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菜单

人气:加载中...

同门 (2009)

豆瓣6分

主演:余文乐  蔡少芬  江若琳  

导演:邱礼涛  又名:

豆瓣精彩点评: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U酷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腾讯视频

剧情介绍

"

在中国艺术史上,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通常被视为林风眠最优秀的三位学生。作为“亿元俱乐部”的常客,他们不仅在艺术上领一代风骚,更是缔造了一个个市场神话。

然而,苏天赐,这位被称为“林风眠艺术最坚定的、最忠实的执行人”,其个人作品至今仍未跌破千万元大关。缘何师出同门,他却频频受市场冷遇呢?

今年,是苏天赐的百年诞辰。南京博物院、嘉德艺术中心陆续举办了他的纪念展。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艺术人生,一起来探寻个中缘由吧~

"

“执笔劝得春光住——苏天赐百年诞辰纪念展”展览现场,嘉德艺术中心

图源:嘉德艺术中心

01

先来简单回顾下

苏天赐的艺术之路

1922

苏天赐出生于广东阳江的山区,这是他和大自然交往的肇始。他说:“它使我日后爱上艺术,并且在艺术中追求表达出我在大自然中所发现的神奇和我对它们的激动之情。”

1943

在兄长的支持下,苏天赐艰难辗转,只身奔赴重庆,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艺专。

"

青年时期的苏天赐

图源:美术达观

1945

苏天赐拜师于林风眠。林风眠对他的影响是一生的,他说:“林先生不是我学习艺术的第一位老师,但却给我有‘启蒙’的感觉”,是林风眠先生“把我直接领去叩击艺术殿堂的大门”。

"

1950年春,庞薰琹、林风眠、关良、苏天赐(右一)等在杭州国立艺专留影

图源:上海敬华

1948

苏天赐受聘于国立艺专,成为林风眠的助教。此后一年间,他步入了首个创作高峰期,陆续完成《蒂娜像》《四十年代的林风眠先生像》《蓝衣女像》《黑衣女像》等一系列融合中西的佳作。

"

苏天赐 《林蒂娜》 1948年 广东美术馆藏

图源:广东美术馆

其中,《黑衣女像》被誉为“实现了油画语言从西方体系向中国表达方式的基本转换”,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代表了苏天赐当时的最高成就,也使他由此一举成名。

"

苏天赐《黑衣女像》 1949年

图源:中国美术馆

1950

1950年之后的将近30年中,“红色绘画”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一股浪潮。因为《黑衣女像》,苏天赐屡遭批判,这成为他“形式主义”的罪证,怀疑、苦闷、纠结充斥他的内心,伤痕累累的他喃喃说道:“我站在画布面前,向西方的写实传统低头”。

1978

改革开放后,年届花甲的苏天赐终于迎来艺术的新生,进入第二个黄金期。他以静物与风景探求“西方的缤纷与东方的空灵”,创造了一种诗意弥漫、境界高渺的“写意油画”,成为“油画民族化”进程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

苏天赐《丝绸之乡》 1949年

图源:上海嘉禾

2006

苏天赐先生离世。

纵观苏天赐的从艺历程,共有两段黄金时期。

其一是早期人物肖像时期,在西洋画的“传真”和中国画的“传神”之间,他“选择从线入手,从西方边线与形体的相依到东方借用笔以传神的韵味”,实现了“现当代中国美术中西融合的成功探索”,从而创作出了《黑衣女像》《蒂娜像》等中国油画史上的名作。

"

苏天赐 《蓝衣女像》 1948年

图源:嘉德艺术中心

其二是80年代后的风景系列,尤以“江南风景”题材为代表。这一时期,他更加注重将中国传统写意精神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从而创造出富于含蓄诗意的东方意境。他的作品注重整体构图的视觉性,讲究运用酣畅淋漓的线条和明快而富有变化的色调,表现出“东方的意趣与西方的实感”及“西方的缤纷和东方的空灵”结合的特质。

"

苏天赐 《太湖鱼塘》 1994年作

图源:中贸圣佳

在“写意油画”这条路上,苏天赐做到了极致。正如范迪安所说:“苏天赐以毕生的努力,创造了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和东方艺术意蕴的油画风格,为中国油画的发展,特别是油画中国学派的建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02

“油画民族化”代言人

为何市场低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油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为何在艺术市场上却遭遇“滑铁卢”呢?

近年来,以中国嘉德为代表的一批拍卖行陆续推出老油画板块,苏天赐的艺术市场也有所回暖。然而,其同门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早已叱咤拍场,而苏天赐个人最高成交价尚停留在805万元,他是否被市场低估了?其中原因又为何?

