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婚姻生活》源于英格玛·伯格曼父母坎坷的婚姻生活和他多次结婚、离婚的婚姻经历。他试图探讨夫妻间的忠诚与背叛、爱情的甜美与欺骗以及人生的迷茫和清醒。在这一阶段,伯格曼绝非通过一个个简单的家庭故事聚焦在人类共同的情感,而是用高度自我的表达方式撕裂人性温情的面具,对人类的灵魂毫不留情地进行揭露和拷问。
《婚姻生活》以写实般的呈现方式抽丝剥茧地展现婚姻与爱情的关系,婚姻中的双方都想把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面留给对方,却可能由于价值观的逐渐偏差和爱的能力丧失导致双方关系的改变。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近年来我国离婚率日渐升高,全国标准甚至超过了50%,这充分说明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于婚姻关系达到了某种“共识”,当爱已经从内心消失,婚姻关系便失去了立足的根基。
"影片中的约翰和玛丽安娜是一对中产阶级家庭的夫妻,伯格曼没有让金钱成为困扰其感情的掣肘,而是让感情的波动自由地发展,他们从彼此尊重、互相扶持的夫妻逐渐分崩离析,关键因素就在于爱之能力的丧失,伯格曼以睿智的视角来审视这对夫妻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试图为观众呈现人生中每一段旅程的忠实原貌,启迪观众去思考爱情之于婚姻的关系。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伯格曼使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和几乎全部的生活经验,里面的所有对话呈现出的都是他自己关于爱情、婚姻、人生的观点。尽管会稍显文雅,但每一段对话都可以视为哲理的高度凝练,在无数次观看这部影片之后,我仍然认为其中简单的故事和对话充满着隽永的哲理,看似不经意间流露出朴素的人生真理。
今天,我想从影片中的片段为切入口,从人物的故事和对话这个微观视角来探究爱情、婚姻、人生宏观的含义,这三个部分彼此融合,相互影响,婚姻中包含爱情,人生中包含婚姻,从爱情的价值观可以窥视婚姻的关系,从婚姻的走向影响人生的意义。如果没有人生丰富的阅历,可能无法体会其中深奥的奥秘,但这些真理就在那里,每一次观看的过程也都是人生一次与众不同的体验过程。
"伯格曼在长大之后对任何人或事都感受不到爱,他甚至不爱自己,用不停的工作来麻痹自己对爱的神经。从他五次离婚九个孩子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其实一生都在找寻爱情,渴望爱情,这个过程折磨着他的整个人生,从甜蜜的开始到充满争吵的情人战斗再到彼此分开,对伯格曼来说,爱情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已经毫无神秘感而言,爱情对他来说就是从正常人成为疯子的过程,约翰和玛丽安娜就是最好的例证。
"约翰和玛丽安娜彼此相爱,有两个可爱的女儿,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约翰作为大学教授时不时散发出幽默的自嘲精神,时刻舒缓玛丽安娜紧张的情绪,玛丽安娜在认识约翰时正经历着一次不幸的婚姻,自己的孩子流产,丈夫离婚,因此玛丽安娜更懂得幸福的含义:找一个真正爱你的人共度余生,对她来说,约翰是一个完美的伴侣,这一点双方父母也是极为认同,表现为双方父母对婚姻的极力支持。
在这里,我想通过分析三组案例的对话来拆解爱情的变化过程,这三组对话分别聚焦在杂志记者巴里姆女士对约翰和玛丽安娜的采访问题,他们的朋友夫妻彼得和卡塔琳娜,玛丽安娜和她的心理咨询客户雅各比太太。在我看来,这三组人物分别象征着一个人的青年、中年和老年,爱情的关系也从浓情蜜意到彼此厌恶再到平淡如水,其中折射出价值观对爱情的影响程度,更揭示出爱情的本质。
"① 约翰:人们认为我俩可以说是一对理想夫妻。
巴里姆女士:任何矛盾?
