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东风商用车公司 黄新卫
摘 要:笔者综合各家研究,并寻找到新考据,考证出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是陕西社科院胡义成率先提出的阎希言(丘处机传人,出生于山西蒲州、曾经在终南山、武当山修行,后到茅山修复乾元观传播全真道)、北京图书馆沈承庆率先提出的李春芳(从宰相位置退休后在茅山乾元观建玉皇阁焚修,极可能是阎希言道门弟子)、笔者率先提出的李齐芳(李春芳弟弟,精通中医药)合作而成,出版商也增加了内容。李春芳、李齐芳还参与了陆西星《封神演义》创作。破解了诸多谜团,如:1、作者为什么拥有远超常人的多领域渊博深奥知识,既精通全真道义理,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精通中医药?2、书中为什么不仅有大量江淮方言,还有大量山西方言?3、作者为什么熟悉武当山、盱眙? 4、为什么《封神演义》几十处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诗词赋,可是刘振农考证出《封神演义》早于世德堂本《西游记》出版?5、作者如果是道士,为什么书中猪八戒把道教祖师三清圣像扔进粪坑、为什么很多妖精是道士?6、是尊佛抑道,还是借佛传道?
关键词: 世德堂本《西游记》;阎希言;李春芳;李齐芳
(本文可以引用、转载、制作视频,但是必须注明本文作者,否则将被视为侵权追责)
今天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来自明代万历壬辰年(1592年)金陵(今南京)世德堂出版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百回本。该书未注明作者姓名,只是标注“华阳洞天主人校”。
"世德堂本《西游记》故事想象丰富、妙趣横生,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其中的诗词赋还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还广涉佛、道、易经、中医药等深奥知识,被全真道大师奉为丹经。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这一点没有其它任何一本小说能够超过它。
作者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拥有远超常人的多领域渊博深奥知识,还熟知皇宫、官制、名胜,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之丰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伟大作者究竟是谁?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请跟随笔者一起探究真正作者究竟是谁,请看下面系列考证。
一、世德堂本《西游记》的诞生背景
1.根据众多学者考证,早在宋代,《西游记》故事雏形就已经产生了,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经有花果山猴行者。
2.到了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沙和尚也加入了。
3.而明初《永乐大典》残卷保存有《西游记》片段梦斩泾河龙,与世德堂本《西游记》几乎一致:
长安城西南上有一条河,唤作泾河。贞观十三年,河边有两个渔翁,一个唤张梢,一个唤李定。张梢与李定道:“长安西门裹有个卦铺,唤神言山人。我每日与那先生鲤一尾,他便指教下纲方位,依随着百下百着。”李定曰:“我来日也问先生则个。”这二人正说之间,怎想水里有个巡水夜叉听得二人所言:“我报与龙王去。”龙王正唤做泾河龙,此时正在水晶宫正面而坐。忽然夜叉来到言曰:“岸边有二人却是渔翁,说西门里有一卖卦先生能知河中之事。若依着他算,打尽河中水族。龙王闻之大怒,扮作白衣秀士入城中,见一道布额,写道:“神相袁守城于斯讲命”。老龙见之就对先生坐了,乃作百端磨问。难道先生问何日下雨?”先生曰:“来日辰时布云,午时升雷,未时下雨,申时雨足。”老龙问:“下多少?”先生曰:“下三尺三寸四十八点。”龙笑道:“未必都由你说。”先生曰:“来日不下雨到了时,甘罚五十两银”。龙道:“好,如此,来日却得厮见。”辞退,直回到水晶宫,须臾一个黄巾力士言曰:“玉帝圣旨道你是八河都总泾河龙,教来日辰时布云,午时升雷,未时下雨,申时雨足。”力士随去,老龙言不想都应着先生谬说,挫了时辰,少下些雨,便是问先生要了罚钱。
次日申时布云,酉时降雨二尺。第三日老龙又变为秀士入长安卦铺,问先生道:“你卦不灵,快把五十两银来。”先生曰:“我本算术无差,却被你改了天条,错下了雨也。你本非人,自是夜来降雨的龙,瞒得众人,瞒不得我。老龙当时大怒,对先生变出真相,霎时间,黄河摧两岸,华岳振三峰,威雄惊万里,风雨喷长空,那时走尽众人,惟有袁守成巍然不动,老龙欲向前伤先生,先生曰:“吾不惧死,你违了天条,刻减了甘雨,你命在须臾,剐龙台上难免一刀。”龙乃大惊悔过,复谈秀士,跪下告先生道:“果如此呵,却望先生明说与我因由。”守成曰:“来日你死,乃是当今唐丞相魏征来日午时断你。”龙曰:“先生救咱。”守成曰:“你若要不死,除是见得唐王与魏征丞相,行说,勤救时节或可免灾。”老龙感谢,拜辞先生回也。玉帝差魏征斩龙,天色已晚,唐皇宫中睡。思半酣神魂出殿,步月闲行,只见西南上有一片黑云落地,降下一个老龙,当前跪拜。唐王惊怖曰:“为何?”龙曰:“只因夜来错降甘雨,违了天条,臣该死也。我王是真龙,臣是假龙,龙必可救假龙。”唐皇曰:“吾怎救你。”龙曰:“臣罪正该丞相魏征来日午时断罪。”唐皇曰:“事若干魏征,须教你无事。”龙拜谢去了,天子觉来却是一梦,次日设朝,宣尉迟敬德总管上展曰:“夜来朕得一梦,见泾河龙来告寡人,道因错行了雨,违了天条,该丞相魏征断罪。朕欲今日于后宫里宣丞相与朕下棋一日,须直到了晚乃出。此龙必可免灾。”敬德曰:“所言是矣。”乃宣魏征至,帝曰:“召卿无事,朕欲与卿下棋一日。”唐王故迟延下着,将近午,忽然魏相闭目笼睛寂然不动,至未时却醒。帝曰:“卿为何?”魏征曰:“臣暗风疾发。”陛下恕臣不敬之罪,“又对帝下棋。未至三着,听得长安市上百姓喧闹异常,帝问何为?”所奏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掉下一颗龙头来,因此百姓喧闹。”帝问魏征曰:“怎生来?”魏征曰:“陛下不问,臣不敢言。泾河龙违天获罪,奉玉帝圣旨令臣斩之,臣若不从,臣罪与龙无异矣。臣适来合眼一霎,斩了此龙。”正唤作魏征梦斩泾河龙。唐皇曰:“本欲救之,岂期有此!”遂罢棋。
4.到了明代中后期,世德堂本《西游记》诞生之前,多个版本的《西游记》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几百年、家喻户晓。
陈毓羆介绍新发现的两种《西游宝卷》,全名称是《佛门取经道场·科书卷》及《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见王熙远著《桂西民间秘密宗教》所收录的《魔公教经卷》。它们是为了超度亡灵、祈福禳灾而举行法事,即做道场所用之台本,属于宝卷中的“科仪”一类。
两卷都用了“文宣王”的谥号来称孔子。《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里还称“大成至圣文宣王”,这是是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年)追加的谥号,到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才改为先师孔子。此一现象也值得重视,它表明《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与《佛门取经道场》之撰作必在元代大德十一年至明代嘉靖九年之间(1307年-1530年)。
《佛门取经道场》里叙说唐僧取经的经过如下:
止(贞)观殿上说唐僧,发愿西天去修行。
唐王闻说心欷喜,通关文牒往前行。
满朝文武并宰相,大排鸾驾送唐僧。
玉手搭肩亲嘱咐,取了真经便回程。
大唐王,传圣旨,忙排鸾驾。
似群真,离了朝,相送唐僧。
三藏师,拜辞了,唐王圣主。
选良辰,合吉日,便要登程。
将领着,孙行者,齐天大圣。
西方路,上逍遥,降伏妖精。
猪八戒,逢恶山,开条大路。
沙和尚,流沙河,大显神通。
师拿着,金钵盂,九还(环)锡杖。
火龙驹,三太子,相伴西行。
从东土,到西天,十万余里。
每晓行,并夜走,全无退心。
到深山,并恶岭,迷踪大路。
魔鬼岭,虎狼哑(垭),过步难行。
多亏了,杀虎王,送出山林。
师徒们,心欢喜,又往西行。
正行道(到),火焰山,黑松林内。
见妖精,和鬼怪,魍魉成群。
到黄昏,刘白猿,撑船摆渡。
风野山,难行走,挟步难行。
黄风山,黑风洞,黑熊断路。
又遇着,黄袍怪,鬼王接引。
多因(目)怪,来打搅,不能前行。
莲池国,盖山观,要灭唐僧。
白(伯)猿(眼)山(仙),秦(奏)园王,西京闭(备)战。
师徒们,一见了,胆战心惊。
都云(头)割,下油锅,柜贵(中)猜物。
孙行者,金鸾殿,大显神通。
凭神通,三件事,全都得胜。
排鸾驾,送山城,又往西行。
蜘蛛精,红孩儿,神通不小。
大力王,摄唐僧,无处跟寻。
师徒们,无投奔,嚎啕大哭。
多亏了,南海岸,救苦观音。
半空中,常引路,不坏愆者。
太白星,指引路,教子唐僧。
若不是,众徒弟,神通广大。
谁敢往,佛国里,去取真经?
三藏师,一路行,忧心不尽。
方才到,佛国里,大觉雷音。
到灵山,见佛境,赛过西天。
入雷音,见圣容,殷勤礼拜(敬)。
师徒们,在佛前,一起下拜。
愿我佛,大慈悲,大转法轮。
佛如来,就吩咐,惠安和尚。
唐王主,差三藏,来取真经。
连忙去,开宝藏,来点经卷。
从头看,交真经,细说分明。
佛慈悲,经万卷,济生因果。
咐唐僧,清净拾,即便回程。
……(略)……
从东土,到西天.十万余里。
遇妖精,前拦路,拾取真经。
众徒弟,神通大,腾云驾雾。
把妖精,除灭了,夺回真经。
将真经,展开了,全无一字。
师徒们,一见了,胆战心惊。
急转至,世尊前,从头苦告。
说惠安,开经处,问要金银。
取假经,到东土,唐王见罪。
师徒们,很费心,六年辛苦(苦辛)。
佛如来,唤惠安,跪在殿前。
将素珠,轮在手,八(问)寸(寻)原因。
佛如来,财心动,迷心不改。
把咽喉,来锁住,送了残生。
惠安师,慌张了,从头捡点。
付唐僧,亲收拾,白马驮回。
《佛门西游慈悲宝卷道场》其中描述了唐僧一行在去西天取经之中所克服的艰辛苦难。它是这样写的:
伏以大乘经典,原在西城(域)之国;三教垂慈,方传东方之教。如是三藏离了东京,往西径奔,遇妖魔而压禁,伏救苦以现形。皈伏行者、八戒与沙僧。师徒四众同住(往),逐一逢炎遇魔而临险,全赖大圣威光,异口同音,心无退转。[唱]
要往灵山朝拜佛,九九灾难受苦辛。
昔日唐僧去取经,路逢悟空孙大圣。
收伏悟能猪八戒,又怡(收)悟净号沙僧。
手携钵盂共锡杖,火龙太子伴西行。
晓行夜宿每投奔,遥望灵山拜世尊。
妖精鬼怪啖人肉,魍魉成群要灭僧。
黑松岭下无行路,火焰山下好烦懑。
狼虎塔内人难过,黄蜂恶怪更惊人。
不是众徒神通大,难保僧人见世尊。
西游妙典,万古流传,无坏亦无崩。千般苦楚,万种难辛,监牢固人,不损一尘。捻花已(以)後,灵山见世尊。
西方微妙法,凡圣两皆空。
众生来信受,地狱化天宫。
如是三藏师徒逐日登程,遇妖魔而神通降怪,遇国界而倒换关文。女人国、子母河泛阴寡阳,车池(迟)国奉三清全无妙门。高山峻岭,猪八戒而开条大路;流沙恶水,[沙]悟净而大显神通。黑雄(熊)拦路,受千般之苦;白龟摆渡,有万幸之缘。[唱]
终朝辛苦连连遇,何日得到大雷音?
昔日唐僧去取经,临国见帝换关文。
贫僧东土奉皇旨,要往西天取真经。
多见(目)鬼怪来打扰,大力妖魔摄唐僧。
蜘蛛精布天罗网,红孩儿飞火焰盆。
众徒哮啕无投奔,多亏南海观世音。
沿途若非他拥护,怎得雷音见世尊?
去也去也往西方,奔入灵山竺国乡。
原是金禅(蝉)来脱化,今日得入我佛堂。
投见大佛,求取真经,离凡要超圣。灵山圣境,历历分明,山河朽坏,这个安宁。春日来无花不放春。
灵山真祖意,凡圣莫教差。
指日登彼岸,便作老佛家
唐王饯别场面,有一处细节描写,
於是斋筵暂住,水陆停修,接盟玄奘为御弟,故称法号唐三藏。钦赐通关文牒,御驾饯送出城。金口嘱咐,取得真经早回,御酒三杯,金手掸尘玉盏,是时三藏不改(解)其故。宁吃本乡一块土,莫受他乡万两金。
《佛门取经道场》里也有这个细节:
昔日唐僧去取经,安排鸾驾送唐僧。御手搭肩上,金口劝唐僧。寡人亲嘱咐,早早便回裎。宁作本乡一块土,莫念他乡万两金。
而世德堂本《西游记》是这样描写的:
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饮,只见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
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1]
可以看到,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火焰山、黑风洞、黄袍怪、蜘蛛精、红孩儿、大力王、女人国、子母河等名称,车迟国与道士斗法割头、下油锅、柜中猜物的故事情节,以及唐王饯别场面的细节描写,几乎照搬此前的《西游记》。甚至,世德堂本《西游记》中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要人事不成、打发无字之经,也不是作者自己凭空杜撰,而是出自此前的《西游记》中惠安和尚索要金银未遂以假经冒充。世德堂本《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也并非作者自己一定要凑足数量,而是此前的《西游记》中已经凑足“九九灾难受苦辛”。
5.明代罗懋登《西洋记》,卷首录万历丁酉岁(1597年)自叙。该书不仅大量抄袭古代诗词赋,还抄袭了《封神演义》故事和诗词,而且多次提到《西游记》内容,但是与出版于万历壬辰年(1592年)的世德堂本《西游记》大相径庭,当属另外一个版本。请看:
第十九回 白鳝精闹红江口 白龙精吵白龙江
他说道:“南膳部洲难过日子,走到东胜神洲花果山上去住。”又着孙行者吵得慌。却才飞进海口,占了这个山头。
第二一回 软水洋换将硬水 吸铁岭借下天兵
龙王道:“当原先大唐朝,有个蜀郡成都人,姓袁,道号天罡先生,上察天文,下通地理,知道过去未来,晓得吉凶祸福,每日在十字街头卖卦营生。其日有一个秀才来占课,袁天罡起下课来,说道:‘占课君子,你不是个凡人。’那秀才道:‘我不是个凡人,还是甚么?’袁天罡道:‘你是个水府龙神。’其神大惊,说道:‘先生何以得知在下就是龙神?’袁天罡道:‘不是我夸口说,我这课问无不知,知无不尽,算得天有几万丈高,算得黄河水有几百丈深。大则泄漏天机,小则人间祸福,哪一件不知道?’其神说道:‘你既是这等神课,你且算一算天曹该我几时行雨,行雨该有几千万点?你若算得我着,我就说你是个神仙。’袁天罡道:‘空算也不见得妙,我和你赌了罢!’其神道:‘赌些甚么?’袁天罡道:‘我若算不着,我便不来卖卦;我若算得着,你便不要行雨。’其神道:‘差池了一点也不算赢。’袁天罡道:‘便是。’只见起下课来,袁天罡道:‘该你行雨快了。就在三日后,玉皇有旨,差你午牌时分起云,未牌时分下雨,雨有四十八万点。’其神道:‘三日后没有敕旨,才来和你讲话哩!’
