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菜单

人气:加载中...

曲象丛生 (2016)

暂无评分

主演:Brian Anthony Wilson  Khan Baykal  Jon Freda  

导演:Neal Dhand  又名:

豆瓣精彩点评:

暴风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非凡线路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腾讯视频

剧情介绍

"

雷泽考

上古中华,著名雷泽有三,一是《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的“吴西雷泽”,一是《尚书·禹贡》所记的“雷夏既泽”,即《水经注·瓠子河》所言的瓠子河雷泽,一是《史记·补三皇本纪》所言之甘肃天水“成纪雷泽”。这著名的三大雷泽,代表着上古中华先民氏族婚姻的不同阶段。“吴西雷泽”代表着风姓太皞华胥氏族內婚姻,为风姓氏族內血缘关系较远的青年男女,进入雷泽野合婚交时代,即“伏羲女娲兄妹婚”时代。“瓠子河雷泽”代表着太皞华族冲破“伏羲女娲兄妹婚”,在海岱兖州瓠子河雷泽“华胥氏履大人迹”感孕生下新一代伏羲氏女娲氏异姓血缘婚姻时代。甘肃天水“成纪雷泽”,则预示着风姓太皞华族将走出母系社会血缘婚配,进入风姜两大氏族集团相互步入父系血缘婚姻时代。

恩格斯说:“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本文就是以恩格斯所言物资生活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为主线,对三大雷泽时代分别论述。

这三大雷泽时代,可能相差几代人,也可能相差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时间。雷泽为上古华族先民约定俗成的野合婚交之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上古各氏族部落的“相亲角”。

一.吴西雷泽

“雷泽”之名怎么来的呢?“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山海经·海內东经》)和雷神相关的,还有“雷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雷兽,状如牛,苍身无角,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大荒东经》)郭璞云:“雷兽,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橛,犹击也。”袁珂先生云:“雷兽即此雷神也。”(《山海经全译·大荒东经》注释)我不敢苟同郭璞先贤和袁珂先生的观点。吴西雷泽雷神形象为“龙身人头”,而雷兽形象为“状如牛,苍身无角”,前者地点为吴西雷泽,即今太湖,后者所出地点为东海流波山,二者形象不同,地点不同,不可等同看待。

“流波山“,就是海中涌起的波浪海潮。”出入必风雨“,应该反过来说,有风雨必出入,海水中气压低了缺氧,鳄鱼之类的”雷兽“就要浮出海面吸氧。”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雷兽浮出海面的风雨上空,正有雷声闪电。”其名曰夔“,这是先民对鳄鱼之类以”夔“称名。黄帝曾抓住过鳄鱼,用它的皮做鼓面,用它的骨头作鼓槌,鼓声传到五百里远。这是先民们对黄帝逐鹿中原战鼓充满杀气的记忆。黄帝时代远晚于太皞伏羲时代,黄帝时代的”雷兽“怎能和太皞伏羲时代的“雷神“混而为一?

理清了雷神和雷兽的关系后,我们再来释读雷神。“龙身而人头“的雷神到底是什么神怪?明确回答,雷神并不是什么神怪,而是身体纹身出龙蛇形象太皞伏羲族青年男人!”龙身“,就是纹身后的身躯,“人头”,就是没有纹身的素颜头部。风姓太皞氏族的男男女女为什么要以“蛇身”“龙身”“鸟身“来纹身呢?因为风姓氏族为最先在吴西雷泽造舟捕鱼的氏族,他们在观测天象时发明了”东宫苍龙“七宿作为日月运行的舍次以定时节,又很早就与蛇氏族通婚,太阳又是神鸟金乌载着在天上运行,故他们以”龙,蛇,鸟“作为氏族的图腾,也作为每个氏族成员的纹身形象。”图腾是什么?它多半是一种动物,也许是可食的或无害的,也可能是危险且可怖的。较少见·的·图腾·,可以·是·一·种植物,或·一种自然力量,(雨,水)它与整个宗族有着·奇特·的·关系·。大抵说来,图腾总是·宗族的·祖先,同是也是其守护·者。它·发布神喻,虽然令人敬畏,但图腾能识得且眷顾它的子民。同一图腾有着不得杀害或毁坏其图腾的神圣义务,不可以吃它的肉,或用任何方法来取乐。任何对于这些禁忌的违背,都会自取其祸。同一图腾·的·各成·员相互间不可以有性关系,即他们·不·能·通婚·,这就是与图·腾·息息相关的族外通婚现象。“(佛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在《山海经》中,那么多的“蛇身人面”,“鸟身龙首”,“人身羊角”,“人身牛首”之类的怪物,难到真的是蛇身上长出了人的脑袋,人身上长出了羊的头角吗?否!用佛洛伊德之图腾学说看,这些半人半兽,半鸟半人的“神怪”,就是原始先民们的氏族图腾形象,同时,又是同一氏族每个成员纹身的个人身份标志。细读《山海经》可知,同样是以蛇为图腾的形状,有的是“蛇身人首”,即人的身子纹身为龙蛇形状,头不纹身为素颜脸面。有的是“两耳黄蛇”,即在两耳及周围纹身出黄蛇形象。有的是“足践赤蛇”,即在小腿和脚上纹身出赤蛇爬行之状等等。为什么同样是以蛇作为氏族的图腾,纹身会出现在身体的·各个不同部位?我想,有这几点可以考虑:一,区分氏族內男女老少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氏族成员之间,是同母的,还是同姨母的?是同舅的还是同舅母的?母系时代,没有同祖同父同叔同姑之称。总之,图腾的作用,就是在每个氏族成员身上纹身出和自己血缘辈分所规定的图腾神状,以区分身分。二,传承王母神灵的起源,对內作祭祀之用,对外显示氏族的血缘身分和历史。如共工氏起源于治理洪水,图腾形状为“鱼身人首“”蛇身人首“,太皞氏起源于观天制历授时,图腾神状为”人身龙首“”蛇身人首“。炎姜烈山氏神农氏起源于驯化野羊野牛,图腾为”人身而羊角““人身牛角“,到发展到烈山农耕时,有”炎帝“之号,有”烈山“”神农“氏名,仍然还用原来的”人身羊角“”人身牛角“图腾等等。三,不同氏族集团婚姻交往的需要。如用暴力抢婚,用兽皮猎物粮食珠宝玉器买婚,用青年男女和对方换婚等,都需要考量对方氏族血缘历史和现实力量背景。四,划分渔猎,原始采集,农耕活动的范围和以物易物交易的需要。上古时,先民们的生产活动能力有限,每个氏族部落的生产活动,都有约定俗成的范围,每一个大的布落联盟,也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平时,氏族成员外出渔猎,采集,农耕,相互看见陌生对方纹身图腾,马上就知道了对方氏族身分,若是本氏族成员,马上就会以同胞身分相待相助。若是异性氏族人,就会上前示意,表明他们侵犯了自己氏族的领地。对方知道后,也会主动避开离去。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氏族间的冲突或械斗。”神农作市“时,先民们的渔猎农耕有了较大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各氏族部落之间就会以物易物进行交换。那时的”市场“不过是各氏族部落来往交通方便的山口,河湾而已。先民们凭什么知道你交易的是正宗产品?那就是你身上的纹身图腾形象。丝织麻织产品,和”伏羲化蚕“的太皞华族交换,兽皮角筋产品和游猎有熊氏黄帝族人交换,稻麦粟稷产品,和太皞华族与神农炎族交换,这两大族群的农业生产最出名。

上古中华,原始先民各居一方,语言不通,更没有文字。有多少不同血缘氏族,就有多少相互听不懂的方言,怎么交流?他们在血的教训生活实践中,摸索出了以图腾纹身的办法来相互告知交流,让对方识别彼此的身分。可见,纹身氏族图腾,就是先民们的“普通话”和“身份证”。

王献唐先生认为古人纹身是为了美饰身躯:“众人以是比况,自纹其身,如其形状,以为美饰。“(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起于渔业时期》)王先生这是误解。本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原则,在此要明确指出来。《山海经》中大量的“蛇身人首”之类的氏族图腾,牵涉到如何认识上古中华先民的氏族起源,祭祀,婚姻,迁徙等多层面问题,我在此提出自己的看法,让读者判断。

吴西雷泽中的雷神,它“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这一条文献,还有另一种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在吴西。”(《史记·补三皇本纪》)两条文献比较,前条“鼓其腹”语义不完整,后一条中“鼓其腹则雷,”鼓腹的结果显示出来了:天上传来了雷声。“雷泽”“雷神”之名,都因天上的闪电炸雷而得名,如果少了“则雷”两字,怎么会有雷泽雷神之名呢?先贤郭璞和当今专家袁珂先生的解读不在此引证了,我认为要结合后两大雷泽即“瓠子河雷泽”和“成纪雷泽”的內容来解读,要结合吴西雷泽所在地域来解读,要结合《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吴西雷泽地区先民们的祭祀神状来解读,要结合与吴西雷泽相近的考古出土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多方面观照分析解读。

瓠子河雷泽与成纪雷泽都没有雷神出现,且都有”华胥氏入雷泽履大人迹感孕生太皞伏羲氏“的记载。这说明了什么呢?首先,说明的是雷泽是上古风姓华族男女野合婚交的地方,三大雷泽都有这一共同点。其次,华胥氏入三大雷泽的婚交对象不一样,入三大雷泽的华胥氏也是相隔数代甚至是数十代的华胥氏。前代华胥氏入吴西雷泽婚交的男人,是风姓氏族內血缘关系较远的”龙身人头“之”雷神“,是风姓太华族內婚。迁徙到海岱之地的后辈华胥氏入瓠子河雷泽”履大人迹“的通婚对象是”大人“,即夏人,”有夏则大“之谓。此时的夏人,为居处此雷泽边上历山之姜姓族人。历,厉,烈,三字相通,雷泽边上居处历山之历山氏,即从西方河渭昆仑迁徙来海岱炎姜族人的一支。《山海经·东次三经》所记海岱境内”其祭祀神状为人身而羊角“的炎姜族人,说的就是他们。入”成纪雷泽“的华胥氏,则是从海岱沿黄河两岸向西迁徙到河渭昆仑地域的华胥氏,距吴西雷泽华胥氏,为后数代或后数十代华胥氏。而成纪雷泽的”大人“,则是土生土长在这里的炎姜族人。

三大雷泽所处时代不同,婚交对象不同,婚交的社会性质也不同。华胥氏入吴西雷泽婚交对象是“龙身人头“的雷神,“雷神”为居住在太湖附近的另一支风姓太华族人,“雷神”所在的这支太华族人,和华胥氏男女长期有“兄妹婚”关系。为了区分这两支太华族人的血缘辈分关系,华胥氏族人的纹身形象为“鸟身龙首”或“龙身鸟首”。(《山海经·南山经》)“雷神”族人的纹身形象为“龙身而人头”,出现了“人”字,意味着这支华族人早已和不同血缘的异姓氏族通婚。而居住在吴西雷泽的华胥族人的纹身形象为“鸟身龙首”或“龙身鸟首”,没有“人”字出现,为半龙半鸟纹身形象,而龙,鸟都为太华族人的图腾神,这意味着“龙”和“鸟”为血缘关系更近的通婚关系。“鸟身龙首”有可能是“龙,蛇”氏族祭祀图腾,“龙身鸟首”有可能是太阳鸟氏族的祭祀图腾,即河姆渡文化出土的以“双凤太阳鸟”为氏族图腾的太华族人。吴西雷泽中的包山为古山名,今称西洞庭山,胥母山今称东洞庭山。(《辞源·洞庭》)胥母山为华胥母亲族人居住的山,包山为儿子辈伏羲氏(庖羲氏)居住之山。母系社会中,儿女出生到长大成人都要留在母亲氏族內。同理,伏羲氏族女人所生的儿女也要留在伏羲氏族內。华胥氏入吴西雷泽野合婚交之”雷神“,则是不知姓氏的血缘关系较远的上一辈太皞族男人。他们的婚姻,就是古人所称的”女娲伏羲兄妹婚“。

吴西雷泽之前,不知有多少个风姓男女对偶婚交的无名“雷泽”,只是到了吴西雷泽时,华胥氏和“雷神”正要性交时,天上一声炸雷响起,惊醒了他们:“伏羲女娲兄妹婚”不合天意了!雷声就是老天的警告!“雷泽”之名由此而生,“雷神”之名因此而起。当然,“伏羲女娲兄妹婚”的终止,吴西雷泽天上的炸雷只是个偶然事件,更多的是伏羲女娲族人近亲通婚生养出“口戾不正”非夭即残子女的血的教训。

《尔雅》言吴西雷泽为“具区“,《山海经·南山经》也有记载,”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鱼。“鮆,音此。郭璞注:“鮆鱼狭薄而长头,大者尺余,太湖中今饶之,一名刀鱼。“上古鱼类丰富的具区,正切合风姓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之记载。

我们再看看,居住在“具区,会稽山”地域的上古先民们,他们祭祀天地王母之“神状”图腾是什么样?“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为东方苍龙七宿中角星上方的招摇星。“箕尾”,为苍龙七宿中的箕星尾星。以这些东方夜空中的星名作为吴西雷泽地区的山名,表明了这些山头,曾作为太华族人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座标观台。注意,此处的祭祀神状,无论是“鸟身龙首”还是“龙身鸟首”,都是半龙半鸟形象,没有一点“人”的音讯!为什么?龙,鸟,都是风姓太华族人图腾神状,一个长着鸟的身子龙的脑袋,一个长着龙的身子鸟的脑袋,这种完全没有人的身影的图腾神,是龙鸟风姓族內通婚族人祭祀天地王母之图腾神。比之“蛇身人首”“人身羊角”这些出现了“人”类的图腾神还要古老得多。有了“人”字出现的图腾神状,表示这个氏族部落已经和不同血缘异姓氏族通婚,孕生了一代完全不同于“鸟身龙首”或“龙身鸟首”之同血同姓“伏羲女娲兄妹婚”的新人!证据何在?华胥氏入吴西雷泽通婚的“雷神“形象为”龙身而人首“,这里的雷神是半龙半人形象,比起《南山经》中的祭祀神状”鸟身而龙首“,多了一个”人“字出现,说明此时的”雷神“已经不是完全风姓血统的男人,是他的风姓母亲和不同血缘氏族男人婚交生养了他,但他还留在风姓太华族內,所以,他的纹身有龙的身子人的脑代。虽如此,华胥氏入吴西雷泽和雷神的婚交仍然是近亲婚配,“雷神”的父亲虽然是不同血缘的异族男人,可“雷神”的母亲还是风姓华族人。而后来华胥氏入山东兖州瓠子河雷泽”履大人迹“,这里,”大人“不是半龙半人,”有大则夏“,大人就是夏人,就是居住在瓠子河雷泽岸边历山的姜姓族人。“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水经注·瓠子河》)姜姓族人的图腾神状是”人身而羊角“,(《东次三经》)此时的”大人“身上没有一丁点风姓族人的血脉,华胥氏和”大人“的婚交,是完全不同血缘之风姜两族男女的通婚,是走出了”伏羲女娲兄妹婚“的婚姻。

这里,我们再看看“吴西雷泽“与河姆渡文化的关系。河姆渡文化遗址地处浙江余姚县境內,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到达舟山群岛。(《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河姆渡文化》)其考古年代早期为公元前五千年至四千年,晚期为公元前四千年至三千五百年。河姆渡文化有较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大面积发现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等交互混杂,形成0,2~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一米。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同上)“河姆渡文化也有较大规模的渔业生产,鸟,鱼,龟,鳖遗骨数量也不少~未见网坠之类的渔具,而存在大量鱼骨,有些古镞兼射鱼,其他渔猎工具木矛,骨鱼鳔等。柄叶连体木桨的发现,说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之外,可能也在渔捞活动中采用。”(同上)河姆渡文化所在的杭嘉湖平原,紧连太湖“吴西雷泽”,文化考古年代距今七千年左右,正和传说中的太皞伏羲氏年代接近。河姆渡出土的象牙骨匕上刻划的“双凤太阳鸟”图形,两只太阳鸟并排相对,一只太阳鸟身中部有闪光的太阳,另一只鸟身中部太阳中间有一黑团。两只太阳鸟,一只头部向东,一只头部向西,表示太阳鸟一年四季由东向西来回飞翔。河姆渡文化出图的骨匕上的“双凤太阳鸟“印证了河姆渡先民为风姓太皞华胥族人。河姆渡文化与上古吴西雷泽地点相近,骨匕太阳鸟,与太湖中的胥母山包山居住的华胥氏庖羲氏相互印证,河姆渡先民很有可能就是风姓太皞华胥族人。

河姆渡文化迁徙发展到了浙江舟山群岛,此处说说舟山之“舟“和风姓之”风“的內在关系。“风”字,《说文》解读为四时八节之八个方位八个时节之风,《甲骨文字典》解读为凤凰之凤。这两种解读都未包含“风“字的全部內容,都不全面。风,从虫,从凡。虫,蛇也,龙也。虫字的解读,古今学者认知一致。风字从”凡“,这个”凡“字,古今学者′分岐就大了。先看《说文》:”凡,最括也,从二,二,偶也。从

"

,古文及。“《甲骨文字典·凡》:”

"

"

"

