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有天堂吗?这样他能收到吗?”
“有,他能收到。人死了,想念他了,那就写封信,送到天上去。”
这是《天堂回信》里爷爷和孙子的对话。
影片的最后,孙子晨晨也把自己亲手写的信系在了风筝上,寄给天堂里最爱的爷爷。
"著名的西班牙哲学家萨瓦特尔曾经说过:“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而《天堂回信》正是一部能够让我们带领孩子初步理解死亡、探知生命的经典电影。
剧中讲述的是晨晨因父母工作在国外,而与邮递员退休的爷爷相依为命的故事。
一天,祖孙俩把一封已故收信人的信件系在风筝上放飞到天空,爷爷告诉晨晨:他在天堂会收到的。不久妈妈从国外回来,爷爷搬回了自己的老屋,就在爷爷生日的那天,他带着晨晨和小伙伴外出放风筝,劳累一天之后,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永远“睡”去了......
这部影片于1992年在中国上映,并横扫多项国际大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少年儿童影视中心奖、芝加哥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荷兰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等等,还被很多豆瓣网友评为“必哭电影”。
28年后的今天,这部影片仍让人们念念不忘,更有网友在“知乎”留言它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这是一部让我“初懂生死”的电影,在那个对善恶懵懂的孩童时代,第一次知道了离别的样子。
下面,我就结合影片谈谈死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
"(1)什么是死亡教育
百度百科中对“死亡教育”是这样解释的:
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学历程,这个历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对死亡及濒死的看法与态度,希望借着对死亡课题的讨论,使学习者更加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并将这种态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对于孩子而言,死亡教育可以让孩子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同时,它并不是让孩子去感受“死亡”,而是要让孩子学会认识死亡,了解到死亡和出生同样自然,都是我们生命的重要一环,都是生命中的必经之路。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爸爸妈妈会刻意回避孩子的死亡教育,但是“死亡”又是不可避免的,当身边有亲人或者宠物离世时,孩子必然有自己的想法和感触。
如果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面对死亡,那么孩子也能够学到更多关于生命的意义,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死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在当代中国,死亡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著名的主持人白岩松就曾经说过:“中国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但是,死亡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却不能忽视。忽视或是重视死亡教育,对于孩子来说,不仅影响性格塑造,甚至还可能影响他的人生轨迹。
①忽视死亡教育: 轻视生命,对死亡缺乏认知从而很难和世界和平相处
“死亡”和“生命”有着同样巨大的魔力,吸引着孩子去探究其中的真相。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如果没有得到正确良好的死亡的教育,也就无法正确认识和合理地对待生命,在面对生命时表现出轻浮和漠视。
2018年,曾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恶性伤人并致死事件。起因竟是来自一个初中生心中“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的恶念,媒体报道,这名年仅14岁的少年连砍同学13刀,凶残程度惨不忍睹。
造成这个恶果的,除了少年心中燃烧的嫉妒之火,更多的则是源于他心中对生命的无知和淡漠。仅仅为了达到心中想要的第一名成绩,居然不惜杀害同学的性命,从他下手的每一刀足以致命可以看出,人世间最宝贵的生命在他年少的脑海里是多么的无足轻重。
在孩子的教育中,德育远比智育更加重要,他的家长如果能在早期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心理引导,树立孩子对生命正确的认知,也许就不会酿成这样的悲剧。
死亡教育是为了追问生命的意义,如果没有死亡意识的警醒,也就很难懂得去敬畏生命,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家长也应把死亡教育作为孩子成长教育的第一课,让孩子从小对生命有所认知。
"②重视死亡教育:从小懂得接纳与包容,更懂得爱护和珍惜生命
良好、正确的死亡教育不仅能够让孩子在面对死亡时不再是恐惧的状态,还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生命,懂得珍惜自己的人生。
电影中,爷爷曾告诉晨晨:
每个人都会死,不然地球就放不下了。爷爷将来也会死,你如果想爷爷了就写信,用风筝寄到天上,爷爷在天堂会看到的。
这样充满爱的教育让晨晨从小对生命有着格外的理解和珍惜:他懂得爱护自己的“老朋友”——两只荷兰兔,每天自己吃饭时都不忘给它们吃的;懂得照顾年迈的爷爷,不时提醒爷爷记得吃药,怕爷爷太累就自己费力蹬着三轮车拉着爷爷回家。
虽然年龄还小,但是他心里的爱是充足的,对待一切生命都是客观和尊重的。
美国教育部就曾在对接受了死亡教育的学生的回访中发现,接受死亡教育的学生拥有一种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激心情,除了“活着真好”的简单快乐之外,他们更愿意善待自己,也善待朋友和家人。
所以,家长不要避讳对孩子谈及死亡,而应该学会让孩子直面死亡的真相。正确的教导孩子,更容易让孩子从小懂得接纳与包容,未来的人生路上更懂得自爱与爱人,更好的珍惜生命。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
"说一件我和孩子亲身经历的事吧。
3年前的某一天,陪伴儿子的两只小仓鼠突然不吃东西也不会动了,就那么静静的躺在鼠篮里,2岁多的儿子蹲在旁边,特别伤心。
我告诉他,小仓鼠死了。他问我:“死是什么意思?”我说:“死就是它们离开我们了,虽然你还能看见它,但它不会再蹦蹦跳跳的陪着你玩了。”儿子既悲伤又有点害怕,还很不解:是所有东西都会死吗?将来你也会死吗?是不是我也会死呢?
