既长期为蒋介石效力,又屡次对蒋介石逼宫,因此被蒋介石所不容,一直策划置其于死地。

白崇禧赴台后,保密局专门在白崇禧公馆对面设了一个派出所,其一举一动均受到严密监视。

此后,白崇禧风光不再,挂着一个“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中央评议委员”的虚衔,却从无任何公干,一直深居简出。

1962年12月4日,其妻马佩璋病逝后,白崇禧深受打击。据其子白先敬回忆:

“宣布我母亲死亡的时候,父亲血压马上飙到快两百。他坐在那里还能强忍住,我看得真是印象很深刻。

父亲撑在那里,那种撑,我想他撑得最辛苦。

母亲过世,我们回教三天就葬下去了,然后从过世走坟,就是说每天去走,埋下去以后走坟走了四十九天,父亲没有缺一天。”

1966年12月2日,副官发现白崇禧死在卧室,尸身发绿,殁年73岁。其死因,台北官方称其突发心脏病,但白崇禧身边的近随皆笃定,其为蒋所害。

白崇禧的一生大起大落,壮年得志却晚景凄凉。

——其人可悲可叹!

5、何应钦

"

何应钦(1890年—1987年),贵州兴义人。历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行政院长,陆军一级上将。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5月13日,何应钦内阁在广州集体辞职,将职权移交给阎锡山的战时内阁后,何应钦经香港转赴台湾。

何应钦原是蒋介石的宠臣,但因其在“西安事变”时力主武力进剿,意图借刀杀人,取蒋介石而代之,故一直被蒋介石所猜忌。

去台后,何应钦大权旁落,出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这是一个虚职,纯属幕僚性质。虽保有一定政治地位,实质上却毫无权柄可言。

1987年10月20日,何应钦于台北病逝,时年97岁。

何应钦自赴台伊始,至高龄病逝,虽地位尊崇,却无权无势。长年隐居台北牯岭街寓所,深居简出,自称闭门思过。

——暮年不问政事!

6、顾祝同

"

顾祝同(1893年—1987年),江苏涟水人。国军首任陆军总司令,历任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西南行政长官、陆军一级上将。

早在1924年初,顾祝同参加筹建黄埔军校时期便与蒋介石结缘。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蒋介石任军校校长,顾祝同任军校教授部中校战术教官。

顾祝同一生官运亨通,对蒋介石亦是忠心耿耿。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长年担任“防务部门代部长”,被蒋介石钦定为“辅国大臣”,为蒋经国继位保驾护航。

1954年7月,顾祝同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晚年的顾祝同,曾于1973年5月,以80岁高龄访问金门与澎湖诸岛。在金门炮台上,他手持望远镜,朝着大陆方向凝视良久,伫立多时,不愿离去。

返回台北时,老来思乡的顾祝同显得沉默寡言,一路上不发一语。

1987年1月17日,顾祝同在台北病逝,终年94岁。

——无奈故土难归!

7、陈果夫

"

陈果夫(1892年—1951年),浙江吴兴人。与其弟陈立夫长期把持国民党党务系统,人称“cc系”,并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组织“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史称“中统”。

陈氏兄弟在国民党内,私底下被人戏称“蒋家天下陈家党”,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合称“四大家族”。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介石改组国民党,着手为蒋经国今后继位扫清政治道路,首先就拿“cc系”开刀。

转瞬之间,陈氏兄弟大权尽失。

其弟陈立夫为了避祸,远赴美国。

陈果夫失去权位后,失去了经济来源。又因久患肺病,需长期住院治疗,终致坐吃山空,家庭陷入经济危机。

政治上、经济上、身体上的三重打击,使得陈果夫赴台不到两年,便于1951年8月28日病逝,年仅59岁。

陈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浙江吴兴。他写过一首《故乡》诗,字里行间寄托着思乡之愁:

我希望我的故乡,山河无恙。

我希望我的故乡,人文发扬。

我希望我的故乡,腥膻洗尽,从此无人敢侵略。

我希望我的故乡,爱我如慈母,不让我漂泊他乡。

我爱我的故乡,我永远不愿离开,我的故乡。

——至死乡愁不散!

