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
1970年,山西省“3202”工程指挥部决定太焦铁路由第三工程局接管承建,各地、县民兵团配合。
铁路第三工程局是1952年4月1日,为适应新建东北林区铁路建设需要,铁道部决定组建的铁道部库图段铁路工程处,这是铁三局的前身。期间,先后经过八次整合:1953年1月,扩建为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总局第十工程局;1954年1月,又改为哈尔滨铁路管理局牙克石工程分局;1955年1月,改为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总局第七工程局;1955年8月,缩编为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总局东北森林铁路工程处;1958年4月,改为铁道部东北铁路工程处;1958年12月,铁路实行工程和运输管理合一的管理体制后,改为铁道部海拉尔铁路工程局;1961年1月,改为铁道部东北铁路工程局;1968年6月1日,铁道部决定按数字序号设置工程局,将东北铁路工程局改称为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因铁三局的基础是大部分由东北地区人员组成,故当时地方群众称铁三局为“东北家”。
负责小东沟隧道施工的是铁三局二处二段。二段机关驻在太谷县城,施工人员则分别在太谷县稍院、沿寨、路家庄等村附近安营。
施工队进山那天,真可谓声势浩大。卡车、汽车、搅拌机、挖掘机等,轰隆隆的开进深山,当地群众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这样多的车辆、机械,自然都涌来看热闹。
初期,施工条件非常差,尤其是太岳山区一带,交通闭塞,物资缺乏,当地没有公路,工程和生活物资全靠施工人员肩挑背扛。施工人员没有固定的房子,他们在山沟里稍微平整个场地,搭建了十几顶大帐篷,每个帐篷里住了十几个人。小东沟一带人烟稀少,山高林密,时常有野兽出没。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寂静的山谷里不时能听到阵阵狼嚎。施工队进驻时,当地还没有通电,到了晚上山里的老乡只点油灯,从没见过电灯。因为工程需要,施工队带去了柴油发电机。但由于当时实施“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柴油实行定量供应,非常紧张,施工队只能先顾生产,就连每天必做的“天天读”活动都经常摸黑进行。
铁三局施工人员与当地群众的关系非常好。二处二段每周要放二、三次露天电影,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凭着村委会开的证明,拖儿带女赶来看电影。其时,施工队来者不拒,特意安排出一块地方,让老乡们看电影,施工人员驻地就像过年般热闹。散场后,成群结队的老乡提着马灯,说说笑笑地结伴回家。后来,有的老乡和施工人员熟惯后,来时干脆就带着简单的铺盖卷,路远时就挤到施工人员的帐篷里凑合过上一夜。即使老乡们衣着邋遢,浑身汗味,施工人员也不嫌弃。这可能是当时特殊年代的缘故吧。
牛晶坪隧道也于1970年10月正式开工,铁三局三处四段负责该工程的主体施工。
隧道从进口和出口同时开工,共需开挖约1公里长。三处四段分了两组,配备民工辅助。一连、二连负责出口开挖,三连、四连负责从进口挺进。计划两头夹击,中间会合。
铁三局三处四段退休老职工刘元生在他的回忆录里这样描述:
“洞内施工实行三班倒。早四点到中午十二点,中午十二点到晚上八点,晚上八点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工人们都不愿意上夜班,特别是临近天冷,凌晨四点正是人熟睡的时候,工长一声“起床了,提前半小时叫醒人。工人们起床后洗一把脸,精神精神,穿上雨衣、雨裤,蹬上雨靴,戴上安全帽,拿起工具排着队,走进山洞各自的工作地点,开始一天紧张的施工”。
时值十月,天气转凉。太岳山一带早晚温差大,山壑和山顶的温度截然不同。随着隧道越掘越深,洞里阴冷异常,空气越来越稀薄,含氧量不到平川地带的一半。施工人员干一阵活后便须出洞去呼吸一阵新鲜空气。一天下来,除了体力的过度损耗,还有因缺氧造成的胸闷气短,头痛腿酸。