玛丽安娜:经济上我们很宽裕。和双方的亲戚及朋友们的关系都很好。还有我们对自己 的工作很满意,身体也不错。
约翰:丰厚的收入,舒适的生活、相互信任。好得甚至令人生疑。
玛丽安娜:当然,我们也像大家一样,偶尔会有些分歧。但是,最重要是我们始终很和谐。
玛丽安娜:昨晚刚巧有人对我们说,没有问题,这本身就是严重的问题。说得相当正确。像我们这样的生活,就隐藏着它的危险,而我们很好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玛丽安娜:这辈子还没有人能向我解释什么是爱情。我也不能确定,是否有必要了解这一 点。但是,如果你对这个概念的详尽无遗的定义感兴趣,那就去看看《圣经》,在那儿,圣徒 巴维尔会向你解释,什么是爱情。但是有一点不好,就是说,以他那个定义的观点看来,我们都显得很可怜。如果爱情真像巴维尔说的那样,那么它就是稀世之宝,而我们,凡夫俗子们,事实上是难以企及的。然而,在婚礼或者其他隆重的场合诵读《圣经》时,这一段落是必读的,甚至还使人铭记在心。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善待和他(她)共同生活的人,这就足够了。最好再有些温柔、幽默、忍耐,并且相互信任,少一些虚荣心,不必要求对方有什么伟大的建树。如果你能表现出这一切,那么,愿上帝与它,与这种爱情同在。
上面的对话为我们描述了一种理想型的夫妻关系,经济宽裕、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在如此的环境中约翰却被温柔乡所迷惑,喜欢上了自己的一位女学生爱娃,其中约翰的“没有问题就是严重的问题”尤为玩味,反观玛丽安娜,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她并不期待完美的爱情,这实际上降低了自己的心理预期,同时放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关注。她形容爱情的模样恰好就是丈夫约翰表现出来的样子。可如果爱情不进行维护,那么将会发展为他们朋友夫妻间的结果:离婚。尽管言语之中仍能感受到他们的爱意,但这种爱情已经开始变质,尤其是两人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偏差。
"② 彼得:说实话,眼下我们的日子过得比猫狗都不如。不是生活,简直是地狱。为你的健康干杯,卡塔琳娜。
卡塔琳娜:你变得那么让人受不了,那么神经质,以致我都开始求你再抽烟了。可是你不, 不抽。就是和我作对。我自己可怎么也戒不了。我是不抱希望了。变得像具干尸,会得癌症而死的,随它去吧。
与约翰和玛丽安娜的佳偶天成相比,彼得和卡塔琳娜的爱情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捆绑住他们的不是爱情,而是共同的经济利益,对此他们也曾尝试过分开,但是卡塔琳娜的一句话揭示了他们无法拆散的关系:
“我俩的一切都是共同的。彼得把一切都过到我的名下。而我们在意大利的企业的成功也取决于我俩的共同努力。所有这些新的综合 材料源源不断地滚滚涌来,我们要检验它们。每次 我都得挑选新染料,而彼得在任何分析工作上都是天才。如果拆散我们的合作,那就一切都完 了。这样做我们在经济上是承担不起的。”
他们宁愿忍受“地狱般”的生活仍然不愿离婚,关键原因就在于利益。可以看出,他们的争吵次数越来越多,折射出价值观的截然不同,更为明显的便是他们都已经不愿意再为对方付出,只是蜷缩在自己的角落享受有钱而孤独的生活,这种心境与雅各比太太的故事对照强烈。年龄不再成为限制爱情的条件,而成为享受生活的资本,这段对话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揭示爱情对生命的重要程度。
"③ 玛丽安娜:您为什么想离婚?
雅各比太太:我们之间没有爱情。
玛丽安娜:但是要知道,你们已经结婚那么多年了。那么,你们一直是这样, 还是… …
雅各比太太:一直是这样,是的。但我们之间没有爱情。从来没有过。
玛丽安娜:您不怕孤单吗?