,象高圈足槃形,上象其槃,下象其圈足。般字从之,因其字形与舟相似,故般所从之凡,渐伪从舟。般为槃之初文,后世别作槃字,而以凡为最括之词。按:《说文》说形不确。“《甲骨文字典》释义:一,祭名;二,地名或方国名;三,读为侵犯之犯;四,凡庚,殷先王名,即盘庚,卜辞中作般庚;五,表示病害之义;六,动词,疑为巡视之义。(徐仲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凡》)对徐先生主编《甲骨文字典》凡字的释义我同意。对字典解读字形,”其字形与舟相似,故般所从之凡,渐伪从舟“,我不敢苟同,辨解如下:

上古先民造字,都是因事而起,先是有了造木槃这件事,为了交流传承,才造个

"

(般)字。也是因为下江海湖泽捕鱼,或是为了渡河渡海,有了造舟之事,为了交流传承,才造个“舟“(

"

"

"

"

)字。上古初民,造木盘不象今天这么精细,他们先用两根相等长度的木条摆在地上,再用两根一样长的短木固定在两根长木条上,搭成一个”盘“字形木架,再在木架下安上一块木板,就造成了一个木盘。先民最初造舟的过程,和造盘的过程相似,也要找来两根又粗又长的木条作船舷,再找两条短木连接固定船舷,然后,搭成一个”舟“字形船架,又在船架上捆扎上若干竹竿或木条,用有浮力的东西作船底。这条舟船,实际就是一个竹排或木排。这样,最初的”舟“就造出来了。试想,先民们造木盘和造木舟的材料类似,制造过程差不多,只是木盘和木舟的形状有大有小,故先民最初画出来的盘字“

"

”和画出来的舟字“

"

"

”极为相似,或则根本就是同一个字,用在渡河捕鱼时就为“舟”,用在端装食品时就为盘。后来,随着伐木工具石斧,石刀,石凿,石矛以及骨制木作工具多样化,先民们木作工艺的进步,造出来的船形状和木盘形状就有天壤之别。如河木渡遗址出现了木碗,石刀能掏空木头为木碗,就能掏空又长又大的树木作独木舟,也能掏空树木为榫口。河母渡先民能造出干栏高脚木屋,就能造出较大的木船到杭州湾对面的舟山群岛捕鱼。这时的船就有船头,船尾,船仓,连接船舷的横木就不只两根了,可能有三根四根了。故甲骨文的“舟”字从开始

"

变为

"

,变为

"

,变为

"

。河姆渡划船的柄叶木桨出现在七千年前,甲骨文字成熟在三千多年前,相距三千多年中,“盘”字和“舟”字还不知有多少变化形状?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般”字不是“伪作舟”,最初的“般”的字形相同于“舟“。这样,风姓太皞华族之”风“,就回到它本来的字义上来了。风,从虫,从凡,。凡为舟,风字当为从虫从舟了。太皞伏羲氏最初生活在吴西雷泽即今太湖地区,杭州湾对面的舟山群岛,也曾是他们长期捕鱼的地方。舟山之”舟“,来源于风姓之“风”字,风,从虫,从凡。“舟”就是“凡”。舟山群岛中,从今天的浙江省地图看,还标有岱山岛,乘泗岛,泗礁岛,大黄龙山,小黄龙山,西绿华山,东绿华山,花鸟山等。岱,为泰山海岱之岱,泗,为泰山南泗水之泗,大通太,通泰。华,花都为华胥氏之华。龙,为太皞龙师“龙身人头”之龙。这么多以海,岱,太,华,泗,龙为名的岛,礁,山,水,一起出现在舟山群岛是偶然的吗?我认为,这是太华族人从吴西雷泽发祥之地迁徙发展到了岱岳若干年以后,一部分族人又回迁老家之舟山群岛的结果。名随族迁,把岱岳地区的山川河流之名带到了舟山群岛。

与“吴西雷泽”同一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后来向南发展为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向北发展为大汶口文化。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汶口文化》词条撰文的考古专家吴汝祚先生在文中说:“良渚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我认为,大汶口文化除了部分源于山东北辛文化外,更多的是源于河姆渡文化。并不是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互相影响,而是两者都源于河姆渡文化,故两者都存在部分文化的相似性质。

在此,笔者还要论及另外一件与吴西雷泽及河姆渡文化相关的事件。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对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进行发掘,先后发现了城头山遗址城墙修筑于六千多年前,发现了压在城头山故城墙下的古稻田。一九九七年初,专家们还在澧县梦溪乡八十垱处,发现了数万粒八千年前的栽培稻。澧县城头山地处洞庭湖地域,上古之时,洞庭湖叫云梦泽,吞吐长江洪水,方圆七,八百里,浊浪盖地。这里不可能有原生土著民。从洞庭湖名看,这是吴西雷泽的风姓太皞华族人发展迁徙到了这里,才把吴西雷泽之洞庭湖名带到了这里。《尔雅·释地》:“楚有云梦。”查看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从夏商到西汉,古云梦泽横跨湖北湖南长江两岸,覆盖湖北江汉平原和湖南洞庭湖全境。从今天湖北湖南两省地图看,长江两岸地域,水网湖叉,或成群连片,或星星点点。可见上古之时,不时有长江洪水涌入的云梦泽,这里不可能有人居住。只是吴西雷泽太华族人中一些氏族部落沿长江西迁,一部分留居彭蠡泽(今鄱阳湖)垦泽农耕,大部分来到了云梦泽。这之后,他们沿长江南岸,开垦了一部分地势较高的泽岸区域为耕种稻田,留下泽水深的水域,用吴西雷泽的另一个名字洞庭湖命名这片泽域。吴西雷泽怎么又叫洞庭湖呢?上古之时,此雷泽中有两座山,一座为胥母山,一座为包山,胥母山又叫东洞庭山,包山有叫西洞庭山。那么,“洞庭”一名又怎么来的呢?“《尚书》谓之震泽,《尔雅》以为具区,方圆五百里。湖有包山,《春秋》谓之椒夫山,有洞室,入地潜行,北通琅琊东武县,俗谓之洞庭。“”《山海经》所谓苕水也,北经罗浮山,而下注于太湖,故言出其阴,入于具区也。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谓之三山湖,又谓之洞庭湖。(《水经注·沔水》)“大雷,小雷三山“指胥母山,包山,穹窿山。胥母山为华胥氏老母山,包山,为庖羲氏山,穹窿山,为从西方河渭昆仑迁徙海岱的炎姜族人中的一支所居之山,在海岱瓠子河雷泽风姜婚交之后,又联姻到吴西雷泽,所居住的山名就为穹窿山,把昆仑山名带到了这里。穹窿,昆仑,一声之转。湖南之洞庭湖,源于江浙太湖之洞庭湖,可为定论。

城头山遗址所在的澧县之名,来源于澧水,澧水之名,来源于湖北神农架的厉山氏。古文献记载,神农氏在神农架东谷城县驯化野生稻谷为栽培稻,故当地名为谷城。那么,城头山六千多年前的古城,八千年前的栽培稻,是迁徙到此的太皞华族人所为呢,还是炎姜厉山氏所为?我认为,是太皞华族人所为。理由有三;一,河姆渡文化出土了七千多年前的大量稻田稻谷,还有比河姆渡更早的八千多年前的上山文化也出土了稻谷,城头山遗址的栽培稻谷有可能是迁徙到此的太华族人带到这里来的。二,湖南洞庭湖南边炎陵县之炎帝陵,有耒水,涞水,涟水,澧水等以炎姜厉山氏居住而得水名,耒,涞。涟,澧,都通厉,为一声之转。这些河水大都汇入湘江流入洞庭湖。洞庭湖边有个华容县,上古名华荣,湖东边有老岳阳县,原名荣家湾,这是风姓华族,荣族人居住留下的地名。何以见得荣族氏为风姓族人?“有荣山,荣水出漹“。”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漹。“”又有成山,甘水穷漹。“(《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南经》)从所引文献看,荣山,荣水,甘水,成山,都在日出东方。再看今山东省地图,半岛东海边,旧荣成,荣成湾,荣成市,紧挨荣成海湾的成山角,都一一对应。山东半岛,是风姓太皞华胥氏族人聚居成群的地方,可见,湖南洞庭湖边居住的华族,荣族,不仅有来自江浙吴西雷泽的太皞华族人,也有来自于山东半岛华胥氏族,华荣氏族,这是讲得通的。我在《寻山探海·我读“山海经”》一文讲过,(原文见百度网)上古有一值得注意之事,即凡是太皞华族居住的重要地方,都也是炎姜族人居住重地。如瓠子河雷泽华胥履大迹之地,此雷泽岸边就有一座厉山,河南淮阳有太皞陵,这里也是炎帝神农氏建都之地,太皞族人迁居太行山时,这里就发生炎帝女儿女娃“精卫填海”之神话,太皞伏羲氏生于成纪迁治陈仓宝鸡,这里就有神农庙,炎帝。,甚至在风姓华族发祥之吴西雷泽,也有一座穹窿山,这是炎姜族人发祥之地昆仑山又一种山名。更绝的是,甘肃天水北边,有一座山今天叫华家岭,《水经注·河水》称它为祖厉山。祖厉山北发源一条河那时名为祖厉河,祖厉山南也发源一条河,今天叫葫芦河。显然,这条葫芦河名源自海岱瓠子河,民间称瓠子也叫葫芦。这条河还有一个名字为“瓦亭河”,河边还有一座女娲祠。而东方海岱兖州瓠子河不远也有一座“瓦亭”,此事我在本文其他地方有详论,这里不多说。这里要说的是,一个洞庭湖,同居一地的风姜两族,谁先来到这里?城头山遗址的古城谁建造?古稻田谁先来开垦? 我这样看,上古之时,云梦泽汪洋一片,根本不存在什么“耒水,涞水,涟水”,那时都在云梦泽覆盖之下。只有先开垦了长江南岸部分云梦泽,排出了长江南岸云梦泽中绝大部分泽水,露出了土地,才有耒水,涞水,涟水入湘江,湘江入洞庭湖再入长江。由此可见,是太华族人开垦洞庭湖在先,以厉山氏开垦耒,涞,涟两岸,得名之耒水,涞水,涟水在后。另外,湖南洞庭湖因吴西雷泽洞庭山,洞庭湖得名,这也可知是太皞华族来云梦泽开垦在先,炎姜族人从神农架迁徙洞庭湖地区在后。自然,云梦泽下游的地处江西的彭蠡泽,太华族人开垦也在这一时期。“彭”,声通风,风,重唇音读“蓬“,蠡,声通“厉“,彭蠡,就是风厉,这里也是风姜两族共同开垦之地。当然,这并不否定炎姜神农氏在湖北谷城驯化培育栽种水稻之事。

弄清了太皞华族先来云梦泽开垦种稻之后,城头山古城的修建,六千多年前水稻的栽种,自然是太皞华族在先了。

为什么华姜两族总是在很多重要地方同处同住?根源就在海岱瓠子河雷泽,“华胥氏入雷泽履大人迹感孕生太皞伏羲“,”大人“,就是夏人,就是瓠子河雷泽旁边厉山居住的厉山氏族人。从此,风姜两族各氏族部落,在大江南北广泛联姻。

二.瓠子河雷泽

“瓠子河雷泽“一名,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中:”济河惟兖州,雷夏既泽,澭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这段文献大意是,在黄河与济水之间为兖州,澭河沮河流到这里汇合流入雷夏泽。(大禹将黄河下游泛滥形成的九条河道疏理流入东海后),洪水退去的平原之地又可以种桑养蚕了,黎民百姓便可从躲避洪灾的山丘上下到平原地区安居了。”澭,反入。注:是河水决出又能倒流回去的支流。“(《尔雅·释地·澭··》)澭河,为上古山东兖州黄河南岸一处决口冲流出的河流,这条河又叫瓠子河,决口处叫瓠子河决口。一旦黄河洪水退去,从澭河漫涌出来,泛滥在雷泽,巨野泽一带的洪水,又会顺着澭河倒流回黄河中区去,故古称澭河。澭河《水经注·瓠子河》称瓠子河,今天名为赵王河。沮河,为澭河的支流,今天名叫洙水河。《水经注·瓠子河》云:”瓠子河出东郡濮阳县北。“”东郡,秦置,属兖州。“(《汉书·地理志·东郡》)此处濮阳并非是今河南境內的濮阳市,也不是河南境內黄河北岸的濮城,而是山东原兖州之濮县,与荷泽县相邻。查今山东省地图,荷泽市北边有条洙赵河,洙,声同”沮”,洙河,即《尚书·禹贡》所言之沮河。洙赵河,即洙水汇入赵王河后共称洙赵河,即《禹贡》所云“澭沮会同”。后来,雷夏泽消失,今洙赵河(古澭河,沮河)流入山东境內之大运河。《水经注·瓠子河》:“濮阳县北十里,即瓠河口也。”瓠子河口就在濮阳县境內,一旦黄河洪水涌过瓠河决口,整个兖州境內,荡然泽国水天。从瓠子河口到雷夏泽有多远呢?从黄河边瓠子河口起,“经濮阳城东北”,“东至济阴郡句阳县为新沟”,“又东北过廪丘为濮水”,就到达雷夏泽了。(《水经注·瓠子河》)北魏时期,雷夏泽还存在,“瓠河又左经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西內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即舜所渔也。”(《水经注·瓠子河》)估计郦道元先贤写《水经注》时到过雷夏泽现场,其泽陂长宽数字才那么具体明确。不仅如此,他对帝尧帝舜尊奉华胥雷泽的事迹记载也很清楚:“成阳有尧冢灵台,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台,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同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不敢采捕。前并列数碑,栝柏数株,檀马成林,二陵南北,列驰道径通,皆以砖砌之尚整修。尧陵东城西五十余步,中山夫人祠,尧妃也。”“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迤泽之东北,有陶墟,缘生言舜耕陶所在,墟阜联属,滨带瓠河也。”(《水经注·瓠子河》)吴西雷泽,成纪雷泽,《水经注》也作了记载,唯独对瓠子河雷泽记述篇幅这么大,叙事这么详细,难道是因为尧陵尧母陵在这里?是帝舜在此渔耕陶作过?文中对尧陵尧母陵,庙号灵台,叙描具体,陵寝旁边的“至丰鱼笋”,乡民们都看作是陪侍帝尧及尧母之物,不去采捕。可见,数千年来,民众对帝尧的尊重,同是,更是对“华胥氏入雷泽履大人迹”开创不同血缘之华夏两大氏族通婚的追念尊崇。

瓠子河雷泽,也是帝舜渔耕陶作的地方。这里的先民,在帝舜的以身作则教导下,在华胥氏老母和厉山氏先帝民风民俗熏陶下,他们种地互相让地界,他们捕鱼,相互让泽渊(《帝王世纪》)。

天下这么大,帝尧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陵寝安放在瓠子河雷泽边的成阳?天下这么大,帝舜为什么要渔耕陶作雷泽厉山?这是华夏两族第一次联姻的地方,是日出泰山“鸟身龙首”和日落昆仑“人身羊角”两大族群融和的圣地!帝尧帝舜是不是有点“不忘初心”的意思?