8、陈立夫

"

陈立夫(1900年—2001年),浙江吴兴人。陈果夫胞弟,历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

1949年12月抵台后,陈立夫看清了蒋介石整肃“cc系”的决心和手段,知道大势已去,无力抗争,遂远走美国避祸。

陈立夫在美国办了一个小型养鸡场,妻子则在家里做豆腐乳和粽子卖给附近的中餐馆。夫妇俩以此谋生,生活虽然寡淡,却比身处台北政治漩涡中的大哥陈果夫过得惬意。

1961年,其父陈其业病重,陈立夫首次获准返台探视。

1966年,陈立夫再次返台,贺蒋介石八十大寿。

1969年,陈立夫偕夫人获准返回台湾定居。

陈立夫晚年每日读书自娱,不问政治,唯一的爱好就是钻研中医,并担任“台湾中国医药学院董事长”一职,不遗余力地推崇中医养生,弘扬中医文化。

晚年的陈立夫积极呼吁两岸统一,在岛内被称为“反共老人要做联共先锋”!

2001年2月8日21时,陈立夫在台中市中国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养生得享高寿!

9、孔祥熙

"

孔祥熙(1880年—1967年),山西太谷人。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孔祥熙由商而官,亦官亦商,其家族聚敛了巨额资产,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四大家族”中位居首位。

他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财政权力,行使资本垄断的商业运作。孔家在山西的裕华银行一家独大,就连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在山西的业务,都要首先让利于裕华银行。

孔氏家族旗下产业众多,其子孔令侃、其女孔令伟更是依仗着父亲的权势,在商界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1946年长江公司的粮食案,1948年扬子公司的囤积案,这些当年轰动朝野的经济大案广受社会舆论谴责。一时之间,孔祥熙成为千夫所指。

1948年,孔祥熙以夫人宋霭龄在美国病重为由,从上海匆匆飞赴美国。实则,是为了躲避全国舆论的声讨。

滞留美国期间,孔祥熙眼见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已回天乏术。便以协助宋美龄与美国政府商谈经济与军事援助为借口,婉拒了蒋介石召其回国的要求。

1967年8月15日,孔祥熙于纽约病逝,终年87岁。

——终是魂散异乡!

10、宋子文

"

宋子文(1894年—1971年),海南文昌人。“四大家族”之一,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外交部长、行政院长、广东省主席等职务。

宋子文与蒋介石是郎舅之亲,既是亲戚,也是君臣。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宋子文随即辞任广东省主席,同时辞去国民政府中所兼一切职务。

1949年1月24日,宋子文夫妇移居香港。5月16日飞赴法国巴黎,6月9日飞往美国,并从此定居纽约。

1949底,蒋介石由台湾给宋子文发去电报,召其归台,遭到拒绝。

1950年2月,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要求宋子文返回台湾,再次遭到宋子文拒绝。

1953年,鉴于宋子文屡召不回,经蒋介石批准,国民党中常会开除了宋子文的国民党党籍。

1971年4月26日晚,宋子文在旧金山参加一个小型宴会,被一块鸡骨卡住了喉咙,最终窒息而亡,殁年77岁。

——真正“英雄气短”!

11、张群

"

张群(1889年—1990年),四川华阳人。历任成都行营主任兼四川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等职务。

1949年12月,张群从香港乘轮船去了台湾,继续得到蒋介石重用,先后担任“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总统府秘书长兼国防会议秘书长”等职务。

张群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精通日语且有不少故旧,在台湾任职期间频繁往来台北、东京之间,广泛结交日本朝野人士,积极鼓吹“台日全面合作”。

1971年7月,张群最后一次访日,试图阻止中日建交,以失败告终。返台后从此不谈政治,专注著书立说。

晚年的张群闲来无事,与张学良、张大千、王新衡一起组织了“三张一王转转会”,几人轮流做东,喝酒怡情。

张群酒后曾写下“名句”:

“人生七十才开始,六十岁还在摇篮中。”

1990年12月14日,张群在台北病逝,终年101岁。

——弃政始得善终!

12、翁文灏

"

翁文灏(1889年—1971年),浙江鄞县人。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

翁文灏出生于绅商家庭,清末留学比利时,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4年,翁文灏于地质考察途中遭遇严重车祸以至昏迷。幸得蒋介石关爱有加,指示全力抢救,终于脱离危险。

因感于蒋介石救命之恩,翁文灏遂追随其左右。从初入政坛,直至升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翁文灏随即辞去本兼各职,移居香港,之后全家迁居法国巴黎。

1951年,经主席、周恩来总理邀请,翁文灏经香港返回祖国。翁文灏是第一位回归北京的前国民党高级官员。

1971年1月27日,翁文灏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

后人评价翁文灏:

本是文人、是学者、是专家,凭着自己卓越的学识,本该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学家。不料却误入仕途,成为榜中之人,43名位居12,够靠前的了。

——可叹造化弄人!