雅各比太太:当然怕。但是,与其与一个没有爱的人在一起,不如孤单地过日子。
玛丽安娜:但是,请原谅,究竟为什么会缺少爱呢?
雅各比太太:不为什么。
玛丽安娜:您丈夫怎么说的?
雅各比太太:他求我先好好想想。他上百次地问我,我们的婚姻究竟坏在哪里,以至于我想离婚。我总是对他说,不能跟一个没有爱的人继续生活。可他每次都问我,这爱情应该意 味着什么。而我已经向他解释了几百次了,要描绘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在雅各比的世界里,爱支配着一切,如果没有了爱情,那么婚姻便失去了意义。这正是现今离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人们开始接受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一旦爱情消失了,婚姻也就没有了存续的价值。爱情作为一种关系和情感,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任何一方的倦怠都可能给另一方造成无法逆转的情感创伤。因此,从玛丽安娜珍惜爱情到卡塔琳娜拒绝爱情再到雅各比无法唤起爱情,表象是冲突争吵越来越多,但本质在于双方牺牲奉献的程度。如果爱情中,一方发生了变化,带来的都可能是婚姻关系乃至人生的重要改变。
"婚姻关系的忠诚与背叛往往是伯格曼电影中始终关注的母题,他喜欢将这种情感危机引入一种更为极端的境地,类似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式的痛苦边缘,婚姻关系从朋友到情人再到亲人,彼此的关系越来越近,但冲突却愈发明显,这种起源并不是对方重要性的上升,反而是重要性的减弱,更为本质的原因在于爱的能力的缺乏。
上面提到的雅各比无法说明为什么会缺少爱,指向的便是爱的能力,根源在于童年对爱的缺失。就像伯格曼曾提到的“在我生活和呼吸的世界里没有爱。我对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感受不到爱,对自己更是如此。”于是,这种对爱的强烈渴望一直苦苦折磨着他,他渴望爱的同时却不懂得如何去爱,因此他通过本片中的人物一次次追问为什么会缺少爱,这些深层原因直接导致了约翰和玛丽安娜的分开,而令人奇怪的是,当距离拉开之后,从亲人关系重回朋友关系之后,他们的关系不但改善了,那种爱的能力又神奇的恢复了。此时说明在重复化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亲人的感受,这仍是重要性降低的一种表征,而爱的能力需要不断提升,才能缓和日渐尴尬的双方处境。
"婚姻关系不仅仅是男女双方精神上的一种契合,很多情况下与金钱或物质条件密不可分。爱情和婚姻都建立在此基础上。因此我们常用“柏拉图式的爱情”来形容理想中的爱情和婚姻关系,但须知这种爱情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而缺乏现实立足的根基。
婚姻中的情感危机来源于个人的精神危机,有社会的压力、信仰的崩塌、虚无主义或其他我们无可名状的其他各种原因。本片中玛丽安娜意识到爱的能力逐渐丧失的过程,在她怀上了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她非常的纠结,两人对是否生下孩子有过犹豫,玛丽安娜想要生下孩子,因为她认为孩子代表了一种爱,而目前的生活如同玩偶一样沉缅于愚蠢而舒适的生活,没有爱和欢乐,如果这个孩子降生,将会激发出爱的能力。虽然这种说法过于牵强,但明显玛丽安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是一种惊人的女性第六感,可悲的是孩子作为婚姻的结晶并没有能够增强他们爱的能力,也就无法避免出现离婚的情况。
伴随着爱的能力的缺乏便是双方重视度的下降,当玛丽安娜拒绝了约翰提出的“性要求”时,给了约翰偷情的可能,在伯格曼看来,婚外性关系无疑对婚姻和家庭的稳定会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约翰和情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由于无法从妻子方面体会到足够的爱,另一方面则是自己的生理问题无法解决。在最开始的时候,约翰和爱娃始终无法融合,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竟然”做成了”,之后约翰就再也无法离开这位情人。尽管表达的有些隐晦,但不可否认性是爱情的一种催化剂,也间接证明了玛丽安娜爱能力的缺乏。
"在伯格曼看来,人生就是一场从生到死的旅行,而意义正在于情感。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便享受着父母的关怀,长大之后拥有朋友的友情,成人之后享受夫妻的爱情,随着阅历的增多,对于人生的认识也越来越透彻,对于爱的认知也由浅入深,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当约翰在深夜突然提出自己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时,玛丽安娜愣住了,她完全不理解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她无言以对,苦苦哀求丈夫留下。可是丈夫却已经下定决心离开,结束这段早已想要逃离的生活。但是当他再回来之后,不但失去了工作,甚至失去了爱情,自己成为了形单影只的那个人,此时他从高高在上的“审判者”成为了楚楚可怜的“乞求者”,冲突起源于各自的不同立场,可是却结束的如此匆忙,原因何在?