以前,我心中隐隐疑惑,瓠子河为黄河决口流出的河流,不时有洪灾袭来,太皞华族为什么要居住在此水网地带?从今山东省地图,瓠子河雷泽临近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如今,大运河把这四湖连成了一片。上古没有大运河之时,这四个湖泊仍然存在。加上附近的巨野泽,荷泽,简直就是一片淡水湖大渔场。太皞华族虽然早在吴西雷泽时期就能下舟山渔场捕鱼,但不能天天吃海水鱼,盐分太重,且湖中捕鱼比海里风浪小得多,而雷泽巨野泽这一大片淡水湖湖中的鱼,太皞华族一年四季就有生存保障。故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称太皞伏羲氏为渔猎氏族。有这一大片湖泽,他们就不下海捕鱼了吗?不,渤海湾就是风姓太华族人的海上渔场。渤,庖也,伏也,风也。古无轻唇音,伏音为濮,或为捕,音变为渤。风音为蓬,或为蹦,音变为渤。渤海中庙岛列岛,就象舟山群岛一样,是他们常年捕鱼留居避风浪的地方。庙岛列岛向东北方向延伸,时隐时现,时而渤出海面,时而伏藏水下,一直延伸到了辽东半岛,这一长串时伏时现列岛,也是太皞华族向东北辽宁方向发展的海上文化之路。辽西红山文化中的玉龙就来自于泰山太皞龙师。朝鲜半岛的八卦文化,日本列岛的大和民族的太阳文化,也来自于泰山太皞文化。

除渤海鱼场外,山东半岛涞州湾,荣成湾,桑沟湾也是他们的海上渔场。涞州湾边半岛上居住的厉山氏族人为主,虽说这时风姜两族已通婚同住半岛,但居住区域各有侧重,涞州湾半岛居住的炎姜厉山氏族人为主,“厉”通“涞”,涞州湾地名随厉山氏而起。荣成湾,桑树沟居住的风姓华胥氏,华荣氏族人为主。华,花也,荣,花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尔雅·释草》)桑,《说文》:“桑,蚕食叶。”“伏羲化蚕。”(《广博物志》卷五十引《皇图要览》)山东曲阜一带是上古太华族人养蚕种桑最多的地方,故这里古称“空桑”或“穷桑”,再往东辽东,朝鲜,日本这一大片地域,古称“伏桑”,又称“扶桑”。并非是商代箕子到了朝鲜,秦代的徐福到了日本,他们才受到了华夏文化的影响,应该是太皞伏羲族人向东北迁徙发展就在那里播种了中华文化。

瓠子河为黄河决口澭出的河流。黄河洪水期间,洪水漫涌雷泽,荷泽,巨野泽。据《史记·河渠书》和《水经注·瓠子河》记载,汉武帝元光三年,瓠子河决口,从黄河涌出来的洪水甚至越过兖州覆盖了淮河。黄河没有洪水时,瓠子河雷泽,则是芦苇成林丛生,泽薮沙洲片片,正是太皞华族男女和居住在雷泽边上历山的炎姜厉山氏男女在此幽会婚交的好地方。这个地方还是上古时一次瓠子河决口的大洪水的地方,这次上古先民传言的大洪灾,后演变成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据古文献记载,中华上古有三次大洪水,一次是“往古之时,四级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爦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当此之时,卧倨倨,兴沔沔,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踮踮,其视暝暝,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淮南子·览冥训》)这次洪水铺天盖地,而且有冲天炎火发生,估计是地震伴随洪水发生。《淮南子》言”猛兽食颛民“,似乎洪灾发生在帝颛顼时代。但当时的先民们”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莫知所由生“,这显然落后于黄帝之后的颛顼时代。这次洪水应当是更为古远的洪灾。第二次洪水是”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汤问》)共工氏以治岷江水而得氏族之名,“共工氏以水纪,为水师,而水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帝颛顼也是生于西方的水神,“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若水,为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有圣德,二十登位,承少皞金官之政,以水德宝历矣。”(《水经注·若水》)神话传说数种版本,都言帝颛顼与共工氏有过一次大战,这次大战引起了一次大洪·水的暴发,这一定事出有因。传说“共工与帝颛顼争帝位”而战,笔者通过疏理各种古文献看,帝颛顼继黄帝从王权上统一华夏后,要完成“绝地天通”之大业,即要完成祭天祭地祭祀祖先之神权统一大业。在征战四川西北氐人国共工氏时,遇到了空前激烈的抵抗,双方先在岷江岷山地区激战,后共工氏族人败退到长江三峡的巫山地区,帝颛顼率黄帝部族把“十巫”即把十个共工氏部落围困在大巫山中,最后打败了共工氏并吞并了共工氏。尧舜时的共工氏部落就是这么来的。“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意。”(《说文·工》)共工氏最先治理的是他们居住地方的岷江。上古人把岷江看作长江正源,古称“江水”。《释名》云:”江,共也,小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共工氏治理岷江,也是要先把岷江两岸的无数小溪小河疏通引入岷江,再把岷江河道疏通流入长江。这样,岷江上中下游无数小水流都被共工氏族人引入岷江共同向长江流去。岷江洪水治理好后,氐姜族人就把治理好岷江洪水的氏族部落叫做“共工氏”。把已经治理好的河流叫做“工水”,后加水字旁叫“江水“,读音还读”工“水,直到宋代的《广韵·江第四》”江“字还古双切,读作”刚“,为”工“的变音。再后,”刚“音又变为”江“。可见,江水,其得名来自于共工氏。

帝颛顼与共工大战时,“共工振滔洪水“怎么讲?这是共工氏被围困在大巫山区,在巫溪筑水坝蓄水,以水作兵,待帝颛顼带着队伍进巫山进攻时,共工族人就毁坝放水,一剎时,洪水滔天,冲垮了颛顼进攻的队伍。这就是”共工头撞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的真象。神农架的炎姜神农氏族人,就是从被颛顼围困的巫山巫溪中逃出去的,因大巫山就紧挨着神农架。这次大洪水,从头到尾没女娲什么事,更谈不上什么”炼石补天“了。

第三次大洪水,是发生在尧舜禹时期,与太皞伏羲时代相去数千年,更牵扯不到一块。唯有先民们“一自为马,一自为牛,莫知所由生“之时的大洪水,和女娲时期的大洪水接近。有四点可证:

1, 发生洪水的地点为瓠子河雷泽,而瓠子河原名澭河,即从黄河决口处洪水流出之河,黄河洪水退了,澭出的洪水又会倒流回黄河。(《尔雅·释水·澭》)这里存在发生特大洪水的条件,西汉之汉武帝元光三年瓠子河决口发生的大洪水可以印证。且伏羲女娲氏族又居住在这一带。

2, “女娲补天“的方法是”炼石“去补天。瓠子河一带正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出土地域,这里出土的陶器多种多样,有陶罐,陶盆,陶缸等,可装水,也可用其废陶片盖在草房上止雨止漏,存在烧制陶片陶瓦补草房的可能。《水经注·济水》记载,今河南滑县东南,”酸枣水从瓦亭东南流,后注入濮水。“(《水经注·济水》)濮水对面,就是黄河南岸的山东郓城,”瓠河又东径郓城南“。(《水经注·瓠子河》瓦亭东南流过的酸枣水也时有洪水发生,”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史记·河渠书》)汉文时,河决酸枣,四十年后又河决瓠子,在兖州东郡,接连发生大洪水,

且“酸枣首受于河……又东南会于濮,世谓之百尺沟。“(《水经注·济水》)这是说,酸枣水也是一条从黄河决口流出来的河流。可见,河南濮阳到山东郓城黄河两岸这一大片区域,上古时期,更是洪水频发之地,故女娲带领族人”炼石补天“即烧泥为瓦以补天漏后,先民们感记女娲发明烧泥为瓦之恩,故在黄河岸旁的酸枣河边建造“瓦亭”祭祀女娲。“酸渎水又东北径燕城北,又东径滑台城·南,又东南径瓦亭南。”(《水经注·济水》)此瓦亭就是先民们祭祀女娲炼泥为瓦之瓦亭。《说文》:“亭,民所安定也。”《释名》:“亭,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显然,酸枣河边的瓦亭,是遭受洪灾的先民们,因女娲炼泥为瓦盖上草房补住了天漏安定下来才修建的。

3, 大纹口文化出土的陶器上,刻画出四个与氏族图腾相关的符号;第一个为

"

,中间黑色大圆点为太阳,太阳的上方伸出一个向左抬头观望的鸟头,左右用太阳的光芒线条表示太阳鸟的一双翅膀,太阳下面分叉的鸟尾,中部向下延伸的一道黑线为图腾立柱,立柱下为地面。第二个为

"

,图上面圆圈为太阳,下面表示燃烧的火焰。第三个图形为

"

,表示太阳从一座大山背后升起。这正和《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相符,太皞伏羲氏在东方以日月升起的七座山头为座标,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以授民时令节气。第四个图形为

"

,此图形为斧头形象。甲骨文中,黄河的“河”字

"

"

"

就是一个扛着斧头的人站在水边,表示他带领先民治理黄河洪水。(徐仲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河》)故斧头有权威之义。斧头上小圆圈中的圆点,为日落太阳,也表意为冬至之日岁终祭祀的“岁”。对第二三两个图形,著名学者田昌五先生认为就是太皞之“皞”字:“我认为,这明显地是一个氏族部落标志,完整地作日月山,山上有明月,月上有太阳,简单地作日月省去山,其意应是太皞和少皞之皞字。“(田昌五《古代社会断代新论·原始公社的瓦解过程》)

4,古文献中,有民众祭祀女娲炼石补天过“天穿节“的记载。”宋葛鲁卿胜仲《蓦山溪词》和朱刑椽《天穿节》云:天穿过了,此日名穿地,抚石摸清波,竞逐随新年乐事。明杨慎《词品》引之云:宋以前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房上,名曰补天穿。其俗废久矣。“(袁珂,周明编辑《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宋代以前,民众于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民众把女娲补天穿这天当做一个节日来庆祝。民风民俗怎么过天穿节呢?煎的饼子并不是放在祭祀女娲的神坛之前,而是将饼子一个一个放置在放顶上,老百姓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来祭祀女娲呢?显然,把煎饼放在房上之祭祀活动,就是摸仿当年女娲族人用陶瓦盖住草房遮雨补天漏,”炼石补天“,实际就是烧泥坯为瓦补天。”炼石“,不是烧炼石头,是说用泥坯烧炼出来的陶瓦坚硬如石。陶瓦烧炼出来后‘叫个什么名字呢?族人就用女娲的名字命名,叫”娲陶“或”陶娲“,后先民们就模仿“陶娲”形状,造一个“瓦”字代替“陶娲”。自从女娲氏族发明了烧泥为瓦之后,再大的暴雨天漏也给补住了。 风姓氏族人为了祭祀女娲氏炼泥为瓦补天漏恩德,在酸枣水流经华台城东南,用瓦建造了一座瓦亭,在女娲氏发明瓦补天穿那天,来瓦亭祭祀她。“酸渎水又东北径燕城北,又东径滑台城南,又东南径瓦亭南……又东南会于濮,世谓之百尺沟。”(《水经注·济水》)“滑台”,就是“华台”,“瓦亭”也叫“女娲祠”。河南濮阳之濮水,与黄河对岸瓠子河隔河相望。酸渎水为河南省境內黄河流经桃花峪处流出的支流,“酸渎受河于酸枣县,东径酸枣城北,延津南,谓之酸水。”酸渎水流径的滑台城南,就是今天河南省滑县南。笔者为啥把“滑台”解读为“华台”呢?酸枣水最终流入濮水。“濮水”之濮,最初来自于风姓太皞伏羲氏之“风”之“伏”,风,上古读作“蓬“,”蓬“声通”濮“。伏,上古读作”庖“,“庖”也通“濮”。故濮水就是风姓伏羲氏居住地之水名,濮水本是泰山南之泗水。(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河南省境內濮阳之濮水,为太皞华族从海岱迁徙发展到了河南濮阳一带,名随族迁,故把这里的河流也叫濮水。由此可知,上古河南濮阳一带也为泰皞华族居住之地。滑县在濮阳南不远,故我把“滑台”解读为“华台”。酸渎水会于濮水,酸渎水流径的瓦亭也应在华族居住的濮水区域內。由于瓠子河与酸渎水都是黄河澭出的河流,黄河洪水暴发,隔河相望的山东的瓠子河流域和河南酸渎水流域,都几乎会同时发生洪灾,也有同时遭受长时间大雨的可能。故为祭祀女娲氏“炼石补天”即炼泥为瓦而建在濮阳酸渎水边的瓦亭,就是居住在瓠子河雷泽这一支太皞伏羲族人所建。在酸渎水边修建瓦亭的地方,可能就是女娲氏族人当初炼泥为瓦的瓦窑所在之地。

很有意思,东方海岱瓠子河雷泽太华族人所筑之瓦亭,又出现在了甘肃天水成纪瓦亭水边:“渭水又东,与新阳崖水合,即陇水也,东北出陇山,东南流,历瓦亭北,又西南合为一水,谓之瓦亭川……瓦亭水又南,径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右与成纪水合,水导源西北当亭川,东流出破石峡,津流遂断,古渎东径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羲所生之处也……瓦亭水又西南出显亲峡,石宕水注之。水出北山,山上有女娲祠。”(《水经注·渭水》)东方济水瓦亭和西方渭水之瓦亭,再次印证了太皞华族原出东方海岱,后西迁河渭昆仑之事实,瓦亭为祭祀女娲炼泥为瓦补天漏而建,发生特大洪水在黄河决口的瓠子河酸枣河有可能,在相对干旱的甘肃天水成纪,瓦亭水绝无发生特大洪水的可能。故甘肃成纪之瓦亭,瓦亭水名字,名随族迁,是迁徙到了这里的太华族人把海岱濮阳酸渎水之“瓦亭“名字带到了这里。这里瓦亭水旁所建的女娲祠,也证实了濮阳酸水瓦亭为女娲祠的事实。“瓦亭”,就是我破解千古之谜“女娲补天”为炼泥为瓦的铁证。

治理洪水,是中国上古帝王们的一件大事。瓠子河雷泽时代,不仅是“华胥氏入雷泽履大人迹”风姜两族创制不同血缘婚姻的时代,同时,也是上古先民们开始治理黄河水患的时代。《甲骨文字典·河》:“

"

"

"

,从水,从

"


"

,或从水从

"

何,

"


"

皆为声符。

"

为斧柯之柯本字。

"

为儋荷之荷本字。柯、荷、河,古音皆在歌部,故甲骨文河并以

"


"

为声符。《说文》:“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源注海,从水,可声。”解字:从水,从可,或从水从柯,可,柯皆为声符。可为斧柯之柯本字,

"

"

或为人。释读为一人扛着斧头治水,这为河神之形象。故殷人甲骨文中的“河”字造出水边这个扛着斧头的河神形象之字。“释义:1,黄河之专名。2,自然神,为殷人所崇祀之黄河之神。“(徐仲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河》)从解字上看,站在水边扛着斧头河神是谁呢?我认为是太皞伏羲氏,女娲氏族人。风,华,伏,庖,上古“风”声蓬,“华“声敷,古无轻唇音,”敷“声濮,“伏”声亦为濮。庖,濮,都为重唇音字,故风,华,伏这三个轻唇音字,声音都通庖,都通濮。濮水之名,来自风华伏庖族名族声。濮水,今称泗水。“泗水出鲁卞县北山。“(《水经注·泗水》)由东北向西南流入连通大运河之南阳湖。瓠子河今称赵王河,也流入今鲁大运河之南阳湖。尤其是瓠子河,它本是黄河决口澭出的河流,故风姓太皞华族从诞生那天起就是扛着斧头站在黄河边上治理洪水的英雄氏族。伏羲之”羲“,从羊,从禾,从

"

,从戈。从羊,伏羲氏为”华胥氏入雷泽履大人迹“感孕而生,”大人“就是瓠子河雷泽边历山之历山氏姜姓族人,这是”羲“字从羊之源。从禾,禾为谷苗总称。禾包含着华胥族人驯化培育的稻谷,蔬菜,蔬原为“疏”。稻为稰,祭神的稻米为糈米。疏通稰,通糈。(《辞源·疏》)上古先民认为,疏菜能吃,疏菜种子象米粒一样能吃。从戈,戈为石刀,石斧,石矛之类渔猎工具,也为部落战争的兵器,或作为治理洪水的工具。“戈“也通”柯“,都是狩猎战争武器,也都可作为治水工具。女娲,也称女和,”禾“通”和“,禾苗的成长,是阳光雨露阴阳调和的过程,黄河水就是养育五谷的奶水,太皞伏羲氏女娲氏不但是扛着石斧站在黄河边带领大家抗击洪水的河神,还是教导民众认识日月星辰运行时令节气变化的天神,故黄河之”河“字从水,从斧头之”柯“,更主要的是从扛着斧头站在水边的人。可见”河水“之名源于太皞伏羲女娲。

殷人为什么崇祀黄河之神?殷人的祖先也来源于以鸟为图腾的风姓华族部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上古传说中,春分时节,燕子即玄鸟飞来,商汤的先母有娀氏女子简狄祈于郊禖生契。而郊禖之神就是女娲。商人在甲骨文字中,造出个扛着斧头的人站在水边为“河”字,就是对太皞伏羲氏站在黄河决口之瓠子河口边治理洪水的记忆传承。

瓠子河雷泽,由黄河决口澭出的瓠子河(今赵王河)流至汉兖州东郡成阳县西北低洼处积水形成。故时常遭遇黄河澭出之灾。据刘起釪先生《九河考》引王炎《禹贡考》:“周定王五年河徙,已非禹之故道。”《史记·河渠书》云:“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决堤后,汉文帝调动大量役卒堵塞住了酸枣决口。谁知四十年后,到武帝元光三年,瓠子河口又决开了,暴发了一场更大的洪水:“今天子元光三年,而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泽,通于淮泗。”这次河决瓠口,洪水澭向雷泽,继而覆盖钜野泽,再澭向东南,漫入淮河泗水河。淮河距山东瓠子河数百里之远,洪水漫过了山东,河南,安徽三省相邻数十个县域,一片黄汤。这不正象《淮南子》所云“水浩洋而不息”吗?对于这场铺天盖地的大洪水,当朝丞相田蚡上书武帝言:“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塞,塞之未必应天。”(《史记·河渠书》)汉武帝居然相信了田蚡的进言,任凭洪水把鲁豫皖数百里田土村庄淹没。到武帝元封二年之二十四年后,武帝率文武大臣东巡封泰山禅梁父之后,得知瓠子河决口仍未堵住,即亲临现场,下令中郎将郭昌和位至九卿的汲仁,率领役卒数万人,堵塞决口。武帝令,凡将军以下的人,都要去扛柴草堵决口,太史公司马迁随武帝封禅同行,这时也“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武帝在瓠子河决口沉白马玉璧祭祀河神后,作祭祀词曰:“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延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史记·河渠书》)祭祀词大意是,瓠子河决口了怎么办呀?浩浩漫漫的洪水将州县乡里淹没无遗,洪水闹得官民都不得安宁。抗击决口洪水还未成功,为堵塞决口挖土把山都挖平了。山挖平了还堵不住决口,洪水把钜野泽漫过,鱼群在沸腾的洪水中漂泊终日,黄河水离开了常流的河道,,蛟龙在洪水中驰骋奔向远方。河神呀,快让河水回归旧河道!朕不封禅泰山来山东,怎么会知道皇宫外面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由于汉武帝亲临现场督阵,最后终于把瓠子河决口堵住了。之后,武帝还降旨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祭祀河神的宣房宫。