过了三日,果真玉皇传出一道旨意,着金河老龙午时起云,未时行雨,雨有四十八万点。火速毋违。原来这个占课的是金河老龙。金河老王接了旨意,心下大惊,说道:‘袁天罡的手段这等神哩!我天曹的事故,都把他卖出铜钱来。我有个行几点,去赢卖课的先生。哪晓得少行几点,违灭了敕旨,玉皇传令该斩,差唐太宗驾下左丞相魏徵监斩。那时节金河老龙慌了,只得反来拜求袁天罡先生。天罡道:‘你违了上帝敕旨,我是凡人,怎么见得上帝?怎么会救得你?’老龙大哭,拜伏地下,只是一个不起来。天罡道:‘你起来罢,我有一计,可以救得你的性命。’老龙闻之,即时磕了几个头,爬将起来,拱立而听。天罡道:‘我教你一个斩草寻根的法儿。明日斩你的是魏徵丞相,丞相是唐太宗爷的亲臣。你今夜三更时分前,到太宗爷寝殿托一个梦,将此情哀诉与他,烦他转达魏徵,方可救你的性命?’老龙道:‘太宗虽是天子,终是凡人,怎么止得天曹的事?’袁天罡道:‘太宗是个君,魏徵是个臣。君令臣共,何敢不听。’老龙唯唯而去。
夜至三更,径到寝殿,托梦太宗,哀求他救命,细说苦情一番。又说是魏徵丞相的事理。原来唐太宗本是个不嗜杀人之君,就是魂梦里也会慈悲,听知老龙这一段苦情,便就说道:‘我救你一命。’老龙又哭哭啼啼说道:‘千万不要误了我的事。’太宗爷道:‘若是误了你之时,一命还你一命。’老龙又哭哭啼啼说道:‘只在明日午时三刻,挨过了这个时辰,小神就得了性命。’太宗爷道:‘知道了。’老龙拜谢而去。太宗惊醒回来,原来是南柯一梦。
唐太宗心下吃了一惊,却又想道:‘虽是个梦里,我做天子的无戏言,只得救他性命。只是还有一件来,若是明白说了此事,又恐怕泄漏天机。’猛然间心生一计,无任欢喜。早上起来设朝,百官朝罢,圣旨独留丞相魏徵同到文华殿对弈。唐太宗原是借此羁留丞相。魏徵丞相心里想道:‘今日玉帝有旨,差我监斩金河老龙;圣上又有旨,着我文华殿对弈,两下里尽有些妨碍。’一则是不敢泄漏了天机,二则是不敢违灭了当今圣上,终是阳间天子要紧,只得陪着唐王着棋。魏徵丞相着了一会棋,到了午牌时分,只见情思昏昏,精神困倦,不觉的伏在桌子上打一瞌睡。唐太宗心里想道:‘正好不要叫他醒来,捱过了这个午时三刻,龙王之命可救矣!’一会儿丞相醒将回来,看见太宗皇帝陪他坐着,就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忙忙的俯伏金阶,奏道:‘臣该万死!臣该万死!非臣敢慢君王,故意的瞌睡,只因玉帝有旨,差臣南天门外监斩金河老龙,复旨才回,伏乞我王赦罪。’说了一个‘监斩金河老龙’,唐太宗只是口里叫屈。撇了魏徵丞相,竟转寝宫而来,闷闷的不快活。
“夜至三更,金河老龙直至宫里,拉住唐太宗,要他抵命。唐太宗惊惧,巴明不明,盼晓不晓。及至天亮,设聚两班文武,商议龙王索命之事。当有护国公秦叔宝、鄂国公尉迟敬德出班奏道:‘万岁爷但放心,今晚小臣二人把住宫门,看是甚么龙王敢进?’果真的到了晚上,两个国公把守宫门。龙王又来时,抬头一看,左边是个天蓬星站着,右边是个黑煞星站着,他哪里敢进。龙王没奈何,竟投阎君告下了一纸阴状。阴司拘到唐王。唐王如梦一般,竟赴阴司对理。金河老龙说道:‘你原说过了一命抵一命。’唐王没奈何,对了阎君,亲自许他削发出家,前往西天雷音宝刹,面佛求取真经,超度老龙,托生转世。唐太宗又遍游地府,只见尉迟公鞭扫六十四处烟尘,多少士卒一个个困苦阴曹,无钱使用,也都来哀告唐王。唐王无计可施,当得判官崔珏借办了东京城里相老儿寄庄的金银一库,仍许了众鬼魂,超度他一坛。唐太宗回转阳间,如梦初醒。次日早朝聚集满朝文武,当朝堂之上把个阴司地府的事情细说了一遍。即时传旨东京城里,找相老儿。寻来寻去,止寻得一个贫穷老汉,担水营生,叫相老儿。原来这个相老儿年高八十,子息俱无,恐怕身没之事无人烧化钱纸,每日食用之外,剩得几文钱,尽数儿买了金银纸马,烧化在井泉傍边。有此一段缘故,钦差校尉拿来进见太宗。太宗审实了他的情词,赏他银子,他不要银子;赏他金子,他不要金子;赏胆大官,他不愿做官。唐太宗传旨,敕建一座相国寺,奉他万年的香火。至今相国寺尚存。
却说唐王许下了老龙超度,果真的要削发出家,前往西天雷音古刹,面佛求经。百官上表奏道:‘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既是前言要践,莫若张挂榜文,召集天下僧人,内中拣选个有德行的,代万岁取经,庶为两善。’唐太宗准奏,大张皇榜,召集天下僧人。果真的就有一个僧人,俗姓陈,金山寺长老拾得的,留养成人,法名光蕊,有德有行,竟往长安揭了皇榜,面见太宗。太宗大喜,封为御弟,赐名玄奘,带了三个徒弟:一个是齐天大圣,一个是淌来僧,一个是朱八戒。师徒们前往西天取经。当得齐天大圣将我海龙王奏过天庭,封奏掌教释伽牟尼佛。故此奉佛牒文,撤去软水,借来硬水,才能过去。这今早晚两潮,有些硬水,间或的过得此水。”
不难看到,罗懋登看过的《西游记》与世德堂本《西游记》除了细节不同,还有几个主要不同之处:
⑴ 书中卖卦人袁天罡,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为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
⑵ 书中唐王游地狱有相老儿故事,无世德堂本《西游记》刘全进瓜故事;
⑶ 书中唐僧法名光蕊,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唐僧父亲陈光蕊;
⑷ 书中唐僧三个徒弟齐天大圣、淌来僧、朱八戒,不同于世德堂本《西游记》;
⑸ 书中撤去软水,借来硬水,世德堂本《西游记》无此故事。
《西洋记》不仅大量抄袭古代诗词赋,还抄袭了《封神演义》故事和诗词赋,却找不到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诗词赋。
这说明罗懋登肯定没有看过世德堂本《西游记》。
6.到了清代,不同版本的《西游记》仍在社会上流传。笔者从清末小说《幻情小说天女散花》(不题撰人)中发现提到一个《西游记》新佚本,不同于世德堂本《西游记》,不同之处如下:
⑴ 书中唐僧被封为诵坛功德佛,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是旃檀功德佛;
⑵ 书中孙悟空被封为斗胜金刚,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是斗战胜佛;
⑶ 书中白龙马被封为八路天龙王,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是八部天龙马;
⑷ 书中猪八戒老巢为黑风山黑风洞,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则是福陵山云栈洞;
⑸ 书中第八回 天神观景大荒山 仙女下棋水帘洞
孙悟空低头一看,大喜道:“这是花果山,就是小神出身之处。……”孙悟空道:“此山名为大荒山,山上有个水帘洞,常有仙家聚集于此。因小神是此间出迹,曾到水晶宫龙王殿上游走一番,我曾在水晶宫大闹一场,龙王反爱我有法有胆,这长流水是我面向龙王要求的。所以无论阴晴,那水帘洞内总是有长流水的。”
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并无大荒山,也没有龙王爱孙悟空有法有胆,并赠送长流水的情节。
⑹书中孙悟空笑道:“此石台之出迹,年数颇多。我那年和众小猿游戏之时,待等皆愿选举一个头王为大众之主,因此造成百尺高之石台,有谁能爬到高顶坐立安稳,而石台又不倾倒,这就可以有福为王了。因此我即抢先爬到高顶,各式灵巧,处处有为王的资格。所以大人始拜我为王了。”
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则是孙悟空纵身跃进水帘洞,被众猴拜为王。
⑺书中黑水河遇大头豹,那大头豹道:“我因那年带同诸恶兽,皆变为人形,强抢人家美女,偶遇孙悟空、猪悟能打抱不平,彼时我的武艺高强,孙悟空不能取胜。他请南海观世音用法收伏,化现原身,所以压在此山背后受苦,永无出头之日。……”天女道:“原来如此。我道是谁,原是金钱豹在此。你乃是一个大孽畜,怪不得我在山前面看见有钉钯印眼、有石上的长沟,那定是孙悟空、猪悟能与你交战遗留的痕迹。……”
而黑水河在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出现,西海龙王敖闰的外甥鼍龙占据黑水河兴风作浪,捉走唐僧。
豹子精则出现在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和第八十六 回《木母助威征怪物,金公施法灭妖邪》里面,地点是隐雾山折岳连环洞。而且,豹子精被猪八戒打死了。
与世德堂本《西游记》相同之处是,经历过八十一难。书中有:
唐三藏启禀道:“小僧昔年奉唐君之旨到西天极乐世界取经,一来普度群生,二来教化世人,谁知在途中受了八十一次苦难。……”
明清多个版本的《西游记》是在世德堂本《西游记》基础上删减的,唯一增加的就是唐僧出生的故事,其余没有修改和增加任何人物和故事情节。而此佚本与世德堂本《西游记》多处名称和故事情节有较大不同,但又极其相近,应该早于世德堂本《西游记》,极可能是世德堂本《西游记》的创作底本之一。
可见,世德堂本《西游记》之前、之外的版本,已经具足九九八十一难故事,而且很多故事情节、人物名称相同或相似,甚至连一些细节都相同或相似。
把世德堂本《西游记》解读为作者愤世嫉俗而创作,用来影射封建社会黑暗腐败,表达作者极力抗争、向往美好自由的内心思想,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书中的故事情节几乎都是前人创作的,怎么能曲解为最后定稿人的创作意图?
世德堂本《西游记》并非某人凭借个人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的,而是历代多人创作累积的成果,最后由某人在以前流传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基础上,整理、校订、添加一些个人思想而完成的。
所以,世德堂本《西游记》不能算某人“著”,只能算某人“校”。卷首“华阳洞天主人校”恰如其分,实事求是。
如果说某人著《西游记》,那么该《西游记》绝大多数内容必须由某人独立完成。如果某人把已经流传几百年、家喻户晓的包含九九八十一难故事的《西游记》整理、校订、添加一些个人思想,然后标榜是自己创作的,把这么一部巨著著作权据为己有,你会这么做吗?有谁会这么做呢?人们会承认已经流传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从此摇身一变,成为他著作吗?
所以,如果古代某人著《西游记》,那么他著的《西游记》,极大可能不是社会上流传的神话故事《西游记》,而是同名文章。
二、丘处机、吴承恩都不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
可能因为道教全真派内部流传,全真派掌门丘处机曾经写过一篇不广为人知的《西游记》,而世德堂本《西游记》又蕴含大量全真道义理,所以,明末著名全真道大师伍冲虚在《天仙正理直论》中率先提出“邱真人西游雪山而作《西游记》,以明心曰心猿,按其最有神通,禅宗言猕猴跳六窗,状其轮转不住。其劣性难驯,惟炼可制。”此后,清代道教中人如悟一子陈士斌著《西游真诠》、残梦道人汪澹漪著《西游证道书》、悟元子刘一明著《西游原旨》、无名子张含章著《通易西游正旨》,含晶子著《丘真人西游记(评注)》等等,都认定世德堂本《西游记》为丘处机所写,这一说法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获得公认。
清代中期,钱大昕《潜揅堂文集》卷二十九《跋长春真人西游记》载:“从《道藏》中发现《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其弟子李志常所述,于西域道里风俗,颇足资考证。而世鲜传本,予始于《道藏》抄得之。村俗小说有《唐三藏西游演义》,乃明人所作。萧山毛大可据《辍耕录》以为出丘处机之手,真郢书燕说矣。”从此弄清了丘处机其实是一部旅游记录,而并非世德堂本《西游记》。
清代吴玉搢根据明代天启年间《淮安府志》卷十九《艺文志?淮贤文目》的记载:吴承恩《射阳集》《春秋列传序》《西游记》,在其著作《山阳志遗》中提出,“嘉靖中,吴贡生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也”,“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
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载:西游记《西游记》推衍五行之旨,视他演义书为胜,相传出元邱真人处机之手。山阳丁俭卿舍人晏据淮安府康熙初旧志艺文书目,谓是其乡嘉靖中岁贡生官长兴县丞吴承恩所作,且谓记中所述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锦衣卫、兵马司、司礼监,皆明代官制,又多淮郡方言,此足以正俗传之讹。
清末平步青《小栖霞说稗》载:予按《茶余客话》,《西游记》乃山阳吴承恩所撰。《灵芬馆诗话续》(卷三)引吴山夫《山阳耆旧传》云:“吴汝忠,名承恩。《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所著。观其中方言、俚语,皆吾郡委巷中所习闻,而他方有不尽然者,其出淮人手无疑。”
到了民国,鲁迅、胡适等也对《西游记》进行考证,他们都赞同吴玉搢的观点。由于鲁迅、胡适的影响力,吴承恩创作《西游记》遂成为定论。
然而复旦大学章培恒发现,清初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卷八史部地理类中,吴承恩的《西游记》乃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游记,它确是与小说《西游记》同名的另一部著作。[2]
笔者仔细看了《千顷堂书目》,发现《吴承恩西游记》赫然与《徐弘祖(即徐霞客)游记》、《杨子祥山水游记》、《曹宪来粤游记》、《王世懋名山游记》、《马元调横山游记》等等众多旅游记录并列一起!
近年来不断有人发现,古代写过《西游记》的人决非丘处机、吴承恩二人。复旦大学吴应寿从北京图书馆发现,徐霞客不仅写过《徐霞客游记》,还写过《徐霞客西游记》。[3]徐朔方发现,吴承恩同时代的张瀚也写过一篇《西游记》。[4]
笔者检索古籍发现,元代昙噩《新修科分六学僧传》记载,南北朝时僧人“宋智猛,雍州京兆新丰人。……元嘉十四年入蜀。十六年撰《西游记》。”明代湛若水《泉翁大全集》记载“常之无锡人安裕州如山……於其泛大江,蹑匡庐,观瀑布,陟武当,有《西游记》”。
和《吴承恩西游记》、《丘处机西游记》一样,这些都是和神话小说《西游记》同名的旅游记录,而不是世德堂本《西游记》。
不仅《西游记》有同名现象,吴承恩也有同名现象。笔者检索古籍发现,明代除了淮安吴承恩外,还有5个吴承恩:
1.明代《陕西通志》
……郑梦麟 吴承恩 翁大相……【以上西安后卫人】
2.明代《河南通志》
吴承恩【江南桐城人贡士嘉靖三十五年任】
3.明代《浙江通志》
吴承恩【崇祯处州府志字朝锡缙云人涉猎群书……】
4.明代《甘肃通志》
吴承恩妻韩氏,固原营守备韩宁女……
5.明代《枣林杂俎》
吴承恩报仇:吴江吴邦栋,……邦栋仲子承恩,壮而愤其事,誓必报。……
还发现清代有6个吴承恩:
1.《大清一统志》
……吴承恩妻于氏……
2.清代《江南通志》
吴承恩继妻邹氏常熟人
3.《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四子监生吴承恩……
4.《清实录光绪朝实录》
……编修吴喜善,以伊族人从九品吴承恩……
5.《清实录光绪朝实录》
……前因给事中张观准奏安徽候补道吴修敱,与胞侄候补县丞吴承恩,同官一省……
6.《清实录同治朝实录》
……询据该郎中声称。有职亲兵部主事督办梁家园团练吴承恩派委守备衔鹏展等带领团勇五十名。由正阳门进城拏案。……带勇司员吴承恩、即时派队进城查拏。惟未经回明行文知照营汛地面。实属不合。请将吴承恩交部议处。从之。
河南省新野县文史研究员张成立根据清代康熙《新野县志》记载,吴承恩,贡士,安徽桐城人,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1557年)任新野知县,提出这个吴承恩和淮安吴承恩是同一人,轰动一时。[5]
都叫吴承恩,就是同一人吗?都叫《西游记》,就是同一书吗?
