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小夫
近日冯小刚导演关于电影《速度与激情7》“看不到人心”的言论再引一大波热议关注,其实对于一部美国超级商业大片来说它自身的剧情甚至都可以弱化,更何况“人心”部分?显然从另个层面来分析,冯导的“人心论”更多的代表着对现象级电影的担忧以及中国电影良好发展的期望。因而那些去人冯导十多月未更的微博开撕的朋友们,是否该多“解毒”下冯导忧影忧民的苦心?
就冯导的"人心说",本人则不免想到正追看到不要不要的反间谍类电视剧《于无声处》。这部现代国安反间谍剧以题材的特殊性备受关注,在体现现代国安侦查员在与国际间谍斗智斗勇不见硝烟但却惊心动魄的故事中,也让观众对“国家安全部门”则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当然正邪对抗环环紧扣悬疑重重的故事中的各色人物的“人心”也一一展露,剧集对此亦有着精彩精细并深刻深度的呈现,值得沉思。
对“人心”描写比较印象深刻的当属角色“陈其乾”(赵立新饰演),这个上海精明小男人形象饱满突出,“抑郁质”性格特征鲜明,因此在角色身上关于“人心”、“人性”等方面的挖掘、承载是比较吃重的。特别是剧中几场“陈其乾”举报同事写告发信的剧情,相信很多人是印象较深并且也有各自的讨论和理解。确实“陈其乾”在几次举报中不乏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比如对于自己和“张文鸿”因为“韩伟光”被诬陷撤职之后而引发的主任职位之争,只要自己举报“张文鸿”情况属实,那么一小部分直接利益获得者便是自己。
应该说“陈其乾”身上有着那么一点点既得利益者的小心思,甚至于他偷摸翻“张文鸿”的抽屉并发现外国护手霜并实物举报的行为已经严重的侵犯了个人隐私,可以上升到“陈其乾”个人道德素质人品人格的大问题上。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抛开他一点点的私心之外,他个人私德和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中的权衡和立场还是非常决断坚定的。最起码他是向“国家安全机构”实名举报,还算光明磊落当然他的行为背后也是有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
毕竟故事是发生在1980年,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经历十年文革之后重新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尤其是政治上进行体制改革,提出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思想上确立实事求是路线,并得到整体的空前解放。因此整个当时的社会状况、社会环境深深的影响民众,而身为性质特殊属于高级保密行业的军工厂的工程师助理,并且有着高学历接触外国文化思想的“陈其乾”必然是有着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所以他首先是要处于忠于国家忠于组织的原则才会去举报有形迹可疑的出卖国家利益的人,即便对方是他的同事。
所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认知下使“陈其乾”举报同事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电视剧对于这方面的描写是非常客观的讲述,虽然是展现人性的某些方面但更多的是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并且完全可以由剧情联系到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当然了客观呈现的不仅仅是“陈其乾”的人心人性,剧集在其他人物的人心刻画也是非常细腻吸引的,如对“马东”(胡军饰演)在完成任务中所经受的各种考验和心理情感变化等清晰的描写,“冯书雅”(左小青饰演)在“马东”影响下的种种思想意识的改变,以及“汪崇义”(刘威饰演)的私心虚荣心也刻画鲜明等等不一而足。
窥一斑而知全豹,对角色人心客观的精细的呈现让这部剧避免了高处不胜寒的姿态,从而反观整个剧集的故事也是如此,用接地气方式来讲述更容易引人入胜。就如同故事开篇所提到的“间谍”组织人员和从事“反间谍”的国安侦查员是可以非常普通生活化的,或许就在你的身边。所以该剧的基调依然已经明了,由小人物见大时代,由人心人性深刻探讨,这也是为何《于无声处》虽“现代反间谍类”的题材不那么新鲜,但却以隐蔽战线斗争为背景的家庭情感伦理元素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