太史公在《史记·河渠书》中所记载的瓠子河决口这场特大洪水,就发生在伏羲女娲族人居住的瓠子河雷泽一带,足可印证中华上古“女娲炼石补天”那场大洪水也发生在这里。

“瓠子河雷泽”与“吴西雷泽”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吴西雷泽为“伏羲女娲兄妹婚”,即同一风姓氏族內血缘关系较远的同辈男女婚。当时氏族图腾为“鸟身而龙首”或“龙身而鸟首”,(《山海经·南山经》)龙,鸟,都是风族图腾神状。记载这图腾神状的《南山经》处在此经的“具区“即今太湖和会嵇山地域,而太湖內就有华胥氏居住的胥母山,还有伏羲氏居住的包山,即庖羲氏居住的庖山。胥母山为风族內女人居地,包山为风族內男人居地。其他风族男女来吴西雷泽和胥母山包山同辈男女求婚,或鸟配龙,或龙配鸟,通婚后所生的子女同辈下一代,他们身上既有龙族部落血源又有鸟族部落血源,故这一辈男女或纹身为”鸟身龙首“,或纹身为”龙身鸟首“,这既是氏族成员个人图腾身分,又是他们这一辈所有成员氏族图腾神状。这就是”伏羲女娲兄妹婚“的表现形式。这相对于更原始更蒙眛不分男女老少的群婚杂婚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这个进步是用无数群婚杂婚男女生育的畸形子女畸形胎儿换来的。”伏羲女娲兄妹婚“相对不分辈分的原始群婚是一大进步,但毕竟还是近亲通婚,仍然要生育出一些或残或夭的子女,只是到了泰山下瓠子河雷泽时代,近亲婚交的危害才得到了根本改变。”太皞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史记·补三皇本纪》)这一段文献虽说的是即将走出母系时代之”成纪雷泽“时代的事情,但与“瓠子河雷泽”时代“华胥履大迹“(《水经注·瓠子河》)所发生的事情应该是一样的,无需多言。”履大人迹“,意为踩着大人的足迹,寻找大人婚交。”大人“是什么人呢?大,为象形的”人“字,”夏者,大也,明当守持大道。“(《白虎通·号》)有夏则大,”夏,中国之人也。“(《说文·夏》)“中国之人”又是什么人呢?这里是指瓠子河·雷泽边历山居住的姜姓厉山氏族人,他们先从河渭昆仑迁徙中原太行山一带,(炎帝,女娃,精卫填海之地)再从太行山沿黄河迁徙发展到了海岱瓠子河雷泽历山居处,故“大人“为夏人,为姜姓厉山氏族人。瓠子河雷泽又叫”雷夏既泽“,(《尚书·禹贡》)夏,来自于昆仑,来自于太行,雷,来自于雷神,来自于吴西雷泽,故瓠子河雷泽又名雷夏泽。“华胥履大迹”,不仅发生在瓠子河雷泽,还发生在黄河上下两岸。山西晋南有历山,还有“历儿之山”,(《中次首经》)河南还有“厘山”,(《中次四经》)“历石之山”,(《中次十一经》)山东济南市內有“历下”,济南城东有“历城“。历,通来,涞,莱,山东的莱州,莱阳,蓬莱,这些地方,都曾是炎姜厉山氏族人居住的地方,也是“华·胥履大迹”之地方。这些炎姜族人祭祀图腾神状为”皆人身而羊角。“(《东次三经》)”人身羊角“之”人“,就是”大人“之”人“,即夏,中国之人也。

华胥氏入瓠子河雷泽与“大人“炎姜厉山氏婚交,这是开天荒,开地荒,开人荒!这是中华民族史上不同血源的两个姓氏第一次通婚,生养了第一代华夏龙的传人。昆仑山被称为”万山之祖“来源于这里,老岳父被称为”老泰山“,老岳母被称为”老泰水“也来源于这里。(《辞源·泰山,泰水》)今天,我们说”男儿如山,女儿如水“也源于此处。古人没有文字,对于这次华夏风姜两大血脉的融合,华夏大地上四面八方的先民们都血缘认同,情感认同,且祖祖辈辈,言传心记。一路言传心记下来,变成了神话传说,”女娲抟黄土作人“,(《太平御览》卷七引《风俗通》)”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禖,因置婚姻。“(《风俗通》)”伏羲制以俪皮嫁娶之礼。“(《世本·作篇》)先民们为啥说”女娲抟土造人“呢?女娲的“娲”字,从女,从咼,《说文》:“咼,口戾不正也。 “正是”伏羲女娲兄妹婚“生育出一代又一代”口戾不正“之血的教训,逐渐认识并抛弃了”兄妹婚“,抛弃中的标志性事件,就是”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在吴西。“(《山海经·海內东经》)这条文献说,风姓同辈男女在雷泽中正要婚交时,天上突然传来一声炸雷,惊醒了他们:天上雷神发出了警告,不能再搞兄妹婚了!从此后,风姓太华族人就主动走出“吴西雷泽”,寻求与不同血缘的其他氏族部落通婚。这当中,他们走向了泰山,走向了泗水,大汶河,走向了瓠子河雷泽。

瓠子河雷泽时代,风姓太皞华族,不但开创了上古华夏男女婚姻,而且在观天授时,驯化五谷菜疏,渔业,盐业生产方面,也有诸多发明创造。

“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左传昭公十七年》)龙是什么神物呢?《说文》云:”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请问,世界上真有这样的神物吗?没有。说它”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样的”龙“还真有。这就是太皞氏数十代人在观察天象时,逐一发现了春分时节黄昏,东方夜空中升起的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个星座,连起来象一条腾飞的龙蛇形状,角宿象龙头,亢宿象龙颈,氐,房,心宿连起来前弓后曲象龙身,箕,尾两宿象上扬摆动的龙尾。北斗七星中,如果斗柄玉衡,开阳,摇光三星一线指向东宫苍龙角宿时,春天就来了,地上草木就发芽开花了,蛇,蛙就苏醒了。如果斗柄三星一线西宫白虎时,秋天就到了,地上的草木就枯黄了,天气凉寒,蛇蛙就要冬眠了。这时,东方苍龙七宿就要逐渐沉入地平线下去了。

《山海经·大荒东经》纪载了太皞伏·羲氏族人在东方海岱观测日出月出的七座山头,《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了太皞伏羲族人在西方观测日落月落的七座山头。为什么只有东方西方观测的七座山头,而没有南方北方观测的七座山头呢?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二象北斗星象图”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其考古年代为六千五百年左右,和传说中的太皞伏羲氏时代接近。濮阳之“濮”,通“风,伏,庖,华”。风,重唇音读作“蓬”,音变为“濮”。伏,重唇音读作“濮”,庖,音变为“濮“。华,上古音为“敷”,(陈第《毛诗古音·考·华》)古无轻唇音,“敷”重唇音读作“濮”。濮水,本为风太华族当初所居之地的泗水河,河随族名,称为“风水,伏水,庖水,华水”,后音变为“濮水”。再后来,风太华族从岱岳地区发展迁徙到河南濮阳,故把濮水之名带到了这里。我认为,”二象北斗星象图“墓中安葬的就是一位观天授时的风姓太皞氏头人。濮阳西水坡三座天象图墓地,就是先民们祭祀这位太皞氏头人的祭祀场所。墓中主人身左边有蚌塑龙,身右边有蚌塑虎,双脚前面,为两根人腿胫骨紧挨着一团近似三角形的蚌塑图,这为中宫北斗图。近似三角形蚌塑图为斗魁,胫骨平向蚌塑龙,意为斗柄指向东方苍龙七宿,表示春天来了。墓中的蚌塑虎为西方白虎七宿,冯时先生云:”西水坡星象图尽管只出现了二象与北斗,但至少可以看作是其中三宫的雏形。“(冯时《天文学史话·星图巡礼》)濮阳西水坡蚌塑墓中的东方苍龙,西方白虎与中宫北斗星象图,印证了《山海经》记载的太皞伏羲族人在东方海岱与西方河渭昆仑各选七座山头观测日月运行星次的真实历史。”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俊,,为历代《山海径》作者,把黄帝之后的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四个帝王的事情放在一个帝俊身上,此不多言。《山海经》中的羲和与常羲在颛喾尧舜四帝时期仍为生日生月的母亲氏族,是他们观天测时创制了一年为十二个月的阴历记时系统,也是她们创制了一年为十个月的阳历记时系统,她们是太皞伏羲氏后裔无疑。

在东方设观台观测日月星辰运行舍次的七座山头中,最重要的是泰山。泰山原为太山,太阳之山,太皞之山。正是太皞伏羲氏在瓠子河雷泽·时代有了“华胥氏履大人迹“,开创了新的不同血缘异姓氏族婚姻,有了治理黄河决口于瓠子河口特大洪水”炼石补天“即炼泥烧瓦的创造,有了东宫苍龙,中宫北斗,西宫白虎三宫星象,以确立渔猎农耕时节,从而促进了氏族部落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原始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盐业生产的大发展。这个时代,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成为了上古中华的王权中心,祭祀天神地神祖先之神的祭祀中心,成了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的经济中心。

《尔雅·释地》是这样记载这个天地之中的:“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閭之珣玕焉。“这是说,东方的宝物有医无閭山上的美玉,医无闾山在今辽宁境內。”东南之美者,有会稽竹箭焉。“这是说东南方的宝物有会稽山的竹箭。”“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这是说,南方的珍美之物,有衡山的犀牛角和象牙。“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这是说,西方的宝物有山西霍太山的多种珍珠玉石。“西北之美着者,有昆仑墟之璆(音求)琳琅玕焉。”璆琳琅玕,为状似珍珠的水晶和玉石,这是昆仑山的珍美特产。“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这是说北方的宝贵物产有幽都山的牛羊筋角。“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东北方的宝贵物产,有山东荣成一带所产的色彩鲜美的花纹兽皮。“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盐生焉。”天地之中海岱地域,这里盛产稻黍稷麦豆五谷,也有鱼业生产和盐业生产。笔者一字不漏地把《尔雅·释地》中四方八面的名贵特产转述出来,唯独居天下之中的海岱之美者,是“五谷,鱼,盐”。这表明,上古天下民众都公认海岱地区的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盐业生产,是当时最发大的物产经济中心。

上古华夏,原始渔猎,原始采集,原始农耕,这样的生产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是极不稳定的。而海岱之地的太皞华族和已经联姻的炎姜族人,既有丰富的天文知识,又有积累多少代人的水利农业生产经验,故风姜两大族群在海岱太湖之地,创造发展出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盐业生产。江浙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就是印证。恩格斯说:“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藩衍。一定历史历史时代一定地区內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发展的制约。老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教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从《尔雅·释地》可看出,上古之时,瓠子河雷泽时代通婚的风姜两族,在物质生活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藩衍两方面都走在华夏上古先民们的前面。

《尔雅》的记载太简略,我们再看看与瓠子河雷泽时代接近的山东大汶口考古文化。“大汶口文化年代约公元前4300年至前2500年,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位于山东泰安县大纹口镇与宁阳县堡头村附近大汶河地带。面积约80万平方米。出土的陶器有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代表性的陶器为鼎,豆,壶,背壶,罐,杯,鬹盉,尊瓶。“(《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大汶口文化》)上面列举的陶器为日常烹煮炊具及饮水装水器具。陶器的多样性,显示了上古海岱先民饮食的丰富性。”大汶口文化以原始农业为主,主要是种粟。在三里河遗址的一个窑穴中,出土了约一立方米的朽粟。说明当时粮食已有了相当数量。农具以石器为主,早期除使用一些磨制粗糙保留打制痕迹的石铲,石斧外,大量使用磨制精致的穿孔斧,刀,锛,凿等石器,还有骨镰,蚌镰,以及加工谷物的石杵,和石磨棒。……遗址出土有猪,狗,牛,鸡等家畜家禽的骨骼,还有用狗或猪随葬的。(同上)引用资料表明,大汶口文化除了有大规模原始农业生产外,家畜的养殖也有一定规模。此外,大汶口汶化的渔业生产也站有一定的地位,“渔猎工具有尾部带孔的双倒刺或三倒刺的骨质鱼镖,渔钩,扁平三角式短铤,圆柱式长铤,双翼起脊等各式骨镞,角镞,牙镞,石镞。骨质的匕首,还有石矛,骨矛等大型投刺猎具和较多的网坠。“(同上)多种多样的渔镖,为扎鱼器具,多种多样的渔钩,为钓鱼器具,多种多样的箭镞,为用弓射兽射鸟射鱼的器具。这也和东夷人发明弓箭传说相符。大型的石矛,骨矛,除了猎刺大型野兽外,也可下海捕刺较大的海鱼。出土较多的网坠,说明以广泛撒网捕鱼这也印证了”太皞师蜘蛛以结网“,(《抱扑子·对俗》)印证了太皞伏羲氏”结绳网罟,以佃以渔“之记载。(《周易·系辞》)

大汶口墓葬中的鸡,犬,猪,牛,羊,鱼,鸟骨头,也印证了《南山经》和《东山经》中,风太华族的祭祀品物。《东次首经》:“祠,毛用一犬,?(音耳)用鱼。“这是说用一条狗和一条鱼祭祀天地祖先。”其祠,毛用一鸡祈,婴用一璧瘗。“瘗,音以,埋入土葬之义。这是说,祭祀的家畜用一只鸡祈福,婴,郭璞云:”婴谓陈之以环祭也。“义为将玉璧陈放在神坛前祭祀天地之神。《东山经》的地理位置为岱岳区域,华胥,太皞,伏羲,女娲,都为风姓。风,从虫,从凡。凡为舟,故风族最先为捕鱼氏族。故海岱先民祭神用鱼作祭品。风通凤,通鸟,鸡通鸟通凤,故祭祀”毛用一鸡祈。“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约一立方米朽粟,也印证了《东次三经》中的祠礼,“糈用黍。”粟,黍也,为黏性粟米。这是从河渭昆仑迁居到海岱的炎姜族人祭神用米,粟米是要比后稷还要早得多的姜人·先民驯化培育出来的,故迁居来海岱的炎姜族人祭天地祖先仍要用故乡祭神时用的黍米。“糈用黍”这个“糈”字怎么讲?笔者统计,《南山经》《东山经》的先民祭祀全为“糈用稌”,《西次四经》讲“糈用稻米“,《北次三经》讲”皆用稌糈米祠之。“,《中山经》各经中,大部分祭祀都说”糈用稌“。《尔雅·释草》:”稌,稻。“稌为水稻的本名,稻是后称之名。”糈也作稰。1,成熟晚的稻子,即今晚稻;2,祭神用的精米,即糈米。“(《辞源·糈,稰》)河姆渡文化所在地域浙江杭州湾宁波绍兴平原,近邻太湖吴西雷泽。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栽培稻谷,”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河姆渡文化》)上古先民为啥要把成熟晚的稻谷叫作”稰“呢?清代学者王念孙云:”诂训的主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也同条共贯。“(王念孙《广雅疏证·序》)稰,从禾,从胥。禾表”稻“之义,胥表”稻“之声。只是先民们最开始培育栽种的稻子不叫“稻“,也不叫“稌”,那时叫”稰”。为什么叫稰呢?河姆渡文化出土了大量的七千多年前的栽培稻,谁栽培呢?是生活在吴西雷泽和杭嘉湖平原包括宁波绍兴平原的风姓太皞华族先民。正是七千多年前甚至八九千年前,华胥氏族人将这里的野生稻谷选种驯化,培育出了人工栽培稻,故先民们就把第一次栽培出来的稻谷叫“稰“谷。华胥氏族人在培育稻谷的生产中,在稻谷扬花结谷时,一些稻苗结谷多,一些稻苗结谷少,或一些稻苗根本不结谷,什么原因呢?华胥氏女人们用自己怀孕生孩子的想法类比推理,女人要生孩子,就要和男人婚交。稻苗要生”孩子“,也要”婚交“。想到这里,她们就模仿男人女人抱在一起婚交的动作,两手各抓一束扬花的稻苗,把它们扎在一起”婚交怀孕“。华胥女人们并不知道这样做增加了稻穗扬花授粉的机会,可到了这年秋天,果然水稻就”怀孕“多了,稻谷产量高了。这样生产出来的稻谷华胥族民把它叫做”秂“,《集韵》:”秂,音为人。禾欲结实者。通妊。“《说文》:“妊,身怀孕也。“我们看这个“秂”字,从禾,从人,禾表义,人表声。为形声会意字。会什么意?会禾苗生出了“禾人”之意,稻禾生出了稻子就象女人生出了孩子,只不过这个孩子叫“秂”。以“人”的声音和意思命名。“秂”还通“稔”,《说文》:“稔,谷熟也。”禾为五谷总称。你怎么就断定“秂”为最初的稻谷之名呢?《周礼·稻人》云:“稻人掌稼下地。”疏:以水泽之地种谷也,谓之稼者,有似嫁女相生下地也。“《周礼·稻人》为什么不把掌管庄稼下地的职官叫粟人麦人稷人而专门叫”稻人“呢?因稻通稌,通稰,通糈。而稰为晚稻。(《辞源·稰·》)《说文》:”稰,禾子落貌,又熟稼也。“因稰谷为华胥氏驯化培育得名,还因“华胥氏入瓠子河雷泽履大人迹”为华夏龙族公认的先王母,故《山海经》中华夏大地四方八面的氏族部落在祭祀天地祖先时,都用糈米,既表示对天地的·尊重,又表示慎终追远对华胥氏先王母的怀念。