吴承恩为什么写《西游记》?苏兴在《吴承恩年谱》中提出吴承恩曾经到湖北荆王府任八品纪善[6]。从江苏到湖北,这确实是一次西游,所以,吴承恩《西游记》是旅游记录合情合理。
即使吴承恩《西游记》不是旅游记录,而是神话小说,那么,有何证据证明就是世德堂本《西游记》,而不是罗懋登看过的《西游记》,或者其它版本的神话小说《西游记》呢?
二、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主要定稿人
柳存仁、李安纲、陈洪等先后发现,世德堂本《西游记》很多诗词和片段出自全真道冯尊师、张伯端、马丹阳、何道全。笔者发现,还有出自张三丰的。书中回目和正文蕴含大量全真道深奥的修行义理,而关于吴承恩的各种记载,均未发现与全真道有何联系。
近20来,陕西社科院胡义成发文数十篇,提出世德堂本《西游记》诞生之前数百年间,全真道主导的“西游故事”创作,以平话、杂剧、队戏、宗教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推进,最后由茅山道士阎希言师徒定稿。[7][8][9][10]
胡义成率先指出,“华阳洞天主人”明确指向茅山道士,因为茅山被道教称为华阳洞天,进而提出阎希言师徒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可以很好解释书中为什么蕴含大量全真道高道的语录和修行义理。
胡义成提出的阎希言师徒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主要定稿人一说,因为证据还不够全面、充分,有些证据和解读比较牵强,所以赞同者不多。但是,笔者认为胡义成独具慧眼,他是《西游记》作者考证的最大贡献者!
笔者仔细研究阎希言生平和世德堂本《西游记》,发现更多证据指向阎希言,世德堂本《西游记》某些谜团非阎希言无法解释!先请看阎希言生平。
明代王世贞(1526年-1590年)《弇州续稿·阎道人希言传》载:阎道人者,名希言,不知何许人。……喜饮酒,量不过三四升,酣畅自适则歌道情曲以娱坐者……道人绝不为人道其所由得,叩之以延年冲举之术,亦不应。唯劝人行阴骘,广施予,勿淫勿杀,勿忧勿恚(发怒的意思)、勿多思而已。然颇好作有为功德,于太和(武当山别名)之均江(汉江均州段)建真武宫…………道人以甲申之冬过我弇中,酒间忽谓余:“吾家山西,二十七八时行贩燕市(今北京),足自给……遇我师诲之坐功,得亡恙,且谓汝欲不死,亟去家……其时盖在嘉靖乙未丙申(1535年-1536年)间也……”
阎希言先生……今年来访弇园,谈笑无间,……因歌以赠先生并寄声焉: ……闲披缁衲礼禅客,或戴黄冠称道民。……
明代陈文烛(1525年-?)《乾元观记》载:茅山乾元观,盖有阎蓬头像,云蓬头者,即希言道人,以仙化,而藏其骨也。……且观废,遗碑断而为三。一夕,将毁于火,风雨晦冥,雷大作,碑复立,皆有神异。而师复修之。……乾元之设旧矣。其待希言而兴乎!……余观三茅所称华阳洞天……希言深于《易》者也,儒而道,道而仙,吾安能窥其际哉!……
明末顾起元(1565年-1628年)《茅山重建乾元观记》载:……万历丙戌(1586年)中,道人阎希言自武当来,胥宇而善之,一时公卿大夫慕道餐风者,相与协力,归其侵地,构静室以居羽流之四辏者。……
明代薛大训《历代神仙通鉴》卷五十八载:阎希言……或班荆歌道情……自谓晋产……祖贯山西蒲州(今永济市)人……入武当凿石洞,打儿窝侧修行……岁癸酉(1573年)始辞武当航中吴(今常州),又数年陟三茅之巅,居华阳之基,已而移至故乾元观……
清代笪蟾光(1623年-1692年)《茅山志》卷九载:舒道人,名本住,号一庵,金陵人。晚而慕道,浪迹诸名胜,至三茅郁冈之下,结茅而栖。坚意精心,凡十余年。而道人阎希言者,始来自终南,丰腹重颔,不冠不履,舒知其不凡,拜为师。……江道人,名本实,号文谷,苏州玉田人。早岁弃家学道,万历壬午(1582年)至郁冈师希言……。
由以上记载可知,阎希言是山西蒲州人,二十七八时到北京贩卖货物,1535年-1536年遇师,遂出家,先后在终南山、武当山修行,1573年离开武当山,航行到江苏常州,后到华阳洞天茅山, 在公卿大夫协力下,收回被侵占的土地,修复荒废的乾元观。爱唱道情,精通《易》理,由儒入道。有时穿僧衣会见参禅者,有时戴黄冠自称道士。
阎希言到茅山的准确时间,上面的记载有矛盾。顾起元《茅山重建乾元观记》说是万历丙戌(1586年)道人阎希言自武当来,被一些论文采信。而笪蟾光《茅山志》说江本实万历壬午(1582年)到茅山郁冈拜阎希言为师。后面有李春芳万历己卯(1579年)在乾元观建玉皇阁,这显然是阎希言已经收回被侵占的土地、开始修复荒废的乾元观之后的事情。笔者认为,顾起元、笪蟾光的记载都是阎希言到茅山几十年之后才听闻到的,失真的可能性很大。而李春芳自述修建玉皇阁的时间,才可靠无疑。
再看世德堂本《西游记》中,有哪些阎希言的痕迹。
1. 山西方言和五台山
⑴以前有人发现,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存在大量江淮方言。可是现在很多人发现,还存在大量山西方言。下面试列举几例。
百度知道某网友提问:吴承恩是不是山西人?看了《西游记》后,觉得其中很多语言压根就是山西方言,所以有这样的想法。[11]
百度知道有提问“西游记是用什么方言写的?”某山西网友“卡雷k ”说:据说鲁迅说西游里面有很多是淮安方言,可我是山西人,我发现西游里面也有非常多我们这边的方言,到今天仍在使用,比如:不停当,相跟,我把你个什么什么,胡说散道,什么什么哩,扁食。我是这样理解的,明朝初期曾经有一次大移民,使得山西移民散布全国各地,顺带把一些方言也带了出去。所以说是不是淮安地方的方言,我持怀疑态度。[12]
知乎网友提问:西游记中人物的自称为什么都是“俺”?网友zhen-liang回答:……邓沙馅,不停当,相跟,胡说散道,扁食,我去也,捏脓在山西方言中出现较多。夯(蠢笨)、弄喧(弄玄虚)、脱剥、含忖、头口(牧畜)、撺道(怂恿)都是晋南方言中有出现。……[13]
《<西游记>与静乐的方言文化》:……从方言的角度讲,《西游记》吸取了许多静乐、娄烦方言土语。比如“娘”、“大爷”、“伯伯”、“山药”、“卷子”、“点心”、“扁食”、“麻油”、“孩儿”、“孤拐”、“哭丧棒”、“面皮”、“胡柴”、“蔓稷”、“索利”等。其中,“蔓稷”即“蔓菁”;“卷子”即“花卷”;“孤拐”就是“足踝”;“面皮”就是“脸面”、“面子”的意思;“扁食”就是“饺子”;“索利”就是“利索”。上面的这些名词基本上是静乐一带的方言。这些方言在《西游记》里全部采用。再如:在《西游记》里,我们发现有“张挂”(挂、黏贴)、“救拔”(救)、“守待”(等待)、“了账”(问题得到了解决)、“浆洗”(洗)、“伏侍”(伺候)、“把门”(把守)、“抖擞”(抖、颤抖)、“脱剥”(脱、宽衣)、“害”(嫌、怕)、“供”(猜)、“拽扯”(拉扯)等动词,这些语词都是静乐一带的方言。我们还发现,有一些静乐方言中的虚词和词组,在《西游记》里也出现了。如:“约摸”(大约、估计)、“趁早”(及早)、“大恼”(发怒)、“甚”(什么)、“甚人”(什么人)、“做甚”、“馕吃”(狠吃)、“自家”(自己)、“前番”(前一阵子)、“羞杀人”(羞死人)等等。[14]
杨秉祺曾撰文《章回小说〈西游记〉疑非吴承恩作》,列举了9条晋方言词汇:
1、【夯】:蠢笨;2、【弄喧】:弄玄虚;3、【骨冗】:蠕动;4、【喝采】:叫好;5、【脱剥】:(原文无解释);6、【含忖】:(原文无解释);7、【头口】:牧畜;8、【辿】:慢;9、【撺唆】:怂恿。[15]
杨中发也曾撰文《〈西游记〉与古交方言》(注:古交市,位于太原市西部山区,吕梁山脉东麓,属晋方言),列举了20条晋方言词汇:1、【花狸狐哨】;2、【咨牙来嘴】;3、【三曹对案】;4、【四马攒蹄】;5、【胡说散道】;6、【通同作弊】;7、【国卓国卓】;8、【蹼踏蹼踏】;9、【一递一拳】;10、【一递一把】;11、【试演试演】;12、【声声唤唤】;13、【孤拐脸】;14、【唿哨】:表示很快;15、【窄逼】:住房不宽敞;16、【筋节】:老年人身体好;17、【疾伶】:聪明伶俐;18、【只情】:尽情、一直;19、【家怀】:不认生,不客气,就像住在自己家里面一样;20、【勤谨】:勤劳、吃苦。[16]
李安纲也曾撰文《为什么说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指出:我们是山西晋南人,在读《西游记》的时候,也发现小说采用了我们晋南的方言系统。而且我们也能够用晋南的方言词汇系统,来解决那些淮安方言词汇系统所解决不了的问题。[17]
如何解释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存在大量山西方言?阎希言是最终定稿人可以很好解释!
⑵ 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为什么知道山西五台山秘魔岩?先请看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那牛王拚命捐躯,斗经五十余合,抵敌不住,败了阵,往北就走。早有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阻住道:“牛魔,你往那里去!我等乃释迦牟尼佛祖差来,布列天罗地网,至此擒汝也!”正说间,随后有大圣、八戒、众神赶来。那魔王慌转身向南走,又撞着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挡住喝道:“吾奉佛旨在此,正要拿住你也!”牛王心慌脚软,急抽身往东便走,却逢着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迎住道:“你老牛何往!我蒙如来密令,教来捕获你也!”牛王又悚然而退,向西就走,又遇着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敌住喝道:“这厮又将安走!我领西天大雷音寺佛老亲言,在此把截,谁放你也!”
这段提到的五台山秘魔岩、峨眉山清凉洞、须弥山摩耳崖、昆仑山金霞岭,根据百度搜索和检索古籍,发现只有五台山秘魔岩真实存在,其余都是作者凭空杜撰。
作者完全可以再凭空杜撰一个五台山不存在的岩洞或山岭名称,可是偏偏这个五台山秘魔岩真实存在。这说明他知道五台山有个秘魔岩。
如何解释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为什么知道五台山秘魔岩?阎希言是最终定稿人可以很好解释!
明代薛大训《历代神仙通鉴》载阎希言是山西蒲州(今运城市永济市)人,蒲州位于山西省最西南角。而五台山位于山西省西北,从地图上测量,直线距离大约500公里,古代交通极不发达,阎希言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去五台山?
明代王世贞《弇州续稿?阎道人希言传》载阎希言自述家山西,二十七八时行贩燕市(今北京)。
从地图上看,从蒲州(永济市)到燕市(北京),首先应该经过太原,再去北京。而五台山位于太原和北京之间,所以阎希言经过五台山是非常可能的。
2. 终南山和何道全注解的《心经》
清代笪蟾光《茅山志》卷九载:……而道人阎希言者,始来自终南……。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两处提到终南山: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正都在危急之处,忽然锺南山来了一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虎力大仙道:“陛下,左右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贫道将锺南山幼时学的武艺,索性与他赌一赌。”
但是,两处提到终南山不足以证明阎希言是最终定稿人。下面的发现才足以证明阎希言是最终定稿人!
南开大学陈洪提出他的发现:《西游记》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开头的偈语“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绒绳着鼻穿,挽定虚空结。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绝。休教他瞒我,一拳先打彻。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显然,《西游记》中的《心经》并非从佛门抄来,而是把全真道士“无垢子何道全”所注解的《心经》迻录过来。不仅迻录了正文,而且把“老何”的“准跋语”中的这篇长偈也全文照搬了。[18]
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在国内早已失传,上世纪从日本发现收藏于《卍续藏经》,又称《大日本续藏经》、《卍续藏》、《续藏经》。日本明治三十八年至大正元年(1905~1912)间,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等编集收录《大日本校订藏经》( 卍大藏经 )所未收者,而成此续藏。京都藏经书院刊行。
笔者研究了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又有新发现:世德堂本《西游记》还有多处出自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请看:
⑴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且如修行之人调伏身心,朝磨暮炼,功行未成之际,有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胜负心、贡高心、我慢心、杀害心、狼毒心、三毒心、怕怖心、邪心、妄心、无明黑暗心、种种不善之心
再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那昏君欢喜相谢,即着当驾官取一把牛耳短刀,递与假僧。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挺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那里头就骨都都的滚出一堆心来。唬得文官失色,武将身麻。国丈在殿上见了道:“这是个多心的和尚!”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
⑵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若干种种恐难同,休教差别走西东,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
再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牢靴。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
⑶ 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圆陀陀,光烁烁,亘古不坏
再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
这个“圆陀陀,光灼灼”在很多道教典籍中可以找到,但是,后面紧接“亘古”二字的,只有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
但是,这和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有什么关系?
大有关系!
龙门派大师伍冲虚(1574年—约1644年,江西南昌人)是第一个提出丘处机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的人,他在成书于明末1632年的《天仙正理直论》提到《西游记》作者是丘处机。 “邱真人西游雪山,而作《西游记》,以明心曰心猿,按其最有神通。”得到明清几百年间其他道教中人一致赞同。
龙门派大师悟元子刘一明(1734年一1821年,山西曲沃人)著《西游原旨》,也认为丘处机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
还有悟一子陈士斌著《西游真诠》、残梦道人汪澹漪著《西游证道书》、无名子张含章著《通易西游正旨》,含晶子著《丘真人西游记(评注)》等等,都认为丘处机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
这说明了什么?他们都没有看到过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否则,他们会认为,何道全才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
为什么龙门派大师伍冲虚、刘一明等绝大多数明清道人看不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
笔者认为,一个原因是,《心经》来自佛教,全真道士道士虽然不排斥佛教,但是对浩如烟海的《道藏》兴趣更大,穷一生精力都未必能够研读透彻,并无太大兴趣和过多精力去研究和传播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道士对佛教《心经》兴趣不大,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自然只能在很小范围流传。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出版行业、运输行业远不能和现在相比!很多书籍甚至是以手抄本流传。
龙门派大师伍冲虚、刘一明等绝大多数明清道人都看不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吴承恩等道教外人士能看到吗?当然更不可能!
既然如此,阎希言为什么能看到呢?