其实,儿子的疑惑也是很多许多小朋友都曾有过的疑惑。
纵观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去世,我们要面对很多次亲人、朋友、甚至宠物的死亡。
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里,生老病死也是他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所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逐渐懂得生命的意义
① 学龄前的孩子
学龄前的孩子大都不能意识到死亡是不可挽回的事实。很多时候,他们认为死亡就是暂时离开、睡着了,或者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
如果向他们直接描述死亡的实际过程和结果可能把孩子吓住,尝试委婉的解释可能会更好,例如:
某某离开我们了,也就是死了,虽然他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但我们依然爱他,他也会永远爱着我们。
要让孩子知道,孩子不是被抛弃的,而是对方进入了另一种叫做“死亡”的状态,他们之间的爱并没有消逝。同时,也要让孩子意识到万物皆有生命,自己应当爱护动物,爱护家人。
"②6-12岁的孩子
6-9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认为死亡是一种意外。由于他们理解了死亡的终结性,所以对死亡产生了厌恶的情绪。
一方面,他们认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离自己很远;另一方面,他们对死去的人如何生活又很好奇。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家长正面的解释和引导,可以让孩子接触非人类的“死亡”,让他们明白死亡很自然,没那么可怕。
而9-12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认识到,死亡是遵循某种法则的过程,明白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没人逃得过,甚至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时候,父母要注意疏导孩子面对死亡时所产生的情绪,给予足够的陪伴和安慰。
"③ 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具备类似成人的理智判断能力,他们会对死亡感到悲痛、伤心。但是他们的感情会表现出很多困惑。一方面,他们很难接受死亡造成的事实,另一方面死亡带来的恐惧会造成情感上的长期痛苦。
这个时候,就需要多跟踪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疏解开导,引导孩子把思念放在心底,更多的关注未来。从根本上为孩子筑牢「生命之篱」:既要树立起孩子对于生命的认知,坦诚面对死亡事实,了解生命的伟大和奇妙;也要通过死亡的必然性,来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懂得尊重自己与别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如何走出伤痛,面对未来。
总之,死亡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死亡,逐渐懂得生命的意义,是最恰当的方式。
"(2)引导因“死亡”而受伤的孩子走出生命困境,迎接更好的人生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曾发布过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每年有16.2万未成年人失去母亲或父亲,从而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孩子不自觉地压抑、否定、逃避,甚至隐藏自己的不安,将成为他们日后成长环境里的心头重担。
帮助这样的孩子走出生命困境,为他们树立未来的人生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引导:
① 给予孩子心理接受的过程“循序渐进”
《温暖消逝》一书中说到,“丧亲”悲痛会经历震惊和否认、无序、情绪不稳、罪恶感、失落和孤寂、解脱、自我恢复的过程。
要想真正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则需要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对于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作家史铁生说曾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是一个终将到来的节日”。
我们要接受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安抚,给予情绪的过渡,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既然人终有一死,那么我们更应该向死而生,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每一天,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勇敢去迎接更好的人生。