13、孙科

"

孙科(1891年—1973年),广东香山人(今中山市)。孙中山先生之子,历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行政院院长、立法院院长,是民国史上著名的“三院院长”。

1932年,孙科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主张以渐进方式促进国民党革新,效仿西方实行立宪制度,但遭蒋介石冷遇。其一系列革新方案,胎死腹中,因而开始厌蒋。

1946年,随着国内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孙科从原来的立场全面倒退,不仅停止革新宣传,还转而支持蒋介石大打内战。

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孙科出任国民党行政院长。随着国民党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孙科再次转变风向,逼迫蒋介石下野。

孙科公开逼蒋,宣称自己“既然担当行政院长的重任,就须以最大的努力,寻求光荣的和平。”

1949年3月,眼见解放军即将发起渡江战役,知道大势已去的孙科辞去本兼各职,其所谓“光荣的和平”也随之烟消云散。

辞职后的孙科偕家人先后旅居法国、美国。在美国生活的十余年里,一家人以种菜为生,日子过得非常拮据。

1965年,穷困潦倒的孙科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向蒋介石低头,全家迁回台湾,先后出任“总统府高级咨议”和“考试院院长”。

由于之前的逼宫,此时的孙科根本不受蒋介石待见,空有虚衔,却犹如木雕泥塑一般,任人摆布。

孙科在政治上惯于见风使舵,从厌蒋到拥蒋,从拥蒋到反蒋,从反蒋到顺蒋,总是反反复复。

但孙科身上也有闪光点,为官清廉,不蓄私财。在这一点上,没有给父亲丢脸。

1973年9月13日,孙科于台北病逝,终年82岁。

——一生反复无常!

14、吴铁城

"

吴铁城(1888年—1953年),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生于江西九江。曾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等职。

1949年10月,吴铁城经香港逃往台湾。

1950年3月,吴铁城出任“总统府资政”。

1953年11月18日,吴铁城因好友王世杰被撤职查办一事,为其说情。言语不合与蒋介石当面顶撞起来,被蒋介石当众责骂,并命侍卫将其赶出了大门。

吴铁城受此大辱,回到家中仍是忿忿不平。当夜,羞愤不已的吴铁诚服下一整瓶安眠药。

1953年11月19日,吴铁城卒于台北家中,殁年65岁。

——没有跟对领导!

15、王云五

"

王云五(1888年—1979年),广东香山人(今中山市)。历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等职。

1948年,由国民政府财政部实施的以金圆券代替法币,限制物价的币制改革全面失败,王云五因此被弹劾下台。

1949年4月,王云五抵台后,先后担任“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等职务。

之后逐渐淡出政界,投身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了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台湾享有“博士之父”的美誉。

但王云五本人却一直没有学历,直到1969年获韩国建国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才总算有了“文凭”。

1979年8月14日,王云五于台北病逝,终年91岁。

——执教胜于做官!

16、戴季陶

"

戴季陶(1891年—1949年),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历任国民党中执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等职。

戴季陶是国民党内公认的反共理论权威,被称为:“反共最早,决心最大,办法最彻底。”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杀。蒋介石实施政变的《离俄清党谋略纲要》,就是戴季陶亲手撰写的。

随着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的全面崩溃,蒋家王朝的追随者们最终也避免不了被历史抛弃的命运。

1948年11月13日,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服安眠药自杀,结束了自己21年的从政生涯。

陈布雷的死,在国民党高层造成了很大的震动。但戴季陶却报以嘲笑的态度,认为那是懦夫行为。

让戴季陶根本没有想到的是,仅仅3个月后,自己就步了陈布雷的后尘。

随着国民党军队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的彻底失败,面对解放军即将发起的渡江战役,从南京迁至广州的戴季陶心灰意冷地对同僚说道:

“长江肯定也守不住了,没有希望了!”