因为何道全长期在终南山修行,终南山诸多道观流传其著作。
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在国内失传多年,但是他的另一著作《随机应化录》流传至今,其中有:陕有全真道者,祖贯浙之四明人也。父居钱塘,而生何君道全。君自幼修道,号无垢子,云游东海之上,人未之奇也。厥后西来终南,……
而阎希言在来茅山之前,先后在终南山、武当山修行!阎希言有机会在终南山接触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
世德堂本《西游记》几处抄袭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这个发现极其重要,极大缩小了作者候选人范围。除非最终定稿人是阎希言,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绝大多数明清道人都看不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而作者却能看到?
3. 均州及武当山
⑴ 刘全进瓜
先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榜张数日,有一赴命进瓜果的贤者,本是均州人,姓刘名全,家有万贯之资。只因妻李翠莲在门首拔金钗斋僧,刘全骂了他几句,说他不遵妇道,擅出闺门。李氏忍气不过,自缢而死。……
……便问那进瓜的人姓名,那方人氏,刘全道:“小人是均州城民籍,姓刘名全。因妻李氏缢死,撇下儿女无人看管,小人情愿舍家弃子,捐躯报国,特与我王进贡瓜果,谢众大王厚恩。”……
……宫主(唐御妹李玉英)道:“我那里得个甚么皇兄、皇嫂!我娘家姓李,我的乳名唤做李翠莲,我丈夫姓刘名全,两口儿都是均州人氏。……
……刘全进瓜回阳世,借尸还魂李翠莲。他两个辞了君王,径来均州城里,见旧家业儿女俱好,两口儿宣扬善果不题。……
刘全进瓜故事最早出现在元代杨显之的杂剧《刘泉进瓜》,但是剧本内容已经遗失。现在各地还流传刘全进瓜的戏剧、故事、孝歌,内容有较大出入。
如很多戏剧、故事、孝歌并未提到刘全、李翠莲是均州人,有的说是山东曹州人[19],有的说是陕西户县人[20],秦腔传统戏《李翠莲上吊》说是陕西长安人[21]等等。曹州刘全进瓜故事没有唐御妹李玉英,而是景春公主。户县刘全进瓜故事也没有唐御妹李玉英,而是名字相同的李翠莲公主。秦腔传统戏《李翠莲上吊》甚至没有唐御妹李玉英对应人物,李翠莲不是借尸还魂,而是直接复活,被唐王认作御妹。
《武当山吕家河村民歌集》收集的《刘全进瓜》手抄本,与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故事最吻合:刘全、李翠莲都是均州人,都有唐御妹李玉英。[22]
不同之处是,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刘全进的是南瓜,而武当山民歌中刘全进的是北瓜。
世德堂本《西游记》为什么四次提到刘全、李翠莲是均州人?为什么与武当山民歌高度吻合?为什么武当山民歌中刘全进的是北瓜,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刘全进的却是南瓜?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可以很好解释这些谜团。请跟随笔者一一探究。
为什么世德堂本《西游记》四次提到他们是均州人呢?一种可能是,作者在均州或附近听说了这个被当地人加工过的故事。如果作者是在陕西户县或者山东曹州或者陕西长安听说这个故事,那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刘全、李翠莲就可能变成陕西户县人或者山东曹州人或者陕西长安人。还有一种可能是,作者把这个故事从外地带到均州传播,为了便于当地人记忆,于是把刘全、李翠莲改为均州当地人。——总之,作者如果没有到过均州或附近,为什么世德堂本《西游记》刘全、李翠莲是均州人而不是其它地方人呢?
为什么武当山民歌中刘全进的是北瓜,而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刘全进的却是南瓜?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太宗又再拜启谢:“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
李昕升考证,南瓜原产于美洲,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最早的记载是《福宁州志》卷三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年)传入福建。传入湖北最早的记载是《郧阳府志》卷十二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均州属于郧阳管辖。而传入江苏的最早记载是《丹阳县志》卷二记载隆庆三年(1569年)。[23]
明代薛大训《历代神仙通鉴》卷五十八载:阎希言……入武当凿石洞,打儿窝侧修行……岁癸酉(1573年)始辞武当航中吴(今常州),又数年陟三茅之巅,居华阳之基,已而移至故乾元观……
阎希言1573年离开湖北均州武当山去江苏,此时南瓜尚未传入湖北均州,而他抵达江苏,此时南瓜已经在江苏存在数年。可以说,南瓜在当时是一个新鲜事物,很多地方人没有见过,冥间当然也没有。因此,把冥间少北瓜改为南瓜,应该更符合人之常理。
⑵ 孙悟空去武当山请真武祖师发救兵
先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话表孙大圣无计可施,纵一朵祥云,驾筋斗,径转南赡部洲去拜武当山,参请荡魔天尊,解释三藏、八戒、沙僧、天兵等众之灾。他在半空里无停止,不一日,早望见祖师仙境,轻轻按落云头,定睛观看,好去处:巨镇东南,中天神岳。芙蓉峰竦杰,紫盖岭巍峨。九江水尽荆扬远,百越山连翼轸多。上有太虚之宝洞,朱陆之灵台。三十六宫金磬响,百千万客进香来。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鸟,幢幡摆赤裾。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空虚。几树榔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中。幽含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玉虚师相真仙地,金阙仁慈治世门。上帝祖师,乃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孕,怀胎一十四个月,于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初一日午时降诞于王宫。那爷爷;幼而勇猛,长而神灵。不统王位,惟务修行。父母难禁,弃舍皇宫。参玄入定,在此山中。功完行满,白日飞升。玉皇敕号,真武之名。玄虚上应,龟蛇合形。周天六合,皆称万灵。无幽不察,无显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
孙大圣玩着仙境景致,早来到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却至太和宫外,忽见那祥光瑞气之间,簇拥着五百灵官。那灵官上前迎着道:“那来的是谁?”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孙悟空,要见师相。”众灵官听说,随报。祖师即下殿,迎到太和宫。行者作礼道:“我有一事奉劳。”问:“何事?”行者道:“保唐僧西天取经,路遭险难。至西牛贺洲,有座山唤小西天,小雷音寺有一妖魔。我师父进得山门,见有阿罗揭谛,比丘圣僧排列,以为真佛,倒身才拜,忽被他拿住绑了。我又失于防闲,被他抛一副金铙,将我罩在里面,无纤毫之缝,口合如钳。甚亏金头揭谛请奏玉帝,钦差二十八宿,当夜下界,掀揭不起。幸得亢金龙将角透入铙内,将我度出,被我打碎金铙,惊醒怪物。赶战之间,又被撒一个白布搭包儿,将我与二十八宿并五方揭谛,尽皆装去,复用绳捆了。是我当夜脱逃,救了星辰等众与我唐僧等。后为找寻衣钵,又惊醒那妖,与天兵赶战。那怪又拿出搭包儿,理弄之时,我却知道前音,遂走了,众等被他依然装去。我无计可施,特来拜求师相一助力也。”祖师道:“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后又披发跣足,踏腾蛇神龟,领五雷神将、巨虬狮子、猛兽毒龙,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今日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一向海岳平宁,乾坤清泰。奈何我南赡部洲并北俱芦洲之地,妖魔剪伐,邪鬼潜踪。今蒙大圣下降,不得不行;只是上界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假若法遣众神,又恐玉帝见罪,十分却了大圣,又是我逆了人情。我谅着那西路上纵有妖邪,也不为大害。我今着龟、蛇二将并五大神龙与你助力,管教擒妖精,救你师之难。”行者拜谢了祖师,即同龟、蛇、龙神各带精锐之兵,复转西洲之界。不一日,到了小雷音寺,按下云头,径至山门外叫战。
这两段文字,部分内容出自《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天尊告曰:昔有今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娠,怀胎十四个月。於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建辰初三日午时,诞於王官。生而神灵,长而勇猛。不统王位,唯务修行。辅助玉帝,誓断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夜於王官中,发此誓愿,父王不能禁制。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中,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登天。玉帝闻其勇猛,执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以断天下妖邪。……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摄万灵。无幽不察,无愿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天尊告曰:吾於上元宫中,大会说法。忽下方黑毒怨气,冲上天界,大众咸惊。汝宜往彼,收断妖魔,拔济魂爽。真武神将,敬奉天尊教劫。乃披发跣足,踏腾蛇八卦神龟,部领三十万神将,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此狮子,毒龙猛兽,……
这两段文字还提到武当山的紫盖岭、芙蓉峰、治世门、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太和宫,作者是否去过武当山,非常值得仔细研究。
提到武当山的具体山峰和建筑名,未必到过武当山,也可能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请看明末小说《祷杌闲评》(又名《明珠缘》、《魏阉全传》,不题撰人):
第八回 程中书湖广清矿税 冯参政汉水溺群奸
……程中书舟过汉江,将到均州地方,只见前面一座高山,遂问从人道:“这是甚么山?”巡捕禀道:“是武当山。”进忠道:“闻得武当是玄天上帝的圣迹,何不去游游?”程中书遂传令要往武当进香。船家领命,即放船北去。行了一日,早有均州吏目带领人夫迎接。离均州三十里便是头天门,知州来迎接,吏目禀道:“从此上山,俱是旱路,请大老爷坐轿。”程中书分付,只着几名亲随跟去,余者俱着守船,不许乱行取罪。遂搭扶手上岸,坐了大轿,一行鼓乐仪从竟上出来。到山脚下,早有五龙宫道士迎接,入宫献茶办斋,天色已晚,就在本宫歇了。……
次早,吃过早斋,道士禀道:“从五龙上去,山路甚险窄,坐不得大轿,须用山轿,方好上去。”程中书上了山轿,从人不能骑马,也是山轿,皆用布兜子抬,两人在上扯拽而行,坐轿的皆仰面而上。一层层果然好座山,但见:
巨镇东南,中天神岳。芙蓉峰竦杰,紫盖岭巍峨。九江水接荆扬远,百越山连轸翼多。上有太虚宝殿,朱陆云台。三十六宫金磬响,百千万众进香来。舜巡禹狩,玉简金书。楼阁飞丹鸟,幢幡摆赤襟。天开仙院透空虚,地设名山雄宇宙。几树榔梅花正放,遍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中。幽禽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向日舞乔松。玉虚师相真仙地,金阙仁威治世宫。(这段描写武当山景色的词赋,明显是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个别文字有出入。)
程中书来到半山,有太和宫道官带领一班小道士来接,从人喝令起去,小道士齐声响动,鼓乐一派,云韶箫管之声清泠可听。进到宫里,道官备下香汤,丛了火,请程公沐浴上山。直至太和绝顶,祖师金殿前下轿,……程公上殿拈香,拜毕起来,四下观看,皆是浑金铸就,赞叹不已。直至山顶,放眼一望,真个上出重霄,下临无地,汉江仅如一线,远远见西北一座大山不甚分明,如龙蛇蜿蜒,问道:“那是甚么山?”道官道:“那是终南山的发脉。”程公道:“久闻武当胜概,果然名不虚传。”……
吃过早饭,道官请游山,程公换了方巾便服,带了从人,满山游玩,说不尽花草争妍,峰峦耸翠。来到紫盖峰,……
这几段文字提到武当山有紫盖峰、头天门、五龙宫、太和宫,还绘声绘色地详细描述了从均州上武当山登顶经过和见闻。
不熟悉武当山的人看了,会以为该文作者应该上过武当山。而笔者在十堰市生活几十年,多次上过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即古代均州)武当山,对武当山有相当的了解,所以一看就知道,该文作者根本没有到过武当山!完全是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有关武当山的山峰和建筑名,靠想象写出来的。
该文说“离均州三十里便是头天门,知州来迎接”。熟悉武当山的人知道,均州境内和武当山上并没有头天门。如果把一天门认作头天门,可是一天门在靠近太和宫的山上,怎么会在几十里外、汉江旁边的均州城呢?
该文又说“到山脚下,早有五龙宫道士迎接”。 熟悉武当山的人知道,五龙宫明明在山上,山脚下是玉虚宫和遇真宫。据多个文献记载,明代道士们迎送政府官员主要集中在山脚下遇真宫。
该文还说“程中书来到半山,有太和宫道官带领一班小道士来接”。 熟悉武当山的人知道,不论是从紫霄宫还是从五龙宫上太和宫,都要经过半山南岩宫,此时来迎接的应该是南岩宫道士才对,太和宫还远着呢!
该文描写武当山景色的词赋,明显是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而《封神演义》也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请看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吕岳
话说杨戬借土遁,来至火云洞,此处云生八处,雾起四方,挺生秀柏,屈曲苍松,真好所在。怎见得?
巨镇东南,中天胜岳;芙蓉峰龙聪,紫盖岭巍峨。百草含香,味炉烟鹤唳;踪上有玉虚之宝,朱陆之灵台。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鸾,亭台隐紫雾。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叁清;几个桃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前:幽乌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火云福地真仙境,金阙仁慈治世公。
请注意最后一句,世德堂本《西游记》是金阙仁慈治世门,而《封神演义》是金阙仁慈治世公,《祷杌闲评》则是金阙仁慈治世宫!
不熟悉武当山的人看不出其中的微妙差别蕴藏的秘密,他们可能望文生义,把“治世门”理解为治理世界的法门。其实,“治世门”是明代武当山的进山大门,是刻有“治世玄岳”四字的门牌坊,但它不是朱棣大修武当山时建的,而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由嘉靖亲笔书写并修建的。
《封神演义》把“治世门”改为“治世公”,也许是作者知道火云洞不应该有武当山的“治世门”。而《祷杌闲评》作者应该看到了《封神演义》的“治世公”,又不知道世德堂本《西游记》的“治世门”是什么意思,于是猜测为武当山有一个“治世宫”。如果他去过武当山,还会把“治世门”改为“治世宫”吗?
《祷杌闲评》作者虽然提到了武当山的山峰和建筑名,还绘声绘色地详细描述了上武当山经过和见闻,但是,他肯定没有上过武当山!他是通过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武当山的一些山峰和建筑名,靠想象写出来的。
那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也提到了武当山的山峰和建筑名,是否上过武当山呢?是否也是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的呢?