“秂“字也通“仁,”。华胥氏把“女人怀孕”的思想用在馴化培育野果树为栽培果树上,人为地让果树花枝“婚交”,让果树“怀孕”生子,这样还真的多结下了果子。“果然”一词就是这样来的。果子中的果核就是传宗接代的“果人”。后改称“果仁”,如桃仁,杏仁,核桃仁等。孔夫子云:“仁者,人也。”就来源于此。

华胥氏用“女人怀孕”的思想看待种植稼禾,这从“秀”字上也可看出来。《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这是说,树木孕子开的为花,草孕子开的花叫荣。草开花结出子实的叫秀,草开花不结子实的叫英。上古没有“花”字,华就是花。华胥氏就是因用“男女婚交,女人怀孕”的思想带领族人馴化培育野生果树,野生水稻,野生疏菜为栽培果稻菜,而得“华”胥氏之名。华胥氏就是花胥氏或花絮氏。

“秀”字从禾,从乃。《说文》:“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从木, 声。 ,象其穗。”“得时之中”,言一年春夏秋冬,稼禾生长在阳气上升的二至七月,二月阳气上升,阴气尚存,七月阳气正旺阴气始生,稼禾得阴阳调和之气,得“中和”之气,故名禾。禾,和也。女娲也名女和,说明女娲族也是馴化培育稻果菜的氏族。穗,为稻谷成熟后的谷穗。“穗“音通絮,通胥,说明太华族人在馴化栽培水稻各个环节中,禾,花,孕,穗,都有华胥氏的发明创造,故稻禾成长的这些环节都以华胥女娲族人命名。“秀”字从禾,从乃。《甲骨文字典》:“乃,象妇女乳房侧面形,为奶之初文。乳,奶为一语之转。”(徐仲舒主编《甲骨文字典·乃》)从禾秀之“乃”可看出,华胥氏用妇人孕育孩子的思想培育稻,果,菜之过程。

《尔雅·释地》记载了上古中华四方八面的特产名物,但都没言及五谷渔盐。而只说“中有岱岳,与其五谷渔盐生焉。”是谁让五谷渔盐生呢?当然是居住在海岱的太皞华族人。古文献说“神农尝百草“,“烈山氏之子柱殖百谷百疏”,这都是风姜两族通婚以后,即女登游华阳感神龙生下第一代炎帝后,炎姜族人继承了太华族人的成果而又发展创造的事情。

蔬菜的起源也与华胥氏大有关系。“蔬,凡草菜可食者通名为蔬,本作疏。疏音为糈,糈,米粒。《庄子·天道》:“鼠壤有余蔬。”《释文》:“蔬,读为糈,糈,粒也。”(《辞源·蔬》)“鼠壤有余蔬”,是说老鼠洞里还有它没吃完的粮食。《庄子》《释文》把“蔬“当作”糈“用,是因蔬菜也要长出小米粒形状的种子,蔬菜能吃,蔬菜种子也能当小米稻米吃。”蔬“与”糈“字形大不同,为什么意义相通呢?这就是先贤王念孙所言之“声近义通”吧。而木本植物果树的“树”,声同“蔬“,是否也声通义通“糈,胥”呢,还没看到古今学者作这样的解读。这样把“蔬读作糈,胥”的音训,影响着南方种水稻地区民众对“蔬“的读音,今天,湖南湖北还有民众把”读书“念作”读胥“,”运输“说成”运胥“,可见古今语言传承多么稳固。

瓠子河雷泽时代,太皞华族的盐业生产也闻名天下。“宿沙作煮盐。“(《世本·作篇》)”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说文解字·盐》)宿沙氏何许人也?”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宿沙“即太皞风姓之宿姓氏族人,所居因近海边沙滩,在此煮海水为盐,故称宿沙氏。”宿“,声通”胥“,故为太皞风族。《山海经》言昆仑(实今祁连山)西有宿沙,”国在流沙之外,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山海经·海内东经》)此“竖沙”即宿沙,竖沙是否为东方海岱风姓宿族随太华族人西迁昆仑之地也未可知。

四.成紀雷泽

成紀雷泽,地处甘肃省天水市,即《汉书·地理志》中天水郡所辖成紀县。古文献将此地雷泽称之为“成紀雷泽“。如果说海岱瓠子河雷泽时代,华胥氏女子们入雷泽”履大人迹“,此时此地的”大人“为西方昆仑河渭炎姜东迁到了海岱祭祀神状为”人身羊角“的厉山氏的话,(《东次三经》)那么,西方甘肃天水成紀雷泽里的”大人“,则是昆仑河渭原生原住于此的炎姜族人无疑。而成紀雷泽中的华胥氏,是原生于河渭太华的华族人呢,还是从东方海岱西迁到甘肃成紀雷泽的华胥氏?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和一些历史文献,如《山海经》,《帝王世紀》,《左传》,《水经注》,《史记·五地本紀》等,不时出现相互矛盾的叙述,既有东方的太皞,又有西方的太皞,既有东方的炎黄,又有西方的炎黄,既有东方的少皞,又有西方的少皞,既有东方的颛顼,又有西方的颛顼等等。这些帝王们,到底是原生东方还是原生西方?还是东方迁徙到西方或西方迁徙到东方?总不能在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出现两个太皞两个炎黄吧?

徐旭生先生的《中国上古的传说时代》,苏秉琦先生的《中国文明新探》,何光岳先生的《炎黄源流考》,他们在各自的书中都认为,太皞华族原生于河渭太华之地,后又向东方或其他方向迁徙。傅斯年先生的《夷夏东西说》,蒙文通先生的“三微“,即《古地甄微》,《古史甄微》《古族甄微》,王献唐先生的《炎黄氏族文化考》,吕思勉先生的《伏羲考》,(非闻一多先生《伏羲考》)他们都在各自的著作内,论述了风姓太皞华族原生于东方海岱之地,然后,再向西方或其他地方迁居。对于炎黄,他们的认知亦如此。对于少皞,颛顼,他们各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学术界无定论,都认同中华文明”满天星斗说“。

笔者上世紀九十年代创作神话歌舞剧《龙凤血魂》以来,(该剧发表于《戏剧家》一九九六年二期)一直坚持中华文明的主脉源自东方海岱风姓太皞华族。笔者认为,“满天星斗“,也有主次,也有太阳月亮与其他星辰之分。笔者这次撰文,具体指出,今江苏浙江交界的太湖地区,包括杭嘉湖宁绍平原,就是《山海经·海内东经》“吴西雷泽”之地,也是《山海经·南山经》之“具区,会稽山”所在之地。“吴西雷泽”就是风姓太皞华族的龙脉生发之地。吴西雷泽中的“龙身人首”之雷神,并不是什么神怪之物,他是与华胥氏血缘关系较远的其他风族部落的男人,他身体纹身为龙蛇形状,头部为没有纹身的素面形象,故曰“龙身人头”。华胥氏和此“雷神”是风姓华族走出“伏羲女娲兄妹婚”的觉醒者,带头人。前有论述,此不多言。

现在要回答的问题是,成紀雷泽中的华胥氏是来自于东方海岱,还是原生于西方河渭太华?笔者明确回答,入成紀雷泽“履大人迹”的华胥氏,包括整个河渭太华各地聚住的华族人,都是从东方海岱西迁来的。他们为什么西迁?还有向其他地方迁徙的吗?

风姓华族西迁的原因有三:一,瓠子河雷泽时代,五谷渔盐生产大发展,氏族部落人口巨增,需寻迁新居地方;二,需扩大通婚范围,尤其是向已经联姻的“人身羊角“之炎姜族人广泛通婚;三,完善”东苍龙,中北斗,西白虎“三宫星象观测,以更准确制历授时。

那么,这时生活在河渭昆仑之地的炎姜族人请况怎样呢?炎黄二族都源自昆仑丘西王母氏族。大体说,以河西走廊为界,走廊东边内蒙草原,陕北高原,再往东北,是山西吕梁山太岳山,再东北,是山西河南河北三省接壤的太行山。上古之时,河西走廊以东北这一大片辽阔高原山地,都为原始森林,原始草地,林密草丰,飞禽走兽,林中穿行,很适合黄帝虎豹熊罴氏族部落狩猎生活。河西走廊西边,为祁连山,紧挨青藏高原。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那时的河渭昆仑,气候温暖湿润,山林里还生活着兕,犀,象等热带动物,还有楠,棕,箭竹等热带植物。青藏高原上灌木丛丛,草茂连片,羝,羭,犛,牴等野生牛羊成群。后来,随着气候转冷,草木枯萎,野生动物减少,黄帝部落转向东北方之山西河北林地狩猎,炎姜族人转向馴化野生牛羊为饲养,以此得氏族名为姜,为羌,为牟。这样饲养牛羊不知过了多少代,西北河渭昆仑气候越发寒冷,靠饲养牛羊都难以生存了,炎姜族人被迫转入烈山农耕。故炎姜族人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狩猎为生和馴化饲养牛羊为前一时期,烈山垦荒刀耕火种为后一时期。前一时期中,姜人没有帝号之称,神话传说和文献记载很少。神话传说和古文献记载的都是发明烈山垦荒之炎帝后的事迹。他们从祁连山及山下的河西走廊开始焚山烧林,馴化栽种野生大麦,野生粟谷,发源于祁连山上的黑河,托来河,疏勒河就是他们浇灌庄稼的水源。连,来,勒,都通烈山氏的“烈“,说明这些山水之名来自于烈山氏。传说中祁连山是”天山“的意思,但这与”连,来,勒“三字声通”烈“并不矛盾。正是姜羌族人垦荒到兰州黄河以南的华家岭时,东方海岱西迁的风太华族,陆陆续续来到了河渭昆仑区域。他们分居在几大块地方,一,华山下的华县,华阴。二,蓝田县的华胥故里,骊山上还有娲皇庙。三,陕西宝鸡及宝鸡周围的凤翔,扶风,凤鸣(今岐山)凤州,凤县。四,今陕北的洛川,(古凤栖)陇南的华池,东华池及葫芦河两岸。五,甘肃天水及西边的甘谷。天水城内有伏羲陵,伏羲庙。风姓太皞华族聚居这五块地方,被《列子·黄帝》称作”华胥国“。”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民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其国几千万里。“列子谈黄帝,言说华胥国。一曰”几千万里“,一曰”弇州以西“,一曰”台州之北”,再加上他老人·家到华胥国去,坐车到不了,乘船也到不了,对于这个华胥国,只能是黄帝梦想而已。华胥国到底在哪里?这里,我们先看看弇州在什么地方:”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山海经·西次四经》)这里的”海“,指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古名”仙海“,《山海经》称之为“西海”。“苕水“即青海湖东边之沙柳河,”沙水“即苕水。”崦嵫之山“,王逸注:”崦嵫,日所入山也,下有蒙水,水中有虞渊。“崦嵫山又怎么得名得呢?”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崦嵫。“西海,古人也有称塔里木盆地为西海的,这里有日落之山的西海,为青海湖。塔里木盆地中没有崦嵫山,更没有蒙水虞渊,。而青海湖中有海心山,海心山即崦嵫山。崦嵫神是什么神呢?他”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怎么讲?对照《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具区(太湖)之地风姓族人的祭祀神状”鸟身龙首“可知,这位”人面鸟身“的崦嵫神,就是一位风姓太皞族人,他身上纹身出鸟的形象,头上没有纹身,为素颜脸面。耳部纹出青蛇形状,两脚纹出赤蛇形状。这位有崦嵫神形象的风姓族人,他来到青海湖中的崦嵫山(今海心)山干什么呢?他们就是来此日月所入之西极崦嵫山,设观台观测日月星辰运行,以完成以日运行紀岁和以月运行紀岁之阴阳合历的太皞伏羲氏,常羲氏,羲和氏。通过上面解读,我们知道了·《列子》所云的这个”弇州“,就是《山海经》记载的崦嵫山所在的青海湖一带。”台州之北“,台即邰也。”邰一作斄,古邑名,在今陕西武功西南。“(《辞海·语词分册》)解读后可知,上古传言之”华胥国,“实际就是风姓华胥族人,西迁至陕甘青河渭聚住之地域也。风太华族来到河渭昆仑之地,最重要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华家岭,另一处是宝鸡市。今天的华家岭,《水经注·河水》记名为”祖历山“,祖厉山北发源一条河叫祖厉河,向北流入黄河。祖厉河两岸的平原叫祖厉川。祖厉山南也发源了一条河,《水经注·渭水》叫”长离河“,长离河两岸之地叫长离川。而今天,看甘肃省地图,山北的河名川名不变,而祖厉山名改成了华家岭,山南的”长离河“改名为“葫芦河“。仍流入渭水。”祖厉山“之名,显然是来到这里农耕的厉山氏后代留下的山名,”祖厉河“留名也是如此。祖厉山南源出的”长离河,长离川“呢,

“离“声通“厉”,应为“长厉河,长厉川“,这样,祖厉山北源出的叫祖厉河祖厉川,祖厉山南源出的叫长厉河,长厉川,就讲得通了。祖厉河与长厉河有什么说法呢?我想,厉山氏从昆仑山河西走廊一路烈山垦荒下来,先开垦祖厉山以北河流两岸荒地,这一辈开垦的地方就叫祖厉河祖厉川。而下一辈人越过祖厉山,去开垦山南的荒地,开垦出来的河流土地就叫长厉河长厉川,有长子长孙的意思。对此,还有一解:沿着长厉河往南,长厉河的尽头就是甘肃天水市,即成紀雷泽所在之地。长厉河也在天水市附近入渭河。此长厉河,甘肃省地图上河名为”葫芦河“,葫芦,民间叫葫芦瓜,也叫瓠子瓜。我们想想,祖厉山改名华家岭,长厉河改名葫芦河,而葫芦河入渭水的地方就是”华胥氏入雷泽履大人迹“生下又一代太皞伏羲氏的地方,这山这河改名,难道不和成紀雷泽风太华胥氏与炎姜厉山氏婚交有关系吗?这样解读下来,《水经注·渭水》把长厉河长厉川记载为”长离河,长离川“就更加合理了。神话传说和古文献都记载,华胥入雷泽生伏羲为风姓。伏羲为什么随母风姓?华胥氏早在”吴西雷泽“时代就觉醒了,就走出了”伏羲女娲兄妹婚“,在”瓠子河雷泽“时代就走入雷泽,”履大人迹“,和居住在瓠子河雷泽岸边历山的炎姜厉山氏男人婚交。现在,他们西来河渭,就是要与炎姜人通婚,可在成紀雷泽感孕生下了伏羲氏为啥还要随母风姓?这只能说,当时这里的炎姜人还完全处于母系氏族婚制,男女婚交生下的孩子,都随母姓。炎姜族男人与华胥族女人生下的伏羲氏自然就随华胥氏为风姓了。反之,华胥族男人与炎姜族女人生下的孩子,也随炎姜女人为姜姓了。但随华姜两族广泛通婚,男人在渔猎,农耕,牧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男人们生产出来的产品除氏族部落常用外,剩余产品也为部落所有,这样,生产力强,剩余产品多的男人就觉得吃亏了,替别的男人养了后代。在他们确切知道是哪个女人生下的是自己的孩子后,就不会把收获产品全上交部落,就会偷偷给这个女人留下一些物品,以养自己的孩子。我这样做,你这样做,氏族部落的男人都这样做,母系社会女人当家作主的权利就逐渐被男人侵袭进而被夺取了。这样,男女婚交生下的孩子就名正言顺地随父亲而姓了。长厉河改名葫芦河,长厉川改葫芦川。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一改,所有女人生下的孩子不分男女,都随男人父亲为姓了,女人生养的孩子永远离开了母亲的姓氏。长离河长离川,长长久久离开了姜姓母亲氏族啊!天水葫芦河名来自于海岱瓠子河,故天水祖厉山改名为华家岭,长离河又改名葫芦河。

风太华族来到河渭分别聚居在陕甘五大块地方,整座秦岭那时就叫太华山,且又在天水城内留下古伏羲陵伏羲庙,华山下黄河对岸还留下了一座风陵,故一些专家学者就认为这些正好印证了风太华族原生于河渭昆仑之地。我想,要是这些专家学者多看看《山海经》,多琢磨琢磨“风“姓的来源,多方寻查“东宫苍龙“与“龙师”的关系,要是专家们把眼光从河姆渡文化移开投向烟波浩渺的“吴西雷泽“,再回望“吴西雷泽”,海岱“瓠子河雷泽“,甘肃”成紀雷泽“这三大雷泽氏族婚姻的产生,发展,变化,更将七千年前风太华族创造的河姆渡文化,与相近考古年代的宝鸡北首岭姜族文化对比分析的话,争论不休的中华文明探源问题,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炎姜族人的历史,烈山农耕前为游牧皆段,烈山农耕后为农耕皆段。“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衰,帝榆罔。”(《帝王世紀》引《御览》)引文只有七世,加上发明烈山垦荒的帝炎,正好八世。任姒和女登,为同一女娲族女子,有古文献言“女登游华阳感神龙,生炎帝。”华阳,为太华山之阳,即秦岭南边的成都平原。常羊,为炎姜族人居住的常羊山。有说常羊山在陕西宝鸡北的,有说常羊山在岷山区域内的,我以为常羊山应在华阳境内,即在临近成都平原某山区。神农,神龙,都为炎姜男人。炎姜八世帝号,虽说源于女登游华阳感神龙生下第一代炎帝开始,但在这第一代炎帝·前,炎姜族人早已普遍学会焚山开荒刀耕火种了,只是那时风华族人西迁还未到达河渭昆仑,炎姜族人还留在母系社会内,故没有以男人血统为中心的帝号。

