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狮子头
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一颗声名远扬的大肉丸子
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爱吃~
但你知道吗,这颗肉丸子的背后其实藏着数百年的深厚历史,经历了帝王、国公、诗人们的隔空带货,难怪能红遍大江南北~
= 帝王钦点 =
狮子头的“远祖”,其实可以追溯到南北朝《食经》上所提到的的“跳丸炙”,其做法被收纳于著名的《食经》之内。
但更加广为流传的由来,还是来自隋炀帝下扬州时的故事。据说隋炀帝对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十分留恋,回到行宫后,便让御厨以四景为题,制作四道菜肴。
御厨们绞尽脑汁,终于完成四菜,其中代表葵花岗的便是狮子头的前身“葵花斩肉”。
= 国公赐名 =
至于狮子头这个名字的由来,却是来自数十年后唐朝国公韦陟。
据说一日国公设宴,宴上便端上了这道“葵花斩肉”,巨大的肉团子有如雄狮之头精美绝伦,便有宾客恭奉:“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韦陟一高兴,便给这菜赐下了狮子头的雅名。
= 诗人颂赞 =
狮子头得诗人、词人们的颂赞也不少。杨万里便为其撰诗:“却将一脔配两蟹,世间真有扬州鹤。”
甘泉人林兰痴著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咏了扬州的“葵花肉丸”,其诗云:“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此葵花放手新。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
文人吃货汪曾祺先生赞其:“松而不散,入口即化。”连周总理也是它的忠粉,为吃口解馋还曾亲自下厨倒拾。
想不到小小一颗肉丸,大佬迷弟却是随手一大把,发展至今吃法更是多出花儿来。耳熟能详的就有红烧狮子头、蟹粉狮子头、清蒸狮子头、清炖狮子头...更不提其余延伸创新的林林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