日野原重明曾在《活好》一书中说到:
面对突发的丧亲之痛,不要灰心,请相信花儿还会绽放,请耐心等待美好的再次到来。
也许孩子对于这样的话不能马上明白,也不能立刻从悲伤的情绪里走出来,但是随着长大,他会慢慢理解,作为家长也要懂得循序渐进,耐心的等待孩子长大成熟。
"② 用文学作品给予孩子寄托和安慰“守护心灵”
在孩子的世界里,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治愈身心的神奇作用。家长可以从文学作品入手,带领孩子逐渐走出心理的困境和伤痛。
比如小说《天蓝色的彼岸》中的小男孩哈里因为车祸死去,可是他放不下亲人和朋友,又偷偷溜回人间向他们表达歉意和爱。它让孩子明白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同时更让孩子懂得要珍惜生命和身边的人。
比如电影《夏洛特的网》,虽然蜘蛛夏洛特在救了小猪后死去了,但它让孩子们感受到死亡并不是结束,生活会继续、生命也会继续。
还有很多适合不同年龄的书籍和电影,比如:《寻梦环游记》、《死亡诗社》、《一个人的朝圣》、《遗愿清单》、《滚蛋吧,肿瘤君》等等。
死亡教育其实也是一种观念的传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死亡,并采用合适的引导教育,才能够让孩子也正确的面对和理解死亡。
乔布斯曾经说过:
死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知道生的可贵。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也会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的人生。
而文学艺术的方式比起空洞的说教,更能缓解孩子心里的恐惧和悲哀,在阅读和观看中产生共情,让孩子从一个个故事中培养一双发现爱的眼睛,学会重新审视自己,在爱和美中重拾生命的希望,发现生活的意义。
"③专注于今后的自我实现“减少遗憾”
日野原重明曾在《活好》一书中说:“所谓生命,是既然来了,就好好地活一次。”
对于失去亲人的孩子来说,最关键的是要让受到心理伤害的孩子明白:我失去了什么?我剩下什么?最重要的是,对我而言还有哪些可能?并尽量引导孩子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未来可能的自我实现上去。
美国曾有一项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人生目标,生活质量也比较高的时候,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也会更容易接受。
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向《相约星期二》的作者米奇·阿尔博姆传授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领悟:
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力。
还有被誉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她一生致力于在发展中国家传播公共文化和传统知识,死后被美国总统授予最高荣誉公民的称号。
她在死前几个月公开接受了电视访谈,并不忌讳谈论自己即将离开人世。在节目的末尾,她站起身慢慢地走进舞台的阴影深处,在即将消失在黑暗中的那一刻,她挥了一下手杖,脸上露出动人的微笑。这份从容和优雅,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不害怕变老,接受变老;不害怕死亡,接受死亡;不虚度光阴,接受生命的馈赠。
做到了这些,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带领孩子,慢慢从外在的世界中接管他自己,逐渐成为自我世界的真正主宰。
"【写在最后】
曹格有一首歌叫《爷爷》:
你牵我走弯弯的小巷,风吹过落叶的地方 ;
你说孩子勇敢的去闯,去看世界的模样;
我又踏上弯弯的小巷,今天陪我的是月光;
我终於懂时间的重量,你却不在我身旁。
我怀念把我带大、疼爱自己的祖辈,也深深后悔从来没有像晨晨那样,体贴地照顾我的爷爷,更没有机会告诉他,如今的我,也为人父母,终于懂得了爱的重量。
有些话,再也说不出;有些人,再也见不到;但思念他们的心,却从未消逝。
逝者已逝,对于曾经也是孩子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死亡教育就是正视死亡,向死而生,更好的活在当下。
死亡教育的本质是自我觉察和自我重塑,而我们和孩子每一次对死亡的思考,都是对生活本身的省悟。
文章的最后,也祝愿尘世里的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加深自身的省悟,保留对亲人永远的珍惜和怀念,保持对生命永恒的感恩与敬畏,迎接属于我们每个人更加精彩的人生!
电影天堂回信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天堂回信剧照,天堂回信hdbd高清版,天堂回信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天堂回信》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我是热爱阅读与旅行的野梨——心在九天外畅游,心在红尘里打滚。欢迎关注,互动,点赞,评论,成为野梨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