甘肃天水成紀雷泽,是上古华夏母系社会消亡前的最后一个雷泽,此后,炎黄颛喾尧舜再无“雷泽“之说。当然,雷泽的消亡即母族社会的消亡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逐渐弱化直到父系社会完全建立起来才消失的。早在海岱瓠子河雷泽时代,”华胥氏入雷泽履大人迹“,风姜两族就已开始联姻,经历若干代人西迁到达甘肃天水成紀雷泽时,这里的炎姜氏族还停留在母族社会内,以至于太皞华胥族人向炎姜族人求婚时,双方还得偷偷摸摸入雷泽”屡大人迹“,婚交后生育的子女,还得随母族而姓:”太皞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感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紀。……都于陈东封泰山,立一十一年崩。“(《史记·补三皇本紀》)”都于陈”,此之”陈“,不是河南淮阳太皞陵所在春秋陈国之陈,而是宝鸡陈仓,所谓“伏羲生成紀,徙治陈仓”是也。“封泰山”,是说建都宝鸡的太皞伏羲氏,也要千里之遥东去祭天祭地祭祀先王母,那时还没有男人祖先的说法。“封泰山”更透露出一个信息,西方河渭昆仑宝鸡之地的太皞伏羲氏也承认其先王母出生在东方岱岳之地。否则,去陕西蓝田祭祀华胥故里不更近便吗?去祭祀封禅太华山少华山不更名正言顺吗?干嘛要千里迢迢兴师动众东去泰山封祭。管仲为春秋时齐国臣相,生在孔子之前。他在《管子·封禅》中言:“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音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说上古七十二家封泰山禅梁父名无实处,管仲所言十二家封禅者,从无怀氏,到周成王,一一点名列举,恐怕不是虚言。“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左传·僖公十一年》)《说文》:“歆,神食气也。”天神,地神,山川河海之神,它们不会去歆享不是生活在它们天下,地上,或山川河海之上的人民的祭祀贡奉,祖宗之神,也不会去享用其他血缘氏族民众的祭祀贡奉。同理,民众也不会去祭祀与其他血缘氏族相关的天神地神祖宗之神。上古帝王祭泰山,禅梁父,不只是帝王们祭天,告天,受命于天,祈天保佑,民众也认可泰山顶上的天神,梁父地下的地神,天神地神也会歆享他们的贡奉,听取他们的诉求。在“万物有灵论”的先民们心中,天地祖宗之神,就象活在他们身边的亲人一样,信认,崇敬。上古的帝王们,百姓们,为什么这样看待泰山顶上这块天地呢?我想,是泰皞氏族的先人们很早就生活在岱岳这块土地上,是他们在岱岳这块土地上,创立的观天授时文化,“履大人迹“不同血缘氏族通婚文化,馴化培育水稻,蔬菜,果木的农耕文化,”师蜘蛛以结网“的渔猎文化,栽桑馴蚕的丝麻文化,煮海水为盐的饮食文化,”炼石补天“以瓦盖草房的居住文化,”伏羲作瑟,伏羲作琴“的音乐教化文化等等,教化引领了上古中华大地上各不同血缘氏族先民,故上古帝王们与先民百姓要感恩朝拜泰山顶上的天神,感恩朝拜泰山脚下的地神,感恩朝拜发祥兴旺于泰山的太皞华族先母先祖们。

这里,再借助吴西雷泽边的河姆渡文化与河渭之地的宝鸡北首岭文化对比分析,来认识风太华族到底是原生东方还是原生西方。河姆渡文化考古年代距今为七千年左右,宝鸡北首岭文化距今七千年左右,都为新石器时代文化,且宝鸡北首岭文化与风姓太皞华族文化有相互融和的因素。另,宝鸡北首岭文化是河渭昆仑地区距今七千年左右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这样才有可比性。

判定一个氏族乃至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迁徙,有一个基本点,即总是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总是先进文化向落后文化地区发展。以河姆渡文化,大纹口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为代表的风姓太皞华族东方生活地区考古出土文化,以大地湾文化,北首岭文化,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为代表的炎姜族人西方生活地区考古出土文化,逐一对比太烦琐,我们这里只将河姆渡文化与宝鸡百首岭文化列举对比。河姆渡文化地处杭州湾宁波绍兴平原,与吴西雷泽(今太湖)接壤。年代为公元前5000至前3300年。宝鸡百首岭遗址为仰韶文化,年代为公元前5150年至前3790年,且宝鸡有炎帝陵,神农庙,清姜河,为炎姜文化核心地区,与风太华族核心“吴西雷泽“附近的河姆渡文化考古年代接近,同为新石器时代文化,这样,炎姜核心地域文化对比风太核心地域文化,高低之分,一目了然。二者对比中,北首岭文化缺失的项目,用考古年代相近的半坡文化项目替代。为叙述方便,河姆渡文化简称“河·“,北首岭文化简称北“,半坡文化简称”半“。下面,逐项对比。

一,陶器制作

1, 陶器色彩,“河“:夹炭黑陶,夹砂红陶,红灰陶,深褐色彩陶。

“北,半“:红陶,红褐陶,胎壁较薄。

2 ,陶器种类,“河“:斂口,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垂囊式盉,敞口鸡冠耳釜,环形单把钵,盆形甑,大圈足豆,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鬹,牛鼻耳罐,镂空豆等。

“北,半“:蛋形矮足罐,圆腹罐,深腹圈足钵,圜底钵,圈足碗,小平底碗,船形彩陶壶,小直口尖底瓶,蒜头壶等。

3,陶器花纹,“河“: 平形条纹,波浪纹,圆圈纹,叶形纹,谷穗状纹等。

“北,半“:细绳纹,戳刺纹,小形堆纹,带状红彩,指甲纹,线弦纹,人面,鱼,鹿,植物花纹等。

小结:陶器制作上,河姆渡文化陶器制作的色彩,种类,形状较为丰富,占优。北首岭,半坡文化陶器制作的花纹较为丰富,

二,农耕生产

1,“河“之农作物遗存:普遍发现稻谷遗村,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交互混杂,形成0,2至0,5米厚的堆积,最厚处达一米。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亚种晚稻“北,半“农作物遗存:多处发现粟的遗存,一个小陶罐里发现炭化菜籽,经鉴定,为芥菜籽或白菜籽。

2,“河“之农耕工具: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安装把柄骨耜,石锛给,木刀,近一米长的舂米木杵等。“半“之农耕工具:石斧,石锛,石铲,有收割用的石刀,陶刀。北首岭未发现农耕工具。

三 渔猎生产

1, “河“之野生动物遗骨: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软体动物类遗骨四十多种,鸟,鱼,龟,鳖遗骨不少,还有少量的亚洲象,苏门羲,红面猴等热带动物的遗骨。“北,半“未发现野生动物遗骨。未发现不等于他们没有渔猎生产活动。

2,“河“之渔猎工具:渔叉,渔钩,石矛,石镞,骨渔镖,渔网等。“半“之渔猎工具:渔叉,渔钩,石矛,石镞,骨镞,石网坠等。北首岭未发现渔猎工具。

四 ,房屋建筑

1,“河“之房屋建筑遗迹:盛行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建筑遗迹有圆桩,方桩,板桩,梁,柱,木板构件达数千件。一座干栏式长屋,桩木相紧靠的长圆木,残存达二百二十根,较规则地排列成四行,互相平行。“北”之房屋建筑 :围绕一个南北长100米,东西长60米广场,有三个房屋群落,房屋共四十九座,为圆角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居址,有长条斜坡状门道,门向中心广场,房屋內有一个桃形火塘,一端还有一个陶罐,以保存火种。

2,“河”之木作工具:小石铲,木杵,石矛,木槌,木刀,石斧,石锛等。“百”之木作工具,《中国大百科全书·北首岭遗址》未作介绍。

五, 日常生活小手工制作产品及工具

1,“河”之小手工产品:笄,管,坠,珠等装饰品,骨哨可作模仿禽鸟鸣叫诱哺用。

“半“之小手工产品:有用石,骨,陶,蚌磨成的环,璜,珠,耳饰,发饰,相嵌饰

2, “河“之小手工工具:骨锥,骨针,管状针,骨匕,有柄匕,梭形器,凿,匙等。

3, “北,半“小手工工·具无记载。

六, 编织,紡织业

1,“河“之编织,紡织品:芦苇席残片,采用二经二纬编织法。

2,编织,紡织工具:木紡轮,石紡轮,陶紡轮,原始腰机部件木质打纬刀,梳理经纱的长条木齿器,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轴等。“北,半“编织,紡织品,紡织工具均无。

七, 氏族图腾神状

河姆渡文化出土的象牙骨匕上刻有“双凤太阳鸟”风姓太华族人图腾神状。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蒜头形陶壶上刻有“水鸟啄渔图,”笔者称为“龙风联姻图”。宝鸡有第一代炎帝陵,有神农庙,有“炎帝以姜水成”之姜水,此地为炎姜帝都无疑。而生于天水成紀的“太皞伏羲氏徙治陈仓”,明知陈仓是炎人帝都,太皞伏羲氏为啥要“徙治陈仓”?我认为,此时风姜两族已经广泛通婚,风姜两族的母系氏族社会正在融解消亡,故太皞伏羲氏徙治陈仓,是风姜两大母系氏族融入以姜姓男人为主的父系社会的表现。所以,我把宝鸡北首岭出土的蒜头壶上刻画的”水鸟啄鱼图“解读为”龙凤联姻图“,况且,水鸟所啄的鱼肚上是蛇肚的圈文。”虫为蛇,蛇号为鱼。“(《山海经·海外南经》)就算是鱼,鱼也号蛇,。宝鸡四周有风翔,凤鸣,(岐山)扶风(伏风)凤州,凤县等风族人居住留下的地名,蒜头壶上的水鸟为风族之鸟,鱼号蛇,蛇为小龙,龙通农,神农也称神龙。水鸟啄鱼,此释读为”龙凤联姻“是否合理,读者判断。

说明:以上河姆渡文化与北首岭遗址及半坡文化相比较的资料,数据,均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之“河姆渡文化”词条,“北首岭遗址”词条,和“半坡文化”词条。

比较小结

河姆渡文化就是“吴西雷泽”时代风姓太皞华族创造的文化,而宝鸡北首岭出土的文化,是生活在这里的炎姜族人创造的文化。这里有炎帝陵,神农庙,清姜河,姜城堡,这可是河渭昆仑炎姜族人的帝都啊。河姆渡文化,北首岭遗址文化,都为距今七千年前左右的氏族社会文化,一东一西,时代相近,有可比性。二者一一列举比较下来,河姆渡文化在陶器制作,农耕生产,房屋建筑,编织紡织,劳动工具制作等各方面优先北首岭遗址文化。傅斯年先生对上古中华文化有个基本判断,那就是“夷夏东西说”。当代学者冯时先生发展了这一观点,“中国上古文明是“夷夏东西”的文明。“夷夏东西”是以太行山为界限,所以,上古时期不是南北对峙,而是东西对峙。考古已证明,太行山以东从北向南的文化,和太行山以西的文化完全不是一个风格。通过文字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在山东地区发现的早期的文·字,实际上都是古夷人系统,读贾湖的文字也是通过夷文系统才可以读通。”(冯时先生的观点引自“今日头条”罔上,文章篇名不明。)人类文化传播有个基本规律,即先进文化总是向后进文化地区传播,而绝没有落后文化向先进文化地区传播的道理。宝鸡是炎帝所在的帝都,同时也是西迁至河渭昆仑地区风姓太华族人的帝都。“太皞伏羲氏生成紀,徙治陈仓”。(《路史·后紀》罗萍注引《遁甲开山图》)注意,东方河南淮阳有个太皞帝都,西方陕西宝鸡也有个太皞帝都,难道上古中华同时有两个太皞伏羲氏,同时有两个太华族人之帝都?非也。河南淮阳太皞帝都为太皞华族西迁之前的某一代太皞帝都,甘肃天水成紀雷泽华胥所生的太皞伏羲氏,为太华族人西迁至河渭昆仑之最后一代风姓太皞伏羲氏,宝鸡也是太皞华族的最后一个帝都。说“某一代”,言下之意,在海岱,吴西,不知还有多少代风姓华族人和他们的帝王,当然,也不知有多少跟随帝王迁徙定居的无名帝都,没有文字记载下来。就是河南淮阳太皞帝都,也是这一代帝王去世数代人之后,到春秋时期才建立起来的。甘肃天水伏羲陵,伏羲庙,也是汉代以后才建起来的。

在母系氏族社会,最高母族首领,带着族人迁徙到哪里,就在哪里生养新一代帝王,新建一个帝都。这些帝王,这些帝都,或言传心记中断,或没有文字记载,泯然于世。瓠子河雷泽时代后,风姓最高母族首领华胥氏,带领着太华族人沿着黄河向西迁徙,各个氏族部落在陕甘各处选地聚居,最高母族华胥氏落脚甘肃天水,在这里生养了最后一代太皞伏羲氏。很清楚,这是为了风姜两族的广泛通婚,具有先进文化的太皞华族向落后姻亲姜族居地迁徙。此段小结文字还有两个问题没有回答,即宝鸡陈仓为什么成了炎人与风人的帝都?华胥氏入成紀雷泽与“大人“婚交生下的太皞·伏羲氏,为啥是最后一代风姓太皞伏羲氏?别急,后面会说。

炎姜族人为西王母后裔,因馴化牛羊而得氏族之名,姜,羌,牟姜,氐姜。牟姜是因馴化野牛得名,氐姜因治理江水(岷江)得名。“氐,至也,从氏下著一,一。地也。“(《说文·氐》)”氏,巴蜀山名,岸肋之旁著欲堕者曰氏。氏崩,闻数百里。“(《说文·氏》)此”氏“为即将垮塌坠落的崖石,这崖石坠入岷江惊天动地的声音要传很远,共工氏是以治理理岷江水兴起的氏族。治水,就要疏通河道排除两岸山崖上的欲坠之崖石,排石坠地曰”氐“,这是“氐“的本义。至于公羊”羝“,公牛”牴“,都不是”氐的本义,而是引申义。氐羌之“氐“,源于共工氏治水排除险石坠地之”氐“,”氐羌,氐姜“均来源于此。大体说来,炎姜族人的发展,经历了两大时期,一是馴化牛羊,进而饲养牧养牛羊时期;二是烈山垦荒馴化粟麦逐渐乃至完全进入农耕时期。馴化牛羊及牧养牛羊时期的神话传说或文献记载很少甚至空白,而神话传说及古文献记载的几乎都是有帝号即“炎八帝“时代的事情。”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作五弦之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衰,帝榆罔。“(《帝王世紀》引《御览》七十又七十八)这段记载说的是,炎帝神农氏,姜姓。他的母亲名叫任姒,为有乔氏族人的女儿。注:任,为风姓华族,”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有乔氏,也有文献记作”有娲氏“的,“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史记·补三皇本紀》)两种文献印证,神农氏的母亲为风姓华族女子。少典,顾颉刚先生的·大第子刘起釪先生说:“少典出自氐,有蟜出自羌“。”少典之典,显然是氐的音转。因在《广韵》中,典音多殄,氐音都奚切,在声类和等呼方面,皆读端纽开口四等,二字发声全同。“(刘起釪《古史续辨·姬姜与氐姜的渊源关系》)刘先生对”典“字的解读是否完全正解,学术界尚无定论。但少典氏为姜羌族人毫无疑问。”游于华阳“,华阳为太华山之南,即为秦岭之南的成都平原。此处意为发展迁徙到太华山南边的成都平原。”以火承木“,木,为东方木,代指东方太皞龙帝。此处意为属火的炎帝继承属木的太皞龙帝之天命,这是秦汉”五行“天命轮回的说法。”长于姜水,因以氏焉。“不确。炎姜族人不是因生活在姜水而得姓氏,他们是因馴化牛羊而得姜姓,姜水是因姜人居住在这里因姜人而得姜水名。”人身牛首“,这是氏族图腾神状,也是氏族成员个人纹身形象。这个图腾神状也意含着第一代炎帝的父亲族人是来自馴化野牛的氏族。”都于陈“,这里的帝都为陕西宝鸡陈仓,而不是河南淮阳之春秋时陈国之陈。炎帝神农氏帝都为淮阳陈国时,那是炎姜和风太两族联姻后,迁徙发展到河南淮阳,以太皞伏羲之都作为炎姜族人的帝都。陕西宝鸡陈仓与此同理,陈仓先为炎族帝都,太皞华族与炎族联姻后,也把华族的帝都建在这里。即”太皞伏羲生于成紀,徙治于陈仓“是也。这里要说明的是,从风华帝都看,河南淮阳太皞帝都在先,甘肃陈仓太皞帝都在后。从炎姜帝都看,陕西宝鸡炎姜帝都在先,河南淮阳炎姜帝都在后,那是炎族东迁到淮阳时才在那里建都。除宝鸡淮阳风太华族与炎姜族人共享一个帝都外,当时,华夏各地,都有风华与炎姜两族共居一地的记载。“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山海经·北次三经》)泰头山为泰皞族人居住之山,炎姜之共工族人就住在山下共水河边。”“索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山海经·北次三经》)泰陆之水,为太皞华族居地之河水,泜水,为氐姜族人居地之水。彭水,为风太华族居地之水。风,古无轻唇音,读蓬,蓬彭同声。这类例子,《山海经·中山经》尤其多。”精卫填海“里的炎帝·为姜人,女娃即女娲族母亲所生之女儿,随母族而姓。洞庭湖有太华族人居住的华容(,华荣)岳阳,岳阳古称荣家湾。华荣氏,来自山东半岛荣城,荣城湾。湖南洞庭湖名自吴西雷泽(今太湖)之东洞庭山,西洞庭山。湖南炎陵县之炎帝来自神农架,炎帝陵地域之耒水,涞水,涟水,澧水,都是因炎姜厉山氏族人居住而得水名。