书中提到紫盖岭,应该是指武当山紫盖峰。
而芙蓉峰,武当山没有,但是有大、小两座莲花峰。古代芙蓉是莲花、荷花的别称,请看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魏晋乐府诗《青阳渡》: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隋代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书中提到的芙蓉峰,是武当山莲花峰的别名。如同武当山还有一个别名太和山一样,很多古文中武当山和太和山同时出现。
而治世门、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太和宫确实是武当山的建筑,孙悟空从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到太和宫也完全符合明代香客上山实际路线。
尤其是治世门对应的“治世玄岳”门牌坊,各种古籍均记载为玄岳门,现在武当山当地人也称呼为玄岳门,唯有世德堂本《西游记》称之为治世门。如果作者没有到过武当山,没有亲眼见过“治世玄岳”门牌坊,而是道听途说或者从书上获知,那么书中就不应该是治世门而是玄岳门。
从世德堂本《西游记》对武当山的准确描述看,作者应该到过武当山。而阎希言长期在武当山修行,符合这个特征。
吴承恩没有到过均州武当山的记载,为了解释为什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中有均州武当山,有人猜测说,吴承恩曾经在湖北蕲州荆王府担任八品纪善,荆王去武当山朝拜,所以把他也带去了。——这纯属猜测,却没有切实证据。而且,这个猜测经不起推敲,后面将详细论述。
由于治世门修建于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所以,李安纲提出的作者是唐新庵(1469年-1526年)可以被排除。马武山、丁建强提出的杨慎(1488年 —1559年)也可以排除,因为杨慎在嘉靖三年(1524年)被罢官发配至云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偷偷迁往四川,但因被人检举揭发,又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被押回云南,根本没有机会去武当山。
⑶ 猪八戒自述的修行过程出自张三丰
柳存仁、李安纲、陈洪等先后发现,世德堂本《西游记》很多诗词和片段出自全真道冯尊师、张伯端、马丹阳、何道全。笔者想到,阎希言长期在武当山修行,不可能不熟知在武当山享有盛誉的张三丰及其著作。如果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校订者,那么,必然会引用张三丰著作的片段。
按照这个思路顺藤摸瓜,笔者果然找到证据!请看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猪八戒道:“是你也不知我的手段!上前来站稳着,我说与你听: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再看清代汪锡龄《张三丰先生全集?玄关交媾曲》
上至昆仑泥丸顶,下至重渊涌泉穴。
以及《张三丰先生全集?玄关一窍歌》
龙吟逼,虎啸迫,灵龟吸尽金乌血。
4. 阎希言独特的日常言论在书中多处体现
笔者接着想到,如果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校订者,那么阎希言日常的言论,一定能够在《西游记》中发现。
果然,按照这个思路顺藤摸瓜,笔者再次找到新证据!先请看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弇州续稿?阎道人希言传》载:“……道人绝不为人道其所由得,叩之以延年冲举之术,亦不应。唯劝人行阴骘,广施予,勿淫勿杀,勿忧勿恚(发怒的意思)、勿多思而已。……”
再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常言刃字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
上士无争传亘古,圣人怀德继当时。刚强更有刚强辈,究竟终成空与非。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
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牢肸。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这一去顿脱群思,潜心正果。才是: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修禅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
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
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那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无礼!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
……行者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足有碗来粗细,拿在手中道:“不要走!也让老孙打一棍儿试试手!”唬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
上面提到“无忧无虑会元龙”、“但要三思戒怒欺”、“千思万虑终成妄”、“ 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这一去顿脱群思”、“无虑无忧来佛界”、“喜怒忧思须扫净”、“无爱无思自清净”以及孙悟空打杀喜怒爱思欲忧六贼,与阎希言“唯劝人……勿忧勿恚(发怒的意思)、勿多思而已”高度吻合!这是道教大修行人的修行心得体会。
再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古来阴骘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三藏滴泪道:“徒弟啊,你是一个不慈悯的!我出家人,积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
诗曰:释门慈悯古来多,正善成功说摩诃。万圣千真皆积德,三皈五戒要从和。比丘一国非君乱,小子千名是命讹。行者因师同救护,这场阴骘胜波罗。
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行者道:“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
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正是:积功须在慈悲念,佛法兴时僧赞僧。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莫说!莫说!若说千金为谢,半点甘雨全无。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如来讲罢,对众言回:“……但那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如来方开怜悯之口,大发慈悲之心,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
上面提到的“古来阴骘能延寿”、“ 阴功须积三千”、“ 我出家人,积功累行”、“ 万圣千真皆积德”、“这场阴骘胜波罗”、“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积功须在慈悲念”、“但论积功累德,老孙送你一场大雨”,以及如来指出南赠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多贪多杀,多淫多诳,”与阎希言“唯劝人行阴骘,广施予,勿淫勿杀”高度吻合!
吴承恩一生仕途不畅,还曾经被诬陷入狱,晚年郁郁寡欢,放浪诗酒,以酒解愁。他的《对酒》诗可见其心境:
客心似空山,闲愁象云集;前云乍飞去,后已连翩入;回环杳无端,周旋巧乘隙。劳劳百年内,未省何时毕。闻古有杜康,偏工扫愁术。问愁何以扫?杯斝能驱除。年时不能饮,对酒成长吁。剥琢闻叩门,良友时过余。延之入密室,共展千年书。顾愁忽已失,花鸟同欣如。
一个整日忧思不断、以酒解愁的人,怎么可能在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劝人“无忧无虑会元龙”、“但要三思戒怒欺”、“千思万虑终成妄”、“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这一去顿脱群思”、“无虑无忧来佛界”、“喜怒忧思须扫净”、“无爱无思自清净”?他靠什么无忧无虑?像《对酒》诗中那样“闻古有杜康,偏工扫愁术。问愁何以扫?杯斝能驱除”?那为什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中通篇没有劝人以酒解愁、以达到无忧无虑的语句呢?
以上考证可以看出,阎希言在茅山修复荒废的乾元观,身份最符合华阳洞天主人,如果他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不但可以很好解释书中为什么蕴含大量全真道高道的语录和修行义理以及高深的《易》理,而且还可以很好解释书中出现的山西方言、五台山秘魔岩、终南山、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片段、刘全为什么是均州人、为什么有武当山的准确描述、为什么猪八戒自述的修行过程出自张三丰、为什么书中多处与阎希言独特的日常言论高度吻合。其他候选人如吴承恩等都无法同时解释这些谜团。
尤其是书中几处出现何道全《般若心经注解》片段、多处与阎希言独特的日常言论高度吻合,基本上确定了阎希言必定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终定稿人!其他候选人如吴承恩等都很难甚至无法解释这两点。
那么,阎希言为什么要校订世德堂本《西游记》?
这个问题胡义成曾经撰文数篇指出过:全真道主导的“西游故事”创作,以平话、杂剧、队戏、宗教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推进,最后由茅山道士阎希言师徒定稿。
杨悌《洞天玄记》前序也揭示了,道家编作戏文《西游记》阐道,杨升庵作《洞天玄记》,与《西游记》同一意图:
……世之好事者……编作戏文……而亦有感人之道焉,波及瞿昙氏,亦有《西游记》之作……
其曰唐三藏者,谓己真性是也。其曰猪八界者,玄珠谓目也。其曰孙行者,猿精谓心也。其曰白马者,谓意,白则言其清静也。其曰九度至流沙河,七度被沙和尚吞噉,沙和尚者,嗔怒之气也。其曰常得观世音救护,观世音者,智慧是也。其曰一阵香风还归本国者,言成道之易也。人能先以眼力看破世事,继能锁心猿、拴意马,又以智慧而制嗔怒、伏群魔,则成道有何难哉?
什氏之用意密矣,惟夫道家者流,虽有韩湘子蓝关记、吕洞宾修仙等记,虽足以化愚起儒,然于阐道则未也。吾师伯兄太史升庵,居滇一十七载,游神物外,遂仿道书,作《洞天玄记》,所谓《西游记》者同一意。其曰行山者,身也。昆仑者,头也。六贼者,心意眼耳口鼻也。降龙伏虎者,降服身心也。人能如此,则仙道可冀矣。此书当与《西游记》并传可也。……嘉靖壬寅(1542年)冬十月吉旦门下弟飞云山人紫庭真逸杨悌用安序
陈洪也曾经撰文指出:一、从今本《西游记》可以发明大量全真教的痕迹,阐明在《西游记》成书的过程中有教门中人物染指颇深;二、百回本成书之前,西游故事已在多种民间宗教中流传,而其情节及人物都与教义特殊是内丹术发生了关系;三、这些民间宗教多受到全真教或深或浅的影响。因此,断定《西游记》在成书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全真教化”的环节当非牵强。
陈洪还发现:山东快书高(元钧)派的《弟子名录》(抄本)有序一篇,内云:“高派山东快书系(全真道)邱祖龙门派山东老张门,……创建门户时,从《太山全真晚坛作业经》中,取开头三十个字,作为本门辈字排列次序:‘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和教永圆(元——原书如斯,陈按)明。至理宗诚信,高尚嗣法兴。’……据此可知,山东快书的来源与全真道有关;反过来讲,全真道曾与说唱艺术有亲密的关联。翻检中国文学史,宗教与说唱关系甚密。佛教的俗讲,道教的道情,都是初为传教之工具,后渐掺入故事,成为绝对独破的文学式样。……[24]
不仅山东快书来源于全真道,笔者也发现,流传各地的道情戏,无一不源自道教。还有流传于各地的大鼓、渔鼓、琴书、坠子等,其传人都承认源自邱祖龙门派。不难看出,至少在元明两代,民间说唱艺人的主体就是全真龙门派道士。
世德堂本《西游记》中有三处提到道士唱道情词,请看: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好大圣,按落云头,去郡城脚下,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左臂上挂着一个水火篮儿,手敲着渔鼓,口唱着道情词……
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行者)摇身一变,又变做一个道童:头挽双抓髻,身穿百衲衣。手敲鱼鼓简,口唱道情词。
……行者道:“怎的大王却着恼呵?”小妖道:“正在那里着恼哩。你去与他唱个道情词儿解解闷也好。”
王世贞《弇州续稿·阎道人希言传》载:阎道人者,名希言,不知何许人。……喜饮酒,量不过三四升,酣畅自适则歌道情曲以娱坐者……
明代薛大训《历代神仙通鉴》卷五十八载:阎希言……或班荆歌道情……
可知阎希言也爱唱道情。
那么全真道士唱的道情词有哪些呢?
明代李诩(1506年-1593年)《戒庵老人漫笔?禅玄二门唱》卷五载:道家所唱有道情,僧家所唱有抛颂,词说如《西游记》、《蓝关记》,实匹休(媲美、比配的意思)耳。
清代李斗(1749年-1817年)《扬州画舫录》载:……大鼓书始于渔鼓简板说孙猴子……
大鼓、渔鼓都源自邱祖龙门派,既然大鼓书始于渔鼓简板说孙猴子,那么,《西游记》肯定是元明两代全真道士说唱的曲目之一!
所以,作为丘处机全真道龙门派传人的阎希言,平日很可能就经常说唱《西游记》!
笔者注意到,山西各地流传的道情戏《刘全进瓜》,也应该是阎希言平常说唱曲目,有可能是他从山西带到武当山,并添加进世德堂本《西游记》。因为罗懋登《西洋记》中提到的另一个版本《西游记》,其中唐王游地狱有相老儿故事,但是没有刘全进瓜故事。
阎希言为什么要校订世德堂本《西游记》?因为《西游记》本身就是全真道士几百年间为了阐道不断创作、修改、完善、传播的,他不过是继续做这件事情而已。
那么,世德堂本《西游记》中,有哪些内容是阎希言添加的呢?由于没有之前的完整版本的《西游记》对比,所以很难准确确定哪些内容是阎希言添加的。
以笔者看来,回目多含丹道术语,是阎希言添加的。每回首尾的点明此回表达寓意的简短诗词,如上面提到包含“无忧无虑会元龙”、“但要三思戒怒欺”、“千思万虑终成妄”、“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这一去顿脱群思”、“无虑无忧来佛界”、“喜怒忧思须扫净”、“无爱无思自清净”等内容的诗词,应该是阎希言添加的。借书中人物之口讲修行道理的语句,应该是阎希言添加的。还有大量抄袭自道教经典和以前全真道高道的诗词,也应该是阎希言添加的。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可能是阎希言独创的。总之,涉及到道教和高深修道奥秘的内容,都可能是阎希言添加的。
三、李春芳参与了润色
北京图书馆沈承庆率先提出世德堂本《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青词宰相”李春芳,主要理由有两条:1.李春芳少时曾在茅山华阳洞读书,号“华阳洞天主人”。 2.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有一首诗:“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沈承庆发现,这首诗的第四、五、六、七四句,暗含“李春芳老人留迹”。[25]
李春芳少时曾在茅山华阳洞读书,不过自号“华阳洞天主人”却没有证据,只是猜测他可能因此以“华阳洞天主人”自称。但是,借居别人的华阳洞读书就可以自称华阳洞天主人吗?所以这个理由难以服众。
而诗中暗藏名字,这个说法有些牵强。
有支持吴承恩作者说的人则提出,华阳洞天主人就是吴承恩,因为在连云港云台山就有华严洞、朝阳洞两个山洞,两洞名字各取一字,连起来就是“华阳”。
如果这么牵强附会的解释也能算作理由,那么也可以认为丘处机是《西游记》作者,因为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比丘国中的“丘”自和上面诗句“电绕长春赛禹汤”的“长春”二字,连在一起就是丘长春——这正是丘处机的号!
沈承庆提出的李春芳作者说,虽然这两个理由不是很充分,但是却可以很好解释书中为什么有大量江淮方言,作者为什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还熟知皇宫景象、官府机构、各种豪华美食,还熟悉道教。因此,得到胡孚琛、郭健等很多人赞同,近年来成为挑战吴承恩作者说的最有力竞争人选。
胡义成率先提出阎希言师徒是世德堂本《西游记》最主要定稿人,同时认为,“华阳洞天主人绝非李春芳”[26] 、“李春芳肯定不是作者”[27]、 “李春芳从思想上和风格上就根本不可能具备整理《西》稿的条件,他以华阳洞天主人自居也无确切证据和理由,故吾不取,得另寻他人。”[28]
然而笔者认为,以阎希言的文学功底,不足以写出书中文笔华丽的诗词赋,其人生阅历,不足以写出皇宫景象、官府机构、各种豪华美食。
综合各家研究,笔者逐渐产生一个朦朦胧胧的感觉,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应该不是一个人有能力完成,而是阎希言在以前流传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基础上整理、校订、添加一些个人思想,然后请李春芳补充完善细节、添加诗词赋润色,共同完成。笔者发现三个证据,揭示了李春芳必然参与世德堂本《西游记》创作。
1. 李春芳极可能是阎希言道门弟子,胡义成提出的阎希言师徒应该包括李春芳
句容热线论坛网友“玩玉” 2016年7月24-25日发文《明代句容籍宰相李春芳与孔贞运家世考释》说:句容市档案局保存有茅山《良常胡氏家谱》,该谱在明代续修时,请李春芳作序,李春芳序文写到“余承国恩,许归田里,因得与方外之流,论养生之术,于三茅洞天,既就陶公故趾,建玉皇阁,为焚修之所。阁东北五里许,良常仙境在焉,时引故乡父住来话旧其中”序后落款“万历己卯(1579年)春三月”。[29]还附有图片
三茅洞天就是华阳洞天别称。陶公即陶弘景,曾经在乾元观修行,陶公故趾就是乾元观。而玉皇阁,据钱谦益(1582年—1664年)《牧斋初学集书?建玉皇阁疏后》载: 乾元观在小茅山西北郁冈山下,自充符张尊师住持,崇饰尊严,殿宇岿然。而玉皇殿阁未就,中常侍李君捐赀缔构,又为文以唱导。充符书来,请余记其后。……岁在甲申(1644年),四月初五日谨书。——这是钱谦益在李春芳修建玉皇阁六十五年之后再次重修时所记,可知玉皇阁就是乾元观内的玉皇殿。
明代陈文烛(1525年-?)《乾元观记》载:茅山乾元观,盖有阎蓬头像,云蓬头者,即希言道人,以仙化,而藏其骨也。……且观废,遗碑断而为三。一夕,将毁于火,风雨晦冥,雷大作,碑复立,皆有神异。而师复修之。……乾元之设旧矣。其待希言而兴乎!……——可知乾元观本已荒废,由阎希言修复并振兴。
李春芳告老还乡之后,在三茅洞天乾元观建玉皇阁焚修,与方外之流论养生之术,不可能不结识修复乾元观的阎希言!他应该是阎希言的大施主、修复乾元观的赞助人。
《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诗作《中极殿大学士少师赠太师石麓李公春芳》:“三年奉居诸,曾不见喜怒。状元做宰相,素履若韦布……晚岁频好道,至人讫难遇”,该诗显示,李春芳晚年好道,难遇至人。至人是指得道明师,《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云:……四者,延龄度世,名曰仙人;五者,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六者,炼气成神,名曰神人;七者,炼神合道,名曰至人。
笔者认为,李春芳晚年好道,四处访道求师,一直没有遇到得道明师,最后在茅山遇到修复乾元观的阎希言,并捐资修建玉皇阁,在其中修行,与阎希言有相当长时间朝夕相处,他极可能是阎希言道门弟子。
明代达官贵人拜道人为师屡见不鲜、不足为奇。王岗发现:……耳濡目染下,藩王们对道教的兴趣被点燃了。他们中有的人成为道教宗师而被纳入教派谱系,有的亲自施演道教仪式,有的成为道士的赞助人,有的资助道观的修建和日常运行,有的编撰刊刻道教书籍。……“藩禁”制度禁止藩王加入道教教团以及受箓成为道士,但很多藩王对此视若无睹,包括一些等级最高的、统治着最主要藩府的亲王。如朱权,成了道教正一派的净明道的宗师。其他一些宗藩人士则将他们的道教身份认同凌驾于宗室身份之上。辽王朱宪?,甚至在平日里也穿着道士法服。吉藩的朱常淳,是全真教龙门派的一个成员,他为了逃避继承王位,不惜诈死。[30]
笔者还发现李春芳不仅对道教感兴趣,还对佛法、王阳明心学感兴趣。
清代《钦定四库全书 念庵文集》载:答李石麓 内外两忘乃千古入圣秘密语,凡照应扫除皆属内境,安排酬应皆属外境,二境了不相干,……非静极何以入悟?——念庵即罗洪先(1504年-1564年),嘉靖八年(1529年)中状元,后因触怒皇帝罢官回乡,精研王阳明心学,入武当山修道,武当山状元岩因此得名。这里罗洪先点拨李春芳修道诀窍。
明代释如惺《大明高僧传》卷四载:释真节号素庵。襄阳人也。……师之学富内外,诸方每以龙象推之。……句曲李石麓学士盟为方外交。——李春芳不仅结交道士,还与高僧为友。
清代黄宗羲(1610年-1695年)《明儒学案》载:胡直字正甫,号庐山,……仲夏,李石鹿公(讳春芳,字子实,兴化人。官元辅)延予过家,训诸子,因尽闻王心斋公之学(讳艮,字汝止,安豊场人,阳明先生高弟子)——胡直从王阳明弟子学习心学,应李春芳之邀传授诸子。
2.七拼八凑、驴唇不对马嘴的词赋揭示了世德堂本《西游记》由两人合作
先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话表孙大圣无计可施,纵一朵祥云,驾筋斗,径转南赡部洲去拜武当山,参请荡魔天尊,解释三藏、八戒、沙僧、天兵等众之灾。他在半空里无停止,不一日,早望见祖师仙境,轻轻按落云头,定睛观看,好去处:巨镇东南,中天神岳。芙蓉峰竦杰,紫盖岭巍峨。九江水尽荆扬远,百越山连翼轸多。上有太虚之宝洞,朱陆之灵台。三十六宫金磬响,百千万客进香来。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鸟,幢幡摆赤裾。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空虚。几树榔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中。幽含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玉虚师相真仙地,金阙仁慈治世门。
十堰市语文老师周力据此认为吴承恩到过武当山。她猜测吴承恩曾经在湖北蕲州荆王府担任八品纪善,荆王去武当山朝拜时,把他也带去了。荆王府离李时珍的家只有一公里,据此猜测吴承恩也结识了常到武当山采药的李时珍,李时珍为吴承恩当导游。世德堂本《西游记》“丝线诊脉”出自李时珍。[31]
但是,如果深入研究这首描写武当山的词赋,就会发现大有蹊跷、暗藏玄机。这首词赋其实是七拼八凑、驴唇不对马嘴,抄袭于不同古人著作:
⑴ 巨镇东南,中天神岳。
巨镇东南出自元代黄镇成(1287年-1362年)《会稽南镇庙》(位于浙江绍兴):
巨镇东南表海邦,玉书金简昔人藏。云从禹会奔侯国,星列周官奠职方。
已祝洪釐尊社稷,更磨贞勒写文章。幅员今已同王制,敕使年年摄荐璋。
中天神岳即中岳嵩山。公元695年,武则天封禅嵩山,改中岳为神岳。据《旧唐书·礼仪志四》记载,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雍卅永安人唐同泰伪造瑞石于洛水,献给武则天。其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则天于是加封洛水之神,又以嵩山与洛水接近,因馥嵩山为神岳,授中天王,并为之置庙。唐玄宗时,改封中岳神为中天王,宋真宗时封为中天崇圣帝,元时加封为中天大宁崇圣帝。
⑵ 芙蓉峰竦杰,紫盖岭巍峨。
出自《水经·湘水注》:衡山有三峰:一名紫盖, 一名石囷,一名芙蓉。 芙蓉峰最为竦杰,……
⑶ 九江水尽荆扬远,百越山连翼轸多。
出自元代傅若金(1303年-1342年)《登南岳》:
万壑千峰次第开,祝融最上气崔嵬。九江水尽荆扬去,百粤山连翼轸来。
入树恐侵玄帝宅,牵萝思上赤灵台。明年更拟寻春兴,应及潇湘雁北回。
⑷ 上有太虚之宝洞,朱陆之灵台。
出自宋代陈田夫《南岳总胜集》:湘中记云,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
会稽南镇庙、中岳嵩山、南岳衡山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也无一与武当山相同,怎么能用来描述武当山的位置呢?