铁三局三处四段退休老职工王成斌回忆起当时艰苦施工的情景时,非常感慨地叙述道:
“施工人员站在用圆木和铁板铺起来的平台上,看着隧道下搅拌好的装满水泥碎石的翻斗车,由卷扬机钢丝绳顺着洞口用两根钢轨支起的斜面坡道,一车接一车的往上运,运到打拱处,翻倒在铁板上,我们马上抓紧一锹锹地甩上去,往隧道拱上甩水泥碎石砂浆。为了保证质量,混凝土浇筑不能停,我们还要上到拱中捣固。一个班下来,人人从头到脚,内衣外衣脖子身上,全都粘满了砂浆,累的浑身湿透。下工时,没有一点力气,冷风一吹,顿时感觉透心凉。”
铁三局工人大都来自冬长夏短、气候干燥的东北,对内陆腹地山西闷热的气侯颇不习惯。加之在隧道内施工时,通风条件不达,土、尘、灰、碎渣石整天弥漫,而洞顶、洞壁却又经常漏水,所以施工时既需穿雨衣、雨裤、雨靴,又需戴安全帽、防尘面具,真可谓“全副武装”。
开挖隧道最难过的是冬季。山西的冬天野外阴冷干燥,洞内却潮湿冰冻,尤其遇上雪天,被汗水、洞内潮气湿了的棉衣根本干不了,施工人员虽穿着棉衣却冷彻肌骨。
由于长年在隧洞内作业,尽管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也无济于事,有不少施工人员因吸入大量粉尘而得了肺矽病。这种职业性疾病具有相当的潜藏性,当时未感觉到,过了十几年后,病症才渐渐显现出来。
参战人员心里只有国家和人民,只有不怕流血牺牲,从不考虑个人利益和得失。他们最大乐趣是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解决,最大的幸福是盼着太焦铁路早日通车运营。
太焦铁路建设期间,自始至终得到了沿线各级政府和老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
建设铁路线,需要占用大批土地,对此,各县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据有关资料显示,仅铁三局在榆社县境内征用的土地就达14次3390.9亩,主要包括:铁三局一处征用韩村、社城、两河口3个公社的土地1100亩;铁三局二处征用24.11亩;铁三局四处征用两河口、石会、石源3个生产大队的土地727.74亩,征用社城公社石会大队16.7亩;铁三局五处征用郝北公社3个生产大队土地214.09亩,征用城关公社16个生产大队土地692.48亩,征用大寨公社6个生产大队土地356亩,征用社城公社4个生产大队土地208.17亩;铁三局征用郝北公社台曲大队土地42.11亩;机务折返段征用城关公社土地9.5亩。
这些土地,有一部分是山地、坡地、荒地,另有一部分是种熟的口粮地,还有一些是农民的高产田。不论什么地块,只要是在铁路修筑路径范围内的,各县、公社都给予了划拔。就如当年老区人民群众支前那样,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有力地支援了太焦铁路建设。
修筑铁路涉及搬迁问题。1970年10月24日,榆社县“革委会”以红头文件形式,专门下发了“关于3202工程占用建筑物的通知书”。“通知书”曰: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教导,3202工程正式施工,路线占用你的房屋,务于×月×日迁移完毕。如何赔偿,国家按规定以后处理,特此通知。
若是搬迁房屋的,一般容易商量。若是需搬迁坟冢的,则需与群众反复协商。因长期以来老区群众思想封闭,群众对于安坟立墓非常看重,特别是对先人的坟墓,一般不愿迁移。经过大队、公社工作人员出面,讲清利害关系,特别是讲清修筑铁路线的不易,涉及搬迁的群众思想观念有了极大转变,纷纷表示拥护党中央修筑战备线的决策。无论是涉及搬迁房屋还是迁移先人坟墓的群众,没有任何怨言,非常理解地配合“县革委”施工指挥部和公社民政办实施搬迁。仅一个来月,沿线占道房屋、坟冢便完成了迁移。
随着工程进度不断加快,施工拉运量增大,原有的车辆已不能满足施工现场需要。1971年元月,为加快工程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政治任务,榆社县“革委会”下达了“关于急调马车支援3202工程的通知”,给所属各公社、生产大队下达了调用马车的数量。不到半个月,各公社、生产大队的近百辆马车全部云集到了县城西大街车马店内。一时,在各个工地上,汽车的鸣笛声,骡马的嘶叫声,车把式吆喝牲畜的呵斥声,不时传出的开山排炮声,混响成一片,此起彼伏,蔚为壮观,战争年代老区人民支援前线时的那种人车鼎沸的场景又在这块热土上出现了。
