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有一部轰动全国的纪录片,它就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纪实电影《红旗渠》。
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三年后首次派高级别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邓小平在联合国播放了10部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电影纪录片,其中第一部就是《红旗渠》。
为什么河南省最北端这个被称为林县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会因为一条水渠而闻名全国?红旗渠精神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点击音频,听“人工天河”红旗渠如何建成
“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
197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发行上映了一部纪实电影《红旗渠》。影片跟拍10年,共留下一万多尺胶片。2015年,在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50年后,五集新闻纪录片《红旗渠——太行深处的记忆》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大量珍贵影像再次与公众见面。
"当年纪录片《红旗渠》创作者和红旗渠建设者(中)合影(来源: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当曾经的片尾曲《定叫山河换新装》响起时,已过古稀之年的张买江一下就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火热的“战场”。
"红旗渠特等劳动模范张买江曾是红旗渠最小的建设者之一(来源:受访者供图)八百里太行逶迤连绵,隔开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南省林州市,是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的一块山地,1994年撤县立市之前称为林县,自古以来水少、地薄。
电影《红旗渠》里的这段解说,对许多看过电影的观众来说,并不陌生。但对张买江来说,则是痛苦的回忆。
张买江1949年出生,小他三岁的弟弟名叫“锁江”。和他俩一样,那时林县大部分孩子的名字里都有“水”。
张买江:“因为缺水,家里就想把江买回来。林县十年里有九年都是旱的,吃水贵如油,我家守着一个池塘都没有水,老天爷不下雨。如果有客人来家里,喝我一碗水我是不乐意的。这一碗水,我中午煮饭,就可以给五个人吃。没有这一碗水,这五个人就得吃干的。”
千百年来,缺水在中国山村并不少见,打井不成就祈求上苍的雨水。但上个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的农民却干了件惊天动地的事。
电影《红旗渠》解说:“他们要把漳河拦腰斩断,逼水上山,然后再劈开石子山,老虎嘴等五十多座山,凿通四十二个山洞,架起几十座桥梁,修建一条宽八米,高四米三,长一百四十华里,饮水量为二十五立方米/秒的总干渠,把漳河水引到林县的分水岭。”
“引漳入林”方案是怎样做出的
2021年6月初,正值芒种,林州市开始进入一年里最热的时节。
"年过九旬的“除险队长”任羊成接受记者采访,他仍记得修渠往事
年过九旬的任羊成常常端详挂在屋里的老照片,一看就是半天,桌上老伴给他倒的水,他总不记得喝。忍着口渴的习惯早已根植在他的记忆里。同样被深深记住的,还有很多名字,比如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杨贵。
任羊成:“杨贵是书记,我们一直在一起,他是带着群众实干啊。”
在任羊成的记忆里,红旗渠的故事,是和杨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1953年秋,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河南省林县县委书记。刚到这里,他就听到了一个水比命贵的故事。
"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前排右一)带领林县百姓修建红旗渠林州西北的桑耳庄全村里都没一口井。1920年的一天傍晚,桑林茂老汉挑水回家,过门不久的儿媳妇出村去接老人,可接过担子没走几步就被脚下的石头绊倒了,一担水撒了个精光。就是这一担水的倾覆,让这个年轻人因愧疚悬梁自尽。
杨贵生前曾在采访中透露,这是他后来力主修渠的原因之一。
杨贵:“我在前线打仗就很困难了,在那个地方吃饭比前线打仗还困难,所以我看了以后,有的时候我就掉泪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林县人,张买江对这样的故事感同身受。他是家里的长子,12岁时,他就要每天步行数公里去挑水。
林县其实不是没有河。源于山西的漳河从这里流过,河北岸是河北涉县,南面是林县任村镇。但对曾经的林县来说,漳河水,那是“近水解不了近渴”。
"由于漳河水位较低,百姓看得到河却用不上水(总台央广记者 杜希萌 摄)红旗渠纪念馆讲解员申彦慧:“河南、河北在我们林州,就是这条漳河为界线。我们现在看这个水位是不是很低?根本就引不到我们林州。当时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就是顺着这条漳河一路往山西方向走,就为了找到(能引水)的高度。”
事实上,当年林县为了找水,共走了三条路。
那是1959年春天,林县再次遭遇大旱,河道断流,水库见底。为了彻底解决吃水问题,林县县委派出了三个调查组,顺着境内流过的漳河、淇河和淅河逆流而上寻找水源。最终他们将目标锁定在山西省平顺县境内的浊漳河。这个提议,迅即引起轩然大波。任羊成记得,人们议论纷纷。
任羊成:“开始有人说,这水渠修不成。有说法说这是‘秦始皇修长城,劳民伤财’。”
其实有这样的怀疑,并不奇怪。按照当时的设计,要完成引漳河水入林县的目标,总干渠就要修70公里。如果在平原地区,放到现在,70公里不过是个把小时的车程;但在六十年代,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渠,对于只有几十万人的林县来说,可谓“天方夜谭”。
"浩浩荡荡的林县百姓决定“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人工天河”这样建成
几经波折,1960年2月6日,杨贵接到了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办公室传来的喜讯:山西省同意林县兴建引漳入林工程。五天后正是那年的元宵节,年还没过完,数万民工就扛起铁锹和石镐,怀着“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壮志奔赴太行山深处。任羊成是其中一员。
任羊成:“要修渠,修引漳入林,干!只要有共产党,什么都能干出来!”