原因在于约翰对于自我认知的偏差。首先,他认识自己饮食无忧在于能力的出众,众多大学争先恐后的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证明自己在学术上有高明之处。其次,他对于女性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爱娃便是一个明例。最后,他认为他和玛丽安娜之间已经没有爱了。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破裂之处就从物质层面开始崩塌,谈好的教授一职无法履行,让其经济状况急转直下,直接影响到了他和情人的关系,而此时他竟然意外地从妻子惊人的变化中感受到了爱的能力。妻子的变化竟然是因为爱上了别人,燃起了对爱的强烈渴望,这本身就是对于婚姻关系的一种反讽。
"在传统观念中,女性被封闭在狭小的家庭空间中,处处依附于男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不仅承担起养家的重任,还同时兼顾着家庭。片中玛丽安娜不仅要工作光鲜亮丽,还同时照顾着家庭和孩子,而约翰则逍遥自在地如同林中小鸟,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明显,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冲突的发生更多来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表象为冷漠的隔阂。
伯格曼在年过半百之后认识到自己过去行为的荒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在婚姻和生活中,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不是一个好父亲,更称不上一个好儿子,但在1971年他在与英格丽·罗森的第五段婚姻中,他明显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此他将所有的经验都放置在这部影片中,在此后的25年间,他与英格丽不离不弃,一直到生命终结,其中很大原因便是纠正了过于理想化的思维模式。
"影片结尾,玛丽安娜与约翰重归于好可以视为伯格曼与生活的和解,他期望之前辜负的女性们可以原谅他,约翰说“我不想与那一揽无遗的明确性导致的毫无意义的一切和解。我不想生活在那把我所有的精力消耗殆尽的冰冷的世界里。假如你知道我为自己毫无意义的存在感到多么压抑就好了。我始终以这样的论断鼓励自己:衡量自己生命价值的唯一标准是我们自己对待它的态度。但是诸如此类的诡辩又有什么快乐呢。我希望自己有所追求,我想要相信些什么”,这更像是伯格曼借用约翰之口表达的悔过态度。
伯格曼以爱能力的回归为影片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约翰永远无法被原谅,玛丽安娜也将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但人生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约翰的回心转意看似是无奈之举,谁又能肯定地说他对玛丽安娜没有爱恋,甚至不会加深呢?
"伯格曼一生中有过无数的女人,这些女人都发自心底的爱他,而伯格曼则像一个永远长不大孩子一味地索取,直到晚年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真诚地向她们道歉。有趣的是,这些女性没有抱怨过伯格曼,反而默默承担着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我想,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伯格曼对于每一段感情都是认真而投入的,让她们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爱。尽管这种行为应该被谴责,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爱的存在,才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的伟大,人生充满了意义。这种奉献程度与本片中玛丽安娜极其相似,整部影片更像是伯格曼人生的缩影,让我们反思爱情、婚姻与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