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协和医院,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因为出生在北平,所以父亲袁兴烈为他取名为“隆平”。
幼年时,袁隆平和父母一起四处迁居,在北平、天津、江西九江、湖北汉口等地生活。
"母亲怀中的袁隆平少年时期,袁隆平和家人长居重庆,在家门口的嘉陵江学会了游泳,自称“浪里白条”。
"袁隆平小学毕业后来举家搬迁到武汉,高一时,袁隆平曾获汉口赛区男子百米自由泳第1名,湖北省百米自由泳第2名。
"差点选入国家队上大学时,袁隆平到江对岸看电影,为了省钱从不坐船,而是把衣服顶在头上,游过江再穿上,真是艺高人胆大!
"游泳健将袁隆平数十年后,每当湖南农科院举办游泳比赛,袁隆平都参加,曾经连续三年拿了短池50米的冠军。
1949年,袁隆平高中毕业,进入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后来相辉学院并入西南农学院,袁隆平在那里完成了4年大学学业。
"1951年,抗 美 援 朝 战 争进入僵持期,袁隆平决定投笔从 戎,报名参加空 军。经过层层筛选,成为了8名飞行员之一。
"预备飞行员正在袁隆平整装待发之际,突然接到学校通知:在校大学生首要任务是经济建设,无需参军。
于是袁隆平回学校,潜心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1953年,大学毕业后的袁隆平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当老师。
这一待,就是18年。
"安江农校在安江农校,袁隆平开始了农学研究。但在早期,他也曾走过许多弯路,曾经将西瓜和南瓜苗嫁接在一起,培育出了“四不像”,直到饥荒年代,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粮食作物——水稻。
"青年教师袁隆平60年代初,全国人民都陷入了吃不饱的境地。
有一次,袁隆平和同宿舍一位老师炖了几个萝卜,没想到香味却引来了一个学生。袁隆平客气地给学生盛了一勺萝卜,结果引来了更多的学生,最后一锅萝卜一块没剩,袁隆平一口都没有吃到。
"第2天,学校附近的桥头簇拥着很多人,袁隆平过去一看才发现,河里飘着两具饿殍,人们的目光无奈而呆滞。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要让全国人民吃饱饭。
"立志1960年7月,袁隆平在实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他将其命名为“鹤立鸡群”。
这一发现,证明自然界中存在天然杂交水稻。
从1964年到1965年,袁隆平和科研小组在14万株稻穗中寻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并用这些植株进行了杂交实验。
"经过两年春播与翻秋,繁殖了1~2代。
"1966年,袁隆平发表第1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引起了国家科委九局局 长赵石英同志的高度重视。
"袁隆平第一篇论文国家科委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研究活动。
时间进入了特殊年代,袁隆平的研究遭受冲击。
他种在花盆里的试验苗被砸个稀巴烂,种源被毁。
"袁隆平的研究被迫中断,他拿起笔,起草了“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得到了省科委的支持,研究得以继续进行。
可谁知,重新启程的研究又遭人嫉妒,实验田中的700多株材料秧苗全部被人暗中拔除毁坏。
"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的第4天,才在学校附近的臭水沟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69年,袁隆平带着助手李必湖、尹华奇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谁知遭遇地震,三人不得不住在抗震棚中继续研究。
"1970年,袁隆平等人来到自然条件更合适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
在海南,袁隆平的学生助手李必湖和当地一名农业技术员冯克珊,一起发现了天然的雄性败育野生稻,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发现,预示着袁隆平的研究见到了曙光。
后来,袁隆平将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成功,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
“野败”的发现和利用,打破了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徘徊不前的局面,为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利用水稻杂交优势铺平了道路。
至今,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还竖立着醒目标语——“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
袁隆平说:“没有三亚的这株野生稻,就可能没有杂交稻。”
1970年,袁隆平邀请全国各地的18个科研单位和50多名科研人员一起研究杂交水稻。
"还把种子和野败材料分发到全国各地,促进了一大批高产品种的出现。
"曾经有人质疑,袁隆平才不是杂交水稻之父,因为发现“野败”的是李必湖;还有其他的科研人员研究出的品种比袁隆平的产量还高。
但事实上,不仅中国,全世界的杂交水稻技术都是袁隆平引领和推动的。
说李必湖是杂交水稻之父的,原因是“野败”是李必湖发现的,当时袁隆平在北京开会,第一时间他没有在现场。
按这个逻辑,带领李必湖找到“野败”的海南农民技术员冯克珊,岂不是更应该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李必湖是袁隆平的学生,毕业后当袁隆平的助手,去海南找野生稻,是袁隆平带着他去的。没有袁隆平的指导,李必湖、冯克珊不可能去找野生稻,也就不可能发现“野败”。