"年轻的任羊成在红旗渠建设现场(受访者供图)现在,红旗渠景区青年洞天河亭,凌空除险实景演出成为游客们最期待的项目:一个年轻人腰系绳索、手拿钢钎,高悬在近百米高的空中。他双脚用力蹬崖壁,向外荡开了十多米,又瞄准目标直飞崖壁。伴随着一个个悠来荡去的身影,似乎还能听到半个多世纪前的打钎、凿石声。
这是任羊成最熟悉的声音。风华正茂时,他是红旗渠的除险队长,人们叫他“飞虎神鹰”。
任羊成:“我受了五回重伤,五十多年了,可没有想到能活到现在。”
除险,顾名思义,就是除去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
在引漳入林工程启动仅四个月后,一块因炸山松动的山石从鸻鹉崖工地上滚落,造成多名渠工死伤。为了保障民工的安全,任羊成等12人成了除险队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时他想的是,为了千百万子孙后代,就算这悬崖是虎口,他们也要“虎口拔牙”。
"当年的除险队员就这样在半空中进行除险作业(受访者供图)任羊成:“我58年就是党员了,党员就是要往前冲。共产党员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当时都是自己报的(除险队),问你是党员不是?(我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说到要做到。只要有决心,什么都不怕。”
在记录红旗渠建设的真实影像中,任羊成腰系大绳,飞身在悬崖峭壁之间,一锤一钎砸掉碎石的身影成为红旗渠最标志的代表图像。他曾被滚落的山石砸中面部,砸掉门牙仍然坚持除险的经历也鼓舞了无数渠工。但没人知道,他甚至不敢告诉家里自己每天要干什么活。
任羊成:“当时每天都在空中吊着。白天除不完险,第二天三百人都要停工。”
晚上也要去,没有月亮就点着煤油灯。家里人根本就不知道我是做这个工作。
父亲牺牲 儿子上阵 “大渠不成不还乡”
张买江是被母亲狠心送上这条既难也险的修渠路的。在那之前,父亲张运仁刚刚牺牲在红旗渠上。
张买江:“渠上就说,他爹才死了没多久,你把这么点的孩子送来。我母亲哭,我也哭。我母亲说,你不把水带回来,就别回家过年。”
张买江就这样成了红旗渠最小的建设者之一。“大渠不成不还乡”,这样的决绝,对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来说,当时也许还难以完全理解;但张买江心里清楚,修不好这条渠,他们永远都要过艰难求生的苦日子。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碾,只要有一锤一钎一双手,他们就能把这条水渠修下去。
张买江:“那时候就是天当被、地当床。为啥说红旗渠上种下了十六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你说你苦,想想长征两万五;你说你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
任羊成和张买江一起站在了总干渠分水岭上,在他们身边,是这些年一起战太行、修水渠的战友。
"张买江向记者讲述总干渠通水那天的故事张买江:“这是65年分水岭通水,在场的当时没有不掉眼泪的。那就是激动的,高兴的,我们受了罪了把水带来了。”
红旗渠引来的漳河水流到了张买江家外那个早已干涸的池塘。母亲在水边坐了一夜,恳求所有来挑水的人,让刚刚从红旗渠上回来的儿子在这里打第一桶水。张买江至今难忘的,是他打水后母亲低声对已逝父亲的告慰。
张买江:“妈妈一听说通了水。只等着我打了第一桶水,我母亲说着,‘运仁啊,你儿子把水带回来了’。五年,终于把水带回来了。”
"张买江在总干渠通水后回家挑的第一担水(受访者供图)对久旱的家乡而言,红旗渠是一条希望渠;对张买江来说,这是幸福生活的开始。
张买江:“幸福是怎样得来的,没有十年的心血和汗水,换不来今天的红旗渠精神。”
从第一声开山炮响到全部工程完工,这条劈开太行山的“人工天河”汇聚了人们十年的青春和无尽的勇气。56年沧海桑田,铁锤钢钎的交响逐渐远去,但渠内河水依旧永远书写着属于这里的自力更生、迎难而上。
"今日红旗渠生机盎然(红旗渠景区供图)张买江仍然常常走上红旗渠。芒种之时,仲夏已至,放眼眺望,渠水流淌进田埂,麦浪在田中翻滚。在这里,无论经年,他仍是那个十三岁只身进太行的少年,而他的家乡已经变成米粮川。
监制:高岩
编审:郭静 刘黎黎
采访:杜希萌、赵勇生、靳开颜
制作:李晓东
新媒体:娜孜叶
顾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徐鹏堂
影片来源:央视网
国产剧红旗渠高清在线观看由6080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红旗渠剧照,红旗渠hdbd高清版,红旗渠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红旗渠》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6080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