武当山有与南岳衡山同名山峰芙蓉峰和紫盖峰,但是武当山上哪里有衡山“朱陵之灵台,太虚之宝洞”呢?
试想,如果你去过北京,你会这样驴唇不对马嘴地描述北京吗:“北京,在秦岭之北、长江之南、南海之滨,有长江大桥、中山陵”?
再试想,吴承恩、李春芳或者其他文人到过武当山,能不写几首诗词吗?他们不会根据武当山的地理位置、景观建筑准确描述吗?
如果他们到过武当山,并写过几首诗词,那么随便挑选一首用在世德堂本《西游记》中,都不会驴唇不对马嘴,怎么会莫名其妙地抄袭古人描写会稽南镇庙、中岳嵩山、南岳衡山的诗句呢?
迄今没有吴承恩到过武当山的记载。笔者检索《大岳太和山志》、《明实录》中历代明帝派遣官员到武当山祭拜的记载,都没有派遣李春芳的记载。李春芳这种级别的官员如果到武当山,不可能没有记载,所以他肯定没有到过武当山。
这首七拼八凑、驴唇不对马嘴的描写武当山的词赋,暗藏玄机,透露出什么?
应该是一位博览群书、文学功底深厚的文人,应一位熟悉武当山的人邀请,根据后者提供的武当山山峰和建筑名,翻出自己脑海中记忆的诗文,拼凑了这么一首描写武当山的词赋。至于是不是符合武当山实际,这不重要,书中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多的是,如唐代取经故事,皇宫、官制却是明代的,甚至外国的皇宫、官制也和中国一样。本来就是人为编造的神话,本来就不符合实际,再多一点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完成了润色。这种七拼八凑、驴唇不对马嘴的词赋在《封神演义》中也大量出现,后面将举例说明。
如果阎希言是世德堂本《西游记》定稿人,他身边有李春芳这样知识储备丰富、文学功底深厚的文人,他能不请李春芳润色吗?
3.《封神演义》大量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诗词赋,为什么却早于后者出版?
笔者朦胧感觉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应该不是一个人有能力完成,而是阎希言在以前流传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基础上整理、校订、添加一些个人思想,然后请李春芳补充完善细节、添加诗词赋润色,共同完成。这个朦朦胧胧的感觉一经上面的发现证实,另一个猜想马上也有了答案:《封神演义》和世德堂本《西游记》应该有共同作者!
早就有不少人发现,《封神演义》几十处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诗词赋,曾经有人说两书作者会不会是同一人?但他又说这种可能性很小,没有证据。
笔者偶然发现李春芳不可能不结识阎希言之后,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之谜如茅塞顿开,不仅如此,马上联想到,既然阎希言能请李春芳补充完善细节、添加诗词赋润色,作为李春芳同乡好友的《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为什么就不能?如此一来,两书有大量近似甚至完全雷同的诗词赋就不难理解了!
很多人发现,《封神演义》几十处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诗词赋,如上面《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吕岳中描写火云洞的词赋,显然抄袭自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中描写武当山的词赋。
再列举两例,百度西游记吧网友“渭城小卒”发现:
⑴ 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刬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但见那:……风气呼号,雷声激烈。熌掣红绡,雾迷星月。风鼓的尘沙扑面,雷惊的虎豹藏形,熌幌的飞禽叫噪,雾漫的树木无踪。那风搅得个通天河波浪翻腾,……
《封神演义》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气化三清
有赞为证:风气呼嚎,乾坤荡漾;雷声激烈,震动山川。电掣红绡,钻云飞火;雾迷日月,大地遮漫。风刮得沙尘掩面,雷惊得虎豹藏形,电闪得飞禽乱舞,雾迷得树木无踪。那风只搅得通天河波翻浪滚,……
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通天河,怎么跑到《封神演义》里面的诛仙阵去了?
⑵ 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诗曰:
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 三教会破诛仙阵
广成子来禀老子与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师至矣。”老子与元始率领众门人下蓬来迎接。见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见:
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祥云更异常。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语岂狂。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闲极乐是西方。
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赤脚大仙向如来献梨和火枣,所以有大仙赤脚枣梨香。《封神演义》中西方接引、准提哪来的枣梨香呢?[32]
和世德堂本《西游记》一样,《封神演义》中的很多诗词赋也是不符合场景实际,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了润色。
那么按理说,《封神演义》必然晚于世德堂本《西游记》出版。可是刘振农发现,罗懋登的《西洋记》抄袭了《封神演义》:
《西洋记》有明确出版年月,作者罗懋登自叙署期为“万历丁酉岁菊秋之吉”,即万历二十五年(1597)秋天;叙中提及该书写作目的是因“今日东事倥偬”,即日本丰臣秀吉于万历二十年(1592)发动的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战争,则其写作开始可能即在此时。产生于万历二十至二十五年间的作品已经杂窃到《封神传》(封神演义),则其出版一定远在此前,这道理简单明确。
至于《西洋记》杂窃《封神传》的证据,我们来看两书中一些对应抄传的诗歌。这是非常简单明了而又无可辩驳的事实论据。《封神演义》十三回有一首太乙真人劝阻石矶娘娘追赶哪吒时自我分剖身份的诗歌,诗曰:
交光日月炼金英,一颗灵珠透室明。
摆动乾坤知道力,避移生死见功成。
逍遥四海留踪迹,归在三清立姓名。
直上五云云路稳,紫鸾朱鹤自来迎。
此诗诗意符合元始弟子太乙真人的身份,特别是“一颗灵珠透室明”,关系到哪吒是“灵珠子化身”,一出生即“满地红光”、“金光射目”,是“金光洞里有奇珍,降落尘寰辅至仁”,和书中人物情节配合无间,绝对是《封神演义》特定情节中的原装诗歌,不可能在另种情况下写成。许仲琳因为是自己写的诗,所以在四十五回将其抄充为同等身份的惧留孙“作歌”时,下意识将“一颗”改为“二粒”,这说明他充分了解自己诗意。但在《西洋记》十二回回首,我们也看到这首诗,仅仅改动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字:
交光日月炼金英,一颗灵珠透室明。
摆动乾坤知道合,逃移生死见功神。
逍遥四海留踪迹,归去三清立姓名。
直上五云云路稳,紫鸾朱凤自来迎。
两相对照,罗懋登连“一颗灵珠”的含意都没有捉摸到,只顺手改了莫明其妙的几个字,就把一首有针对性的诗变成“这都是说道家的诗儿”,其强抄硬挪的手法实在无可避讳,由此即充分证明了鲁迅先生的《西洋记》“杂窃”《封神传》,言之有据不可移易,换言之即要《封神》出版一定在《西洋记》前。
考虑到章先生的“一册”说,此诗正在“一册”数内,为避口舌之争,我们再看一个对应传抄例证。《封神》四十七回赵公明追赶燃灯道人,路遇萧升曹宝搭救,赵询问“尔是何人”,二人笑答:
堪笑公明问我家,我家原住在烟霞。
眉藏火电非闲说,手种金莲岂自夸。
三尺焦桐为活计,一壶美酒是生涯。
骑龙远出游苍海,夜久无人玩物华。
此诗结合答问,流畅完整地表达了两位道者的生活风貌,诗意雅驯,在《封神》中不失为好诗。但在《西洋记》十三回回首,它以另一种面貌出现,诗曰:
你是僧家我道家,道家丹鼎煮烟霞。
眉藏火电非闲说,手种金莲不自夸。
三尺太阿为活计,半肩符水是生涯。
几回远出游三岛,独自归来只月华。
后诗抄袭套用至为明显,由于不敢改动韵脚,竟然让道家的丹鼎去“煮烟霞”,烟霞若能煮成金丹,道家岂不真成了喝风吃烟的人物?而罗懋登自注此诗为“这一首诗也是说道家要胜僧家之意”,可是除了抄袭者强行改造的第一句外,哪里有一点僧道相争的意思?[33]
笔者也发现,《西洋记》第五十六回 护法神奶儿扬威,和合二仙童发圣也提到了《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封神。
……你说这老者是哪个?原来渭河里钓鱼、飞熊入梦、八十岁遇文王、开周家八百年天下的万神之祖姜子牙是也。那一块金砖即时间煎干了涧水,小神没处安身,只得随着姜子牙走上天去。去了一向,他又不封小神一个官爵,小神不得已,却又走下天曹来……
《西洋记》卷首录万历丁酉岁(1597年) 罗懋登自叙,叙中提及该书写作目的是因“今日东事倥偬”,即日本丰臣秀吉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 发动的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战争,则其写作开始可能即在此时。既然罗懋登的《西洋记》抄袭了《封神演义》,那么《封神演义》出版时间应该早于1597年甚至1592年。
《西洋记》还多次提到《西游记》内容,但是与出版于万历壬辰年(1592年)的世德堂本《西游记》大相径庭,上面已经列举。
《西洋记》大量抄袭各种古代诗词赋,还抄袭了《封神演义》故事和诗词赋,却找不到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诗词赋。这说明罗懋登肯定没有看过世德堂本《西游记》,《封神演义》早于世德堂本《西游记》出版。
但是刘振农错误认为,《西游记》大量抄袭沿用《封神演义》。[34]
那么问题来了,《封神演义》大量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诗词赋,为什么却早于后者出版?
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两书有共同作者!否则,《封神演义》作者如何能在世德堂本《西游记》出版之前看到它?这是笔者率先从《西洋记》推断出来的!