“凡八世”,帝承至帝榆罔,只有七世,还要加上第一代帝炎,正好八世。这八代炎帝之前,没有任何帝号。那是风太华族西迁河渭昆仑之前,姜人游牧兼农耕时期。有娲氏之女安登游华阳才生养了第一代炎帝,也就是说,八代炎帝时期,都是炎姜风华通婚后的的状态。炎帝神农氏,烈山氏,厉山氏,烈山氏之子柱,连山氏,魁隗氏,都是八世炎帝时期的氏族名称。说炎帝神农氏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也好,说神农氏日尝百草发明了中医中药也好,说神农氏发明了耒耜,教民农耕也好,这些都是风姜两族联姻以后,从华胥氏族人馴化培育水稻,馴化培育蔬菜,馴化培育水果中,获得了最基本的农业育种栽培知识,而后又发扬光大的结果。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华胥氏走进甘肃天水成紀雷泽,源自于凤姜两族的广泛通婚。《国语·鲁语》言“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这也是有娲氏之女安登生养第一代炎帝以后的事,此处也并未具体指出其培植了什么谷粮蔬菜。

八代炎帝中的“帝来”这位帝王的名字,和小麦的起源有关。《说文》:“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麦二缝,象芒刺之行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这是说,来,就是周朝时接受到了天送来的祥瑞的来麰,即大麦。《说文》中的“麦”是大麦小麦的统称。《说文》:“麰,来麰,从麦,牟声。”这是指大麦。王念孙《广雅疏证》:“大麦,麰也。小麦,麳也。”古人称小麦为“麳”。《说文解字》《广雅疏证》都没有把小麦意义上的“来”讲透,都没找到“来”的根本。“来“的根本在八位炎帝之一”帝来“的”来“。是帝来领着族人在甘肃华家岭一带,从野生小麦中采集选种,馴化培育出了小麦,这小麦叫个什么名字呢?族人们认为,这小麦是我们的帝来带着大家培育出来的,就叫它”来“吧。后来,为了区分人名与粮名,造出个”麳“作为小麦的名字。”来“又通”烈,厉“,”帝来“也叫”帝烈,帝厉“,从音训上讲,”烈,厉“是本音,”来“是”烈,厉“的变音。烈山氏烈山垦荒在先,后烈山氏音变成了”厉山氏“,再后来,音变为“连山氏”。祁连山的名字就是着么来的。祁连山意思为“天山”,因祁连山又是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昆仑音通“穹窿”‘;通天穹,故祁连山被古人称作“天山”,天地之中的山,通向天神的山。

炎帝烈山氏最初烈山耕种之地为祁连山区,故烈山垦荒后的祁连山,一部分叫托来山,一部分叫疏勒山,山中的河也叫托来河疏勒河。因“来”通“连”,“托”通“秃”,故“托来山”,当初名为“秃连山”,陕北高原因上古先民焚山耕种山地光秃,如今在石峁城堡边还有条秃尾河。“疏勒山”,“疏”通“糈”,(《辞源·疏》)“疏”音通“粟”“黍”,”勒”通“烈”,“疏勒山”,意为种粟米的山。不要只把“祁连,托来,疏勒”看作西北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是炎黄族人分离出去的氏族部落,几千年历史发展下来,反到是少数民族因发展较慢,语言中还保留了上古语音,。读戴震疏证扬雄的《方言》,如不看疏证词义,好些词语也怪怪的。就是今天听广东方言,用文字照语音记下来,我们也会云里雾里。

说帝来氏族馴化培育了小麦,此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就在甘肃天水以北葫芦河华家岭一带。据《水经注·河水》记载,华家岭以前叫祖厉山,以祖先厉山氏命名的山。山北有条河今天还叫祖厉河,祖厉河两岸叫祖厉川。华家岭西面为甘肃榆中县,《水经注·河水》所记载最后一代炎帝榆罔氏的先辈们就在榆中附近的大榆谷,小榆谷耕种数代人,后迁徙陕北榆林。又在陕北耕种了数代人,因陕北秃尾河石峁城堡方向日益强大的黄帝族人的逼迫,榆罔氏族人不得不向山西迁徙,山西的榆次,榆社,东榆林,都是他们居住的地方,山西高平的炎帝陵,就是与他们一道东迁之炎姜族人留下的陵寝。

榆中县右面祖厉川到华家岭这一大片平川,就是当年帝来氏族馴化耕种小麦的地方。这里有“麦田山,麦田泉,麦田城”地名:“河水东北流经安定祖厉县故城西北。汉武帝元鼎三年,幸雍,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西……河水又东北,祖厉川水注之。水出祖厉南山,北流祖厉县而西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径麦田城西,又北与麦田泉水合。”(《水经注·河水》)麦田山麦田泉麦田城区域汉武帝时为祖厉县所辖,县名因祖厉山祖厉川而称。那么,祖厉山祖厉河又因什么得名呢?厉,厉山氏也,祖先厉山氏曾在此烈山垦荒种小麦,故这里的山以祖宗厉山氏得名为祖厉山,县名以祖厉山祖厉河为祖厉县。这里的麦田山,麦田泉,麦田城也因一代炎帝之“帝来“带领炎姜祖人在此馴化培育小麦而得麦山麦泉麦城之地名。查成紀雷泽所在的《汉书·地理志》之天水郡,有成紀县名,而无麦田县名。无麦田县却有麦田城之称,怎么回事?“城”字来源于“成”,而“成”字又来源于“田”。“田”字源于农耕中开肯的田地,开垦出田地后流要划定田土界限。怎么划呢?最初,是先民们在自己开垦出来的田地边,或放上石头为界,或栽树木为界,或挖沟渠为界,以确立田地主人身分。后来,为守护田地里的庄稼,就修筑一道道土墙石墙,甚至于搭建起茅草房住下,守护成熟的庄稼,既防止野兽进入,又防异族偷抢。由于筑墙修草房也不容易,就是不守护庄稼时,住在这里下地干活儿也近便。再后来,就有先民们把子女老人也安排住到这里来,就近照顾老小也方便,农忙时老人小孩搭个帮手也方便。这样先民们都在自己开垦的土地旁筑墙搭房,开垦的土地多了,搭起来的草房也多了,土地一片接一片,草房一间接一间,他们又在草房前筑起院墙,院子连起来就成了街道,前后左右的街道围起来就连成了“城”。这是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一书中所讲“田,成,城”之由来。祖厉山下的麦田城,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只不过是上古先民氏族村落而已。

现在,学术界很多专家认为,小麦是西方或西亚传来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农业专题节目也这样宣传。有关资料介绍,。“据今六千多年前,欧州地中海已经广泛种植一粒系小麦。“(佟亚屏《农作物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是不是只有西方才是小麦原产地呢?不是的。”我国也是世界上小麦的起源中心之一。一九五五年,在我国安徽省亳县发掘的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中,有大量的小麦炭化籽粒。经鉴定证明,是我国最古老最完整的普通小麦化石标本,称为中国小麦。它比当地种植的现代小麦籽粒略小,每粒的平均长3,89毫米,宽2,68毫米。现代小麦粒长约5,49毫米,宽2,90毫米。“(佟亚屏《农作物史话·小麦的进化》中国青年出版社)安徽亳县考古出土的炭化栽培小麦,证实了中国也是小麦的原生地之一。四千多年前的栽培小麦,而馴化野生小麦一定会早得多,也有可能为五六千年前。厉山氏在甘肃天水北祖厉山地区开发麦田山麦田泉之时,正为六千多年前的神农氏时代。《水经注·河水》明确记载,麦田山麦田泉麦田城又在祖厉山祖厉河地域内,请问,六千多年前炎帝之一的”帝来“率领厉山氏族人,在麦田山麦田泉一带栽种的小麦还会是西亚传过来的吗?

帝来之”来”,声同义同小麦大麦统称之“来”;大麦古称“麰‘,为牟姜氏族人馴化栽培,故大麦称牟麦,后叫麰麦。小麦古称之“麳“,为帝来氏族馴化栽培,故小麦称来麦,后叫麳麦。这是偶然吗?麦田山麦田泉麦田城出现在祖厉山祖厉川还会是偶然吗?中国那么多研究农作物起源进化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水经注·河水》中麦田山麦田泉麦田城和祖厉山的关系吗?我很困惑。

当然,祖厉山还与成紀雷泽有关系。这里就回答前面留下的问题:为什么说“华胥氏入成紀雷泽生养的太皞伏羲氏,是最后一代风姓太皞伏羲氏?“

前面讲过,风姓太华族人西迁和渭昆仑的三个原因之一,就是前来与姻亲炎姜族人广泛通婚。他们来到河渭时,炎人还普遍处于母系氏族内婚制,以至于早在瓠子河雷泽时代,就与此雷泽边历山居住的厉山氏(“大人“)婚交的风姓华族,到了陕甘河渭后,还不得不屈从这里炎姜母族习俗,风姓华族的男男女女,还要偷偷摸摸进入”雷泽“去交会炎姜族人的男女。古文献与神话传说中,陕甘河渭只有甘肃天水成紀雷泽一处,而先民们留下与雷泽相关的地名有四:一,甘肃天水成紀雷泽及葫芦河;二,陕北葫芦河;三,陕北黄帝陵南面的雷原,雷牙。四,陕南的湑水河,褒水河。下面,逐次简述。

1,成紀雷泽。成紀之名,源于西汉天水郡成紀县。为啥叫个成紀县呢,因神话传说太皞伏羲氏之母华胥氏怀孕十二年才生下他,十二年为一紀,故把伏羲氏出生的天水叫成紀。虽然今天伏羲陵伏羲庙在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其真正的雷泽并不在今天水市内,而在天水市以北葫芦河西边。据中国甘肃网报道,古成紀遗址位于葫芦河以西的李店镇与治平镇接壤处,这里是古成紀县城。唐代中叶发生地震,致城垣损毁,宋代在废墟上补筑城墙设治平寨。明初,城西红堵山滑坡,致深沟河水改道,冲刷城址,现存遗址33,6万平方米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即便如此,也不能说古成紀就是雷泽所在。因太皞伏羲时代,穴居野处,草房木棚,居无定处,只能说成紀雷泽就在天水北面葫芦河一带。

此葫芦河发源于华家岭,华家岭原名祖厉山,因厉山氏到此烈山垦荒而得祖厉山名。山北至今还有源出华家岭的河流叫祖厉河。为什么同一座山,以前叫祖厉山,后来又叫华家岭呢?为什么山名改为华家岭以后,山南的河流改名葫芦河,山北的河流仍叫祖厉河呢?这就与风姜两族在成紀雷泽婚交相关了。此雷泽婚交,并不是华胥氏某一个女子入雷泽与姜姓男人成婚,而是居住在这一带的华族女子都要入雷泽去寻找自己的姜族男人。反之,居住在这一带的姜族女人也要到雷泽去寻找自己的华族男人。当此之时的葫芦河两岸,芦苇丛中,树草林里,到处都是华姜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所以,就把海岱瓠子河的名字带到了这里,把祖厉河改名为葫芦河,一条葫芦河就象一根葫芦藤结出了无数的葫芦娃。

2,陕北葫芦河。陕北葫芦河源于甘肃东部华池流径东华池,入陕西境内流径前和尚塬,黒水寺,直罗镇,到黄陵北注入洛河。与洛河汇合处往北不远就是洛川县城。此县城古称“凤栖“。葫芦河南面有一条沮河,径黄陵流入洛河。甘肃东还有一条蒲河,向南流入泾河。显然,“凤栖”是风姓华族聚处之地,沮河,是风太华族把东方海岱流入瓠子河雷泽的沮河名字,西迁陕北时,名随族迁带到了这里。“雷夏既泽,澭沮会同。“(《尚书·禹贡》)”澭“为瓠子河,”沮“为流入瓠子河雷泽的沮河,今名洙水河,”沮“音变为”洙“。蒲河,为风姓伏羲氏居地之河。”蒲“通”伏,庖,风“,古无轻唇音,”伏“读作“蒲,濮,庖,彭,蓬“等,”风,华“亦同”伏“的读音及音变。正因为这么多风华族人西迁来到这里,与原住此地的炎姜族人通婚,而此时炎族还处在母系氏族内婚制,故风华族人只好入乡随俗,在陕北葫芦河雷泽偷偷摸摸寻找炎姜男女相会婚交。近些年,陇东庆阳地区出土了南左遗址文化,这应看作古姜人文化,不能因”华池“之名就认为是上古太皞伏羲氏就发源于此地。

3,雷原,雷牙之雷泽。雷原,雷牙在洛河左岸北边为黄帝陵,西北为沮河,南面为蒲城,。雷原,原,同塬。塬,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部平。雷原正处于洛河的一条支流北边,故为雷原。雷牙,牙通雅。《说文》:“雅,楚乌也。秦谓之雅。“乌,三足乌为太阳鸟,正是太皞华族的图腾神鸟。故雷牙也为雷雅,太华族人居地。雷,雷泽也。蒲城,蒲,通”风,伏,庖,华“,”华,音敷。郭璞曰:江东读华为敷。陆德明曰:谷读华为敷,不特江东也,至魏,晋转为和音。“(陈第《毛诗古音考卷一·华》)敷,古无轻唇音,读蒲,庖,濮,蓬声。雷原雷牙四周一片太华族人住地,这里正是华族与原居住陕北高原炎姜族人入雷泽婚交的”相亲角“。

4,湑水褒水之雷泽。在陕南,有一条发源于秦岭观音山的褒水河,自北向南流入东汉水,东汉水即今之汉江。还一条湑水河,发源于秦岭山南湑水河也自北向南流入汉江。这两条河一左一右并排向南流入汉江。褒,通庖,庖羲氏也。湑通胥,华胥氏也。庖羲氏为风太华族男人胞族,华胥氏为风太华族女人胞族。湑水河与褒水河,就象吴西雷泽中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一样,分别住着母子母女两辈男人女人。吴西雷泽时,是风姓氏族内血源较远的同辈青年男女婚交,即“伏羲女娲兄妹婚“。而陕南湑水褒水之雷泽呢,则是风姓不同辈分男女,与前来求婚的炎姜不同辈分男女婚交。这与海岱瓠子河雷泽华胥氏和”大人“婚交一样,也和天水成紀雷泽华胥氏与“大人“婚交一样,都是不同族源不同血缘男女之婚交。

以上简述陕甘河渭的四个雷泽,仅是从古氏族名,古地名分析而论。实际上,上古先民各氏族部落相互通婚的“无名雷泽“还多不甚数,只是先民们言传心记或迁徙,或中断,失传了而已。由于风姜两族在陕甘河渭大大小小的雷泽广泛通婚,两族男女进入雷泽不再是神秘的”履大人迹“,而是心照不宣公开或半公开的男女交往。甚而言之,风姜两族有些男女根本不再去雷泽,或山林,或山洞,或河湾,抢婚,用兽皮粮食买婚,交换男女青年换婚,血缘关系把风太华族和姜羌炎族连成了一家人,所以,炎帝厉山氏把开垦出来的祖厉山以南的土地都让給太皞华族人耕种,祖厉山也改名华家岭,祖厉河也改名葫芦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太皞伏羲氏徙治陈仓“,把天水成紀帝都迁徙到了陈仓。这样,宝鸡既是炎姜族人帝都也是太华族人帝都。由于太皞华族从东方带来了先进的农耕生产栽培技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人口巨增,华族聚居的地方有太华山,华县,华阴,尤其是在炎华两族共同的帝都宝鸡周围,有扶风,(伏风)凤翔,凤鸣(岐山)凤县,凤州,这些地名,都是风姓华胥母系氏族留下的居处地名。由于姜族男人在狩猎,农耕,部落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华胥氏为首领的风太华族逐渐让位于炎姜族人,直到融入炎姜父系社会。所以说,成紀雷泽孕育的风姓太皞伏羲氏,是最后一代随母族为风姓的伏羲氏。

正是在此种历史背景下,有娲氏女子安登(也有古文献记为女登)去“游华阳“的。如何理解”安登游华阳“?我认为,首先,”游华阳“不同于”入雷泽“。入雷泽是觉醒了的华胥氏族人为了走出”伏羲女娲兄妹婚“,而游华阳是在风姜两族已经广泛通婚的背景下进行的。其次,这时秦岭以北的河渭山林荒坡川地基本都被开垦出来,黄帝各氏族部落狩猎林区越来越少,发展壮大于姬水即陕西漆水的黄帝部落,不得不向陕北高原内蒙草原迁徙。本就因气候由暖转冷,炎族才烈山垦荒农耕的,又因气候转冷森林里野生动物减少狩猎更加艰难,炎族要烈山垦荒,姬黄要保卫狩猎林地,为此,炎黄多次在河渭山地冲突械斗,后因太皞华族到来联姻炎姜力量强大,黄帝部族才退向陕北高原林地和内蒙草原的。即便如此,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增大情况下,原在甘肃榆中大榆谷小榆谷垦种的榆罔氏部族,又铤而走险,全族迁往陕北高原榆林烈山垦耕,陕北黄族秃尾河石峁城堡就是在此时开始建修的,宝鸡姜城堡也是这时建修的。今考古报告说石峁城堡建于四千年前左右,那是只见文物,不见文物背后的炎黄冲突!我认为,石峁城堡的历史至少在五千年左右。

