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于成龙》正在央视热播,弘扬其“以民为本、勤政清廉、敢于担当”的为官精神,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铮铮铁骨、廉能并重的廉吏形象,感动了无数观众。
于成龙,清代山西永宁州人,他为官多年,口碑甚好。康熙皇帝称赞其:“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他还是历史上少有的能臣,为政多年建树甚多。
顺治十八年,44岁的于成龙才开始做官,到遥远的边荒之地柳州罗城为县令。罗城地处万山丛中,偏僻荒凉,少数民族杂居,世代械斗。于成龙到罗城时,居民仅六家,县衙草屋三间。他“插棘为门”,“累土为几”。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从仆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数年,罗城大治。
于成龙在罗城居官七年,不仅肃清盗匪,而且建了学宫,创养济院,洁己爱民,“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官爱民,民亦爱官。罗城民众怜悯于成龙独身一人滞留如此凄苦之地,早晚都过来问安,并叹其度日过于清苦,就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钱粮送来,都被于成龙婉言谢绝了。
后来于成龙在回顾罗城七载生涯时说:“日二食或一食,读书堂上,坐睡堂上,首足赤露、无复官长礼。夜以四钱沽酒一壶,无下酒物,快读唐诗,痛哭流涕,并不知杯中为酒为泪也!”
因政绩卓著,康熙六年,于成龙晋升为四川合州知府。辞别罗城时,父老遮道呼号,竟追送数百里,痛哭而返。
清朝康熙初年,因黄冈东山一带的老百姓饱受战难之苦,民不聊生,康熙九年于成龙就任黄州府同知,镇守歧亭。歧亭位于大别山南麓,新洲、麻城、红安三县交界处,三不管地带,素有“十八蛮县”之称,白天歹徒打劫,晚上盗贼横行,可官府却置之不理,并不立案。为什么?因为这里的盗贼久盗成性,十分狡猾,难以捕获,又以报复为能事,办盗案十分棘手。若立了盗案,上司就会限期破获,如若到期不能告破,轻则遭斥责,重则丢官治罪。
这样一来,盗贼更是肆无忌惮,往往明火执仗,光天化日之下也敢抢劫杀人。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上任伊始,于成龙便一改前弊,一方面他总是亲自访察,为了摸清盗情和每一件重大盗案,他多以“微行”的方式,扮作田夫,旅客或乞丐,到村落、田野调查疑情,从而对当地盗情了如指掌。他还特意在衣内置一布袋,专放盗贼名单,“自剧贼,偷儿踪迹无不毕具,探袋中勾捕无不得” 。另一方面他命令将接连不断发生的盗案一一上报,并责成各县加紧侦破,违者治罪。
消息传出,各县哗然,大小盗贼看了官府的捕盗告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歧亭盗贼俱都从此收手,于成龙“歧亭息盗”的故事至今还流传在鄂东一带。
康熙二十年,于成龙受命为两江总督。赴任时租了驴车一辆,路上自投旅舍,从未烦扰沿途府县。到任后,断然拒绝居住为他装修一新的府第,拒受礼品,谢绝接风洗尘之宴会,江宁为之震动。在两江总督任上,于成龙对州县官吏提出了六条基本要求:勤抚恤;慎刑罚;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凡他所到之处,“官吏望风改操”。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又兼理江苏、安徽两巡抚事,不久病逝。他的私人财产少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同事们进入他的房间清点遗物,箱子中只有粗线织的袍子一套和床头佐餐用的几包豆子,再无其它一件值钱的东西。于成龙去世后,“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后来,凡是他做官的地方——江宁、苏州和黄州等都为他建立了祠堂,以缅怀这位真正的“青天”。康熙帝还为于成龙亲书“高行清粹”的匾额,并赐谥“清端”,加赠“太子太保”,以示褒奖。(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