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国产电影,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石头,喜剧片、武侠片、惊悚片、文艺片等类型都大放异彩,莫秀才认为那个时代,是新中国的一次文艺复兴(除电影外,音乐、文学等领域都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虽然短暂,却很绚烂。
让我们继续那个年代的电影辉煌。
《蓝色档案》是一部谍战惊悚片,这种题材是那个年代的热门题材,但目前在大银幕上却很少见,能让人想起的只有《风声》《东风雨》等寥寥几部。当时40出头的向梅在电影里显露出迷人而高贵的气质,恐怕现在的很多女星都难以企及。电影整体感觉没有《保密局的枪声》做得那么精致,但戏剧冲突强烈,结构在当时也应该很新颖,值得一看,老戏骨李纬的表演很精彩。
《戴手铐的旅客》是一部商业外壳的反思作品。那个年代的悬疑动作片很有意思,拍得漫不经心,不太讲究节奏感,既不营造戏剧张力,又不让你猜坏人。安静地叙事,时不时展示一下山河风景,时不时叙一叙战友情谊。影片制作得很精良,几场文革街头场景拍得极为真实。
演员的表演也偏向于写实,跟同年代的电影相比进步不少。22大影星于洋外形有点像姜武和董勇的合体,主题歌《驼铃》是一代名曲,少女时代的蔡明阿姨,看上去也还不那么讨厌。
《黑炮事件》对体制问题的诘问,在今天看来,尺度之大,让人惊诧。权力对知识分子冠冕堂皇的迫害,比起文革时代的明目张胆似乎隐晦了不少,但给人造成的精神伤害却未必小多少:无限忠诚和任劳任怨换来的却是猜忌和怀疑。刚刚30岁出头的黄建新,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掀开了宏伟的四化建设蓝图的一角,裸露出了这个国家的制度性缺陷。
农村喜剧电影《咱们的牛百岁》的导演是赵焕章,跟导演之前的《喜盈门》相比,表演更加成熟,镜头也更加灵动,角色之间的很多细节互动让人印象深刻。三十多年前农村社会的家长里短,现在看来大多不值一提,甚至像是煞有介事的演绎,可乐但也可笑,爱情也并不是纯粹自由意识的萌动,更像是本能的驱使,但亲历者却历历在目,就是这些卑微的琐事和近乎原始的情感,构成了父辈们的人生。
《天云山传奇》是谢晋伤痕三部曲的第一部,片中有些人的信念和情操不得不让人敬佩和热泪盈眶。随波逐流的放弃是人性,筚路蓝缕的坚持才是传奇。片子表面上的主角是宋薇和罗群,但实际的主角却是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冯晴岚,她以惊人的魅力在影片后半段反转成主角,并成为传奇的注解。影片除表演显得舞台化之外(个别演员除外,如仲星火),叙事手法,节奏控制,思考深度都让人点赞。
作为谢晋伤痕三部曲的第二部,《牧马人》叙事手法有一种随意的雕琢,说随意,是因为整部片子在不同角色的视角和时空上随意切换,说雕琢,是因为把所有时空的叙事连接起来,刚好拼凑出了主角30年的悲惨人生。
谢晋特别会表现艰难时代下的爱情,《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中最让人难忘的,不是导演所反思的时代,而是爱情,这些爱情,都有着催人泪下的力量。《牧马人》里的价值观,是现代人所轻视且不可理解的,其中真诚和真情也是现代人所缺失的,当物质条件变得丰足,我们是不是在堕落成精神上的乞丐,就如同片中许灵均的父亲。
女主角丛珊浓密眉毛下的眼神,演绎出了一个时代的坚强。
谢晋在1986年拍摄了《芙蓉镇》,是他的伤痕电影的收官之作。现在看来,如此厚重而细腻的电影,真是看一部少一部了。那时候姜文的演技还没有沾染上讨厌的“霸气”,刘晓庆坚挺的胸部在碎花褂下呼之欲出,爱情在黑暗角落里缓慢生长,人性中的真善在狂风暴雨中更让人感动。
观影过程中总在想着秦书田什么时候举报李国香和王主任的奸情啊,以求在影片中获得报复的快感。但秦书田到最后一刻也没那么做,真让人失落,但更给人以力量,性格超然的秦书田从来都没想过落井下石,他要的只是平凡的生活,大隐于市。
我们知道,拍喜剧难,一方面在于需要具备很高的笑点,才能制造出让观众发笑的作品。另一方面,喜剧极容易过时,今年的观众看几年前红极一时的喜剧,可能就觉得没意思。像许冠文,周星驰那种能制造出一笑几十年的喜剧巨匠毕竟很少。陈佩斯的这部《少爷的磨难》就是非常平庸的作品,即使跟它同时代的喜剧作品相比,它也很不突出。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我这种看法,但跟陈佩斯经典的喜剧片《二子开店》《瞧这一家子》相比,这部电影拍得实在生硬。
最后说一部现在看来很奇葩的电影《凶宅美人头》,名字就很诡异和逗趣,电影脑洞开得也很大。影片的背景是民国时期,但电影里出现了在80年代还很前卫的电脑等道具,这种混搭让电影既喜感,又奇怪。电影的商业元素也很多,包括凶杀、恐怖、悬疑、血腥、软色情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未来三十年以内,内地不可能再拍出这样的邪典电影。
下次继续。
作者:莫秀才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字)
(在本头条号里,莫秀才试着挖掘一些电影、电视、书籍中的诸多有趣有味的细节,以供朋友们品评和讨论,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