姜城堡,石峁城堡,炎黄两族城堡相拒,这时的风姜姻族还能向哪里发展?只能是越过秦岭“游华阳“。即把发展方向投向成都平原。

安登游华阳,还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即炎帝姜姓!安登为有娲氏女子,为风姓女娲氏女儿。她生下的儿子再不象华胥入天水成紀雷泽生养的儿子伏羲姓风!这标志着中国上古母系时代的结束,父系社会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以男人为天子自居。故有炎帝八世之明确记载,而太皞龙帝有多少代没有记载,谁也说不清楚,更别说太皞之前了。

安登游华阳,并不是只有安登一个女子跑到华阳去,而是相当数量的太华族群迁徙成都平原。这时成都平原有些什么土著呢?据蒙文通先生研究,这时成都平原的土著蜀人为来自甘南嶓冢山的羌人。“天水以南之山,嶓冢为大,是人先,刑马二山皆嶓冢之支阜。《汉书·地理志》陇西郡西县:《禹贡》嶓冢山,西汉水(即嘉陵江)所出。殆古之蜀人自谓来自嶓冢,故有此传说耶。“(蒙文通《古地甄微·再论昆仑为天下之中》)”嶓冢“之名来自何处?嶓,从山,从番。番,音播。从采,从田。《说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说文》:”田,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番,今读音”翻“,古无轻唇音,读音”班“,《说文》:”班,分瑞玉从珏从刀。“瑞玉古代用作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班,本义为分开,故从刀。可知古时,辨,有分别辨识之义,班,有分开之义,故”番“读音为”班“。”班“音发生变化,又读为”播“音,即番读作嶓。嶓冢羌人借用”采“有兽爪在树上辨别抓取之义,借用兽爪在田里辨别采集之义,也用在他们采集野果野粮上,进而用在烈山耕种采收田里庄稼上,把耕种采收叫”番“,把他们烈山耕种的山区叫”番山“,后改称”嶓冢山“。”冢“怎么讲?羌人在嶓冢山之脉人先山上修筑了人先祠,以祭祀他们的祖先。山下有祭祀天地和五帝的祭峙。”祭人先于陇西西县人先山,山上皆有土人,山下有峙,埒如菜畦,畤中各有一土封,故云畤。“(《史记·封禅书·》引《汉旧仪》)郭璞云:”冢者,神之所舍也。“嶓冢山为祭祀天地五帝和祖先的神山,又是番羌人居住的山,故称嶓冢山。

番羌从原始采集的野麦野粟中辨别选取优良种子栽种培育,故往地里下种子叫“番种”,后作”播种“。由于石刀石斧垦种,产量不高,就要多烈山,广播广种。今“广播,播音,之播即源于此。

古蜀国先民,来自于嘉陵江上游天水南面的嶓冢山。而天水,正是华胥氏入雷泽生养最后一代伏羲氏之地。可见,嶓冢羌民由牧养牛羊转入农耕,太皞华族也有引导之功。

说罢川西蜀人,再言川东巴人。《说文》:“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象形。“《说文》言巴,取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郭璞云:”今南方蚺蛇吞鹿,鹿已烂,自絞于腹中,骨皆穿鳞中间出,此其类也。“郭璞此解不确。蚦蛇确为一种体形较大的动物,,可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莽蛇也生吞不了一头大象。那么,”巴蛇食象“并非空穴来风,怎么理解?我们先查找巴人的来源:“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山海经·海内经》)晋代蜀人常璩所撰《华阳国志》讲巴人的起源始于大禹治水之后,常璩为川西蜀人,今成都街子古镇还有座“华·阳国志博物馆”,馆中介绍了《华阳国志》撰写的经过,观后,并不能解释“巴蛇食象”之疑。笔者以为,还是应以祭祀图腾来解“巴蛇食象”。“巴”为“蛇”的象形字,而蛇,龙,为太皞伏羲氏的氏族图腾,川东巴人住在大巴山区,大巴山即为“太巴山”,太皞之巴人山也。大巴山区,山深林莽,什么时候才有了人烟呢,是天水成紀雷泽华胥氏生养最后一代太皞伏羲氏,在河渭太华(秦岭)发展壮大,人口猛增后,才有了向华阳巴蜀迁徙发展的需要。看川东北,巫山,巫溪,城口,万源,南江,,这些县名都不是风太华族留下的地名,说明太华族人从川东北入川的不多。而川西北,有岷江,嘉陵江两大河流入川,嘉陵江沿岸,有蓬安,蓬溪,华莹,巴川(铜梁)涪江,巴河,射洪(太和)遂宁(胥宁)蓬莱镇,潼南(太和)等,这些地名都是太华族人居处久了留下的地名。而岷江两岸,仅成都市內,有华阳,凤凰山,青龙场,保和场等,成都四周更多了,大邑,彭县,彭山,蒲江,茂县(凤仪)龙滩,黑龙潭,洪雅,雅安,青龙场等,这些也是太华族人居住留下的地名。

“巴”为蛇,巴字声音通“风,伏,华”,古无轻唇音,风读蓬,伏读蒲,华读敷读蒲,而蓬,蒲,也读庖声,庖再音变为褒声,如陕南与湑水河相对的褒水河之“褒”,通“风,伏,华”三字读音。而“褒”声又流变为“巴”声,大巴山,源为太褒山,太庖山。

川人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巴蛇怎么能吞象呢?当初,文化发展先进的太皞华族迁来川东北后,当地的土著象氏族不服,华象两族经常发生冲突。太皞华族用文武之道收服他们,“文”为通婚,传播仰观天象文化,传播渔猎农耕文化,教化感化他们。“武”为部落战争,对小部分不从教化感化的顽固象氏族人,采取武力收服吞并他们。结果,入川东北数量较少的太皞华族收服吞并了数量大得多的象氏族人。这就是《山海经》所言的“巴蛇食象”,也是川人祖辈相传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之真实历史。

象氏族以大象为图腾, 那时候四川有大象吗?上古华夏气候远比今天温暖湿润,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象牙,证明了那时四川存在大象活动。《山海经·西山经》也记载了上古河渭昆仑之地,也生存着只有热带才有的犀牛,兕,大象等,何况四川天府之国呢。

成紀雷泽华姜两族联姻后,太皞华族越过秦岭向南发展,有两大事件,一是“安登游华阳“,二是”太皞生巴人“。由此可知,《华阳国志》之《巴志》上言唐尧大禹,下言西汉东汉,作出了”巴国,远世则黄炎支封“的结论。而《蜀志》呢,”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华阳国志·巴志·蜀志》)在此,必须指出,常璩在《巴志》里说”巴国,远世则黄炎支封“是错误的结论。”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山海经·海内经》)”始为巴人“,始,起始也。很明确,太皞华族进入四川到了第四代”后照“时,后照这一代太皞华族开始称为”巴人“。巴人直接起源于太皞华族,而不是“黄炎支封”。也许是巴国灭国太早,又无文字记载,灭国之后,言传心记的巴人历史也中断了,那时又不敢相信《山海经》,故先贤常璩才有此失误。说“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是正确的。“人皇,传说中的远古部落酋长名,三皇之一。(《辞源·人皇》)太皞,神农,都为传说中的三皇之一,故“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之说成立。“生子高阳,是为帝喾”,不确。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我手头为齐鲁书社版本《华阳国志》,是校对错误还是原作者错误?

总之,“太皞生巴人”,“安登游华阳”,这两件大事,明确记载了风姓太华和姜姓炎农为上古巴蜀垫定了族群基础。蚕丛,鱼凫,都是他们的后裔。

风姜姻亲两族在四川盆地渔猎耕种,栽桑养蚕,盐业生产,多少代人。蜀帝蚕丛,,就是传承了华胥女娲从瓠子河雷泽所在的空桑之地带来的养蚕栽桑技术,发展了巴蜀的蚕桑丝织业,而得蚕丛帝号。至于说四川盐亭县,为嫘祖故乡,,嫘祖发明了栽桑养蚕,那是黄帝征战四方统一中原后,又占领四川,征服风姜两族后,继承风太华族蚕桑事业的表现。四川的盐业,最先也源自太皞,“太皞生咸鸟”,咸鸟,就是源自会煮海盐的宿沙氏。渔凫,为一种帮助渔人捕鱼的水鸟。风姓之“风”,丛虫,从凡从舟,王献唐先生称风太华族起于渔猎时期。舟山群岛,渤海湾,,荣城湾,雷泽,钜野泽,都是风太华族捕鱼的地方。他们精通渔业生产,从河姆渡出土文物看,有渔网捞捕,箭镞射捕,有石矛投刺捕等。渔凫氏就是在学习风太华族渔业生产中发明了用渔凫水鸟捕鱼的氏族。四川自古水稻生产发达,这也得益于太皞华族将河姆渡水稻生产技术带到了巴蜀·。到黄帝族人占领四川时,成都·平·原桑蚕农耕是空前繁荣。加上黄帝在成都树“建木”,一改太皞伏羲氏在东方西方选择山头作观台,观测日月星辰运行以确定时令节气的作法,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来测定方位和时令节气。“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太皞爰过,黄帝所为。”(《山海经·海內经》)这条文献讲,有一种树木,长着青色的树叶,紫色树茎,开着玄色花,结出黄色果实。它的树名叫建木。高有百仞,树杆无枝。建木树杆有九道回曲,象征九重天高,下面的树根有九条盘根交错,喻示大地九州。结出的果实如密集的麻籽一样,长出的树叶如芒草。太皞伏羲氏从建木下走过,这建木是黄帝所树立。这里,再对照《淮南子·坠形训》:“扶桑木在旸州,日之所昲。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把扶桑木,建木,若木一并记述,扶桑木,《山海经》记载为东方极地,甘渊旸谷生长之木,九只太阳鸟站在扶桑木上,一只太阳鸟黎明时刚向西方飞出去时,一只太阳鸟又从西方飞回来了。飞回来时,太阳的母亲羲和还要给它沐浴,洗去它飞越天地时的尘埃。若木,在建木所处的西方,若木的树枝上站着从东方旸谷飞过来的十只太阳鸟,它们随着西沉太阳光芒逐渐隐入地下。而建木呢,处在扶桑木和若木之间的天地之中。”日中无景“,意为太阳运行到建木顶上即天地正中时,地上就没有太阳的影子了。《淮南子》所言之建木,显然是黄帝时代的先民,利用树木作圭表,测量日月星辰运行位次,以确定时令节气和方位。太皞伏羲氏以前测量日月运行以山头作圭表,黄帝则用建木作圭表,这就是”太皞爰过,黄帝所为“的含义。

现在要问,难道成都平原真是天地正中吗?黄帝征战四方逐鹿中原,“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史记五帝本紀》)他为什么要把建木树立在成都平原,以这里为天地之中?

因为黄帝部族仗着游牧氏族武力强悍,战胜了炎帝,打败了蚩尤,吞并了太皞少皞,到最后进入成都平原,他被风姜姻族在这里创立的农耕文明感化了,征服了!千里沃野,稻田阡陌,茅舍炊烟,不但他被感化了,跟他征战多年的虎豹熊罴狴貅鹰雕各氏族民众也被感化了!他们也希望丢开常年风雨烈日奔波游牧狩猎日子,过上安稳的农耕生活。这是不是笔者脑洞大开随笔所画?请看《山海经·海内经》所记载的颛顼到后稷时的成都平原吧:“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东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东夏不死。”都广之野为成都平原,后稷为上古农正,菽为豆类总称,黍为粘性小米,稷为粟谷一种,为黏性小米,也称“五谷之长”。膏,肥肉,油,脂。用膏形容稻米小米豆子,是说这些粮食油亮亮的。这里的·凤鸾自歌自舞,各种野兽友好相处,这里的草木四季常青。《山海经》的作者,对成都平原虽赞美过度,但也有现实生活基础,决非无中生有。黄帝面对太皞华族和炎农姜族在成都平原开创的农耕生活,不但全面接受,为笼络风姜两大氏族人心,还有意把这里作为天地中心看待,具体行动就是在此处树立观天授时的建木,建,斗建也,随北斗运转的圭表建木,表明自己是天意所授,天命所归。太史公司马迁当年撰写《史记》一开始从五帝之首黄帝写起,可以理解,是黄帝一统华夏,为天下共主。可为什么要从黄帝入川,娶西陵氏女子嫘祖生下玄嚣,昌意二子写起?为什么不从涿鹿大战战胜炎帝榆罔氏写起?为什么不从九战蚩尤一统中原写起?我想,有这么几点:1,太史公把黄帝崇尚为中华人文始祖,首先是天命所归。他用五行天命看待黄帝,认为黄帝在都广之野树立“建木“承接北斗运转天地四时,不是人力可为。2,太史公为撰《史记》,走遍大江南北,遍访乡绅遗老,汉代各地百姓民众,推祖追宗,共同认可黄帝。3,巴蜀是最后一代黄帝受命天下的归宿点,也是传承天下的起始点。所谓最后一代黄帝,是说有“因姬水成”的黄帝,有涿鹿大战的黄帝,有“少典之子,母曰附宝”之黄帝,有仓颉造字时的黄帝,有和雷公岐伯论医的黄帝,有以雷兽之皮作鼓声闻五百里的黄帝,有封泰山禅梁父的黄帝,有生于山东寿丘的黄帝,进入四川的黄帝,是最后一代黄帝。这之后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禹等,都不用黄帝之号了。言巴蜀是传承天下的起始点,帝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子,帝尧为帝喾之子,帝舜为黄帝七世孙子,(《史记·五帝本紀》)帝禹者,黄帝之玄孙也。他们都起根发脉于巴蜀也。(《史记·夏本紀》)这里必须指出,帝舜为东夷人,根本不是黄帝的七世孙,帝舜之位,有古文献记载,也是因囚困帝尧所得。大禹更不是黄帝得玄孙,大禹为炎姜族人。太史公把帝舜,帝禹说成是黄帝孙子辈,那是他为了把黄帝推崇为华夏共主的说法。当年黄帝征战四方,他知道,涿鹿炎帝不是他最大的敌人,兖州冀州蚩尤不是他最大的敌人,他最大的敌人在巴蜀,“安登游华阳”,太皞生巴人。太皞伏羲氏,炎姜神农氏,这两大姻亲族群,经营巴蜀数十代人,还有以治理岷江闻名天下的氐人国共工氏。所以,黄帝统一天下的最后决战在四川!为此,黄帝在率大军进军四川时,他首先是与川东川北的西陵氏联姻,娶西陵氏女子嫘祖为正妃。川北的西陵氏为四川盐亭族群,川东西陵氏为长江三峡西陵峡山区族群。黄帝决非他一个人与西陵氏联姻,而是所有的·黄帝族人与西陵氏族人联姻。作了这一步之后,待嫘祖生下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后,黄帝仍然没有开战,而是等到玄嚣昌意长大成人后,黄帝才下令叫昌意“降处若水”,叫玄嚣“降处江水”‘若水为今天的雅砻江,江水为今天的岷江。但从西陵峡地处长江三峡位置看,此“江水”也有可能是长江三峡之西陵峡。同时,又让昌意娶蜀山氏女子昌僕,更广泛的联姻扩大自己的同盟军,这时候黄帝开战没有?没有神话传说,也没有文献记载。待昌意之妻昌僕生下颛顼后,“黄帝崩,葬桥山。”仍然没有黄帝开战的传说和记载。非常奇怪,黄帝决非他一个人跑到四川来,而是大兵压境!这一段历史若隐若现,空白太多。然后,有“共工与帝颛顼争帝,不胜,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的神话传说问世。太史公写《五帝本紀》从黄帝进入四川下笔,他或许听到了什么民间传说,但怕有损黄帝仁慈形象,故为尊者讳?《雷泽考》到此该停笔了。补充几句,三星堆出土那一大堆东西,都有太华,炎姜,姬黄的背景,硬把它说成是古蜀人的祭祀遗址,以维护中原华夏中心论。上古文明中心是发展变化的,有“海岱中心论”,(蒙文通《古史甄微》)有“昆仑中心论“(蒙文通《古地甄微》)有”都广之野中心论“(《山海经》《淮南子》)到尧舜时,发展到了”嵩山河洛中心论“。如要说清这几大中心前后左右,恐怕需一本专著吧。

后记

吴西雷泽,瓠子河雷泽,成紀雷泽,这三大雷泽时代,演绎了上古风姜华夏两族,从母系社会时代“伏羲女娲兄妹婚”走向“华胥履大人迹”的不同血缘氏族婚,进而大步跨向完全抛弃“雷泽”婚交模式,进入以姜姓男人为族脉的父系氏族婚姻时代。论述这么一个漫长宏大而复杂的原始母系社会向原始父系社会过渡时代,笔者学养不够,眼力不够,掌握资料也不够。笔者两年前写了《风姜文化迁徙考》以后,意犹未尽,又写了《寻山探海,我读“山海经”》。之后,心仍存疑,故又撰此《雷泽考》。只待前贤专家同道批评指正为盼。

2023年2月至6月于成都石人坝

战争片曲象丛生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曲象丛生剧照,曲象丛生hdbd高清版,曲象丛生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曲象丛生》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