那么这个共同作者是谁呢?首先要知道《封神演义》作者是谁。
学术界现在普遍认为,《封神演义》作者是江苏兴化的陆西星。那么兴化的陆西星如何能够在世德堂本《西游记》出版之前看到它,并抄袭它呢?因为陆西星和阎希言有共同的熟人——李春芳!李春芳和陆西星是同乡好友,陆西星《南华副墨》的“序”乃李春芳之弟李齐芳作,“后序”为李春芳次子李茂材作。
那么,阎希言校订完世德堂本《西游记》,请李春芳润色。李春芳带回老家兴化,陆西星的《南华副墨》能请李春芳的弟弟和儿子作序,有何理由不请李春芳这样一位博览群书、文学功底深厚的好友为《封神演义》润色呢?陆西星请李春芳为《封神演义》润色,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李春芳为阎希言校世德堂本《西游记》和陆西星创作《封神演义》两本书润色,不仅存在这种可能,而且必须这样才能解释得通,为什么《封神演义》大量抄袭世德堂本《西游记》诗词赋,却早于后者出版。
其他人选如吴承恩、唐新庵、杨慎等都无法解释这个谜团!因此,世德堂本《西游记》必须有李春芳参与润色。
李春芳为世德堂本《西游记》润色,还可以解释书中为什么出现关于盱眙的详细描述。请看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功曹笑道:“大圣宽怀,小神想起一处精兵,请来断然可降。适才大圣至武当,是南赡部洲之地。这枝兵也在南赡部洲盱眙山蠙城,即今泗洲是也。那里有个大圣国师王菩萨,神通广大。他手下有一个徒弟,唤名小张太子,还有四大神将,昔年曾降伏水母娘娘。你今若去请他,他来施恩相助,准可捉怪救师也。”行者心喜道:“你且去保护我师父,勿令伤他,待老孙去请也。”
行者纵起筋斗云,躲离怪处,直奔盱眙山。不一日早到,细观真好去处:南近江津,北临淮水。东通海峤,西接封浮。山顶上有楼观峥嵘,山凹里有涧泉浩涌。嵯峨怪石,槃秀乔松。百般果品应时新,千样花枝迎日放。人如蚁阵往来多,船似雁行归去广。上边有瑞岩观、东岳宫、五显祠、龟山寺,钟韵香烟冲碧汉;又有玻璃泉、五塔峪、八仙台、杏花园,山光树色映蠙城。白云横不度,幽鸟倦还鸣。说甚泰嵩衡华秀,此间仙景若蓬瀛。
大圣点玩不尽,径过了淮河,入蠙城之内,到大圣禅寺山门外,又见那殿宇轩昂,长廊彩丽,有一座宝塔峥嵘。真是:插云倚汉高千丈,仰视金瓶透碧空。上下有光凝宇宙,东西无影映帘栊。风吹宝铎闻天乐,日映冰虬对梵宫。飞宿灵禽时诉语,遥瞻淮水渺无穷。
行者且观且走,直至二层门下。那国师王菩萨早已知之,即与小张太子出门迎迓。……
敦玉林提出 :关于《西游记》作者的问题,迄今为止,学界尚未有一致的意见。沈承庆先生不久前在其新著中提出,《酉游记》的作者是李春芳,面非吴承恩。至此,关于《西游记》作者的争讼,看来基本上是集中在吴、李二人身上了;这吴、李二人又都是“江淮之人”,则《西游记》如前人所说“出淮人之手”这个格局基本可定。那么,在吴、李这两个“准人”中,又究为其谁?笔者近日细读《西游记》,发现《西游记》与盱眙关系甚为密切,非同一般,由此认定《西游记》作者不管姓甚名谁,必是一个十分熟悉旰眙,熟悉盱眙的山水风貌、方言俚语、风土人情的人士;反过来,就可以将对盱眙熟悉与否,当作判认《西游记》作者身份的一个极具份量的砝码。……那么,在《西游记》作者的人选中,谁的足迹显示出与盱眙关系密切?我们期待着这方面的证据材料出现。这也是《西游记》为我们提出的一个待解之谜。[35]
笔者检索古籍,均未发现阎希言、李春芳、吴承恩到过盱眙的直接证据。但笔者发现明代陈子龙(1608年-1647年)《皇明经世文编?李石麓文集》,其中有李春芳《平成瑞应诗册序》、《重筑高家堰记》,赞颂潘季驯建高家堰治理淮河水患。李春芳亲眼目睹了潘季驯建高家堰治理淮河功绩,“予荷先帝恩,得解机务,归老淮南,顾频年苦昏垫,迄无宁宇,今者幸睹平成之绩”。“予家兴化,盖患水尤甚。今得睹平成之绩,安于田里,有厚幸焉,淮守宋君伯华、山阳令鲁君锦属予为记。”
高家堰与离盱眙都位于洪泽湖畔,相距不过40公里,走水路的话可以乘船直达,走旱路的话堤坝就是马路,交通十分便利,李春芳有没有可能去盱眙呢?
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李春芳没有理由不去。这个理由笔者开始也没有发现,直到后来发现,盱眙是朱元璋祖陵所在地,明代帝王每年派遣大臣祭拜祖陵,如南京礼部右侍郎杨起元、南京礼部尚书湛若水等。
试想,作为皇帝心目中最信任的宰相,李春芳到了高家堰,有何理由不去近在咫尺的祖陵祭拜呢?
甚至,李春芳到高家堰,可能就是为了去盱眙而路过。因为此时李春芳已经从宰相位置退休,没有职责和义务督查治淮。而盱眙不仅是风景名胜区,更是皇帝祖陵所在地。李春芳文必称“余承国恩”、“予荷先帝恩”,既然如此对皇帝感恩,到了高家堰,岂能不祭拜不到一天路程的皇帝祖陵?
四、李春芳弟弟李齐芳精通中医药
先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行者笑道:“不是胡柴,你都听我道来: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
……长老又道:“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散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行者接了线头,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寸脉;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关脉;又将大指托定无名指,看了尺脉;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从头诊视毕,却将身抖了一抖,把金线收上身来,厉声高呼道:“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证。”……
……沙僧乃道:“大黄味苦,性寒无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夺诸郁而无壅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名之曰将军。此行药耳,但恐久病虚弱,不可用此。”行者笑道:“贤弟不知,此药利痰顺气,荡肚中凝滞之寒热。你莫管我,你去取一两巴豆,去壳去膜,捶去油毒,碾为细末来。”八戒道:“巴豆味辛,性热有毒,削坚积,荡肺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行者道:“贤弟,你也不知,此药破结宣肠,能理心膨水胀。快制来,我还有佐使之味辅之也。”……
很多中医专家认为,作者精通中医药。周力认为,吴承恩曾经在湖北蕲州荆王府担任八品纪善,荆王府离李时珍的家只有一公里,据此猜测吴承恩也结识了常到武当山采药的李时珍,世德堂本《西游记》“丝线诊脉”、《本草》等出自李时珍。
这个猜测有待商榷。首先,此《本草》未必专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前已经有汉代《神农本草经》、魏晋《吴普本草》、南北朝《本草经集注》、唐代《新修本草》、宋代《嘉祐补注本草》、《政和重修经史证类本草》等等。
其次,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书于万历六年(1578年),而吴承恩于隆庆四年(1568年)离开荆王府回江苏。
如果不是李时珍,那么,书中这些有关中医药的内容又是谁写的呢?所有关于阎希言和李春芳的记载,都没有提到他们精通中医药。
笔者继续研究,终于又发现李春芳弟弟李齐芳精通中医药!
黄俶成发现:……(陆)西星称齐芳“精理色脉,宜入医术”。[36]
色脉是什么?笔者是外行,百度了一下,就是中医的望色和切脉。第六十八回行者论述的,不正是望色和切脉吗?
兴化市中医院朱杰教授撰文介绍明代兴化的中医名家,其中有:
李齐芳(1523-1592),……南京中军都督府都事,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之胞弟。医著有《宦邸便方》(明钱后崖辑,李齐芳增辑)、《妇幼图诀药方》2卷、《辩证》1卷附1卷。其中《妇幼图诀药方》,上卷治小儿杂症,下卷专治痘疹。提出的育儿观“饮食必节,寒热相均,毋爱惜太过”被后世公认。[37]
朱杰教授还撰文谈《封神演义》里的中医药:
……《封神演义》还写到柴胡、升麻等中药。如第五十八回“子牙西岐逢吕岳”写时值西岐发生瘟疫,杨戬奉命寻药,神农在紫芝崖拔起一草,杨戬问这草叫什么名字,为何能急济寒疫。神农答:“此草生来盖世无,紫芝崖下用功夫。常桑曾说玄中妙,寒门发表是柴胡。”柴胡为“治疗少阳病之王”,用治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最为合适。还有第八十回“杨任下山破瘟癀”,开篇诗句“须臾遍染家家尽,顷刻传尸户户殂”,一语道出瘟疫流行的惨状。第八十一回“子牙潼关遇痘神”开篇诗曰:“痘疹恶疾胜疮疡,不信人间有异方。疱紫毒生追命药,浆清气绝索魂汤。时行户户应多难,传染人人尽着伤。不是武王多福荫,枉教军士丧疆场。”说的是姜子牙与六十余万将士兵卒,“骤染颗粒之疮,莫辨为痈为毒,恹恹待尽,至呼吸以难通,旦夕垂亡,虽水浆而莫用。”痘疹乃是传染之病,若少救迟,俱是死症,神农拔一草递与杨戬,曰:“此药能救痘疹之患也。”杨戬问此草何名。神农仍以偈语为证:“紫梗黄根八瓣花,痘疮发表是升麻。常桑曾说玄中妙,传与人间莫浪夸。”升麻主要有升举透发及清热解毒等功效,为“透疹升陷之王”。
《封神演义》涉及痘疹等瘟疫流行的描述及其他中医药文化的内容,虽是文学描写,亦可窥见作者饱读中医及丰富阅历之一斑。[38]
两篇文章都是朱杰教授所写,可是他没有把李齐芳《妇幼图诀药方》下卷专治痘疹和《封神演义》涉及治疗痘疹联系起来。
陆西星《南华副墨》的‘序’乃李春芳之弟李齐芳作,‘后序’为李春芳次子李茂材作。那么,陆西星《封神演义》中的治疗痘疹等中医药知识,为什么不能是李齐芳添加进去的呢?李春芳润色的世德堂本《西游记》中的中医药知识,为什么不能是李齐芳添加进去的呢?
所以笔者认为,李春芳、李齐芳共同参与了世德堂本《西游记》和陆西星《封神演义》创作!
五、尊道还是贬道?
世德堂本《西游记》究竟是尊道还是贬道,一直争论不休。说是贬道吧,书中为什么蕴含大量全真道高道的语录和修行义理?说是尊道吧,书中为什么猪八戒把三清圣像扔进粪坑?为什么很多妖精是道士?请看笔者一一解读。
1.猪八戒把三清圣像扔进粪坑并非出自阎希言之手,而是后人添油加醋。
先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八戒道:“此处路生,摸门不着,却那里藏他?”行者道:“我才进来时,那右手下有一重小门儿,那里面秽气畜人,想必是个五谷轮回之所。你把他送在那里去罢。”这呆子有些夯力量,跳下来,把三个圣像拿在肩膊上,扛将出来。到那厢,用脚登开门看时,原来是个大东厕,笑道:“这个弼马温着然会弄嘴弄舌!把个毛坑也与他起个道号,叫做甚么五谷轮回之所!”那呆子扛在肩上且不丢了去,口里啯啯哝哝的祷道:“三清三清,我说你听:远方到此,惯灭妖精,欲享供养,无处安宁。借你坐位,略略少停。你等坐久,也且暂下毛坑。你平日家受用无穷,做个清净道士;今日里不免享些秽物,也做个受臭气的天尊!”祝罢,烹的望里一捽,灒了半衣襟臭水,走上殿来。
一些人据此认为,作者不可能是全真道士,全真道士不可能编写猪八戒把三清圣像扔进粪坑。他们认为,作者是一位熟悉佛道、但是并非佛道修行人士的文人所写。
可是,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行者将身一抖,收了毫毛,对君臣僧俗人说道:“这些和尚实是老孙放了,车辆是老孙运转双关穿夹脊,捽碎了,那两个妖道也是老孙打死了。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国王依言,感谢不尽,遂送唐僧出城去讫。
这里,孙悟空劝国王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笔者认为,猪八戒把三清圣像扔进粪坑,这段情节应该不是出自阎希言之手,而是后人故意添油加醋,制造幽默感,迎合读者对故事的趣味性要求。
世德堂本《西游记》并非完全出自作者之手,出版商进行了修改、补充。先请看曹炳建《<西游记>佚本探考》一文:
《休庵影语》的文字如下:
余幼时读《西游记》,至《清风岭唐僧遇怪木棉庵三藏谈诗》, 心识其为后人之伪笔,遂抹杀之。后十余年,会周如山云:“此样抄本,初出自周邸,及授梓时订书,以其数不满百,遂增入一回。先生疑者,得毋是乎?”盖《西游》作者,极有深意:每立一题,必有所指,即中间科诨语,亦皆关合性命真宗,决不作寻常影响。其末回云:《九九数完归大道三三行满见真如》……三三九九,正合九十九回。而此回为后人之伪笔,决定无疑。
……盛于斯的这一段文字,至少透露了三种《西游记》的版本信息:
第一种版本,即盛于斯所读本。从盛于斯文章中所透露的信息看, 这是一种百回本,基本情况和世德堂本差不多,但也有不同。盛于斯所提到的《清风岭唐僧遇怪 木棉庵三藏谈诗》一回,在世本中为第六十四回,回目为《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其中“清风岭”既不见于流传的西游故事,也不见于世本;“木棉庵”也和“木仙庵”不同。另外,盛氏所读本的末回为《九九数完归大道 三三行满见真如》。这大致同于世本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但和世本第九十八回回目“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也有相同之处。相互对读之下,倒是世本第九十八回的“行满见真如”与九十九回的“行满道归根”,两个“行满”重复。由此可见,盛于斯所读本和世本既有不同,但在基本用语上又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这证明,盛于斯所读本并不是现存《西游记》版本中的任何一种。因此,如果有人能发现其回目同于盛于斯所记录的这两回回目的《西游记》版本的话,很可能就是盛于斯所读本,至少也和盛于斯所读本有一定关系。……[39]
可以看到,世德堂本《西游记》在出版、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出版商和后人的修改、增补。
笔者认为,猪八戒把三清圣像扔进粪坑,不一定是出版商添油加醋,很大可能是李齐芳添油加醋。
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多官又问道:“用何引子?”行者道:“药引儿两般都下得。有一般易取者,乃六物煎汤送下。”多官问:“是何六物?”行者道:“半空飞的老鸦屁,紧水负的鲤鱼尿,王母娘娘搽脸粉,老君炉里炼丹灰,玉皇戴破的头巾要三块,还要五根困龙须:六物煎汤送此药,你王忧病等时除。”多官闻言道:“此物乃世间所无者,请问那一般引子是何?”行者道:“用无根水送下。”……
半空飞的老鸦屁,紧水负的鲤鱼尿,王母娘娘搽脸粉,老君炉里炼丹灰,玉皇戴破的头巾要三块,还要五根困龙须:六物煎汤送此药,你王忧病等时除。——这些药引世间根本不可能有,于是改用无根水。既然世间根本不可能有,直接说用无根水即可,为什么要添盐加醋、拐弯抹角?就是故意制造幽默、迎合读者对故事的趣味性要求!
王母娘娘搽脸粉、老君炉里炼丹灰、玉皇戴破的头巾,不但被当作治病的药引,而且和老鸦屁、鲤鱼尿并列在一起煎汤服用,这种对王母娘娘、老君、玉皇的不敬,和猪八戒把三清圣像扔进粪坑,颇有相似之处。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关于中医药的文字是李齐芳写的,那么猪八戒把三清圣像扔进粪坑,也很有可能是他写的。
2. 为什么很多妖精是道士?
先请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终南山来了一个全真(这里的全真并非专指全真道士,而是像黄冠、羽士、方士、真人一样,都是道士别称),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害死乌鸡国王,变作国王篡位。后来发现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都是三清弟子,会五雷法,虎力大仙自称幼时在终南山学的武艺,而羊力大仙在小茅山学来的大开剥。
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供奉三清圣象的黄花观道士是七个蜘蛛精的师兄蜈蚣精。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寿星的坐骑白鹿偷偷下凡,变作道人,当上比丘国国丈,要吃小儿心。
很多人认为,世德堂本《西游记》中帝王身边的妖精道士,影射的是出入皇宫、深受嘉靖皇帝宠幸的邵元节、陶仲文等道士。对此笔者赞同。
道士受皇帝宠幸、出入皇宫,在外人看来,这是道门的荣耀才对啊!如果世德堂本《西游记》作者是道士,为什么却对这些受皇帝宠幸、出入皇宫的道士深恶痛绝、把他们描写为妖精?