铁三局施工队伍进驻铁路沿线后,一个紧迫的难题就是需尽快为他们解决住处。铁三局是流动单位,职工们大都已习惯了搬家。铁路修到哪里,铁三局施工队伍就搬到哪里,其家属也就跟到哪里。那时候谁家的家当也不多,几个铺盖一卷,锅碗瓢盆一端,马上就可以出发。到了施工区段,单身职工还好说,均是集体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带家属的职工如何安置,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重要议题。沿线各县“革委会”专门下发文件,对协助铁三局职工解决住房提出了要求。榆社县以(1971)榆革字第78号文件形式,明确提出“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解决好工人、家属的住宿问题。凡是工人所住的房屋,不论是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一律不收住宿费;工人家属所住的房屋,收住宿费时,一等房每间最多不超过8角,二等房每间最多不超过6角”。
那时,老区群众都很贫困拮据,筑路兵团进入沿线县城乡村后,给当地群众增加了不少生活负担,但他们却毫无怨言。有的群众主动腾出房子给施工人员及家属住,有的群众教铁三局家属做当地风味的农家饭,还有的群众主动给施工人员讲解当地的风俗民情与生活习俗。大街上、巷子里、公共场所,常常可见身着“劳动布”工装、说着当地人听不懂的南腔北调方言的筑路人、家属及他们的子弟,群众与铁三局职工家属关系相处融洽,涌现出许多路地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粮菜不足,有的连队便会想些“土办法”。有好动的工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工余到山下的河沟里捉鱼捕虾,以为生活补贴。铁三局退休职工刘元生这样回忆在牛晶坪驻守时的情景:
“驻地下面的深沟里有不少甲鱼,我们专门在晚上下到沟里,打开手电筒用铁叉捕甲鱼,有时炖上一锅甲鱼汤,大家伙都喝一碗,味道很好”。
住在路家庄小东沟附近的铁三局三处二段施工人员,则是在工余到山上采摘野杨梅、山核桃、大红枣、山参、黄花菜等,常常一口袋一口袋地摘回来,各种各样大自然赐给人们的野果野菜,酸甜可口,开胃健脾,既补充了粮菜不足,又摄取了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真正是苦中有乐。
参加“3202”工程施工的铁三局职工,不少都带着家属及子女。围绕安顿这些人员,山西省“革委会”已和铁三局进行了协商,前期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在距太原铁路局大院不远处有个“赛马场”,已经盖起了十几排平房,作为修建太焦铁路的主力——铁三局的家属基地。职工子女的入托、上学等问题,省“革委会”已和太原市政府、太原铁路局达成了协议。
晋中、晋东南地区各县按照山西省“革委会”统一安排,对铁三局职工和家属及时办理了户口落户手续,方便了三局职工就近购粮、子女入学。筑路沿线的各个学校,无条件接纳了大批铁三局职工子弟。他们有的正是适龄段,有的已经超龄,只好当了插班生。一时,原本乡音十足的各个学校,增添了许多“噘里疙曲”的南腔北调,让学生们感觉新奇,也让老师们感到“头疼”。那时候,学校老师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很少到外地教学交流,且少有会讲“普通话”的。铁三局职工子弟的话当地老师大都听不懂,语言交流上切实存在障碍。后经不断磨合,才渐渐习惯下来。这些铁三局子弟,随父辈在铁路沿线的各个学校上了小学,上了初中,上了高中,有的考上了高等院校。若干年后,当年的三局子弟有机会重返“第二故乡”时,大都会专门到自己上过学的母校去“怀旧”一番,人事全非,个个感慨万千。他们不仅在远离家乡的异地学校得到了正常且正规的教育,学到了一定知识,圆满完成了学业,而且作为铁路子弟,亲眼见证了太焦铁路的铺设、接轨、完工、通车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