""

2011—2021年间,苏天赐拍卖综合数据

图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

国际艺术家vs东方型艺术家

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著名的“留法三剑客”。在中西融合的理念下,三人呈现出的艺术面貌不尽相同,但最终都开创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他们的艺术兼具东方美学的精神性和西方抽象绘画的视觉性,将中国艺术带入了一种新的可能,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界。

"

左起: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

图源:网络

毫无疑问,“留法三剑客”的艺术早已超越东方的美学范畴,而走向更具普世性的国际舞台,故而在全球都有巨大的影响力,拥有相当大的海内外收藏群体。相较而言,苏天赐始终扎根国内,未承西方种种新兴艺术运动之雨露,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得已放下画笔,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的艺术探索进程。

"

赵无极 04.01.79 1979年

成交价:2.78亿元

图源:北京永乐

"

吴冠中 《周庄》 1997年

成交价:2.04亿元

图源:保利香港

"

朱德群 《盛世雪》 1986年

成交价:1.98亿元

图源:香港苏富比

可以说,在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上,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比苏天赐走得更为彻底。相较于他们对抽象表现主义的深度探索,苏天赐则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写意精神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为观者营造了一个诗意的东方世界。从本质上说,苏天赐更属于东方型的艺术家。而这,也决定了他在艺术、受众等层面上,国际影响力上的受限。

"

苏天赐 《苏南初春》 1980年

成交价:805万

图源:中国嘉德

长达30年的静默期

从20世纪50年代直至“文革”结束,苏天赐几乎是在教学、政治运动与下放劳动的交替中度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甚至暂停了创作。晚年回忆这段经历时,他自嘲“是一壶烧不开的水,它烧烧停停,总在盼望那炉火的再续。”个中境遇,令人唏嘘。

"

苏天赐 《女社员黑媛》 1953年

图源:荣宝斋

而与此同时,1951年的赵无极已经与国际顶尖画廊合作,将个展开到了全欧洲,并打开了美国市场。同一时期的朱德群也已经在巴黎春季沙龙斩获银牌,开启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声名鹊起之路。至于1950年就回到国内的吴冠中,虽然也身处政治变革,却始终坚持油画民族化的探索。

"

苏天赐 《苏州女》 1962年

图源:“观: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

正如范迪安所言,苏天赐“是一个在文化上入世的艺术家”。一方面,他真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另一方面,他的内心又非常矛盾痛苦。最终,以“单纯的快乐”消失为代价,他向西方的写实传统妥协,《黑衣女像》式的探索就此戛然而止。

作品留存少

“文革”时期,繁重的教学任务、内心的迷茫纠结……苏天赐站在画布前的机会越来越少。再加上,他的很多画作被毁或遗失,都造成了苏天赐留存作品少的境遇。

2011—2021年间,他的作品上拍总量仅180件,而赵、吴、朱三人的数据分别是1951件、2671件、1164件,差距悬殊。

"

2011—2021年间,苏天赐个人作品上拍量、成交量

图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

以苏天赐的人物作品为例,其总数不超过20件,精品如《黑衣女像》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所余画作中可在市场流通的,又少之又少,这也是苏天赐作品无法形成一个市场的重要原因。

性情淡泊

与其他三人对艺术市场的接纳甚至迎合不同,苏天赐对此一直拒之门外。他生性淡泊,默默耕耘,不求闻达。即便是国内艺术市场如火如荼之时,终其一生他也从未将自己的作品送拍,甚至拒绝旁人送拍。

"

苏天赐写生留影

图源:广东崇正

晚年在病榻之上,苏老“偶读杨绛所译英国诗人蓝德小诗《生与死》,顿感弦音轻拨,甚合心声。”遂摘其前五句,改写后两句,“以作座右之铭”。也许,这便是苏老一生性情之写照吧。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暧,

只要火苗还在,

自有春晖满怀。

回顾苏天赐的一生,他被市场低估的原因,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个人的特殊性。

在常玉、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等艺术大师的盛名之下,中国早期油画板块依然是一块值得挖掘的市场洼地。近年来,随着中国早期油画板块的再发现,“苏天赐”们的市场春天,未来可期。

编辑|晓丹

校对 | 嘉琪

资料、图片|雅昌艺术网、中国嘉德、广东崇正等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

往期精选

·

·

收藏拍卖杂志

·

·

电影同门高清在线观看由没事影院整理于网络,并免费提供同门剧照,同门hdbd高清版,同门酷播在线播放等资源,在线播放有酷播,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等多种在线播放模式,在播放不流畅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切换播放源。观看《同门》切勿长时间用眼过度,避免用眼疲劳,如果你喜欢这部片子,可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免费观看。没事影院收集各类经典电影,是电影爱好者不二的网站选择!