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目睹了朋友胡小蝶被同学欺凌,却不敢发声。当胡小蝶跳楼死去,施暴者害怕陈念说出真相,于是陈念就成了新的被霸凌对象。
她的椅子上被撒上红色的不明液体;
她因为妈妈逃债被嘲讽,咬着牙强忍眼泪;
"排球课上,同学排斥她,用球砸她脑袋;
"她被人推下楼梯,忍受众人的冷漠;
在自家门口,被剪掉头发、拍下裸露的视频;
……
"最近,这部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在全国热映,还原了真实的校园暴力。
"仅4天,票房就已突破6亿。口碑同样炸裂,豆瓣评分高达8.7。
"人民日报转发呼吁全社会关注校园霸凌,保护“少年的你”。
"这是中国少有的直面校园暴力的现实题材电影,把家庭教育、高考、青春话题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了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爱与痛。
高三优等生陈念和社会青年小北,两个同样未曾感受过家庭温暖的孩子,因为抵御校园暴力互相取暖。他们本该是青春洋溢的快乐少年,却提早见识了世界的冷漠无情。
"被这场霸凌事件波及的人,没有一个赢家。
施暴者魏莱,被陈念推下陡峭的楼梯,当场死亡;
小北为了保护陈念,制造假的案发现场,为她顶罪坐了牢;
陈念愧对小北,去自首坐了4年牢……
"当校园霸凌的遮羞布被狠狠撕掉,留给我们的课题很多。
是什么让单纯的孩子变成施暴者?
是什么让无辜的孩子成为被霸凌者?
当屈辱和死亡靠近时,
少年的你,该如何保护自己?
" "“从没有人,教会我长大”
“你见过野生动物的眼睛吗?
他们在死之前,毫无表情。”
“因为它们害怕,
所以才有那种眼睛。”
郑警官和陈念口中的野生动物,说的就是施暴者魏莱。
"魏莱是逼死同学的施暴者,也是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
她误入歧途、走向毁灭,和严厉的家庭教育有关。
尹建莉老师说过,那些从小经常性地目睹暴力、亲历暴力、被暴力对待的孩子特别容易成为小霸王。
“什么事不能老像个孩子一样随便去做,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怎么交往,这都是学问,别的孩子可以不考虑,她不能不考虑。”
魏莱的妈妈就是这么无情,不分是非,人格扭曲,无视被欺凌者,傲慢自私。而她的父亲因为她复读,已经一年没和她说过话。
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冷暴力吗?
"她一直在父母精心的安排和控制下长大,人生的每一步早已被父母设定好。这个孩子像个被夺去大脑和感知的提线木偶,从小就被控制思想、限制交友。
魏莱在长年累月的无助和暴力下,失去对人的同理心。老师面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父母眼中温顺的乖女儿,只是个冷漠又可怜的孩子。
她习惯了讨好父母,以至于一切行为都在力图不让父母失望。迷失了自己,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恶和善。为了不让陈念将自己的欺凌行为告诉警察,魏莱甚至跪下来开始脱衣服求陈念拍她裸照,她认为这就可以羞辱相抵,让错误归零。
父母在精神上摧残、扼杀孩子,让魏莱早已没有“未来”。
"作为被欺凌的对象,陈念又何尝不是带着家的痛。
关于校园霸凌中哪些孩子容易成为“受气包”,尹建莉老师曾说过,自卑感强的孩子,内在力量羸弱,无力反抗,于是成为最好欺负的对象,这很好理解。而这种自卑和无力,毫无疑问,来源于家庭,主要来源于父母——不是来源于父母的身份地位,也不是来源于对孩子关心不关心,而是来源于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
陈念生活在单亲家庭,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做着“三无”面膜生意,为躲避追债逃往外地,让陈念一个人留在家里备考。
"让女儿独自忍受追债人的骚扰,不担心孩子会被坏人伤害,这样的母亲有点狠心。
她一直在对女儿说:“妈妈全指望你了,你好好学习,等你考上大学了,我们就解脱了,好日子就来了。“
陈念被同学欺负,哭着打电话给妈妈。电话接通,她却抑制住哭声,说了一句“我很好”——她的妈妈无力给她爱、给她安全感,她不相信这样的妈妈可以保护她。
"妈妈还将高考设定为这个家唯一的出路,导致陈念相信只有高考取得好成绩,才能改变自己和妈妈的处境,因此不敢把事情闹大,以免影响考试。
千万家庭将高考奉为改变命运的神圣之路,却从未告诉孩子,未来有很多种可能,高考不是唯一。
本应母女共渡难关,到头来却只有陈念独自背负压力。
"电影中,陈念说的一句话,让很多人心疼落泪:
“从来没有一节课教过我们,如何变成一个大人。”
警察这样说:
“长大就像跳水,什么都别想,闭着眼往里跳就行了,那水里有石头有沙子有蚌壳,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如果长大是这样的,是不是有点可怕?