1949年2月11日夜,戴季陶在广州的寓所在连日的大雨笼罩下,更显得悲恸凄惨。戴季陶对自己的秘书说道:

“长江守不住,西南也难以据守,四川必为共产党所得。他们不会放过我,我也不甘当他们的阶下囚。”

本就体弱多病的戴季陶思前想后,既不愿随蒋介石逃往台湾苟延残喘,又不甘成为解放军的阶下囚。午夜时分,戴季陶吞食了大量安眠药,于凄风冷雨中死去,终年58岁。

戴季陶是43名战犯中第一个死去的人,距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战犯名单,仅仅过去了48天。

——死于穷途末路!

17、吴鼎昌

"

吴鼎昌(1884年—1950年),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绥定。曾是一名实业家,主持《大公报》并担任社长。

后来追随蒋介石,历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文官长兼国民党中央设计局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务。

吴鼎昌成为蒋介石的御用文人后,彻底变成了国民党的鹰犬,《大公报》的立场也从原先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变作了蒋氏政权反动宣传的工具。

1948年末,国民党军队在各大战场上的相继失败,使吴鼎昌对蒋介石失去了信心。

他不仅向蒋介石辞去一切职务,还在《大公报》上登出启事,声明辞去《大公报》董事一职。目的就是迅速与《大公报》进行切割,划清界限,避免将来被清算。

1949年1月,吴鼎昌偕家人避居香港,当起了寓公。

1950年8月23日,吴鼎昌在香港病逝,终年66岁。自辞职来港,仅仅一年半时间。

——人算不如天算!

18、熊式辉

"

熊式辉(1893年—1974年),江西安义人。历任淞沪警备司令、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江西省政府主席、东北行辕主任等职,陆军二级上将。

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式辉受命负责“接收”东北,屡屡败于东北民主联军。于1947年8月,被免职问责,改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1949年国民党逃离大陆时,熊式辉举家移居香港。

1954年7月,熊式辉迁回台湾。

熊式辉素来与陈诚不睦,而此时的陈诚炙手可热,仍是蒋介石座上红人。在台期间,熊式辉处处被陈诚刁难,就连面见蒋介石都不被允许。

熊式辉最终只得又携家人迁回香港,但回港后的日子也不太平。

旧日的老部下常来熊家打秋风,三人一群,五人一伙。要么借钱,要么混吃混喝赖着不走,令熊式辉不胜其烦。某次发生冲突,港警将熊式辉与闹事者一并抓了起来。

被家人保回后,熊式辉自怜自艾,称自己堂堂国军上将竟被捉去坐了班房,丢人呐!

1974年1月21日,熊式辉病故,终年81岁。

——余生不如人意!

19、张厉生

"

张厉生(1901年—1971年),河北乐亭人。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长、内政部长等职。

1949年去到台湾后,历任“行政院副院长”、“驻日特命全权大使”等职。

1963年9月,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在一次例行外交酒会上公开批评蒋介石“反攻大陆”近乎幻想。消息传来,令蒋介石极为不满。

不久,张厉生被召回述职。蒋介石以“工作不力”为由,免去了张厉生“驻日特命全权大使”的职务,从此再未启用。

张厉生多年官高位显,但自律甚严,好学慎行,清廉淡泊,不置恒产,晚年生活甚为清苦,不仅无钱购屋居住,甚至医药费也无所出,多靠亲友及医师资助。

1971年4月21日,贫病交加的张厉生于台北家中病逝,终年70岁。

——晚景甚为凄凉!

20、朱家骅

"

朱家骅(1893年—1963年)浙江吴兴人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主席、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等职。

1948年冬,朱家骅主持中央研究院搬迁,把故宫等处大量珍贵文物文献、书籍档案运往台湾。

同时极力说服当时各大学著名教授、学者,以及文化界知名人士随其赴台发展。

朱家骅作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中央研究院代院长,为国民党去台后重建学校、重启中央研究院的人才及物资储备煞费苦心。

可是,最终去到台湾后,正当盛年的朱家骅却没有被蒋介石用到其最擅长的文化教育领域上,仅仅给了他一个“资政”的闲职。

这使得朱家骅倍受打击,赋闲在家后身体每况愈下,终日郁郁寡欢。

1963年1月2日,朱家骅在台北病逝,终年70岁。

——转眼一切成空!

(篇幅有限,本文为上篇,下篇正在努力更新中。)

香港剧战犯高清在线观看由没事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战犯剧照,战犯hdbd高清版,战犯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战犯》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没事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