请先看看张三丰对这些受皇帝宠幸、出入皇宫的道士和尚的态度。清代汪锡龄《张三丰先生全集》载:
诗挫番僧
成化中,方士流行一时,赐以诰勅,号为真人者几盈都。下而西番僧札巴,坚参以秘密教,获竉赐号『大智慧佛』,出入乘高舆,虽显贵过街皆避其前导。一日札巴归赐院,突见褴褛道人于照璧上题诗云:『纷纷方士满朝端,又见番僧压显官,这等奴才称释道,老君含笑世尊劝。』款落坤断补题。札巴见之大怒,命士卒擒之,风沙起处道人不见,或曰:坤卦断而言补者,此丰字也,于是共知为真仙三丰焉。厥后札巴之势稍挫。
一戏方士
成化中,羽流扰扰,出入禁廷。祖师甚恶之,一日遇方士赵王二姓者,知其存心鬼蜮,将挟异术北行,因化为教主形状,以诡之曰:『吾张天师也,飞符召神,我法甚效,君等愿学否?』赵王不信,祖师乃自空指画,倐有天兵天将往来云气中,二人始异之,跪求符箓。祖师伪为密嘱状,赐之数符,二人大笑而去。其时李孜省以五雷法得幸,二人投之,因此进身,帝询其能,二人以天师传符对,并请帝致斋三日,演法一观。帝如其教,临期大设法坛,支吾终日不验,帝怒其奸诈,立命侍卫毙之。
圆通子曰:『真仙之恶方士,犹君子之恶小人乎。吾师七戏方士,以正法簸弄邪法,务使群邪术败,宠幸日衰而后已。如吾师者,应封为荡邪卫正护国天师也。厥后成化末,罢夺僧道封号,虽系用科道言,安知不因吾师之默破其术,而乃疎之欤。以下六则俱作如是观。
(后面还有六个戏弄、惩治方士的故事略)
这等奴才称释道,老君含笑世尊劝。真仙之恶方士,犹君子之恶小人乎。——张三丰鄙视和厌恶这些受皇帝宠幸、出入皇宫的方士(即道士),阎希言为什么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茅山部汇考》中有李维桢《茅山游记》载:道人阎希言……其教奉全真净洁,与诸道流殊。
李维桢《大泌山房集?乾元观众供田记》载:赞助、护持阎希言建乾元观的王世贞等 “宗伯京兆邑长吏咸议,以为(乾元)观领全真教,与(茅山)诸宫道不谋……”
可知阎希言在茅山传播全真道,与茅山原有的道派清浊分明,道不同不相为谋。世德堂本《西游记》批的是旁门外道,而不是全真道。请看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那龙王喏喏连声道:“敖顺不敢相助。大圣原来不知,这个孽畜苦修行了一场,脱得本壳,却只是五雷法真受,其余都躧了旁门,难归仙道。这个是他在小茅山学来的大开剥。……”
这里作者通过龙王之口对茅山原有道派进行了抨击,认为是旁门,难归仙道。
再看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样?”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这是作者通过祖师之口指明什么是旁门。再请看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行者道:“想必那道士还有甚么巧法术,诱了君王?若只是呼风唤雨,也都是旁门小法术耳,安能动得君心?”……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行者近前一步,合掌奏道:“陛下,这些旁门法术,也不成个功果,……
……这正是:广大无边真妙法,至真了性劈旁门。……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推倒旁门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还。……
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土地道:“大圣休焦恼,天蓬莫懈怠。但说转路,就是入了旁门,不成个修行之类,……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诚为道小魔头大,错入旁门枉费身。……
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行者道:“悟净说得有理。师父,你且睡觉,明日等老孙同你进朝,看国丈的好歹。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
以上是作者对旁门外道的批判,下面这句才代表作者的立场: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行者将身一抖,收了毫毛,对君臣僧俗人说道:“……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
三教归一,这是全真道提倡的。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重阳教化集》:“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张三丰《大道论》:“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 佛离此道不成佛, 仙离此道不成仙。”何道全《 随机应化录》:“道冠儒履释袈裟,三教从来总一家。”
世德堂本《西游记》明显是全真道士对旁门外道的鞭鞑,是符合全真道教义的,否则,明清全真道高道为什么不但不认为是贬道,反而赞赏有加,认为是丘处机祖师大作?
六、是尊佛抑道,还是借佛传道?
很多人以为世德堂本《西游记》是尊佛抑道,有人甚至认为是和尚或者佛教居士写的。这是知识面不够宽广、认识不够深入的体现。
世德堂本《西游记》不可能是和尚或者佛教居士写的,因为佛教徒不会宣扬道教。可是书中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那如来正讲到这: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
如来这段话,不是出自佛教经典,而是出自道教经典《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天尊告曰:汝等众生,从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空无定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若能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
还有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三藏闻言,急合掌应道:“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净而千种穷。若乃坚诚知觉,须当识心:心净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行,万行自全;若云采阴补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唐僧这段话,出自元代道士彭致中《鸣鹤馀音》收集的三于真人《心地赋》:世事无穷,观来尽空。既向玄门受教,便於心地下功。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於寂灭之中。原夫要长灵苗,先持心地。六根净而千种灭,三界空而百端治。见闻知觉,是障道之元因;恬淡清虚,乃颐真之大义。若乃坚成学道,须当了心。心静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侵。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付何求。明知诸法皆空,万缘都罢,行功打坐,乃道之狂。布惠施恩,即德之诈。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直要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动,万行自全,……
佛教徒岂能故意借如来、唐僧之口宣讲道教经典而不是佛教经典?只有全真道徒才可能这样做,因为全真道倡导三教平等、三教一家!再看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菩萨将金箍藏了,执了锡枚,径下灵山。……那菩萨到山脚下,有玉真观金顶大仙,在观门首接住,……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长老急整衣,抬头观看,见他身披锦衣,手摇玉塵。身披锦衣,宝阁瑶池常赴宴;手摇玉塵,丹台紫府每挥尘。肘悬仙箓,足踏履鞋。飘然真羽士,秀丽实奇哉。炼就长生居胜境,修成永寿脱尘埃。圣僧不识灵山客,当年金顶大仙来。孙大圣认得他,即叫:“师父,此乃是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他来接我们哩。”……
西方佛教圣地灵山,怎么会有道教玉真观金顶大仙?这一定出自全真道士手笔!
全真道与佛教的关系,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请看丘处机《沁园春·赞佛》:
净梵王宫,太子殷勤,雪山六期。
把世情我态,丝毫断念,云根水谷,麻麦充饥。
芥纳须弥,毛吞大海,自古男儿了悟时。
超生灭,任循环宇宙,不管东西。
圆成无得无知。
信法界、空空寂灭机。
又勿劳习定,安禅作用,偷闲终日,打坐行治。
大理无时,真功非相,动静昏昏合圣规。
无高下,但能通般若,总证牟尼。
再看何道全《随机应化录》:师游,西渡黄河,至湛首座庵,与老僧坐话间,有一僧来听法。老僧曰:无法可说。师曰:此乃真说法也。岂不闻《金刚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师至那州佑德观,有秀聚峰和尚参师。问念佛二字。师曰:何必远求,自己的佛如何不认?假如请将西方佛来,却把你自家佛放在何处?汝不闻川老云:若言他是佛,自己却成魔。道云:身中自有真元始,何须心外觅天尊。儒云:吾身自有一太极也。和尚再问曰:请师开示念佛捷径法门,〔如何〕得见佛面?师笑曰:吾语汝。古人云:念佛一声应一声,本来面目太分明,无心杖子敲桃核,直教惊动裹头人。此乃是说破佛之真面目也。且念佛法门有三等,一降魔,二观想,三参究。此三段俱不在念佛数珠上。如初学念佛之人,先须念佛降魔,魔伏念灭,方入法门。若不如是,枉劳神气,终不成功。紧要降魔灭念,念佛时不要丝毫念起,将杂念作正,要把顽心换佛心。如若根基浅薄,急换不过,乃自思忖:我乃是念佛之人,何有此念,此是业根。如此自持自戒,再将佛号慢慢举起,一声至十声,或至百声,莫教杂念间断,有念即扫,无念即举。……
复有心禅和尚参师,请问本来面目是何物?师作颂曰:
无形无影果难寻,达者分明昧者沈。直待皮肤脱落尽,圆陀陀地一团金。
师至东海大伊山古佛陀寺,与梁和尚语间,有铁牛和尚参师,拜求指个生死路头,教个出身之处。师曰:有成有败,是生死路头;无去无来,是出身之处。铁牛拜云:终朝只在轮竿上,不识芦花对蓼红。……
《随机应化录》中记载了多位佛教和尚向何道全求教,如果不是何道全有深厚的佛学修养,那些和尚怎么会慕名求教呢?道士研究佛法,这在普通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而如果对全真道有一定了解,就会见怪不怪了。
明代薛大训《历代神仙通鉴》卷五十八载:(阎希言弟子称)……我师三教先生……。
王世贞作诗称阎希言“闲披缁衲礼禅客,或戴黄冠称道民”,说阎希言有时穿僧衣会见参禅者,与何道全如出一辙。
全真道不仅不排斥佛教,而且吸收佛法、认为三教一家。世德堂本《西游记》是借佛传道,如果对全真道有一定了解,就很容易看明白这点。
七、日本广岛浅野图书馆藏世德堂本《西游记》应该最早
曹炳建研究世德堂本《西游记》发现:
《西游记》世德堂本存世四套,分别是台湾世本、目光世本、天理世本和浅野世本;前三种世本和浅野世本虽然同属世本系统,但又是两个有着明显差别的子系统。从现有材料看,很难确定前三种世本和浅野世本的先后关系。……[40]
笔者看了曹炳建分析,也觉得从文字上无法确定。但是笔者从插图对比分析,认为日本广岛浅野图书馆藏本应该最早。请看下面对比
浅野版插图1
台湾版(也就是国内保存的影印版)插图1
浅野版右边有“王少淮写”四字,据考证,他是万历年间刻工。[41]“王少淮写”四字,表明版权所有人。
而台湾版没有这四字。
如果是台湾版复刻浅野版王少淮的插图,而台湾版刻工不是王少淮,去掉“王少淮写”四字很好理解。
如果是浅野版复刻台湾版的插图,而浅野版刻工是王少淮,注明“王少淮写”四字,岂不是公开宣告,王少淮是盗版人?
还有几个地方,也揭示了是台湾版复刻浅野版插图:
1.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兵器,浅野版是镂空的(外框黑内部白),而台湾版是实心的(全黑)。还有猪八戒脚下那个兵器,也是一样。
刻画实心的工作量小,不需要继续镂空。
2.右上角那扇门,浅野版是镂空的横条,加不镂空的竖条。而台湾版是原点组成的横条,无竖条。
浅野版的细节比台湾版的细节复杂。
仔细对此这几处细节,可以看出,刻画浅野版的工作量大于台湾版。
再看其它几张插图
浅野版插图2
台湾版插图2
注意看猪八戒和唐僧头上的似乎是石头的东西的线条,以及猪八戒和唐僧的鞋。浅野版的细节比台湾版的细节复杂。
浅野版插图3
台湾版插图3
浅野版扇子上方和下方各一只蝴蝶,台湾版只有下面这只蝴蝶。
浅野版左下角地面草叶子是镂空的,台湾版则是实心的。
浅野版左下角盆景石头后面是点点花枝,台湾版则是草叶。
浅野版的细节比台湾版的细节复杂。
如果是台湾版复刻浅野版的插图,刻工删繁就简,很好理解。
如果是浅野版复刻台湾版的插图,刻工画蛇添足,增加细节和工作量,就难以理解了。
因此,从浅野版插图标注了刻工姓名,以及细节更复杂、工作量更大,笔者认为,浅野版应该早于台湾版。
八、为世德堂本《西游记》作序的陈元之可能是一位刺史
为世德堂本《西游记》作序的陈元之是谁呢?过去没有检索到同名人物,一些学者纷纷给出猜测。
胡义成认为就是阎希言大弟子舒本住。[42]胡令毅认为是唐光禄,而且唐光禄就是华阳洞天主人。[43]施鸥认为是陈锡,字元之。[44]胡雄杰认为是陈文烛,陈文烛是吴承恩好友,他编纂的《淮安府志》有吴承恩著《西游记》,后人据此轻率认为吴承恩著世德堂本《西游记》。[45]白玉基也认为是陈文烛。[46]
笔者检索到《钦定四库全书?幔亭集》巻五有明代徐熥(1561年—1599年)《赠陈元之刺史》:
先生宗炳流,山水卧中游。隐矣能自适,澹然何所求。
紫云当日梦,黄菊此时秋。投老六溪上,依稀如十洲。
明代并无刺史官职,但是人们往往习惯上把知州称呼为刺史。
陈元之刺史与徐熥在世年代应该相差不远,而为世德堂《西游记》作序是1592年,有有可能是同一人。
参考文献:
[1]陈毓罴. 新发现的两种《西游实卷》考辨[j]. 中国文化, 1996(01):48-58.
[2]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j].社会科学战线,1983(04):295-305.
[3]田尚,冯佐哲.《徐霞客游记》与《徐霞客西游记》[j].读书,1980(05):64-72.
[4]徐朔方.论《西游记》的成书[j].社会科学战线,1992(02):256-265.
[5]张成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任过新野知县──兼述《西游记》中的新野方言[j].南都学坛,1995(04):85-87.
[6]苏兴.吴承恩年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胡义成.《西游记》首要作者是元明两代全真教徒[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5-14.
[8]胡义成.论明代江苏茅山龙门派道士闫希言师徒是今本《西游记》定稿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65-68.
[9]胡义成.全真教徒苦撰《西游》四百年[j].池州师专学报,2004(02):46-52.
[10]胡义成.“内证”显示元明全真道士是《西游记》创作主体[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09-116.
[11]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90626218.html
[12]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90537861493649987.html
[13]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144005
[14]https://www.sohu.com/a/151729785_817963
[15]杨秉祺.章回小说《西游记》疑非吴承恩作[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2):62-66+61.
[16]杨中发.《西游记》与古交方言[n].太原日报,2009,9(9):16
[17]李安纲.西游记文化学刊第一辑[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8]陈洪.《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新证[j]. 文学遗产, 2015(05):172-178.
[19]https://tieba.baidu.com/p/5530325928
[20]https://blog.sina.com.cn/s/blog_951766790102x44i.html
[21]https://www.360doc.com/content/19/0730/22/33754336_852062644.shtml
[22]李征康,屈崇丽.武当山吕家河村民歌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518-538.
[23]李昕升.南瓜如何“占领”中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183006-1015214.html
[24]陈洪 ,陈宏.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j].文学遗产,2003(06):110-120+144.
[25]沈承庆.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0
[26]胡义成.论今本《西游记》定稿者即明代道士闫希言师徒[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13-20
[27]胡义成.《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是谁?——近年国内关于《西游记》定稿者及主旨讨论的述评[j].运城学院学报,2006(04):32-42.
[28]胡义成.破解《西游记》最终定稿者之谜的一个同时期署名破译参照系——《越绝书》以隐语署名和明代杨慎破译其作者的经验教训[j].社会科学论坛,2013(02):40-46.
[29]https://bbs.jrhot.com/thread-1325860-1-1.html
[30]王岗.明代藩王与道教:王朝精英的制度化护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31]周力.西游记武当之谜[m].湖北:长江出版社,2013.
[32]https://tieba.baidu.com/p/6059361565
[33]刘振农.《封神演义》成书年代考实 兼及《西游记》成书的一个侧面[j].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11).
[34]刘振农.两部神魔小说成书先后考[j].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1).
[35]敦玉林.《西游记》及其作者与盱眙[j].明清小说研究,2001(04):182-191.
[36]黄俶成.明代小说史上的三个李春芳[j].明清小说研究,1990(z1):139-151.
[37]朱杰.丹宇精舍昼锦街,明代医家众星耀[n].兴化日报,2019,8(3):8
[38]朱杰.《封神演义》里的中医药[n].中国中医药报,2019,9(11):8
[39]曹炳建.《西游记》佚本探考[j].明清小说研究, 2011(02):114-128.
[40]曹炳建.《西游记》世德堂本与李评丙本校勘的启示[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6):26-30+164.
[41]陈晓,杨森.世德堂本《西游记》插图艺术特点[j].文艺评论,2013(10):71-75.
[42]胡义成.《西游记》陈元之序言揭密——论陈元之即阎希言大弟子舒本住的文本证据及其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01):30-38.
[43]胡令毅.论《西游记》校改者唐鹤征——读陈元之序(一)[j].昆明学院学报,2010,32(01):62-69.
[44]施鸥.与《西游记》相关的几位重要人物初考[j].文史杂志,2017(04):81-84.
[45]胡雄杰.金陵板百回本《西游记》存疑问题考析(二)
.https://xw.qq.com/cmsid/20220316a054jx00
[46]白玉基.《西游记》千古之谜揭开了?真实作者竟非吴承恩!
https://www.sohu.com/a/360409347_43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