陈念喊道:
" "“你敢让自己的孩子,来到这样的世界上吗?”
“杀死我的,是你们每一个人!”
当校园霸凌发生了,如果有人站出来为受害者伸张正义,发生悲剧的可能性就少很多。
事实上,冷漠的旁观者占了大多数。
陈念的朋友胡小蝶是受害者,她经历的,犹如地狱:被锋利的言语辱骂,座位上被洒上不明液体,被铺天的卫生纸狠狠砸……
"胡小蝶不堪忍受无休无尽的欺凌,从学校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
"胡小蝶跳楼自杀,同学蜂拥从教室窜出,齐刷刷举起手机,围观血淋淋的现场。事发第二天,他们照常走在血迹未清的地上有说有笑。
“你们看到他们欺负我,为什么不帮帮我?”
面对胡小蝶生前的质问,陈念已经意识到自己也是残酷的施暴者。
旁观者的冷漠、懦弱和施暴者的嚣张气焰,一样在刺痛着受害者,加速着一个千疮百孔生命的凋零。
谁同情弱者,就是在昭告天下:你也是弱者!
受到良心谴责的陈念为胡小蝶冰冷的尸体盖上衣服——这一行为却让她成为下一个欺凌对象。
去年的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把校园霸凌中旁观者的冷漠演绎得淋漓尽致。女孩易遥遭受无情的欺凌后,痛斥旁观者:“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凶手。”
" " "校园霸凌频发
反抗的勇气,一定要有!
去年9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将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的校园暴力案件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超过1000件,2017年仍然接近800件。
"在这些被审理的案件中,88%的受害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重伤及死亡的比例超过40%。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4亿学生遭受校园霸凌,比例达到学生总数的32%。其中,将近30%的学生不会反抗。
陈念不是没有反抗,只是换来的是失望。
她将胡小碟死亡的真相告诉郑警官,欺凌者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还可以继续高考。她在生死之际求助郑警官,对方却未能及时接听电话。警察不能时刻保护孩子。
那学校呢?
对高三学生,学校除了说高考就不管其他的了。警方进校向同学问话,老师却让同学赶紧回去复习,不要耽误时间。人命关天的大事,都不如高考?
“你去问校长,校长只能去找老师,你去找老师,老师只能让你去找家长,家长跟你说,我在深圳打工呢,一年就见孩子一回,你说你找谁去?”
在陈念的世界里,大人信不过。
"“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后。”
外壳坚硬、内心柔软的小北,给了陈念稀缺的温暖。两个满是伤痕的少年彼此吸引,相互保护,历尽劫难,才从阴沟里走了出来。
然而,家庭呢?学校呢?我们这个社会呢?面对霸凌,谁在孩子身后?
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如何不再让孩子如此孤独。
"让我们看到光亮的是,就在前几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增加了校园欺凌防控措施、发现未成年人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等内容。
" "守护“少年的你”
父母可以这样做
一位家长,将得知孩子被校园暴力后自己的处理方式,写在了一篇文章的评论区,我们认为她做得很好,在此和大家分享:
“我女儿在高中上学,因为英语学习成绩好被一个女同学威胁,说考试再超过她的成绩就让我女儿好看,砍断你的手!孩子很聪明当时就跟我说了。我立刻马上跟学校班主任校长取得联系,要了这个孩子的家长的电话,说我女儿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在放学期间如果出现任何危险,我就找这个同学,要她负责!后来学校让这个同学回家反省一个星期,家长也保证会好好教育孩子。我从此给孩子配戴了定位电话手表,随时跟踪,有事孩子可以赶紧联系我和老师和报警,无论多忙,上下学我都会亲自开车去接送孩子!”
孩子信任父母,因为父母强,能给自己安全感。孩子相信父母若是知道自己陷入困境,会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才不会把屈辱憋在心里。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
一、不给孩子压力,绝不打骂孩子,不攀比,让孩子内心有丰足感,有快乐。一个快乐而有丰足感的孩子内在一定是自信的,他的气度容不得别人欺负,也不会去欺负别人。
二、一定要把孩子当朋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永远的靠山和港湾,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及时给你讲。如果家长真正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是绝不会在外面遇到事默默独自承受的。
第三、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爱孩子的朋友们。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同伴交流机会,也要教给孩子如何跟同伴相处。父母对他人的爱,不仅为孩子做出榜样,也会给孩子增加自信。
第四、让孩子有丰富的课外阅读,加强体育运动。内在丰富、体魄健壮的孩子不会去欺负别人,也没人敢欺负。
如果我们也能像小北对陈念那样,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后”,孩子的成长之路,就不必走得那么苦。
"
留言互动
如果身边有人遭受校园霸凌,
您和孩子会怎么做?
您的孩子有没有遇到过校园暴力,
是怎么发现的,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作者介绍
蓝皮,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关注细节的金牛座,专注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