"袁隆平(中)、李必湖(右)指导思路对了,换了别的学生也能发现。所以学术界的惯例,学生、助手做出的发现,首先要归功于做出指导的导师。
还有人说,江西萍乡市农业局的颜龙安才是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比袁隆平还早一年培育出野败不育系。
"颜龙安颜龙安对袁隆平也很不服气,曾经和袁隆平争过国家特等发明奖排名,认为袁隆平虽然最早研究杂交水稻,但是他比袁隆平做得好,应该排第一。
实际上颜龙安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是从袁隆平那里学来的,是在1970年被萍乡市政府派去向袁隆平学习才知道了怎么培育杂交水稻的,而他用的“野败”育种材料也是袁隆平提供的。
"没有袁隆平的指导和提供材料,颜龙安不可能培育出不育系。
当时各个省的农业技术人员都去跟袁隆平学习培育杂交水稻,也都把袁隆平提供的“野败”带回去培育,后来做出的成就有大有小,有的培育出的品种比袁隆平自己培育的还好、推广更多,这并不奇怪,因为育种的成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当之无愧但是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在袁隆平的指导下,在袁隆平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成果,真正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只有袁隆平,他才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在江安农校一心投入教学和研究工作,到了32岁都没找伴侣。作为一个快乐的单身汉,袁隆平个人生活十分不修边幅。
有时候上课高兴了,随手拿袖子去擦黑板上的粉笔字,整天邋里邋遢的,人们送他一个称号“油炸鬼”。
"又瘦又不拘小节眼见袁隆平30多岁还是单身汉,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坐不住了,帮他介绍了一位姑娘,还说这次保准能行。
这位姑娘叫邓则,曾经是袁隆平的学生。
邓则上学时便对这位不修边幅的袁老师很是崇拜,毕业后,因为家庭成 分不好,一直没有找到心仪对象,一直到25岁,还没有成婚。
而袁隆平,对自己这位女学生也印象深刻。见面之后,袁隆平心动了,便给邓则写了一首情诗。
诗中写道:“茫茫苍穹,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酥手;穿越凄风苦雨,觅尽南北东西,蓦然回首,斯人却在咫尺中。”
看到这首诗后,邓则深受感动,两人开始正式交往。
"袁隆平和邓则因为物质条件不丰富,二人的婚礼很简单,但新婚时,洞房门口贴的一副对联,却很有意思:
水中仙独具慧眼择郎君,油炸鬼时来运转结良缘。
横批是皆大欢喜!
"袁隆平和邓则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研究杂交水稻的第一人。
不仅国内这么认为,国外也这么认为,所以袁隆平才在2004年先后获得农学领域的两个最高奖——以色列的沃尔夫农学奖和美国的世界粮食奖。
"由于诺贝尔奖没有农学奖,沃尔夫农学奖往往就被视为是农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沃尔夫农学奖授予袁隆平的颁奖词是这么说的:
“袁隆平教授是现代农业研究的科学巨人之一,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来自众多研究所和大学的数以百计的水稻科学家在十年合作研究之后,水稻单产普遍增加20%,中国水稻产量增加50%。作为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关注超出了中国粮食供应,延伸到世界饥饿的重大问题。他为了帮助提高世界粮食供应,与全世界科学家们分享他的知识、技术和育种材料。”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史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我们曾看到过许多财大气粗的粉丝,为他们的偶像买小行星的命名权,比如王俊凯、李宇春、杨丞琳……
而袁隆平的这一颗星,是天文学家为了表达对“杂交水稻之父”的敬意,主动命名的。
真希望我国的科学家们获得更多的荣誉和财富,而不是因为袁隆平摸了一下豪车就被骂;
更希望年轻的孩子们,去崇拜科学家、学者以及那些为世界创造奇迹的人,而不是那些空有一张脸的所谓偶像……
美国的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曾经提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
"袁隆平听到后,坚定回答:高科技养活中国人!
"袁隆平的回答而袁隆平的弟子罗孝和接着袁隆平先生回答: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中国人!
"掷地有声如今,我们中国人不仅养活了中国人,而且袁隆平还将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无私传授给包括美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解决了上亿人口的饥饿问题。
袁隆平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的第1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
"他让无数人免除饥饿的威胁,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之无愧的“农神”!
袁老,走好!
科幻片水中仙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水中仙剧照,水中仙hdbd高清版,水中仙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水中仙》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